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1
作者 CHEN Libo SHENG Ying +3 位作者 WU Ming SONG Jiling JIAN Jian SONG Erhong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2-560,I0011,I0012,共11页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x=1.0,2.0,3.0,4.0)was synthesized via solid-phase reaction of sodium citrate(NaCA)and pure CN powder in the Teflon-sealed autoclave under air conditions at 180℃.Surface area of Na/O-CN_(3.0) is measured to be 18.8 m^(2)/g,increasing by 60.7%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CN(11.7 m^(2)/g).Bandgap energy of Na/O-CN_(3.0) is determined to be 2.68 eV,marginally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CN(2.70 eV),thereby enhancing its capacity for sunlight absorption.Meanwhile,the incorporation of Na and O atoms into Na/O-CN_(x) is found to effectively reduce recombination rates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As a result,Na/O-CN_(x) samples exhibit marked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Notably,the optimal Na/O-CN_(3.0) sample achieves a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103.2μmol·g^(–1)·h^(–1),which is 8.2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pure CN(11.2μmol·g^(–1)·h^(–1)).Furthermore,a series of Na/O-CN_(x)-yO_(2)(y=0,20%,40%,60%,80%,100%)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modulating the oxygen content within reaction atmosphere.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reveal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oth Na and O atoms in Na/O-CN_(3.0) enhance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This study also introduces novel methodologies for synthesis of metal atom-doped CN materials at lower temperature,highligh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a and O atoms i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of Na/O-CN_(x)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synergistic effect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N co-doped carbon nanotube array with anchored MnO_(2) nanosheets as a flexible cathode for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2
作者 YUAN Yan-bing ZHAO Zong-bin +3 位作者 BI Hong-hui ZHANG Run-meng WANG Xu-zhen QIU Jie-shan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For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ZIBs),the design of nanocomposites comprised of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s and carbon materials with novel structures has great prom-ise in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e... For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ZIBs),the design of nanocomposites comprised of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materials and carbon materials with novel structures has great prom-ise in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during electrochemical cycling.We report the production of a novel flexible electrode material,by anchoring MnO_(2) nanosheets on a B,N co-doped carbon nanotube ar-ray(BNCNTs)grown on carbon cloth(BNCNTs@MnO_(2)),which was fabricated by in-situ pyrolysis and hydrothermal growth.The generated BNCNTs were strongly bond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ar-bon fibers in the carbon cloth which provides both excellent elec-tron transport and ion diffusion,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cathode.Importantly,the BNCNTs offer more active sites for the hydrothermal growth of MnO_(2),ensuring a uniform dis-tribution.Electrochemical tests show that BNCNTs@MnO_(2) delivers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310.7 mAh g^(−1) at 0.1 A g^(−1),along with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and outstanding cycling stability,with a 79.7% capacity retention after 8000 cycles at 3 A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N co-doped carbon nanotube Manganese dioxide Flexible electrod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晶秋 万恩晗 +2 位作者 单蜜 张光华 卢为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2,450,共10页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v8n网络中引入通道嵌入位置注意力模块和改进大核卷积块注意力模块,能够在浅层网络保留番茄目标位置信息,建立目标区域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增加YOLO v8n网络对显著番茄特征的关注。