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中有害矿物质富集特性及其热工艺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跃刚 张军营 +6 位作者 王绍清 许德平 陈博文 胡耀锋 袁东营 丁华 白向飞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2-490,共39页
低碳、零减排与提效是当今煤炭清洁利用的主题,煤中矿物质的结渣与污染性是制约洁净煤工艺的瓶颈。为揭示其瓶颈背后的科学问题,重新定义了有害矿物质,查阅大量国内外期刊、论著及标准文献,回顾了煤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梳理... 低碳、零减排与提效是当今煤炭清洁利用的主题,煤中矿物质的结渣与污染性是制约洁净煤工艺的瓶颈。为揭示其瓶颈背后的科学问题,重新定义了有害矿物质,查阅大量国内外期刊、论著及标准文献,回顾了煤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梳理有害矿物质类型、元素的赋存形式,介绍亲石元素及其矿物的结渣特性和亲硫亲铁元素及其矿物的污染性,提出了工业与环境有害元素及其矿物的分类,其有害性取决于元素及其矿物的赋存状态。分析了煤中矿物质赋存与富集分异特性,归纳了有害矿物质的成因类型,探讨了煤中矿物质热迁变的煤阶、矿物质结合方式、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矿物质成分和反应温度、反应气氛、反应压力、灰中其他成分等地质与工艺影响因素,综述了煤中有害矿物质在气化、液化、热解炼焦以及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机理,揭示了气化、液化、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不同挥发程度。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无定形矿物质、仪器精确定量、快速高温、碱性元素与硅元素相互作用、预测结渣出入、地质与工艺耦合和洁净度等主要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应关注原煤非晶的类矿物和热熔融态无定形物的基础研究,关注同位素等示踪技术在热工艺的应用,建议大力发展洁净煤有害矿物质脱除与稀有元素提取的研发,促进洁净煤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矿物质 微量元素 分类 赋存状态 结渣 环境 转化与利用 迁移转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刘桂建 彭子成 +2 位作者 杨萍玥 王桂梁 张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在对兖州矿区煤中微量元素成因分析及总结前人结论的基础上 ,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素划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三个阶段 ,分别对每一个阶段影响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煤在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微量元素迁移、富集... 在对兖州矿区煤中微量元素成因分析及总结前人结论的基础上 ,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素划分为原生、次生和后生三个阶段 ,分别对每一个阶段影响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煤在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微量元素迁移、富集的因素很多 ,植物生长的种类、生长中水化学条件、泥炭沼泽形成中大气、海水的入侵、煤在煤化过程中岩浆热液的作用、煤与顶、底板岩石的物质交换作用等都影响着煤中微量元素富集。因此 ,煤中微量元素的形成、聚集是煤在形成的各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富集因素 成煤物质 物源区母岩 气候 古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慧琴 谢明勇 +2 位作者 杨妙峰 傅博强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中药药效不仅与有机成分有关,而且与无机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用ICP-M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于红花产地的归属判别.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总方差的71%的... 中药药效不仅与有机成分有关,而且与无机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用ICP-M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于红花产地的归属判别.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总方差的71%的贡献来自第1个因子,所对应的Fe,Ni,V,Ca,Cr,Co,Sr,Cd,As,Se,Zn,Cu,P,Mo是红花的特征微量元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三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新疆,山东,内蒙古,四川红花为一类,河南红花为一类,云南红花为一类.这说明不同产地来源的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别,可以根据这种差别进行药材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ICP—MS 微量元素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新斌 洪业汤 +2 位作者 倪建宇 周斌 王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 S、Fe、As、Cd、Hg、Pb、Se、Sb、Tl和 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 ,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层中 As、H...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 S、Fe、As、Cd、Hg、Pb、Se、Sb、Tl和 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 ,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层中 As、Hg、Sb主要赋存于次生黄铁矿中 ;Zn和 S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 ;Pb以方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 ;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 Cd应赋存于闪锌矿中 ,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 ,造成分析数据的误差较大 ,从而掩盖了它与 Zn之间的相关关系 ;煤中 Tl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讨论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时 ,一方面要保证所选样品具有代表性 ;另一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元素 多元分析 赋存状态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陆晓华 徐涛 +1 位作者 刘汉珍 曾汉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陆晓华,徐涛,刘汉珍,曾汉才(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430074)(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词煤,痕量元素,因子分析在化学或环境化学等学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对多变...