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聚煤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与成烃模式 被引量:33
1
作者 肖贤明 刘德汉 傅家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10-17,共8页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我国煤成烃盆地典型煤系烃源岩的研究,提出了煤系烃源岩评价指标与标准,并以显微组分成烃规律为基础,建立起了我国含煤岩系的四种主要成烃模式。本研究成果对我国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我国煤成烃盆地典型煤系烃源岩的研究,提出了煤系烃源岩评价指标与标准,并以显微组分成烃规律为基础,建立起了我国含煤岩系的四种主要成烃模式。本研究成果对我国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烃源岩 显微组成 成烃模式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有机质的成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大锰 金奎励 姚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4-552,共9页
作者采用小玻管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及碳质泥岩中藻类体、基质镜质体、沥青质体、运移沥青、角质体、树脂体、孢子体、现代栓皮栎的木栓层,水生植物蓝藻(粘球藻)和水生动物虾蛄的成烃规律。并根据有机组分的荧光特性和显微傅利叶红外光... 作者采用小玻管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及碳质泥岩中藻类体、基质镜质体、沥青质体、运移沥青、角质体、树脂体、孢子体、现代栓皮栎的木栓层,水生植物蓝藻(粘球藻)和水生动物虾蛄的成烃规律。并根据有机组分的荧光特性和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特征初步建立了我国煤系源岩生油组分及现代海生生物蓝藻和虾蛄的生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藻类体生油晚,结束晚;不同类型的基质镜质体和沥青质体的成烃过程存在差异,且基质镜质体可早期生油;现代木栓组织的成烃模拟支持了木栓质体早期生油的观点;角质体、基质镜质体B的成烃具多阶段性的特点;现代粘球藻具生油晚,结束晚,且成烃范围宽;水生动物虾蛄具成烃早,结束早,且成烃范围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有机质 成烃 油气藏 热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剖析及其生烃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贤庆 马安来 +2 位作者 熊波 包建平 钟宁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模式。该盆地烃源岩富镜质组,贫腐泥组,但西山窑组下部烃源岩相对富集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与组成决定了烃源岩生烃特点和潜力。三塘...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模式。该盆地烃源岩富镜质组,贫腐泥组,但西山窑组下部烃源岩相对富集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与组成决定了烃源岩生烃特点和潜力。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成油生成模式明显不同于吐哈盆地,其生油门限Ro为0.5%,是由孢子体和角质体为主要组分贡献成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微组分 侏罗系 盆地 烃源岩 生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