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7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 quality prediction based on RBF optimized by firefly algorithm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Huihui WANG Jian +1 位作者 CHEN Sen YAN Mant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 quality data in the entir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accumulated,but it is not explored and used effectively.The traditional product quality p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 quality data in the entir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accumulated,but it is not explored and used effectively.The traditional product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s have many disadvantages,such as high complexity and low accuracy.To overcome the above problems,we propose an optimized data equalization method to pre-process dataset and design a simple but effective product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radial basis function model optimized by the firefly algorithm with Levy flight mechanism(RBFFALM).First,the new data equaliz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pre-process the dataset,which reduces the dimension of the data,removes redundant features,and improves the data distribution.Then the RBFFALFM is used to predict product quality.Comprehensive expe riments conducted on real-world product quality datasets validate that the new model RBFFALFM combining with the new data pre-processing method outperforms other previous me thods on predicting product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quality prediction data pre-proces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swarm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N SPEED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6
2
作者 Chen Jida Zhang Qian Liao Liqing(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5年第2期48-53,共6页
In view of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to replac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System predictive model requires little information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and because it... In view of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to replac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System predictive model requires little information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and because it adopts rolling optimum metho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DIGITAL TRIGGER PID com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pitc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Small-worl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8
3
作者 WANG Shuangxin LI Zhaoxia LIU Hair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5-I0015,17,共1页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变桨距风电机组启动并网时的转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其预测模型由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风速扰动提前预测电机的转速变化,使控制器超前动作,保证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的方向稳步改变,确保风电机组平稳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小世界 风力发电机组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变桨距 实时编码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based on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SP 被引量:4
4
作者 ZHANG Xiu-ling GAO Wu-yang +1 位作者 LAI Yong-jin CHENG Yan-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222-2230,共9页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flatness predictive method is limited and it just belongs to software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igita...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flatness predictive method is limited and it just belongs to software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is proposed. First, the combin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A) is put forward, called GA-SA algorithm, 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GA and local search ability of SA. Later, based on T-S cloud reasoning neural network,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is designed in DSP. And it is applied to 900 HC reversible cold rolling mill.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can run on the hardware DSP TMS320 F2812 with high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by using GA-SA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model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 CLOUD reasoning neural NETWORK CLOUD MOD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GA-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MIMO Hammerstein system with constraints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大字 贾元昕 +1 位作者 李全善 靳其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48-458,共11页
