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环境损伤特征及修复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彭苏萍 毕银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大规模高强度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伤大。由于对开采过程中生态损伤演变机制及采后修复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成熟的修复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成为制约该地区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展系统研究,认为精准勘测煤炭开采全周期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生态演化特征,有助于阐明开采诱致上覆土岩破损机理、水资源散失富集与循环调运规律、生态损伤演变机理和承载力,并揭示采后矿区土岩层、水资源循环、生态自适应机理。采用植物-微生物组合修复方法,初步构建井工和露天矿山人工与自然协同的水-土-生立体耦合修复理论,提出了生态修复机制的新思考,在浅埋深矿区开采形成的裂缝发育犹如农田松土一般,成为生态修复新的契机,促进水-土-生再分配,并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正向协同发展,实现西部煤矿脆弱生态区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思维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煤矿区 精准勘探 生态自修复 涵水-提质-增容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煤矿数据中心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聪睿 赵晋松 +4 位作者 王涛 赵耀忠 刘跃 顾永全 吴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逐步推进,应用系统数量逐渐增加,数据不能够完全统一、系统缺乏统筹管理、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此,以伊敏露天煤矿数据中心为例,详细分析了煤矿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结合工业私有云开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 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逐步推进,应用系统数量逐渐增加,数据不能够完全统一、系统缺乏统筹管理、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此,以伊敏露天煤矿数据中心为例,详细分析了煤矿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结合工业私有云开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开放式、持续集成和部署、支持高负载弹性伸缩、满足智能化露天煤矿管理理念的数据中心,基于数据中心多源数据存储架构解决了矿山领域数据采集难、数据无法统一存储、业务系统孤岛和采地测专业无法及时便捷共享数据等问题,同时综合利用已有设备及其采集的系统数据,采用数据共享和计算分析工具实现生产情况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掌控,提升了管理决策能力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数据中心 容器平台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85
3
作者 武强 申建军 王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6,共9页
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煤-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为解决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发、水资源供给、生态环保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实现煤矿区水害防治、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多赢目标,在阐述"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概念与内... 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煤-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为解决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发、水资源供给、生态环保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实现煤矿区水害防治、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多赢目标,在阐述"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矿井主采煤层的具体充水水文地质条件优化开采方法和参数工艺、多位一体优化结合、井下洁污水分流分排、水文地质条件人工干预、充填开采等"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的技术和方法。以蔚县矿区兴源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松散含水层下薄基岩区房式保水开采方案,建立了煤房"固支梁"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让压理论的煤柱设计方法,修正了屈服煤柱上覆载荷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主关键层的存在和稳定扩大压力拱的形成是屈服煤柱设计的关键,且屈服煤柱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扩大压力拱下方的覆岩重量;采5留4、采5留5、采6留5等方案具有可靠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资源型矿井 保水采煤 多位一体优化结合 压力拱 屈服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对导水裂隙演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晓振 许家林 朱卫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2,共7页
针对部分矿区采动导水裂隙异常发育的问题,采用模拟实验和工程探测的方法,就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对顶板导水裂隙演化和含水层水位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主关键层与煤层间距小于7~10倍采高时,顶板导水裂隙会发育至基岩顶界面... 针对部分矿区采动导水裂隙异常发育的问题,采用模拟实验和工程探测的方法,就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对顶板导水裂隙演化和含水层水位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主关键层与煤层间距小于7~10倍采高时,顶板导水裂隙会发育至基岩顶界面,但主关键层上部的导水裂隙会随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的变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化形态。当主关键层结构稳定运动时,主关键层上部导水裂隙经历"产生—发育—闭合"的过程;当主关键层结构滑落失稳时,主关键层上部导水裂隙形成后难以随采动闭合消失。