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Damping Material on Structure Performance of Torpedo
1
作者 曹银萍 石秀华 孙青岩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Reducing the self-noise and radiated noise of torpedo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its detection and concealment capabilities.After discus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n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and main noise source... Reducing the self-noise and radiated noise of torpedo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its detection and concealment capabilities.After discus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n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and main noise sources in torpedo,the application of damping treatment for noise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Compared composite materials(damping and metal materials)used as segment joint,their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amping performance of base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mping material can be used as segment joint effectively in vibration control.Taking cantilever beam as an example,four different damping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in natural frequency and damping loss factor,the results show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amping layer layouts on the structure damping performance,and offer a reference for the torpedo shell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TORPEDO damping treatment damp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ology Optimization in Damping Structure Based on ESO
2
作者 郭中泽 陈裕泽 侯强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293-298,共6页
The damping material optimal placement for the structure with damping layer is studied based on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ESO) to maximize modal loss factors.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o... The damping material optimal placement for the structure with damping layer is studied based on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ESO) to maximize modal loss factors.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objective function defined as the maximum of modal loss factors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constraints function defined as volume fraction of damping material. The optimal placement is found. Sever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for verific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based on ESO is effective in solving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with unconstrained damping layer and constrained damping layer. This optimization method suits for free and constrained damping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减振 隔振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s-polyurethane interpenetrating composites
3
作者 Xiao-yuan Zheng Zhi-ying Ren +2 位作者 Hong-bai Bai Zhang-bin Wu You-song G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0-136,共17页
Composite materials exhibit the i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damping and stiffness,which cannot be attained by employing conventional single materials.Along these lines,a novel material architecture is pre... Composite materials exhibit the i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damping and stiffness,which cannot be attained by employing conventional single materials.Along these lines,a novel material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in order to fabricate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More specifically,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s were used as the active matrix,whereas polyurethane was employed as the reinforcement elements.As a result,an 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polyurethane composite with high damping and stiffness was prepared by enforcing the vacuum infiltration method.On top of tha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loss factor,energy consumption,and average stiffness)of the proposed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erforming dynamic tests,and its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were verified by the micro-interface bonding,as well as the macro-damage factor.The impact of the density,preloading spacing,loading amplitude,and exciting frequenc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lso thoroughly analyzed.The extrac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an those of the pure materials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face friction.Moreover,the average stiffness of the composites was about 10 times the respective value of the 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Interestingly,a rise in the loading period leads to some failure between the composite interfaces,which reduces the stiffness property but enhances the damping dissipation properties.Finally,a comprehensive