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灰石主、微量元素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在斑岩型矿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效良 江小均 +1 位作者 汪殿钟 朱经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3-606,共14页
如何区分成矿和不成矿斑岩,以及斑岩型铜和钼矿床成矿岩浆存在何种差异一直是矿床学界关心的科学问题。本文选取不同类型(包括成矿斑岩、不成矿斑岩、含铜矿斑岩、含钼矿斑岩等)斑岩中的岩浆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方法(PLS-DA... 如何区分成矿和不成矿斑岩,以及斑岩型铜和钼矿床成矿岩浆存在何种差异一直是矿床学界关心的科学问题。本文选取不同类型(包括成矿斑岩、不成矿斑岩、含铜矿斑岩、含钼矿斑岩等)斑岩中的岩浆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方法(PLS-D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尝试通过磷灰石的元素特征区分出成矿与不成矿斑岩以及形成不同矿种的斑岩,进而为副矿物找矿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通过PLS-DA模型的建立与讨论分析,发现根据岩浆磷灰石的Cl、SO_(3)、La、Ce、Eu、Sr、Y、Yb、Th等元素含量的差异,指示成矿斑岩的岩浆相比于不成矿斑岩的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水含量,且斑岩铜矿相比于斑岩钼矿具有相对高的岩浆氧逸度和较低的岩浆演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和钼矿床 岩浆磷灰石 主、微量元素 多元统计分析 PLS-D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青铜器铜料资源产地变迁初探——基于微量元素统计分析
2
作者 杨冬宜 吴晓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6,共13页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 夏商青铜器金属矿料来源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基本厘清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变化规律,但是加铅工艺的普遍应用导致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指征了铅料来源,铜料产地及变迁仍然扑朔迷离。本研究搜集了目前已公布的夏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对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二里头与郑州二里岗期出土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呈现出与铅料相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夏与商的铜、铅原料具有传承性。二里岗上、下层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未发生明显变化,即该时期铜料来源未发生转变,而铅料从低比值铅转变成高放射性成因铅。郑州二里岗期与盘龙城青铜器微量元素有很多共性,两地之间应该存在铜料的流通。郑州二里岗期铜器与小胡村、殷墟、三星堆等晚商遗址的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与高放射性成因铅表现出来的铅料延续性不同,表明商代早晚期铜料产地发生了重大变迁。殷墟时期中原地区不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的微量元素数据存在相似性,说明殷墟时期各地之间不仅存在着高放铅铅料的共享,还有部分铜料在各地间流通。但山东、陕北和成都平原的遗址可能使用了不同的铜料。二里头至二里岗期铜料的延续、二里岗至殷墟时期铜料产地的转变与中条山铜矿开采和废弃的时间较为吻合,从侧面说明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铜料主要产自中条山铜矿。殷墟时期的铜料转变可能与铜岭、铜绿山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铜料产地 微量元素法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冯新斌 洪业汤 +2 位作者 倪建宇 周斌 王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 S、Fe、As、Cd、Hg、Pb、Se、Sb、Tl和 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 ,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层中 As、H...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 S、Fe、As、Cd、Hg、Pb、Se、Sb、Tl和 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 ,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层中 As、Hg、Sb主要赋存于次生黄铁矿中 ;Zn和 S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 ;Pb以方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 ;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 Cd应赋存于闪锌矿中 ,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 ,造成分析数据的误差较大 ,从而掩盖了它与 Zn之间的相关关系 ;煤中 Tl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讨论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时 ,一方面要保证所选样品具有代表性 ;另一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元素 多元分析 赋存状态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的多变量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晓华 AliA +1 位作者 刘汉珍 曾汉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4-499,共6页
本文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并用实验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前后青山烟煤中痕量元素的变化.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As,Cr.Co,Ni,Cu,Cd,V,Pb等元素与Be,Ge在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对青山烟煤的实验研究结果则表明:Cr,Co,Ni,... 本文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并用实验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前后青山烟煤中痕量元素的变化.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As,Cr.Co,Ni,Cu,Cd,V,Pb等元素与Be,Ge在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对青山烟煤的实验研究结果则表明:Cr,Co,Ni,Cu,Cd,Pb等元素趋向于与煤中的矿物质相结合,而Be,Ge两元素有较强的有机亲和性.