现场工程探测结果验证了上述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对导水裂隙演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采用高阻力支架来控制主关键层结构不发生滑落失稳的措施,使导水裂隙可以随采动逐步闭合,含水层水位逐渐恢复,进而实现保水采煤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关键层 导水裂隙 滑落失稳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煤岩单轴压缩微震信号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玉春 赵扬锋 +1 位作者 张超 程传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了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预测,基于煤岩在压力作用下有微震信号产生,提出利用自行设计的微震全波形综合监测试验系统对干燥煤岩和含水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微震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可分为压实阶段、线弹性变... 为了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预测,基于煤岩在压力作用下有微震信号产生,提出利用自行设计的微震全波形综合监测试验系统对干燥煤岩和含水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微震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可分为压实阶段、线弹性变形阶段和破裂发展阶段,在破裂发展阶段微震信号事件数和信号强度迅速增加;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煤岩的峰值强度增大,煤体产生微震信号事件数增多,大振幅的微震信号事件也增多,出现应力下降即煤岩形成较大裂隙时产生强度较大的微震信号;但饱和含水煤岩的峰值强度和煤岩冲击倾向性比自然干燥煤岩都低,且微震信号事件数和信号强度都降低。上述结论对指导现场煤层底板突水的预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煤岩 单轴压缩 微震特征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埋厚煤层开采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4
6
作者 侯恩科 谢晓深 +10 位作者 王双明 龙天文 石增武 杨征 黄永安 谢永利 陈真 白坤 马越 郭亮亮 王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4-1416,共13页
煤炭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和潜水含水层的影响是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究的重点。为揭示榆神矿区风沙滩地区中深埋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和机理,以榆神矿区中部某矿首采工作面(01工作面)为研究区,采用钻探、地下水位观测... 煤炭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和潜水含水层的影响是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究的重点。为揭示榆神矿区风沙滩地区中深埋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和机理,以榆神矿区中部某矿首采工作面(01工作面)为研究区,采用钻探、地下水位观测、野外实地探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采动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覆岩损害和地表下沉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风化基岩含水层水位随回采表现出“先下降后回升”并恢复至初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中间可分为“快速下降”、“回升恢复”和“稳定波动”3个阶段,平均持续时间为102 d。在水位快速下降阶段,水位最大降深、平均下降速率均呈正态分布,且与距工作面中心距离呈指数函数关系;水位回升恢复阶段,持续时间和平均回升速率与距工作面中心距离呈负相关关系;②当潜水含水层分布局限、侧向补给缺乏时,潜水含水层水位出现“先下降后回升”和“持续下降”至稳定2种动态变化规律,且均未恢复至初始水位;③面内风化基岩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与风化基岩层的剧烈下沉密切相关,风化基岩层下沉速度的增大和减小过程分别对应水位的下降和回升过程,水位下降则与其下沉、临时性裂隙和离层发育有关,水位回升则是下沉减缓、临时性裂隙和离层的闭合以及含水层侧向补给因素有关;面外风化基岩含水层水位的动态变化则与其侧向补给有关;④面内潜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地表下沉密切相关,其水位下降与地表活跃阶段早期剧烈下沉具有同时性和一致性,地表下沉造成的潜水水头差和潜水的渗流出露是造成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水位回升则是地表进入活跃阶段后期和衰退阶段,高位潜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造成的;面外潜水位持续下降则是潜水侧向渗流和补给不足造成的;⑤中深埋煤层开采条件下,导水裂隙带一般不会导通至风化基岩层,风化基岩含水层水和潜水含水层水不会因采动导水裂隙而漏失,风化基岩水位可恢复,潜水含水层水位会因采动地表移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埋厚煤层 地下水 水位变化 保水采煤 榆神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离子液体对煤矿聚氨酯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丁运生 刘玉亭 +3 位作者 刘志 朱锦 赵磊 孙晓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9-1043,共5页
研究了含磷阻燃型离子液体([TCEPMIM][Cl])对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TCEPMIM][Cl]对其导热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EPMIM][Cl]在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固化过程中,会影响其结构形成;当[TCEPMIM][Cl]掺量(... 研究了含磷阻燃型离子液体([TCEPMIM][Cl])对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TCEPMIM][Cl]对其导热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EPMIM][Cl]在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固化过程中,会影响其结构形成;当[TCEPMIM][Cl]掺量(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0%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值为0.062W/(m·K);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则随[TCEPMIM][Cl]掺量的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TCEPMIM][Cl]的掺量为2%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0.3,343.2℃;当[TCEPMIM][Cl]的掺量为5%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热分解后残留质量分数最大(28.0%);通过比较发现,当[TCEPMIM][Cl]掺量为5%时,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在呈现较好抗静电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阻燃能力、较高的导热系数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离子液体 聚氨酯注浆材料 煤矿 导热系数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质背景 被引量:68