dynamic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composites was established,while it wa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The proposed composites possess higher damping features,i.e.,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and maintain better fatigue characteristics,which can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composites.In addition,we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 composites materials damping property STIFFNESS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国栋 吕龙飞 +5 位作者 解静 贾研 康凯 郑斌 尹昭怡 田清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6-266,共11页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来源和预测阻尼性能的主要方法,以树脂基、陶瓷基、碳质基、金属基和夹层材料为例,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基体改性、夹层材料和损伤破坏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基体改性 夹层材料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钛合金深腔加工的复合减振刀杆研究
5
作者 卢立成 李军利 +1 位作者 刘钢 安庆龙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钛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零件加工,然而在钛合金零件的深腔铣削过程中,大长径比刀杆会发生振动现象。针对大长径比刀杆加工出现的振动问题,首先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铣刀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出影响刀杆动态性能的参数。基于... 钛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零件加工,然而在钛合金零件的深腔铣削过程中,大长径比刀杆会发生振动现象。针对大长径比刀杆加工出现的振动问题,首先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铣刀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出影响刀杆动态性能的参数。基于参数分析,设计4种芯轴模型,通过分析得出最佳芯轴。随后建立刀杆整体模型,对传统金属刀杆和复合减振刀杆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静刚度、固有频率和动刚度,分析减振刀杆本身特性。结果表明,减振刀杆的静态刚度提升62%,一阶固有频率提升21%,动刚度提升135%。针对两种刀杆对零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试验,得出所设计的复合减振刀杆粗糙度降低了45.3%。设计的复合减振刀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学术价值,为大长径比加工刀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刀杆 复合结构 动态特性 有限元分析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用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声振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晓波 吴生提 李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对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及其相应三明治结构板件的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和相应的理论分析发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隔声量符合隔声质量定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隔声性能;车辆用纤维复合材料... 对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及其相应三明治结构板件的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和相应的理论分析发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隔声量符合隔声质量定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隔声性能;车辆用纤维复合材料基础板件隔声性能总体上不如铝型材,在进行纤维复合材料车体设计时,必须考虑采用其他声学材料进行弥补;相比车体用铝合金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阻尼减振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阻尼涂层可以提升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隔声性能,缩短振动能量的衰减时间,有效抑制振动和减小结构振动声辐射。有关结论可为轨道车辆纤维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隔声特性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孝源 任志英 +3 位作者 吴乙万 白鸿柏 黄健萌 谭桂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273,共7页
针对单一减振材料无法兼具高阻尼与高刚度的弊端,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即将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金属橡胶(EMWM)作为基体,聚氨酯(PU)作为增强体,并采用真空渗流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阻尼与高刚度的金属橡胶-聚氨酯(EMWM-PU)复合材... 针对单一减振材料无法兼具高阻尼与高刚度的弊端,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即将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金属橡胶(EMWM)作为基体,聚氨酯(PU)作为增强体,并采用真空渗流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阻尼与高刚度的金属橡胶-聚氨酯(EMWM-PU)复合材料。通过EMWM与EMWM-PU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试验,发现界面摩擦的引入使得EMWM-PU复合材料的耗能与刚度特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搭建了复合材料管路减振测试平台,以平均振动加速度级和插入损失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EMWM密度、激振量级、安装时的预紧间距对管路减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MWM-PU复合材料在5~1 000 Hz频段范围内均具有优异的减振效果,且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EMEM的密度越小、安装时的预紧间距越大,减振效果越好。本研究有效拓宽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也为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管路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吊舱复合阻尼减振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瑞瑞 王前进 +2 位作者 何磊 李雅楠 刘先胜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复合阻尼减振技术可以通过内部阻尼材料的能量消耗,实现对振动响应的衰减。针对某机载光电吊舱振动响应过大问题,开展复合阻尼减振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重量、尺寸、使用环境、衰减效果以确定阻尼材料、敷设区域、厚度、约束刚度等。仿... 复合阻尼减振技术可以通过内部阻尼材料的能量消耗,实现对振动响应的衰减。针对某机载光电吊舱振动响应过大问题,开展复合阻尼减振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重量、尺寸、使用环境、衰减效果以确定阻尼材料、敷设区域、厚度、约束刚度等。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复合阻尼减振技术可有效降低传递至光电吊舱的振动响应,提升图像效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吊舱 复合阻尼结构 减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阻尼夹嵌结构复合材料的弯曲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笛 梁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75,181,共6页