实验研究结果与多变量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多变量分析 燃烧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酸性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岳梅 赵峰华 任德贻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 ,应用相关分析 ,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 ,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AMD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 ,只要条件适宜 ,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 ;低pH、高Eh、...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 ,应用相关分析 ,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 ,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AMD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 ,只要条件适宜 ,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 ;低pH、高Eh、高TDS及高硬度是煤矿AMD的重要特征 ,水中的SO42 -与其EC之间以及Fe3 + Fe2 + 比值与其Eh值走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水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来源较复杂 ,如Ni、Cu、Co、Zn等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 ,但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AMD 水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虎洞窑和汝官窑瓷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家治 邓泽群 +4 位作者 吴隽 杜正贤 马东峰 孙新民 郭木森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测试了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南宋地层(修内司官窑)和元代地层,以及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出土瓷片的微量元素.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指出:老虎洞窑2个地层和汝官窑瓷片胎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处在3个区域,说明它们所用的制瓷原料是不同的.这一结果有可... 测试了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南宋地层(修内司官窑)和元代地层,以及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出土瓷片的微量元素.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指出:老虎洞窑2个地层和汝官窑瓷片胎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处在3个区域,说明它们所用的制瓷原料是不同的.这一结果有可能作为区分老虎洞窑2个地层和汝官窑瓷的科学依据.研究还指出,南宋修内司官窑瓷的工艺虽为《坦斋笔衡》所说的是"袭故京遗制",但也只是在底足外撇、满釉支钉支烧等某些工艺特点上受到汝窑的影响.由于南宋修内司窑地处南方,所用原料和烧制工艺均不可避免地受到南方越窑等成熟工艺的影响,使得修内司官窑瓷无论在微量元素的含量上或是在外观色调上,都和汝官窑瓷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窑 窑瓷 南宋 汝官窑瓷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陆晓华 徐涛 +1 位作者 刘汉珍 曾汉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陆晓华,徐涛,刘汉珍,曾汉才(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430074)(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词煤,痕量元素,因子分析在化学或环境化学等学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对多变... 因子分析法在煤中痕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陆晓华,徐涛,刘汉珍,曾汉才(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430074)(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词煤,痕量元素,因子分析在化学或环境化学等学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对多变量大样本集的复杂数据的分析,以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因子分析法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孟韵 张军营 钟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煤级、不同产地的煤中痕量元素As的化学形态分布有较大差异。As的热力学平衡计算中,数据库中是否忽略AsO形态对结果影响非常显著,忽略AsO形态的限制性模拟结果似乎更能反映真实煤燃烧过程中As的化学形态分布。煤级和煤的产地对Se的化学形态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痕量元素 热力学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陇煤中微量有害元素的赋存与洗选洁净潜势 被引量:10
9
作者 么秋香 杜美利 +3 位作者 王水利 刘静 杨建利 上海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14-220,227,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化学分析法对黄陇煤田侏罗纪煤中多种微量有害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煤中的富集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煤中微量有害元素与工业分析参数、全硫,以及微量有害元素间的相关性和共生组合...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化学分析法对黄陇煤田侏罗纪煤中多种微量有害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煤中的富集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煤中微量有害元素与工业分析参数、全硫,以及微量有害元素间的相关性和共生组合关系。研究发现:F,Mn,Sr,Ba,Se,P,Cl含量较全国水平明显偏高,U,Cr,Cu,V,Zn等元素含量与全国水平相当。Cl,F,Se具有较强的有机亲和力,Cr,Mn,Cu,V,Zn,Sr,P,Ba,U为亲无机元素。Se,Cl,F主要以有机态存在。Cr,V,Cu,Sr,Zn吸附于粘土矿物。Mn,U,Hg赋存于黄铁矿或磷酸盐矿物中。Ba以重晶石形态存在。洗选可以减弱以无机态赋存元素的环境影响,但对以有机态赋存元素起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赋存状态 洁净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微量元素间依存关系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樊金串 樊民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煤中灰分、硫分和 1 6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密度级中含量的R型聚类分析 ,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间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 :煤中碱土金属Be、Sr、Ba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较弱 ,与所研究的其它元素的相关性也较弱 ;稀土元素La...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煤中灰分、硫分和 1 6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密度级中含量的R型聚类分析 ,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间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 :煤中碱土金属Be、Sr、Ba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较弱 ,与所研究的其它元素的相关性也较弱 ;稀土元素La、Ce、Y、Sc经常相伴而生 ;V总与灰分显著相关 ;As、Co、Ni等元素主要与黄铁矿硫的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依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显凡 倪师军 金景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5-212,共8页
