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建武 钟丽萍 +1 位作者 范成文 隋晓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我国家校社推进课后体育服务的“分离式”困境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意识不强、家校社协同供给缺乏、家校社有效沟通不足、家校社协同管理不到位。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我国家校社推进课后体育服务的“分离式”困境表现为:家校社协同意识不强、家校社协同供给缺乏、家校社有效沟通不足、家校社协同管理不到位。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提出我国“交叠式”家校社课后体育服务机制的实践路径:营造协同氛围,达成体育育人目标共识;协调三方资源,强化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成效;健全沟通机制,促进家校社深度融合;搭建智慧平台,优化课后体育服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后体育服务 家校社协同 交叠影响域 服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推进以体育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磊 殷子骏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场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推进以体育人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延展育人空间,协调育人资源,整合育人理念。困境:场域的开放性有待提升,育人效能尚未充分发挥;资本的均衡性亟须...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场域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推进以体育人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延展育人空间,协调育人资源,整合育人理念。困境:场域的开放性有待提升,育人效能尚未充分发挥;资本的均衡性亟须优化,育人手段受到限制约束;惯习的灵活性有待增强,育人活力难以完全释放。路径:建立开放交流的三方协同体系,将家庭作为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建立灵活有效的反思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家校社”协同 以体育人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43
3
作者 孙辉 王润平 张晓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56,共8页
“双减”政策下学生在学校、社区、家庭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为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在解读“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价值、发展机遇与困境,进一步提出“双减”政策下家... “双减”政策下学生在学校、社区、家庭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为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在解读“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价值、发展机遇与困境,进一步提出“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全面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加强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合力育人实力;优化社区体育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明确家庭体育角色定位,激发内部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校社 协同赋能 学校体育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英国、日本“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亮 范成文 钟丽萍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英日三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英国、日本“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以政策为引领推进协同育人理念,以体育为载体联结协同育人主体,以社区...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英日三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英国、日本“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以政策为引领推进协同育人理念,以体育为载体联结协同育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协同育人资源。提出对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启示:完善顶层设计,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制定政策法规,构建协同育人保障体系;创新实践形式,推进协同育人项目落实;依托社区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服务体系;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拓展协同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家校社” 协同育人 体育实践 域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立德树人和体育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二):目标、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毛振明 梁凤波 温君慧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困局与问题,就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如何理解体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构建更加科学的目标等有关问题,提出要解决体育立德树人目标设定中“追全”“求大”“浮表”和“轻行”等问题。随后讨... 针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困局与问题,就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如何理解体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构建更加科学的目标等有关问题,提出要解决体育立德树人目标设定中“追全”“求大”“浮表”和“轻行”等问题。随后讨论如何建构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和教材问题,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德育团队编写的《体育弟子规》内容和《体育品行课课养》教材为例,对建构体育德育教材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讨论。进而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如体育立德树人的机理、创设情景、教程步骤等进行了讨论,还以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的教学为例,对培养学生意志的教学过程、教材准备以及实践效果进行介绍。最后,提出对大、中、小学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8点建议,即厘清学生思想品行突出问题、勾画学生身心健康“理想像”、摈弃极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探索体育思政有效途径方法、加强体育树人的家校社共育、创编《体育课程思政教材教法》、研究体育师德内容与评价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立德树人 体育课程思政 教材体系 体育弟子规 体育家校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