8
作者 范立民 蒋泽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论述了榆神矿区煤层上覆红土、风化带基岩、未风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认为红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 ,风化带基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增加 ,隔水性能明显增强。 2 -2 煤层上覆基岩为中硬岩石 ,而且有较多的软弱岩石夹层 ,煤层开采的冒裂... 论述了榆神矿区煤层上覆红土、风化带基岩、未风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认为红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 ,风化带基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增加 ,隔水性能明显增强。 2 -2 煤层上覆基岩为中硬岩石 ,而且有较多的软弱岩石夹层 ,煤层开采的冒裂带发育高度相对较小 ,影响不到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底部 ,具有较好的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工程地质 隔水层 榆神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邓念东 杨佩 +5 位作者 林平选 李锋 雷少毅 马逢清 周阳 袁喜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74,200,共9页
为有效地解决榆神矿区日益凸显的煤炭资源开采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榆神矿区区域地质资料为依据,选取了平面上均匀分布的500多个钻孔,统计了每个钻孔的首采煤层及其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同时考虑区域保水采煤已有研究中研... 为有效地解决榆神矿区日益凸显的煤炭资源开采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榆神矿区区域地质资料为依据,选取了平面上均匀分布的500多个钻孔,统计了每个钻孔的首采煤层及其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同时考虑区域保水采煤已有研究中研究较少的洛河组含水层,并将其作为保水对象,结合区域首采煤层及含、隔水层赋存特征,按照"区内相似,区际相异"、"为保水采煤服务"等原则进行了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区,最终将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为5个区:沙-土-洛-基型保水开采区、沙-土-基型保水开采区、沙-基型保水开采区、无水开采区、烧变岩型保水开采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分区保水采煤的意义、可能性及难度,旨在促进保水采煤技术的发展,实现榆神矿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的科学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保水采煤 工程地质条件分区 洛河组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水采煤问题 被引量:293
10
作者 范立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3,共4页
采煤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渗漏,同时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保水采煤在陕北地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保水采煤的由来、基本思路、途径及地下水的勘查、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区设置等问题,评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 采煤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渗漏,同时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保水采煤在陕北地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保水采煤的由来、基本思路、途径及地下水的勘查、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区设置等问题,评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区划,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提出了一些保水采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地下水 萨拉乌苏组 榆神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30
11
作者 范立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7-65,共9页
烧变岩是地质历史时期煤层自燃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烧变岩的研究有益于对煤层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研究。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勘查对象。50年来,烧变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勘查方法,尤其是较多的论述... 烧变岩是地质历史时期煤层自燃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烧变岩的研究有益于对煤层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研究。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勘查对象。50年来,烧变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勘查方法,尤其是较多的论述了其磁性特征与物探确定烧变岩体边界问题。近年来,研究了其水文地质特征。笔者论述了烧变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烧变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空隙、裂隙发育,具有形成富水区的有利条件,是陕北煤炭开发区良好的供水水源。提出了应加强烧变岩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的研究,系统开展烧变岩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烧变岩地下水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烧变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煤层自燃 地下水 保水开采 生态水位 生态脆弱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阶勇 《隧道建设》 2011年第1期82-87,109,共7页