通过主要微量元素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金矿的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较圆满地解释了成矿物质既来源于深部,但又与地壳(地层)物质有密切关联的独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物质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湖田窑宋代古瓷微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琳 冯松林 +1 位作者 樊昌生 张文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江西湖田窑古瓷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一直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空白 .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宋代不同历史时期青白釉瓷瓷胎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并用SPSS软件对分析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北宋早期和北宋晚期古... 江西湖田窑古瓷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一直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空白 .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宋代不同历史时期青白釉瓷瓷胎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并用SPSS软件对分析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北宋早期和北宋晚期古瓷胎料的化学成分相近 ;与北宋末南宋早期以及南宋中晚期古瓷胎料的化学成分相差较远 ;不同历史时期古瓷胎的稀土参数有差异 ,古瓷胎 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配分图支持上述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田窑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 微量元素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兴庄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华 杜美利 张国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0,共4页
为获得高兴庄煤矿主采煤层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和赋存形态,对采自同一工作面上6个分层煤样的工业分析和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统计。根据各有害元素在工作面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元素的最高浓度值出现在煤... 为获得高兴庄煤矿主采煤层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和赋存形态,对采自同一工作面上6个分层煤样的工业分析和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统计。根据各有害元素在工作面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元素的最高浓度值出现在煤层的顶部或底部,与灰分的垂直分布相似,尤其是元素Ba和Sr;元素Ba、Sr、Ti、Mn和Ni主要以无机形式赋存;元素Cr、Mo、Zn和Tl趋向于负载在煤的有机质中。以硫酸盐、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为主要无机载体赋存的元素有Sr、Ba和Ti;以硫化物为主要无机载体赋存的元素有Pb、Cd、Cu、Be、Co、Zn、Ni、Mo、Ga和Mn;此外Mn也可能负载在碳酸盐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微量元素 相关性分析 赋存形态 高兴庄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凯源 卢玉东 +2 位作者 李玉龙 柴宁磐 贺茂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7-1394,共8页
对煤中微量元素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湿法消解、燃烧法和碱熔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优缺点。介绍了固体测定技术和溶液测定技术的仪器原理和发展历程。旨在为测试煤中微量元素时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和测试... 对煤中微量元素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湿法消解、燃烧法和碱熔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优缺点。介绍了固体测定技术和溶液测定技术的仪器原理和发展历程。旨在为测试煤中微量元素时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和测试仪器来获得准确的数据。最后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方向和测试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样品前处理 消解 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l粉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久强 武成利 +3 位作者 吴祥 许凡 李寒旭 窦媛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1,共6页
为研究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方向,采集了Shell粉煤气化过程中的煤样、渣和飞灰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研究煤气化过程中不同微量元素迁移方向,并对迁移规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Ba,Be,Co,Cr,Cu,Ga,Ge,Li,Mn,Pb,Sb,Sn,Sr,Ti,Tl,V,Y,Z... 为研究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方向,采集了Shell粉煤气化过程中的煤样、渣和飞灰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研究煤气化过程中不同微量元素迁移方向,并对迁移规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Ba,Be,Co,Cr,Cu,Ga,Ge,Li,Mn,Pb,Sb,Sn,Sr,Ti,Tl,V,Y,Zr等18种微量元素气化过程中的迁移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其中Be,Sb,Sr 3种元素迁移率低于20%,属于难迁移元素,主要富集于煤气中;Co,Cu,Ga,Ge,Li,Mn,Pb,Tl和V等9种元素迁移率高于70%,为易迁移元素,主要富集于渣和飞灰中;Ba,Cr,Sn,Ti,Y,Zr 6种元素迁移率为30%~60%,为较易迁移元素,在各种废弃物中均有存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与上述迁移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迁移率 煤气化 富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中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33