然后,在LaboroTomato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改进YOLO v8n相较于原YOLO v8n网络,检测和分割的mAP@50和mAP@50-95分别提高0.4、1.4个百分点和0.3、1.2个百分点。最后,实现了改进YOLO v8n网络在低成本、低算力和低功耗的Jetson Nano平台上的轻量化部署,模型内存占用量由满溢减少到2.4 GB,推理速度加倍。该研究可为番茄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实时、准确检测番茄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成熟度 目标检测 YOLO v8n 注意力模块 轻量化 Jetson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 v5s-MCA的番茄成熟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奚小波 丁杰源 +5 位作者 翁小祥 王昱 韩连杰 邹赟涵 唐子昊 张瑞宏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1,436,共10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番茄识别易受复杂背景干扰、相邻果实成熟度相似难以检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YOLO v5s-MCA番茄成熟度识别模型,划分成熟期、转熟期、转色期和未熟期4个成熟度等级。该模型在YOLO v5s基础上使用MobileNetV3网络,... 针对自然环境下番茄识别易受复杂背景干扰、相邻果实成熟度相似难以检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YOLO v5s-MCA番茄成熟度识别模型,划分成熟期、转熟期、转色期和未熟期4个成熟度等级。该模型在YOLO v5s基础上使用MobileNetV3网络,减少了模型参数量;在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提高了模型对番茄特征表达能力;将颈部网络替换为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强化了模型特征融合性能并提高了模型识别准确率;将颈部网络中的标准卷积模块改进为GSConv卷积,减轻了模型复杂度并提高了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OLO v5s-MCA模型参数量仅为2.33×10^(6),计算量仅为4.1×10^(9),模型内存占用量仅为4.83 MB,其精准度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2.8%和95.1%,相对YOLO v5s基础模型分别提升3.4、4.4个百分点。对比YOLO v3s、YOLO v5s、YOLO v5n、YOLO v7、YOLO v8n及YOLO v10n等6种模型,YOLO v5s-MCA模型轻量化效果与检测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成熟度检测 图像识别 YOLO v5s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黄河宽V形河道控河机制分析
5
作者 李永军 彭南赫 +4 位作者 段丰浩 肖良 彭建兵 王盼龙 王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黄河宽V形河道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华北平原周缘构造带的边界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又是对青藏高原NE向挤入作用的远程响应。三门峡至渤海湾入海口,受河岸区域性大断裂控制,黄河河道以兰考为拐点,由NEE转为NE向,形成了宽V形河道组合样式... 黄河宽V形河道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华北平原周缘构造带的边界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又是对青藏高原NE向挤入作用的远程响应。三门峡至渤海湾入海口,受河岸区域性大断裂控制,黄河河道以兰考为拐点,由NEE转为NE向,形成了宽V形河道组合样式。区内河道的延伸样式主要表现为长线型延伸,其次为锯齿状摆动和短折线拐弯。三门峡-郑州段的黄河产于太行山南段构造带和秦岭构造带围限的断陷带中,山前大断裂均在第四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活动,主要河段产于断裂带中。华北平原是四大构造带围限的平面上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凹陷平原,不规则六边形的长边分别平行于太行山构造带和泰安-济南构造带。黄河主河道位于南阳–兰考–平阴–垦利隐伏断裂带中,NE向长线型支流部分平行于、部分重合于区内的NE向隐伏断裂带。可考证的历史时期的黄河改道和已知的废弃河道均产于隐伏大断裂带中。这些隐伏断裂是河岸两大构造带的次级断裂,大多在第四纪以来有显著的活动。黄河沿岸断裂及平原区的隐伏断裂是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主要产物,更是控制河道形成、演化、延伸、拐弯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v形河道 断裂控河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S-YOLO v7的面向样本不均衡的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华 黄基萍 +2 位作者 宋巍 肖启华 赵丹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6,409,共10页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面临着生物尺度变化大以及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Underwater multi-scale-YOLO v7,UMS-YOLO v7)。首先,设计一种由可切换空洞卷积组成的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可在不同大小的感受野...