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陆晓华,徐涛,刘汉珍,曾汉才(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430074)(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词煤,痕量元素,因子分析在化学或环境化学等学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对多变量大样本集的复杂数据的分析,以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因子分析法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枸杞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史秀红 常璇 +3 位作者 袁毅 元永波 李淑娟 刘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为各地枸杞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不同产地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运用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方差的50%以上的贡献来自第1个和第... [目的]为各地枸杞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不同产地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运用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方差的50%以上的贡献来自第1个和第2个因子,所对应Cr、Ca、Cu、Fe和Zn是枸杞的特征微量元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平罗、中宁、中卫枸杞为一类,青海格尔木枸杞为一类,内蒙古拉特前旗和山东枸杞为一类,河北廊坊枸杞为一类。[结论]宁夏枸杞与其他产地枸杞有明显不同,可以根据这种差别进行枸杞产地的归属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原子吸收 微量元素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的多变量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陆晓华 AliA +1 位作者 刘汉珍 曾汉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4-499,共6页
本文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并用实验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前后青山烟煤中痕量元素的变化.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As,Cr.Co,Ni,Cu,Cd,V,Pb等元素与Be,Ge在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对青山烟煤的实验研究结果则表明:Cr,Co,Ni,... 本文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并用实验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前后青山烟煤中痕量元素的变化.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As,Cr.Co,Ni,Cu,Cd,V,Pb等元素与Be,Ge在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对青山烟煤的实验研究结果则表明:Cr,Co,Ni,Cu,Cd,Pb等元素趋向于与煤中的矿物质相结合,而Be,Ge两元素有较强的有机亲和性.实验研究结果与多变量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多变量分析 燃烧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方剂中微量元素与四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祁俊生 徐辉碧 +3 位作者 周井炎 陆晓华 杨祥良 管竞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3-287,共5页
本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从整体上探讨微量元素含量与中药方剂的药性的相关性.对110首方剂中33种微量元素测定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十因子模型能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样本... 本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从整体上探讨微量元素含量与中药方剂的药性的相关性.对110首方剂中33种微量元素测定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十因子模型能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样本聚类分析能把110首方剂聚类成不同组.110首方剂的数值分类结果与以组方药物定性和方剂功用定性有良好一致性,正确分类能力为68.2%,从而揭示了方剂的温热、寒凉性质与微量元素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微量元素 四性 药理分析 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酸性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岳梅 赵峰华 任德贻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 ,应用相关分析 ,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 ,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AMD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 ,只要条件适宜 ,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 ;低pH、高Eh、...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 ,应用相关分析 ,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 ,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AMD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 ,只要条件适宜 ,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 ;低pH、高Eh、高TDS及高硬度是煤矿AMD的重要特征 ,水中的SO42 -与其EC之间以及Fe3 + Fe2 + 比值与其Eh值走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水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来源较复杂 ,如Ni、Cu、Co、Zn等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 ,但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AMD 水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排山楼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贾三石 王恩德 +3 位作者 付建飞 宋建潮 赵纯福 袁昆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79,共14页