通过对铁路瓦斯隧道现有施工规范分析,并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对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对相关条款的分析、研究,并对照国内已发生的瓦斯隧道施工、低瓦斯矿井生产事故,对现有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建议:1... 通过对铁路瓦斯隧道现有施工规范分析,并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对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对相关条款的分析、研究,并对照国内已发生的瓦斯隧道施工、低瓦斯矿井生产事故,对现有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明确进洞管理系统的标准和要求;2)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瓦斯隧道电力供应原则;3)进一步明确和改进瓦斯隧道机电设备防爆性配备的原则和相关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瓦斯隧道 揭煤 电力供应 设备防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壕兔二号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玥 姚有利 +1 位作者 宁掌玄 刘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4,共4页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最大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值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都显示2#煤层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不会对矿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产生影响,都与现场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数值模拟试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试验相较于经验公式在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预计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保水采煤 塑性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矿井突水溃沙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80
14
作者 范立民 马雄德 +1 位作者 蒋辉 程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1-536,共6页
以榆神府矿区为例,开展了以多因素融合为基础的突水溃沙评价研究。在突水溃沙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突水溃沙灾害形成的影响因子,选取沙层厚度、含水层富水性、有效隔水层厚度和采动空间等作为研究榆神府矿区突水溃沙的关键因素,编制... 以榆神府矿区为例,开展了以多因素融合为基础的突水溃沙评价研究。在突水溃沙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突水溃沙灾害形成的影响因子,选取沙层厚度、含水层富水性、有效隔水层厚度和采动空间等作为研究榆神府矿区突水溃沙的关键因素,编制了无量纲图,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在GIS平台下构建了基于多因素融合技术的榆神府矿区突水溃沙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榆神府矿区突水溃沙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经验证,评价结果较为合理,说明构建的评价模型适用于榆神府矿区突水溃沙危险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溃沙 GIS 保水采煤 萨拉乌苏组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矸对煤层瓦斯抽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泉霖 王恩元 +1 位作者 李忠辉 孔祥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解决含夹矸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合理布置问题,通过建立瓦斯抽采的煤岩体变形控制方程、瓦斯运移控制方程和孔隙率与渗透率演化方程,结合瓦斯抽采的初始及边界条件,推导出了瓦斯抽采固气耦合模型。利用多物理场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 为解决含夹矸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合理布置问题,通过建立瓦斯抽采的煤岩体变形控制方程、瓦斯运移控制方程和孔隙率与渗透率演化方程,结合瓦斯抽采的初始及边界条件,推导出了瓦斯抽采固气耦合模型。利用多物理场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并结合某矿IV13煤层的实际地质条件,对煤层单一抽采钻孔周围煤体的瓦斯压力、渗透率、位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确定了含夹矸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孔间距,从而为含夹矸煤层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随着煤体距钻孔距离的减小,煤层不含夹矸时钻孔周围煤体瓦斯压力下降幅度、渗透率上升幅度最小,钻孔周围煤体位移量最大;钻孔未穿过夹矸时钻孔周围煤体瓦斯压力下降幅度、渗透率上升幅度最大,钻孔周围煤体位移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含夹矸煤层 瓦斯抽采 固气耦合模型 抽采钻孔 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噪Retinex模型的煤矿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正龙 王宏伟 +2 位作者 曹文艳 张夫净 王宇衡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低光照图像会导致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后续图像分析与智能决策。针对现有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未考虑图像现实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含噪Retinex模型的煤矿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建立了含噪Retienx模型,利用... 低光照图像会导致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后续图像分析与智能决策。针对现有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未考虑图像现实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含噪Retinex模型的煤矿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建立了含噪Retienx模型,利用噪声估计模块(NEM)估计现实噪声,将原图像和估计噪声作为光照分量估计模块(IEM)和反射分量估计模块(REM)的输入,生成光照分量与反射分量并对二者进行耦合,同时对光照分量进行伽马校正等调整,对耦合后的图像及调整后的光照分量进行除法运算,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NEM通过3层CNN对含噪图像进行拜耳采样,然后重构生成与原图像大小一致的三通道特征图。IEM与REM均以ResNet-34作为图像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多尺度非对称卷积与注意力模块(MACAM),以增强网络的细节过滤能力及重要特征筛选能力。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平衡光源与黑暗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现实噪声的影响,在图像自然度、真实度、对比度、结构等方面均具有良好性能,图像增强效果优于Retinex-Net,Zero-DCE,DRBN,DSLR,TBEFN,RUAS等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NEM与MACAM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低光照图像 图像增强 含噪Retinex模型 噪声估计 拜耳采样 多尺度非对称卷积 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高勒矿井集装箱辅助运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鹏 曹连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9,共4页