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面临着生物尺度变化大以及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Underwater multi-scale-YOLO v7,UMS-YOLO v7)。首先,设计一种由可切换空洞卷积组成的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可在不同大小的感受野上捕获多尺度目标特征,使得提取的特征信息更加全面;其次,使用轻量级的上采样算子融合上下文信息,提高模型对目标的特征学习能力;最后,通过结合Wise-IoU和归一化Wasserstein距离两种相似性度量,提高了不同尺度目标的定位精度,同时降低了多尺度样本分布不均衡对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当前其他模型在检测精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提升,在RUOD和DUO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64.5%和68.9%。与YOLO v7模型相比,UMS-YOLO v7提高了多种尺度目标检测精度,在DUO数据集上,针对大、中、小3种尺度目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8.3、4.8、12.5个百分点,其中小目标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与现有的其他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更适用于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任务,并且针对不同数据分布的样本具有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生物 多尺度目标检测 YOLO v7 空洞卷积 上采样算子 相似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波动的超大液压缸用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评价
7
作者 程茂林 李涛 +2 位作者 王跃明 张波 郭飞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6,共6页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结构尺寸关键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表,利用仿真模型计算表中每个尺寸组合下的泄漏率,进而建立泄漏率与V形圈关键结构尺寸的极限状态函数,最终通过抽样对随机变量的10000组样本进行分析获取系统可靠度。结果表明:V形组合密封系统可靠度达到99%以上,密封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组合密封 可靠性 响应面法 往复密封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合金微铣削毛刺尺寸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凤和 王宇 +3 位作者 张会龙 张宁 马轩 王志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9,共7页
针对钛合金微铣削加工易产生毛刺缺陷影响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微铣削顶部毛刺尺寸预测方法。首先,以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轴向切深、径向切宽和每齿进给量)为网络输入,以顶部毛刺长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微铣... 针对钛合金微铣削加工易产生毛刺缺陷影响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微铣削顶部毛刺尺寸预测方法。首先,以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轴向切深、径向切宽和每齿进给量)为网络输入,以顶部毛刺长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微铣削毛刺尺寸的预测模型。其次,使用625个切削仿真样本进行预训练。最后,基于迁移学习机制,借助100个切削试验样本对预训练结果进行微调,从而将仿真规律迁移至试验规律。结果表明,迁移学习模型对顺、逆铣两侧毛刺尺寸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5.77%、95.45%,为钛合金微铣削毛刺的预测及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削毛刺 TI-6AL-4v合金 毛刺 尺寸预测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特性与激励系统研究
9
作者 王曾敏 李红晖 +4 位作者 段梅梅 吴然 王思云 廖福剑 王磊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子阵列的临界电流均大于4 mA,在注入微波后,各子阵列正向和负向量子电压台阶宽度均大于1.5 mA,设计和研制的10 V可编程结阵激励和超导特性扫描系统,能够较好地为10 V约瑟夫森结阵提供激励,为开展无液氦10 V量子电压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量子电压标准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 结阵激励系统 结阵超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振兵 韩钰 唐辰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为第二阶段绝缘子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输入,摒除冗余背景信息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利用ConvNeXt V2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不规则形态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特征融合过程中加入边缘知识融合模块,精准提取缺陷边缘信息;设计自适应形状IoU增强方法,采用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优化正负样本比例,并使用充分考虑边界框回归样本自身形状和尺度等固有属性的Shap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目标本质特征,改善模型漏检误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经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确率提高了17.3%,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绝缘子缺陷检测 YOLOv8 ConvNeXt v2 边缘知识融合 自适应形状IoU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V型河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环玲 冯业林 +2 位作者 粟焕 赵富刚 马行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共7页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体积、滑速、河道水深、岸坡倾角、滑床摩擦系数等因素,进行了35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获取滑坡入水产生涌浪的过程和首浪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与首浪高度呈负相关,滑坡体积、入水速度、岸坡倾角与首浪高度呈正相关.各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关系为:入水速度>滑坡体积>岸坡倾角>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本文研究为山区水库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首浪高度 敏感性分析 v型河道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Al2.5V钛合金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及其影响仿真分析
