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in Power Grids of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GU Shanqiang CHEN Jiahong FENG Wanxing ZHAO Chun FANG Yuhe LI T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9-2343,共15页
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power grids,the increasing complication of grid structures,and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s and energy technologies,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power grids becomes i... 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power grids,the increasing complication of grid structures,and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s and energy technologies,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power grids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Power grids of China have acquir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ies,which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A technical rout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it allows us to find problems through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ightning,to analyze problems through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of lightning,to solve problems through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and to prevent problems through hazard risk warning of lightning.Following the route,the technical breakthroughs of these four aspects in China are presented,including the chinese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CLDN),natural lightning observations,lightning faults detection at transmission lines,lightning current measurements,progresses in lightning distribution maps,lightning fault replays,lightning hazard risk evaluations,and lightning simulated experiments,as well as novel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The pract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corresponding to the technologies mentioned above are also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Due to the progres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despite the rapidly growing length of transmission lines in China,the lightning accident rate is controlled at a certain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技术 电网结构 中国 灾害风险评估 电模拟实验 应用 技术路线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Lightning Flashovers of Transmission Lines During 2000-2007 被引量:4
2
作者 LI Xiao-lan CHEN Jia-hong GU Shan-qiang TONG Xue-f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5-710,共6页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事故 预防措施 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算法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3
作者 魏兵 何欣波 +4 位作者 陈萌 李昭敏 李林茜 闫林波 冯浩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1-679,769,共20页
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由于其简单、高效、能够处理复杂介质等特点,在计算电磁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FDTD算法的提出、发展与完善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国内FDTD算法在复杂环境电波传播... 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由于其简单、高效、能够处理复杂介质等特点,在计算电磁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FDTD算法的提出、发展与完善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国内FDTD算法在复杂环境电波传播、电磁耦合计算、核爆和雷电脉冲传播以及地下目标探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FDTD算法方面的相关探索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电波传播 电磁耦合 核爆脉冲 雷电脉冲 地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的闪电哨声波轻量化自动检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路超 泽仁志玛 +4 位作者 杨德贺 孙晓英 吕访贤 冉子霖 申旭辉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73,共16页