针对巴彦高勒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冗长环节多、运输效率低、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巴彦高勒矿井井上井下辅助运输工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换装模式下的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采用"集装箱换装模式"的方法,可以使矿井... 针对巴彦高勒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冗长环节多、运输效率低、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巴彦高勒矿井井上井下辅助运输工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换装模式下的工作效率,结果表明:采用"集装箱换装模式"的方法,可以使矿井辅助运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依靠升级改进后的运输设备对于提高煤矿的产量、减低生产成本、提高辅助运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 辅助运输 集装箱 换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山口石煤钒矿选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裕华 李正要 冯金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69,共4页
针对方山口石煤钒矿,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闭路浮选脱碳试验,在总钒损失5.82%的条件下,可将石煤中V2O5品位由0.95%提高到1.09%,脱碳后的石煤样品热值为239 kJ/kg,远低于未脱碳前的石煤热值2404 kJ/kg,有利于后续工艺处理;同时... 针对方山口石煤钒矿,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闭路浮选脱碳试验,在总钒损失5.82%的条件下,可将石煤中V2O5品位由0.95%提高到1.09%,脱碳后的石煤样品热值为239 kJ/kg,远低于未脱碳前的石煤热值2404 kJ/kg,有利于后续工艺处理;同时获得的高品位碳精矿,热值达到5458 kJ/kg,可作为燃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选碳 热值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大型煤炭基地地质环境监测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范立民 吴群英 +16 位作者 彭捷 迟宝锁 孙魁 王宏科 郭佐宁 宁奎斌 刘水 李成 赵小峰 田水豹 李博 陈建平 高帅 仵拨云 姬怡微 郑苗苗 杜江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7-1427,共11页
黄河流域分布着我国9个大型煤炭基地,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这一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尤其是黄河中游区,高强度、大规模煤炭开采的地质环境效应显著,做好地质环境监测,是保障黄河流域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研究黄... 黄河流域分布着我国9个大型煤炭基地,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这一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尤其是黄河中游区,高强度、大规模煤炭开采的地质环境效应显著,做好地质环境监测,是保障黄河流域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研究黄河中游采煤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黄河中游煤炭基地地质环境特征,包括煤层赋存的地质环境特、地下水环境特征、地表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特征4个方面,总结了黄河中游采煤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及体现指标,包括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断流和干涸、河流流量锐减、水库干涸、黄土沟壑和沙漠区地表损害严重等5个方面。甄别了黄河流域大型煤炭基地地质环境中的敏感要素,包括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岩层变形监测和其他要素监测,对煤炭开采地质环境扰动强度进行分级,划分出煤炭开采强烈扰动区、一般扰动区和无扰动区,针对不同的煤炭开采扰动程度,对应划分出精准监测、核心监测和一般监测3个监测级别,同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监测方法,提出了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思路,设计了监测系统平台,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提供了基础。目前已经建成了地下水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部分煤矿建成了地表水、地面形态监测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正在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监测 黄河中游煤炭基地 保水采煤(保水开采)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电穿透三维反演在含/导水陷落柱探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程 鲁晶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为精确探查含/导水陷落柱,实现含/导水陷落柱的三维立体解释,基于含/导水陷落柱与围岩的电性差异,利用音频电穿透探查工作面底板岩层富水性,对音频电穿透观测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成像,得到电阻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应用音频电穿透三维反... 为精确探查含/导水陷落柱,实现含/导水陷落柱的三维立体解释,基于含/导水陷落柱与围岩的电性差异,利用音频电穿透探查工作面底板岩层富水性,对音频电穿透观测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成像,得到电阻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应用音频电穿透三维反演可准确识别含/导水陷落柱空间位置、展布范围等,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含/导水陷落柱 音频电穿透 三维反演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