16
作者 白向飞 王越 +2 位作者 丁华 朱川 张宇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09-2915,共7页
利用准东煤田4个矿区的600余组钻孔煤样和100多个商品煤样的煤质数据,分析了准东煤中钠与灰分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关系;采集了准东煤田部分代表性井田煤层煤样、分层煤样和商品煤样,以及矿区表土样品、矿井水、煤层上覆岩层、煤层夹... 利用准东煤田4个矿区的600余组钻孔煤样和100多个商品煤样的煤质数据,分析了准东煤中钠与灰分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关系;采集了准东煤田部分代表性井田煤层煤样、分层煤样和商品煤样,以及矿区表土样品、矿井水、煤层上覆岩层、煤层夹矸和煤层裂隙中矿物样品,利用煤岩分析、筛分试验、浮沉试验、逐级化学提取等手段,分析了钠在不同煤岩组分、不同矿物、不同粒级和密度级分选产物中的含量分布,以及钠可能的化学形态。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认为准东煤中钠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水溶态,并且最可能的形态为水合离子态。今后准东煤中钠分布赋存特性的研究,应该重点从水文地球化学和表生风化作用角度出发,结合准东煤低煤化程度、高惰质组、低矿物含量的成因特性,建立钠由表土层随地下水逐步进入煤层的模式,科学认识准东煤中钠的成因和富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煤中钠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水才 郭旭东 +1 位作者 彭铭 张高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目前,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主要靠经验和现场测试,存在工作量大、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难以优化等问题。为促进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 目前,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主要靠经验和现场测试,存在工作量大、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难以优化等问题。为促进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设计和规划,以及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布置及其天线设置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方法适用范围和优缺点:(1)抛物方程法具有算法简单、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较小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分析巷道起伏、支护、纵向导体和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2)时域有限差分法适用范围较广,但需较大的计算内存资源量,分析巷道弯曲、起伏、断面形状不规则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时,误差较大。(3)有限元法适用范围最广,可以采用四面体网格,相比于时域有限差分法中使用的六面体网格,可以更好地拟合不规则结构巷道,但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最大,现有高档服务器内存容量难以满足需求,适用于小断面、短距离、低频率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4)射线追踪法具有算法简单、所需计算内存资源量最小等优点,但适用范围小,仅适用于分析高频段无线工作频率、断面形状、围岩介质、巷道弯曲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不能分析天线在巷道断面不同位置、巷道分支、巷道起伏、支护、纵向导体和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并且在分析低频段无线工作频率对矿井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时,误差大。(5)统计分析法具有简单易用的优点,但需要大量实测数据,而煤矿井下巷道种类多、环境复杂,存在分支、弯曲和起伏等,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难以测量煤矿井下不同巷道和支护等条件下无线传输衰减数据,难以分析无线工作频率、天线在巷道断面不同位置、巷道断面面积和形状、巷道弯曲、巷道分支、巷道起伏、围岩介质、支护、纵向导体、横向导体等因素对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分析 抛物方程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射线追踪法 统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纳米单颗粒解析及微量元素跨尺度分布特性
18
作者 胡源泉 龚本根 田冲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2,共9页
为了深度解析典型有毒害微量元素在燃煤产物中从微米到纳米单颗粒的分布特性,选取某燃煤电站产物(炉渣BA、飞灰FA、石膏SG)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分散结合离心对样品分粒径后,借助单颗粒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spICP-TOF-MS)对As、Pb和Cr... 为了深度解析典型有毒害微量元素在燃煤产物中从微米到纳米单颗粒的分布特性,选取某燃煤电站产物(炉渣BA、飞灰FA、石膏SG)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分散结合离心对样品分粒径后,借助单颗粒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spICP-TOF-MS)对As、Pb和Cr分布进行了跨尺度解析,并利用机器学习整合提取数据解析了3种元素在燃煤产物全样、1~10μm和<500 nm颗粒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As、Pb和Cr仅在燃煤FA全样中明显富集;FA和SG样品1~10μm颗粒中,粒径对As和Pb的分布有一定影响,Cr在FA和SG样品1~10μm颗粒中分布不受粒径影响;在BA、FA及SG样品<500 nm颗粒中分别有3426、18386、和3787个单颗粒被有效识别,FA和SG样品中含Pb和Cr的颗粒占比高于含As颗粒,SG样品中含As(1.1%)、Pb(3.6%)和Cr(7.6%)的纳米颗粒占比明显高于FA;BA、FA和SG样品<500 nm单颗粒中,As、Pb、和Cr均与Fe、Ti、Mg、Al表现出强关联性,As在FA中还与Cr、Rb、Mn和Pb有一定关联性,Pb在FA中还与Ba、Ce、Ga、Zr和Sr存在一定关联;而在SG样品中As、Cr和Pb三者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此外Cr在SG样品中与Sn、Ni和Rb等存在一定相关性。As、Pb和Cr在不同粒径燃煤产物中富集与燃煤多元组分成核与颗粒生长过程密切相关,煤中多元组分对这3种元素的形态转化与分布有不同程度影响,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燃煤重金属在颗粒中跨尺度迁移转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颗粒 微量元素 跨尺度解析 纳米单颗粒 颗粒成核生长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