提出一种改进YOLOv5(You-Only-Look-Once version 5)检测模型YOLOv5-Upgraded.为了更快定位真实边框,该模型将损失函数CIoU (Complete IoU)替换为SIoU(Scylla IoU);同时为了避免网络训练过程中梯度消失、梯度爆炸以及神经元坏死等现象,... 提出一种改进YOLOv5(You-Only-Look-Once version 5)检测模型YOLOv5-Upgraded.为了更快定位真实边框,该模型将损失函数CIoU (Complete IoU)替换为SIoU(Scylla IoU);同时为了避免网络训练过程中梯度消失、梯度爆炸以及神经元坏死等现象,将激活函数SiLU(Sigmoid-weighted Linear Unit)替换为具有更好梯度流的Mish;在主干网络中插入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 CA)机制,帮助模型更精准地识别闪电哨声波,大大降低了漏检率.基于张衡一号感应磁力仪(Search Coil Magnetometer, SCM)数据,以2.4 s时间窗口截取数据,经带通滤波、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1126张时频图数据集,再经图像增强操作扩充至7882张,其中7091张作为训练集, 791张作为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YOLOv5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9.09%,召回率为96.20%,与YOLOv5s相比,分别提升了2.75%和5.07%,与基于时频图的YOLOv3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和召回率则分别提高了5.89%和9.62%.基于智能语音的LSTM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闪电哨声波识别模型大小为82.89 MB, YOLOv5-Upgraded仅为13.78 MB,约节省83.38%的内存资源.研究表明改进后的轻量化模型大大降低了闪电哨声波的漏检现象,在测试集中取得了较好结果,并且其轻量化特征易于部署到卫星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星载识别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衡一号卫星 闪电哨声波 YOLOv5 轻量化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两套闪电定位系统地闪回击参数对比及探测性能分析
5
作者 刘平英 徐伟新 +2 位作者 李思 赵刚 杨俊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22,共16页
根据2017—2020年云南省ADTD二维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对比两套系统地闪回击参数分布差异。在实际回击位置和雷电流强度信息难以获得的情况下,研究利用两套系统反演资料对相同回击事件的识别匹配和时空阈值选取方法,分析... 根据2017—2020年云南省ADTD二维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对比两套系统地闪回击参数分布差异。在实际回击位置和雷电流强度信息难以获得的情况下,研究利用两套系统反演资料对相同回击事件的识别匹配和时空阈值选取方法,分析相对定位偏差。结果表明:两套系统的回击密度、雷电流幅值在滇东、滇西南和滇西北等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由三维系统得到的回击密度较大,但二维系统雷电流幅值均值更高。两套系统均以单回击地闪占比更高,正地闪中的单回击地闪比重较负地闪更大,三维系统对于0~5 kA负回击小幅值电流的探测效率有所提高。通过采用10km、1 ms的时空阈值匹配窗口,得到两套系统对于同一次回击的相对定位时间差主要集中在0.05 ms内,距离偏差集中在1 km内。系统匹配回击在滇中、滇西南的时空偏差较小,滇西北的偏差较大。从回击极性、相关系数、相对误差、幅值比及幅值累积概率等方面,分析得到两套系统对于相同回击事件的电流强度反演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应用系统反演资料对于同一回击事件的识别匹配方法是客观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地闪回击 时空匹配 探测性能 相对定位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网雷电定位系统与雷电监测网 被引量:198
6
作者 陈家宏 张勤 +1 位作者 冯万兴 方玉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31,共7页
雷电定位系统是近20年来在雷电工程技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雷电监测技术手段。在雷电定位技术及其系统自主研发以及雷电监测网的建设上,中国属起步早、持续性好、已建的监测覆盖区域大、积累监测资料长的雷电监测大国,我国电力系统率先并... 雷电定位系统是近20年来在雷电工程技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雷电监测技术手段。在雷电定位技术及其系统自主研发以及雷电监测网的建设上,中国属起步早、持续性好、已建的监测覆盖区域大、积累监测资料长的雷电监测大国,我国电力系统率先并持续开展了雷电监测,并建有覆盖国土面积大部分的全国雷电监测网。为了总结其经验,全面介绍了我国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和雷电监测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详细阐述了我国电网雷电监测技术、水平以及雷电监测网。从雷击故障点快速定位、雷击事故鉴别、雷电参数统计、防雷水平评估和雷电预警5个方面论述了雷电监测网在我国电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雷电定位系统和雷电监测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雷电定位 雷电监测 雷电防护 雷电参数 雷电监测网 雷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被引量:199
7
作者 张义军 孟青 +2 位作者 马明 董万胜 吕伟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1-620,共10页
文中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闪电监测资料在闪电预警预报、防护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我国闪电探测站网建设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闪电探测资料开展雷电预警预报的方法与途径。闪电探测技术对雷... 文中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闪电监测资料在闪电预警预报、防护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我国闪电探测站网建设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闪电探测资料开展雷电预警预报的方法与途径。闪电探测技术对雷电研究和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闪电探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为雷电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减少雷电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闪电监测网 闪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亟待研究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90
8
作者 陈维江 陈家宏 +1 位作者 谷山强 钱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09-2015,共7页