为解决危机矿山储量不足的问题,突破深部找矿瓶颈,对辽西排山楼金矿床深部的北东向矿体沿4条井下勘探线(0、6、12和16),从标高330米到175米7个开采中段采集271件样品,运用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每件样品20个微量元素... 为解决危机矿山储量不足的问题,突破深部找矿瓶颈,对辽西排山楼金矿床深部的北东向矿体沿4条井下勘探线(0、6、12和16),从标高330米到175米7个开采中段采集271件样品,运用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每件样品20个微量元素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排山楼金矿床最佳前缘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s-Sb,近矿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g-Pb-As-Sb-Bi,矿上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u±(Cu-Ag),尾晕指示元素组合为V-Mn-Co-Ti。通过对F1(尾晕)、F2(矿上晕)和F3(头晕)因子得分三维空间分布趋势图的研究,发现金矿体向南西深部侧伏,且延伸进入东西向矿带,表明东西向矿带深部也存在巨大找矿前景。在对已存两矿带正确划分的基础上,评价预测出第三矿带的存在,经勘探验证,预测矿带金矿石储量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韧性剪切带 金矿床 R型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排山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孟韵 张军营 钟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煤级、不同产地的煤中痕量元素As的化学形态分布有较大差异。As的热力学平衡计算中,数据库中是否忽略AsO形态对结果影响非常显著,忽略AsO形态的限制性模拟结果似乎更能反映真实煤燃烧过程中As的化学形态分布。煤级和煤的产地对Se的化学形态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痕量元素 热力学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闵厚禄 徐伯骏 +3 位作者 季翱 杨振 王磊 夏金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96,共4页
鄂东南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程潮铁矿整个成矿过程中,首先经历了岩浆岩演化期的钠化和钾化阶段。在此阶段中,铁、铜等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并伴随岩浆熔离作用进入到岩浆热液中。在含矿热液演化期又经历了早期的矽... 鄂东南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程潮铁矿整个成矿过程中,首先经历了岩浆岩演化期的钠化和钾化阶段。在此阶段中,铁、铜等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并伴随岩浆熔离作用进入到岩浆热液中。在含矿热液演化期又经历了早期的矽卡岩阶段,氧化物成矿阶段和硫化物成矿阶段。热液末期向碳酸盐阶段演化直至矿化作用结束,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浆热液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微量元素 程潮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陇煤中微量有害元素的赋存与洗选洁净潜势 被引量:10
13
作者 么秋香 杜美利 +3 位作者 王水利 刘静 杨建利 上海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14-220,227,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化学分析法对黄陇煤田侏罗纪煤中多种微量有害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煤中的富集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煤中微量有害元素与工业分析参数、全硫,以及微量有害元素间的相关性和共生组合...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化学分析法对黄陇煤田侏罗纪煤中多种微量有害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煤中的富集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煤中微量有害元素与工业分析参数、全硫,以及微量有害元素间的相关性和共生组合关系。研究发现:F,Mn,Sr,Ba,Se,P,Cl含量较全国水平明显偏高,U,Cr,Cu,V,Zn等元素含量与全国水平相当。Cl,F,Se具有较强的有机亲和力,Cr,Mn,Cu,V,Zn,Sr,P,Ba,U为亲无机元素。Se,Cl,F主要以有机态存在。Cr,V,Cu,Sr,Zn吸附于粘土矿物。Mn,U,Hg赋存于黄铁矿或磷酸盐矿物中。Ba以重晶石形态存在。洗选可以减弱以无机态赋存元素的环境影响,但对以有机态赋存元素起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赋存状态 洁净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古森昌 陈忠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7,共5页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海向深海过渡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物质含有粘土组分、碳酸盐型生物碎屑组分、陆源碎屑非粘土组分以及火山碎屑、岛源物质 ,沉积环境与水深关系密切 ,在 2 0 0 m以浅 ,沉积物的供给复杂 ,沉积环境多变 ,在 2 0 0 m以深 ,沉积物的供给和沉积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常量组分 因子分析 表层沉积物 南沙海槽区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建丰 雷天柱 +3 位作者 张生银 张喜龙 陈文磊 樊海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1-59,共9页
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中2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来源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超过了170μg/g,Cd、Mo和Tl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μg/g以下,其它元素含量平... 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中2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来源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超过了170μg/g,Cd、Mo和Tl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μg/g以下,其它元素含量平均值则在2. 01~104. 34μg/g。元素Cu、V、Co、Cr、Ni、Rb、Li、Cd、Be、Pb、Sc、As、Ga、Nb、Sn、Cs、Tl、Th和Al2O3等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且它们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因子分析表明,水库中微量元素分为3个主要来源,第一组分的元素分布受控于矿物岩石的自然风化剥蚀,其贡献率为63. 20%;第二组分的Zr和Ba主要受河流沉积物中元素的迁移和转化的影响,其贡献率为12. 51%;第三组分的Sr则主要受控于生物成因,其贡献率为9. 76%。