12
作者 周兆锋 周晚林 +1 位作者 董小飞 宋树权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69,176,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了Ti3Al2.5V钛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现象,该材料因其在航空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加工挑战而受到高度关注。鉴于飞机部件需要具备卓越的疲劳耐久性,强调维持表面的完整性并通过精心选择加工参数实现此...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了Ti3Al2.5V钛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现象,该材料因其在航空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加工挑战而受到高度关注。鉴于飞机部件需要具备卓越的疲劳耐久性,强调维持表面的完整性并通过精心选择加工参数实现此目标。随着加工的进行,刀具磨损会不断改变其几何形态,这一变化进而影响加工力、温度和应力等关键参数。为了定量分析刀具磨损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展示了刀具磨损对加工效率和质量的潜在影响,还为刀具的及时更换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通过优化加工参数,研究有望提高钛合金加工过程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2.5v 刀具 磨损 有限元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金属密封环密封性能研究与优化
13
作者 李卫民 唐兆庆 +2 位作者 张彦鹏 杨泽宇 宋明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8-166,共9页
针对某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法兰连接密封问题,提出一种V形金属密封环,研究V形金属密封环在多种工况下的密封特性。通过压缩回弹试验,得到V形金属密封环的压缩量与施加载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在常温及高温工况下,压缩量对密封性能的影... 针对某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法兰连接密封问题,提出一种V形金属密封环,研究V形金属密封环在多种工况下的密封特性。通过压缩回弹试验,得到V形金属密封环的压缩量与施加载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在常温及高温工况下,压缩量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合适的轴向压缩范围。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壁厚、波谷半径、接触圆半径、环宽以及开口角度等5个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结构参数。基于Design-Expert软件对V形环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结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最大等效应力与开口角度、波谷半径和壁厚呈正相关,与接触圆半径成反比,最大接触压力与波谷半径、壁厚呈正相关,与开口角度、接触圆半径和环宽成反比;优化后,最大等效应力下降了1.3%,最大接触压力增加了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金属密封环 压缩回弹性能 多目标优化设计 汽车排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 v7和改进U-Net模型的鸡冠肉垂提取与面积计算方法
14
作者 杨断利 沈洪硕 +1 位作者 陈辉 高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6,共12页
传统人工测量方法在蛋鸡鸡冠肉垂面积测算中存在接触性应激风险、人畜共患病隐患及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YOLO v7与改进U-Net的鸡冠肉垂自动分割与面积计算方法。构建两阶段检测框架:利用YOLO v7完成鸡头姿态筛选与RO... 传统人工测量方法在蛋鸡鸡冠肉垂面积测算中存在接触性应激风险、人畜共患病隐患及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YOLO v7与改进U-Net的鸡冠肉垂自动分割与面积计算方法。构建两阶段检测框架:利用YOLO v7完成鸡头姿态筛选与ROI提取,有效消除非正视角图像干扰;提出融合Contextual Transformer的CoT-UNet模型:通过将CoT块融入U-Net编码器实现动态和静态上下文特征融合,结合本文构建的DyC-UP上采样模块(采用动态可调卷积核强化不规则边缘特征提取),显著提升不同鸡冠特征分割能力;建立像素-面积转换算法:基于标定系数实现从图像空间到物理空间的精准映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CoT-UNet相较基线模型,在鸡冠和肉垂分割任务中,IoU提升4.77、8.75个百分点,精确率提升5.31、5.06个百分点,分割质量改善显著。在面积计算精度方面,鸡冠面积绝对误差(0.62~3.50 cm^(2))和肉垂面积绝对误差(0.10~2.93 cm^(2))较传统手工测量(3.58~7.27 cm^(2))具有明显优势。多场景验证显示,在不同姿态(3类)、拍摄角度(2种)和距离(2种)条件下,鸡冠面积相对误差为2.41%~13.62%,肉垂面积相对误差为1.00%~29.21%。本研究实现了非接触式禽类生物特征精准测量,为智慧化种鸡选育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肉垂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育种 YOLO v7 CoT-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BW-YOLO v8的复杂场景下番茄果实识别方法
15
作者 顾文娟 刘浩状 +3 位作者 魏金 高文奇 阴艳超 刘孝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478,共12页