This work is concerned with identification and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for MIMO Hammerstein systems with constraints. Firstly,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teady-state responses and sub-model method ... This work is concerned with identification and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for MIMO Hammerstein systems with constraints. Firstly,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teady-state responses and sub-model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MIMO Hammerstein system. A modified version of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Hammerstein model. Next,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MGPC) is developed to deal with constrained problem of MIMO system.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of MGPC are shown. Numerical results about a polymerization reactor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comparisons show that MGPC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QDMC and basic G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 identification constrained systems Hammerstein model polymerization reactor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autogenous mill power prediction by a hybrid neural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2
6
作者 Hoseinian Fatemeh Sadat Abdollahzadeh Aliakbar Rezai Bahra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51-158,共8页
There are few methods of semi-autogenous(SAG)mill power prediction in the full-scale without using long experiment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feed moisture,mass flowrate,mill l... There are few methods of semi-autogenous(SAG)mill power prediction in the full-scale without using long experiment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feed moisture,mass flowrate,mill load cell mass,SAG mill solid percentage,inlet and out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 and work index are studied.A total number of185full-scale SAG mill works are utilized to develop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nd the hybrid of ANN and genetic algorithm(GANN)models with relations of input and output data in the full-sca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NN model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ANN model in predicting SAG mill power.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input parameters on SAG mill power.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GANN model shows that the work index,in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mill load cell weight,SAG mill solid percentage,mass flowrate and feed moisture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mill power,while outlet water to the SAG mill ha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mill pow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NN model could be useful to evaluate a good output to changes in input opera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utogenous mill mill power predic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L-M optimized algorithm to predicting blast vibration parameters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艺峰 姚道平 +2 位作者 谢志招 杨江峰 叶友权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4,554,共5页
当前,以振动峰值作为单一爆破振动安全指标的回归经验公式,在国内外爆破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爆破机理和爆破介质环境复杂,影响因素诸多,很难用一个经验公式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再加上回归分析方法固有的局限性(要求数据... 当前,以振动峰值作为单一爆破振动安全指标的回归经验公式,在国内外爆破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爆破机理和爆破介质环境复杂,影响因素诸多,很难用一个经验公式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再加上回归分析方法固有的局限性(要求数据有较好的分布规律和大样本量),经验公式方法进行振动预测的效果不甚理想(李保珍,1997;陈寿如,2001;张继春,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神经网络 L-M算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的桥梁缆索腐蚀钢丝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缪长青 吕悦凯 万春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元数量、窗口大小4个超参数,以预测不同腐蚀特征状态下钢丝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LSTM和GA-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效果方面,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44%~61%、43%~57%、35%~92%。在屈服应变与极限应变预测效果方面,RMSE、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0~46%、7%~49%、12%~229%。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支持桥梁缆索腐蚀安全性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腐蚀钢丝 力学性能预测 时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煤系地层TBM掘进巷道围岩强度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自伟 高成登 +6 位作者 景博宇 黄兴 刘滨 胡阳 桑昊旻 徐彬 秦立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研究全断面掘进机(TBM)掘进参数与煤系地层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互馈关系,准确、实时预测巷道围岩强度特征,基于TBM掘进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通过岩-机互馈关系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并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库;将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为研究全断面掘进机(TBM)掘进参数与煤系地层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互馈关系,准确、实时预测巷道围岩强度特征,基于TBM掘进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通过岩-机互馈关系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并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库;将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3种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基学习器,线性回归(LR)算法作为元学习器,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算法的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Stacking集成算法与单一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二值判别与箱线图可有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模型的主要输入特征参数为刀盘推力F、刀盘扭矩T、贯入度FPI、刀盘转速RPM、刀盘振动加速度A;Stacking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拟合优度可达0.976,而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仅有0.031,0.148和0.092,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其拟合优度最高,误差指标数值最小,集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预测煤矿TBM掘进巷道围岩点荷载强度。研究验证了Stacking模型的准确性,可为煤矿TBM掘进参数控制和巷道支护参数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全断面掘进机 TBM掘进参数 Stacking集成算法 数据预处理 围岩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峥 彭月 +3 位作者 胡竞元 申江卫 肖仁鑫 夏雪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30,共12页