另外,研究区重金属元素中,Zn和As含量远超过了全球页岩平均值,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含量 因子分析 表层沉积物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微量元素间依存关系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樊金串 樊民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煤中灰分、硫分和 1 6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密度级中含量的R型聚类分析 ,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间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 :煤中碱土金属Be、Sr、Ba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较弱 ,与所研究的其它元素的相关性也较弱 ;稀土元素La...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煤中灰分、硫分和 1 6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密度级中含量的R型聚类分析 ,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间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 :煤中碱土金属Be、Sr、Ba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较弱 ,与所研究的其它元素的相关性也较弱 ;稀土元素La、Ce、Y、Sc经常相伴而生 ;V总与灰分显著相关 ;As、Co、Ni等元素主要与黄铁矿硫的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依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庆锰矿小天井矿区微量元素特征与沉积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宏伟 温兴平 +1 位作者 常海亮 刘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小天井矿区是鹤庆锰矿储量最大开采最早的矿区,通过对该矿区含锰岩系的60个样品进行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探讨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锰矿的沉积环境关系,确定Mo、U、V、Mn、Zn为该... 小天井矿区是鹤庆锰矿储量最大开采最早的矿区,通过对该矿区含锰岩系的60个样品进行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探讨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锰矿的沉积环境关系,确定Mo、U、V、Mn、Zn为该矿区重要成矿元素组合,这对本区地球化学找矿中判别地层与构造的含矿性、推断隐伏矿体寻找接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Co/Ni、Sr/Ba、Th/U的分析,认为锰矿层物源主要是陆源,推测沉积环境为陆缘近海环境,并对该区锰的沉积成矿环境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因子分析 沉积环境 鹤庆锰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迹横向分布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卜一之 杨绍林 +1 位作者 崔闯 张清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了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考虑轮迹横向分布影响时疲劳应力谱的简化计算提供参考,以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例开展研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轮迹横向分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实桥疲劳控制梁段三维仿真分析模型,... 为了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考虑轮迹横向分布影响时疲劳应力谱的简化计算提供参考,以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例开展研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轮迹横向分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实桥疲劳控制梁段三维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3种典型轮迹横向分布模型对疲劳易损细节应力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轮迹横向分布的影响计算等效应力幅时,可仅考虑轮迹横向最不利位置所在车道的轮载贡献;不同易损细节之间折减系数的波动随轮迹分布模型集中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轮迹横向分布对等效应力幅的影响随易损细节位置至顶板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等效应力幅折减系数可取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应力幅 轮迹横向分布 应力幅折减系数 多迹线加载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聚集性及其地区分布和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饶克勤 陈育德 李连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13,共7页
本文利用全国肿瘤死亡调查和部分市县居民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资料,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居民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聚集性及其地区分布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居民恶性... 本文利用全国肿瘤死亡调查和部分市县居民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资料,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居民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聚集性及其地区分布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而在地区分布中,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性,②在对对应地区居民头发中19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种恶性肿瘤均有其显著相关的微量元素,③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回归模型显示,聚集在一起的恶性肿瘤大多有共同联系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聚集性 相关因素 地区分布 居民 头发 中国 主成分因子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燃烧中微量元素的转换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淅芬 孙学信 李敏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炉温、煤粉细度及燃烧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微量元素行为的影响.并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微量元素在细微灰粒上富集的因素作了优势分析.同时建立了相对富集因子与灰粒粒径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定量描述了微量元素的富集行为.
关键词 煤燃烧 微量元素 富集因子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