番茄果实的快速准确检测是实现其智能采摘的重要前提,针对部署需求以及番茄图像背景复杂、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的复杂场景下番茄果实识别方法。使用FasterNet作为YOLO v8n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高模型... 番茄果实的快速准确检测是实现其智能采摘的重要前提,针对部署需求以及番茄图像背景复杂、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的复杂场景下番茄果实识别方法。使用FasterNet作为YOLO v8n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颈部网络中融合P2小目标检测分支和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结构,降低复杂背景的干扰以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使用WIoU(Wis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提高模型在遮挡、重叠情况下的果实定位精度,同时加快模型收敛;基于NCNN框架将模型部署到移动端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FPBW-YOLO v8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97.9%、95.1%、98.3%和74.3%,相较于Faster R-CNN、SSD、YOLO v8n、YOLO v7、YOLO v5n和Rt-Detr均有明显优势,且模型内存占用量仅8.7 MB。在移动端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在计算资源有限的硬件设备上获得较高的检测精度,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场景下番茄果实的识别问题,为番茄采摘机器人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果实 目标检测 改进YOLO v8n FasterNet BiFPN W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7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分级检测方法
16
作者 杨玮 伏冬朔 +3 位作者 吴龙起 李民赞 张焕春 夏秀波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7-534,共8页
为解决自然环境下人肉眼鉴定发病番茄植株效率低、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分级检测模型,分别对轻度、中度、重度发病植株进行检测。模型在主干网络中引入了DCN模块,以加强对复杂病变区域的感知能力... 为解决自然环境下人肉眼鉴定发病番茄植株效率低、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分级检测模型,分别对轻度、中度、重度发病植株进行检测。模型在主干网络中引入了DCN模块,以加强对复杂病变区域的感知能力;同时,Pconv模块替换主干网络中部分普通卷积,以更高效地提取空间特征,降低冗余计算和内存访问;在检测头中引入SimSPPF模块,极大地减少浮点运算量,提高感受野,增强特征提取能力。经测试,改进YOLO v7模型对轻度发病、中度发病、重度发病番茄植株检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7.5%、92.1%和93.6%。改进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5.0%,较原模型提升0.8个百分点,参数量减少8.2×10~5,浮点运算量减少2.7×1010,模型内存占用量减少15.7 MB,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小模型体量。与Faster R-CNN、YOLOX、YOLO v5l、YOLO v8m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11.2、5.7、1.4、8.7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级检测识别,为实现番茄种植智能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目标检测 YOLO v7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7模型的冰山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章文俊 房振 +4 位作者 周翔宇 孟祥坤 杨雪 胡浩帆 王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5-180,共6页
冰山是威胁极地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漂移轨迹难以预测,在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极易与船舶碰撞导致船舶破损、沉没等严重事故。现有的冰山检测方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同时满足冰山检测高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为实现极地能... 冰山是威胁极地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漂移轨迹难以预测,在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极易与船舶碰撞导致船舶破损、沉没等严重事故。现有的冰山检测方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同时满足冰山检测高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为实现极地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冰山检测,首先,对YOLO系列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YOLO v7冰山检测算法;其次,改进k-means算法,提高了先验框与冰山的匹配度;最后,引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对冰山关键特征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YOLO v7原始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在维持计算性能的同时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提升了5.41%。模型对于极地环境下的冰山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可为极地航行中避免船冰碰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 v7 冰山检测 船冰碰撞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nding V2模型的蒜种离散元建模与参数标定
18