为解决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容量进行预测时,难以获取完整充电数据、数据采样精度低和特征因子提取质量不佳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方法。首先,为提升数据精度,利用... 为解决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容量进行预测时,难以获取完整充电数据、数据采样精度低和特征因子提取质量不佳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方法。首先,为提升数据精度,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充电数据进行补充。其次,通过挖掘充电电压曲线与容量衰退之间的规律,确定特征因子为某充电时间区间的电压增量,并利用增强鲸鱼算法,从短期充电数据中实现了老化特征的有效提取。随后,构建了高斯过程回归容量预测模型,在确定训练数据量后,对比了不同算法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在不同电池上进行测试,验证了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室数据集,将前15%老化特征作为训练集时,可将该类电池最大误差控制在2.49%以内,且97%的预测误差控制在1.5%内;对于公开数据集,仅12组训练数据就能将该类电池最大误差控制在1%以内,实现了利用低精度和短期充电数据对电池容量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短期充电数据 容量预测 增强鲸鱼优化算法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星 沈紫菡 +2 位作者 许钦 刘睿佳 蔡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筛选月用水量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在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其中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为进一步验证影响因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筛选影响因子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模拟结果表明,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提高了影响因子的选取精度,能够有效提升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用水量预测 ARIMA模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模型 因子筛选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有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268,共5页
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延长机器寿命和保障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预测发动机剩余寿命,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规划和分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结合... 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延长机器寿命和保障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预测发动机剩余寿命,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规划和分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通过优化遗传算法的参数,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收集大量的拖拉机发动机运行数据,提取与剩余寿命相关的特征,基于遗传算法寻找最佳的特征子集建立了预测模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在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RMSE为6.023,MAE仅为4.531。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和维护决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发动机 寿命预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的STAGN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超 王超 +1 位作者 孙惠 孟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构建误差修正自适应单元。同时挖掘风速时序变化特征,构建深度学习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风速矩阵梯度的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策略。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风场的功率预测并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方法,且在风速复杂多变的风场仍具有较高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开普勒算法 误差修正 风速矩阵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算法的玉米籽粒储藏温度预测研究
14
作者 陈思羽 徐爱迪 +3 位作者 刘春山 王淑铭 马浏轩 韩雪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7,186,共8页
外界环境变化对粮堆内部温度的影响较大,针对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生腐烂霉变的特点,利用夏季高温试验周期内储粮仓各层的温度数据,基于ARIMA算法进行玉米籽粒储藏短期温度预测。利用差分法、ACF图、PACF图确定模型中d、p、q等参数... 外界环境变化对粮堆内部温度的影响较大,针对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生腐烂霉变的特点,利用夏季高温试验周期内储粮仓各层的温度数据,基于ARIMA算法进行玉米籽粒储藏短期温度预测。利用差分法、ACF图、PACF图确定模型中d、p、q等参数,依据确定的温度预测模型对未来7 d仓内各粮层的温度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通过绝对误差MAE、相对误差MSE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第1层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2.96℃,相对误差MSE的平均值为11.37%;第2层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0.5℃,相对误差MSE的平均值为1.80%;第3层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0.57℃,相对误差MSE的平均值为1.91%;第4层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0.28℃,相对误差MSE的平均值为1.02%,各层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6%以内。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ARIMA温度预测模型较适合玉米籽粒储藏短期温度预测,为保障储粮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储藏 ARIMA算法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的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婷婷 李斯胜 +4 位作者 于伟 能锋田 李星南 杨佳琳 熊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algorithm,PSO)算法优化模型,结合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中预测与实测风电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同增同减的趋势,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2.12 W,均方根误差为1000.18 W,相关系数为0.9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0.75 W,均方根误差为995.16 W,相关系数为0.94;测试集中ERA5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风电功率,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61.09 W,均方根误差为1150.86 W,相关系数为0.8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29.55 W,均方根误差为1117.39 W,相关系数为0.83,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好,PSO-BP模型相较于BP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该区域的风电功率预测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乏观测数据或观测数据质量不高的地区预测风电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BP神经网络 ERA5再分析资料 粒子群优化算法 风电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劣化指标和VMD-Informer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
16
作者 宋阿妮 陈亦真 +2 位作者 詹云峰 李超顺 付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6,共7页