为了研究连续阻尼夹嵌结构复合材料(CDSSC)的弯曲疲劳特性,采用120℃共固化工艺制备了CDSSC试件并进行了静载三点弯曲试验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在静载三点弯曲试验中,运用ANSYS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共同求解出CDSSC外载荷与弯曲应力的线... 为了研究连续阻尼夹嵌结构复合材料(CDSSC)的弯曲疲劳特性,采用120℃共固化工艺制备了CDSSC试件并进行了静载三点弯曲试验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在静载三点弯曲试验中,运用ANSYS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共同求解出CDSSC外载荷与弯曲应力的线性公式;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中,采用线性公式求解出不同等级的应力水平并对CDSSC施加等效的疲劳循环载荷,试验结束后通过拟合得到CDSSC的疲劳-寿命(S-N)曲线。采用相同疲劳循环载荷研究了阻尼层厚度对CDSSC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CDSSC疲劳失效的主要形式是层间滑移,且不会发生脆性断裂;疲劳寿命主要受材料中阻尼层的影响,当阻尼层厚度达到0.3mm时,疲劳寿命明显缩短,此后疲劳寿命趋于平稳;当阻尼层厚度为0.1mm时,CDSSC的疲劳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阻尼夹嵌结构复合材料 疲劳特性 三点弯曲 疲劳-寿命(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昭阳 梁森 +1 位作者 胡子健 孙瑞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14,222,共11页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运用Hamilton原理、结合能量法和复刚度法,推导出ECSDC梁...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运用Hamilton原理、结合能量法和复刚度法,推导出ECSDC梁结构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表达式,通过将该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齐次方程组的方式,代入对边简支的边界条件,进而得到该模型的理论解。作为算例,通过进行模态试验、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和MATLAB数值计算研究了ECSDC梁的典型结构,三者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用验证的理论模型研究了设计参数对ECSDC梁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征了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梁结构比连续阻尼夹嵌复合材料梁结构具有更高的抗弯刚度,为缝合阻尼复合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缝合阻尼 自由振动 动力学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减振镗杆设计与减振性能实验研究
11
作者 黄栋 李军利 +1 位作者 刘钢 安庆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提升镗杆的减振能力,减少价格昂贵、难加工的硬质合金材料在减振镗杆中的使用,本文以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为主材设计出新型复合结构减振镗杆。在基于传统的使用模态仿真和切削实验方法优化镗杆... 为了提升镗杆的减振能力,减少价格昂贵、难加工的硬质合金材料在减振镗杆中的使用,本文以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为主材设计出新型复合结构减振镗杆。在基于传统的使用模态仿真和切削实验方法优化镗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优化途径,即从镗杆的频响函数中推导出镗杆的动刚度特性函数,根据该函数,以施加到镗杆上的动载荷频率为自变量、动刚度为因变量,通过动刚度曲线研究自变量变化时能够有效延缓镗杆动刚度减小的方法,研究发现,提升镗杆的静刚度和减小其质量在优化镗杆动刚度特性方面的效果更加突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CFRP镗杆进行了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中高速切削时,与硬质合金镗杆相比,优化后的CFRP镗杆在52%的切削速度范围内拥有更强的减振性能,可以在受到动载荷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动刚度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从而具备更好的减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能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 复合结构 动刚度 切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细长支杆振动抑制方法
12
作者 贾如玉 姚红良 +1 位作者 陈亚强 唐陈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5-1434,共10页
基于点阵结构比刚度高、轻质量和设计性强等优点,提出在点阵结构内部填充黏弹性阻尼材料,设计了新型细长支杆-阻尼填充点阵支杆,该结构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拥有较高的阻尼性能.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点阵支杆和阻尼填充支杆进行动力... 基于点阵结构比刚度高、轻质量和设计性强等优点,提出在点阵结构内部填充黏弹性阻尼材料,设计了新型细长支杆-阻尼填充点阵支杆,该结构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拥有较高的阻尼性能.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点阵支杆和阻尼填充支杆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响应面方法建立了一阶共振频率对应的动刚度峰值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使用遗传算法对动刚度峰值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在给定结构参数范围内减振性能最好的结构尺寸参数.最后实验证明阻尼填充点阵支杆的加速度响应幅值降低了57.14%,验证其优越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支杆 振动抑制 点阵结构 黏弹性阻尼材料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面内弹性参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昭阳 梁森 +3 位作者 孙瑞骏 罗皓 胡子健 朱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ECSDC在共固化时蒙皮中的树脂处于熔融态后沿缝线贯通整...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ECSDC在共固化时蒙皮中的树脂处于熔融态后沿缝线贯通整个层合结构形成“复合钉”,复合钉的引入会导致纤维增强阻尼薄膜的面内力学性能分布不均,对ECSDC结构的理论分析造成困难。针对该问题,应用复合钉贯通的面内纤维折线变形模型,将变形区域进行划定,分别建立经、纬纱变形区,富树脂区,缝线等各区域的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理论模型,由此过渡到ECSDC结构。采用一个算例,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和Matlab数值计算研究了ECSDC典型结构,并与文献值进行对比,三者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用验证的理论模型研究了设计参数对ECSDC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的影响。该解析模型建模方法为研究胞元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为ECSDC结构的动力学与几何非线性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等效弹性参数 理论模型 缝合阻尼 纤维变形模型 经纬纱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纤维增强阻尼复合材料面内力学性能
14