作者 李骅 孟煜柏 +3 位作者 齐新丹 王永健 李玉青 李明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7,169,共9页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大蒜精准播种及收获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蒜种内部黏结参数缺乏的问题,选取邳州白蒜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一种可破碎的蒜种离散元柔性模型,并对其黏结参数进行标定。以处理后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大蒜精准播种及收获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蒜种内部黏结参数缺乏的问题,选取邳州白蒜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一种可破碎的蒜种离散元柔性模型,并对其黏结参数进行标定。以处理后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荷(105.5 N)及位移(4.7 mm)为参考依据,通过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蒜种离散元模型进行显著性筛选和寻优。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中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切向刚度、法向强度、剪切强度和黏结半径比例分别为5.115×10^(8) N/m^(3)、2.3×10^(7) N/m^(3)、1.265×10^(6) Pa、54454.594 Pa、1.716。此时,仿真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荷和位移分别为116.6 N、5.13 mm,与前期不带皮蒜种试验误差分别为9.5%、12.7%,与带皮蒜种试验(临界破碎载荷和位移分别为107.5 N和4.8 mm)误差分别为7.8%、7.4%,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建立的蒜种离散元模型可为后续振动充种受力分析及姿态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种 离散元模拟 参数标定 Bonding v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密度对于选区激光熔化成型Ti6Al4V合金缺陷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陈东菊 高超 +3 位作者 范晋伟 潘日 孙锟 郑宸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成型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工艺参数对成型件的冶金缺陷影响最为显著,而熔池特性的研究则是判断激光增材制造成型质量的有力手段。本文建立SLM成型Ti6Al4V粉体3维瞬态热流场数值模型,利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分...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成型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工艺参数对成型件的冶金缺陷影响最为显著,而熔池特性的研究则是判断激光增材制造成型质量的有力手段。本文建立SLM成型Ti6Al4V粉体3维瞬态热流场数值模型,利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分析熔池的动态演变机制,并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利用无量纲数定量描述工艺参数固定情况下熔池的动态演化,结合数值模拟和仿真实验分析球化、孔洞、黏粉和飞溅等缺陷形成机理,探究线能量密度和体能量密度对成型缺陷的影响规律,揭示SLM成型件冶金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抑制方法,并提出一种“工艺参数-熔池特征-成型质量”一体化的方法预测成型质量。此外,本文还分析Ti6Al4V的加工工艺参数与熔池特征和增材制造成型质量的影响关系,包括关键加工参数对熔池热流场的影响,通过结果对比来探究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加工参数提供指导作用,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结果表明:熔池的主要传热方式为热对流,熔池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蒸发反冲压力、表面张力和马兰戈尼剪切力。随着能量密度的降低,熔池流动性减弱,熔池尺寸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熔融金属在表面张力的驱动下,往往会降低表面能凝固成球状,导致逐层成型后块体内部形成大量孔洞缺陷,严重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因此,为获得力学性能良好的试样,必须精确控制能量密度,防止熔池流动性变化导致内部孔洞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熔池 TI6AL4v 加工缺陷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X车场协同的地下停车场全域感知方法
20
作者 胡钊政 谭娟 +3 位作者 张佳楠 杨昌军 崔娜 孟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7-1187,共11页
精确的环境感知是实现自主代客泊车(automated valet parking,AVP)功能的基础,传统的AVP系统主要依赖于单车的感知,但随着场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车端与场端之间协同交互成为自主代客泊车落地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2X车场协... 精确的环境感知是实现自主代客泊车(automated valet parking,AVP)功能的基础,传统的AVP系统主要依赖于单车的感知,但随着场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车端与场端之间协同交互成为自主代客泊车落地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2X车场协同的地下停车场全域感知方法,该方法将地下停车场的全域感知问题转化为大规模图模型的构建与优化问题。通过输入场端激光雷达、摄像头的传感器信息以及智能网联车的感知数据,以车辆位姿为节点,建立多种边约束关系。为了提高感知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车道级地图信息的大规模图模型方法,通过将停放车辆作为半静态信息约束,并结合车道级地图信息构建横向约束,在求解过程中引入滑动窗口以减小图模型的规模,最终以地图形式输出感知结果供车端使用。通过仿真实验和在占地面积为2 500 m^(2)以上的地下停车场场景中进行实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在复杂停车场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实现了地下停车场的全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停车场 v2X车场协同 全域感知 车道级地图 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