水电机组长期运行在恶劣环境下,异常振动更加频繁,逐渐出现疲劳、磨损,导致机组性能劣化。为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准确直观地反映水电机组运行并预测机组未来劣化状况,为机组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劣化指标和... 水电机组长期运行在恶劣环境下,异常振动更加频繁,逐渐出现疲劳、磨损,导致机组性能劣化。为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准确直观地反映水电机组运行并预测机组未来劣化状况,为机组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劣化指标和VMD-Informer的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方法。首先构建KAN健康模型拟合工况参数与振摆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对比模型输出值与实测振摆值在不同指标下的差异得到多个劣化序列,运用遗传算法对多个劣化序列进行寻优获取融合劣化指标,兼顾多个指标的优势,更为准确地反映机组劣化趋势。之后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将融合劣化序列分解为多个分量,最后利用Informer预测模型对分解后的各个分量进行多步预测并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从而实现对机组运行状况的准确评估和预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生成可靠的劣化趋势,同时在预测上能学习劣化趋势序列的长期趋势和局部特征,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劣化评估 退化预测 Kolmogorov-Arnold Network 遗传算法 IN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NNG-LSTM的有机废液焚烧SCR入口NO_(x)浓度动态预测
17
作者 李艳 史艳华 +2 位作者 戴庆瑜 刘嫣 马晓燕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0,共10页
针对高盐有机废液焚烧及烟气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延迟、非线性和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量选择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MIC-NNG-LSTM)的动态预测方法,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塔入口NO_(x)浓度进行预测,解决当工况发生变化时... 针对高盐有机废液焚烧及烟气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延迟、非线性和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量选择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MIC-NNG-LSTM)的动态预测方法,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塔入口NO_(x)浓度进行预测,解决当工况发生变化时,脱硝系统不能及时调整喷氨量的问题。该预测方法在传统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IC)法确定相关辅助变量的延迟时间,以全面捕捉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其次,利用MIC可以反映各输入变量相对于目标变量的重要程度,结合能够收缩变量系数的非负绞杀(NNG)算法,设计MIC-NNG算法来压缩LSTM网络的输入节点数,剔除冗余变量,实现辅助变量的自适应选择。最后,将包含延迟时间的辅助变量集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变量集,从而建立SCR入口NO_(x)浓度动态预测模型。并与LSTM、MICLSTM、NNG-LSTM 3种预测SCR入口NO_(x)浓度的方法进行实验对比,浓度预测精度可达到93%,均方根误差减小为约1.5 mg/Nm^(3)。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输入变量的延迟时间特性,能够更好地体现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MIC-NNG算法相对于NNG算法能更准确地选择输入变量以缩短模型预测时间,提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基于MIC-NNG算法和LSTM网络的动态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有机废液焚烧过程中变量的延迟特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动态时序关系,可以为降低NO_(x)排放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液 动态预测 变量选择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MIC-N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性预测研究
18
作者 冉从敬 丁群哲 +2 位作者 李旺 宋永辉 刘爽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9-561,共13页
专利交易作为技术创新与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对专利交易潜力的识别与预测在支持国家关键科技战略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间技术转移与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 专利交易作为技术创新与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对专利交易潜力的识别与预测在支持国家关键科技战略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间技术转移与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整合incoPat专利数据库与中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形成初始数据集,同时基于专利转让记录、转让与受让地址、利益相关方信息等规则和算法对初始专利交易数据集进行二次筛选,构建专利交易数据集;其次,基于专利交易数据集,将专利的可交易预测问题转化为监督式二分类任务,将专利在交易发生之前的多维度技术特征作为预测的输入变量,并以专利在失效前是否发生交易作为预测目标,最终完成专利可交易性预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权重平衡算法的专利可交易性预测模型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基础模型,并通过实证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模型的可解释性算法,本研究识别出了申请人国家、申请人类型和同族国家数以及同族专利数等是影响专利交易的重要技术特征。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专利交易预测仍面临挑战,未来可以尝试引入专利文本和图像等多维特征,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平衡算法 改进机器学习模型 专利可交易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算法在生态学研究多元场景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戈晓宇 翟哲然 +5 位作者 黄子玲 解圆圆 王海燕 兰雨萌 王帅清 汶宣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3-1047,共35页
生态学研究领域中对智能算法的使用呈现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其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智能算法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42439篇智能算法在生态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学术论... 生态学研究领域中对智能算法的使用呈现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其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智能算法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42439篇智能算法在生态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依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6.3R1,介绍2013—2023年间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发展现状和情况;根据每种智能算法在生态学优化、预测和评估研究中的作用,分类论述其实际研究过程和应用特征;分析智能算法应用的优势和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回顾智能算法对生态学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智能算法 智能化优化 智能化预测 智能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XGBoost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研究
20
作者 任高峰 邱浪 +4 位作者 徐琛 李吉民 胡英国 朱瑜劼 胡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的决策树数目、决策树最大深度、学习率3个参数进行寻优,构建了PSO-XGBoost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实例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的MSE、RMSE、R^(2)的值分别为1.44、1.16、0.91;通过与BPNN、AdaBoost、GBDT、RF、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PSO-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预测结果最优。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预测成果,开发设计了一套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系统。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XGBoost算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