作者 孙瑞骏 梁森 +2 位作者 罗皓 刘昭阳 胡子健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纤维增强阻尼复合材料板(Embedded Co-curing Perforated Fiber-reinforced Damping Composite Panel, ECPFDCP)结构。该结构在减小刚度损失、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阻尼性能。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和穿... 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纤维增强阻尼复合材料板(Embedded Co-curing Perforated Fiber-reinforced Damping Composite Panel, ECPFDCP)结构。该结构在减小刚度损失、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阻尼性能。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和穿孔纤维增强阻尼薄膜的面内等效参数的理论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验证了文中理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用验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分别研究了设计参数对ECPFDCP穿孔纤维增强阻尼薄膜面内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穿孔阻尼层厚度和阻尼层穿孔孔径,减小阻尼层穿孔孔距,均有利于增大剪切模量。文中的模型和方法对嵌入式共固化非连续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结构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理论模型 数值模拟 面内力学性能 穿孔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阻尼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倪楠楠 温月芳 +3 位作者 贺德龙 益小苏 郭妙才 许亚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101,共12页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高速、轻质和多功能化的发展,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应用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传统结构材料的减重和降噪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比重的迅速提升,开发兼具高力学性能和高振动...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高速、轻质和多功能化的发展,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应用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传统结构材料的减重和降噪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比重的迅速提升,开发兼具高力学性能和高振动阻尼性能的新型结构-阻尼多功能材料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介绍结构-阻尼复合材料阻尼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结构阻尼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新的多功能阻尼插层材料、引入新的阻尼耗能机制、开发多层次结构模型和对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多尺度模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阻尼 功能化插层 复合材料 结构阻尼 阻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阻尼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晏研 陈喜荣 黄光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4-56,共3页
介绍了复合阻尼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阻尼赋予剂、压电阻尼材料和稀土永磁阻尼材料等3种新型复合阻尼材料,同时评述了相关阻尼机理及阻尼性能的评价方法等。
关键词 阻尼材料 复合 新型 阻尼性能 最新进展 磁阻 研究 阻尼机理 压电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阻尼结构及其阻尼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海泉 罗跃纲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新近出现的几种复合阻尼结构表明 ,有限种类的阻尼材料 ,经过简单的物理组合 ,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阻尼要求 ,这类复合阻尼结构正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然而 ,作为一项新技术 ,它尚缺少相应的理论作指导 ,因此 ,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新近出现的几种复合阻尼结构表明 ,有限种类的阻尼材料 ,经过简单的物理组合 ,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阻尼要求 ,这类复合阻尼结构正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然而 ,作为一项新技术 ,它尚缺少相应的理论作指导 ,因此 ,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和及时的。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复合阻尼结构 ,并用振动控制理论对其中的一些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复合阻尼结构 阻尼性能 振动控制 粘弹性阻尼减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的新进展 被引量:58
18
作者 梁森 梁磊 米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7-77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共固化工艺及其对粘弹性材料的要求、嵌入的阻尼材料及其薄膜的结构形式、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突出强调了结构功能一体化阻尼构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实际应用还需... 综述了近年来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共固化工艺及其对粘弹性材料的要求、嵌入的阻尼材料及其薄膜的结构形式、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突出强调了结构功能一体化阻尼构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实际应用还需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轻质大阻尼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理论和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共固化工艺 阻尼薄膜 功能结构一体化 粘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智能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吴大方 刘安成 +1 位作者 麦汉超 房元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利用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 ,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分析了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对柔性悬臂梁的前两阶模态实施主动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振动主动控制明显增加了柔性悬臂梁的结构阻尼 ... 利用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 ,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分析了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对柔性悬臂梁的前两阶模态实施主动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振动主动控制明显增加了柔性悬臂梁的结构阻尼 ,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振动抑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振动 控制问题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嵌入式共固化穿孔阻尼层复合材料结构优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梁森 王辉 修瑶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建立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粘弹性层复合材料结构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对嵌入穿孔阻尼层的复合材料结构试件粘弹性层穿孔布局进行优化,在增大结构阻尼的同时尽量减少结构刚度损失。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复合材料穿孔阻尼层面积... 建立嵌入式共固化穿孔粘弹性层复合材料结构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对嵌入穿孔阻尼层的复合材料结构试件粘弹性层穿孔布局进行优化,在增大结构阻尼的同时尽量减少结构刚度损失。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复合材料穿孔阻尼层面积比变化对阻尼与刚度的敏感度时,最优方案为穿孔直径2 mm,孔距9.90 mm,此时阻尼层面积比为96.8%;考虑该敏感度时,最优方案为穿孔直径2 mm,孔距9.06 mm,此时阻尼层面积比为96.2%。研究结果对大阻尼高刚度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构件的设计制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 穿孔阻尼层 遗传算法 阻尼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