为了加强电网的雷电监测与防护,减少雷害事故,保证电网安全,建设坚强电网,全面介绍了中国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水平的现状,提出了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亟待开展研究的6项关键技术,包括雷电流直接测量、雷电辐射电磁场传播特性... 为了加强电网的雷电监测与防护,减少雷害事故,保证电网安全,建设坚强电网,全面介绍了中国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水平的现状,提出了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亟待开展研究的6项关键技术,包括雷电流直接测量、雷电辐射电磁场传播特性、全数字化雷电探测、雷电参数统计、防雷差异化分析方法以及雷电屏蔽模拟试验技术。详细介绍了开展这些关键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指出尽快开展这些关键技术研究将获得目前全世界都普遍缺乏的雷电流实测参数,提升中国雷电监测网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描绘出中国不同区域的雷电活动特性,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输电线路防雷性能,为科学评价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措施的屏蔽效能提供有效手段,并为中国相关防雷标准和规程的制修订提供基础参数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监测 雷电防护 辐射电磁场 雷电流 雷电参数 雷电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雷电监测数据统计与挖掘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谷山强 王剑 +3 位作者 冯万兴 王佩 王海涛 郭钧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83-3391,共9页
电网雷电监测网已积累了大量雷电数据,为研究和获取雷电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并结合近年来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10年雷电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国10年合计落雷1.28亿次,正极性比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平均... 电网雷电监测网已积累了大量雷电数据,为研究和获取雷电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并结合近年来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10年雷电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国10年合计落雷1.28亿次,正极性比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平均为7.50%;各区域雷电活动差异较大,总数南方最高,地闪密度华东最高,全国平均地闪密度为1.33次/(km2·a);雷电流幅值10年分布规律比较接近,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曲线a、b值为31.33 k A和2.76,与国际上IEEE和CIGRE推荐取值非常接近。对武汉和杭州两城雷电与降水量相关性分析表明:2者高峰期大体一致,月分布除个别年份外呈现中强相关性;两城雷电正极性比率与降水量相关性一致,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弱相关性;平均电流与降水量武汉为弱相关性、杭州除个别年份外也为弱相关性。基于雷电监测数据,融入大气电场、卫星云图、气象雷达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雷暴团运动趋势实现雷电预警。具体实例表明,预警提前时间为10~30 min,预警平均空间误差为5~15 km,预警有效率达7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监测 监测数据 数据挖掘 地闪密度 雷电流 累积概率 降水量 雷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156
10
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1 位作者 谷山强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93-1897,共5页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雷电定位系统 统计 累积概率 雷电监测 雷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雷害分布的输电线路防雷配置方法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剑 刘亚新 +2 位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朱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5-2069,共5页
为提高电网雷电防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图的确定方法,即依据电网绝缘强度和雷电活动频度提出危险雷电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运行经验和地形地质地貌因素形成绕击电网雷害分布图、反击电网雷害分布图。给出了基于电... 为提高电网雷电防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图的确定方法,即依据电网绝缘强度和雷电活动频度提出危险雷电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运行经验和地形地质地貌因素形成绕击电网雷害分布图、反击电网雷害分布图。给出了基于电网雷害分布图的防雷配置原则和方法,即依据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雷害性质、不同雷害等级进行针对性的雷电防护措施配置。依据此法,以华北电网雷电自动监测数据为基础绘制出了华北电网2003~2006年4级雷害分布图,结合提出的防雷配置原则将其应用于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害分布 雷电防护 危险电流 雷电监测 配置原则 雷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雷害分布图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陈家宏 王剑 +2 位作者 童雪芳 刘亚新 王海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
为能够直观反映电网雷害分布,从地闪时空分布基础数据出发,通过确定电网雷害危险电流区间研究确定雷害危险事件频次分布及其分级的评估体系,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以华北雷电监测网2003~2006年共计375.2万次地闪记录数据为例,... 为能够直观反映电网雷害分布,从地闪时空分布基础数据出发,通过确定电网雷害危险电流区间研究确定雷害危险事件频次分布及其分级的评估体系,提出了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以华北雷电监测网2003~2006年共计375.2万次地闪记录数据为例,结合华北500、220kV电网典型耐雷水平及其雷害故障历史记录数据,用电网雷害分布统计方法,研制了华北电网雷害图;分析了华北电网雷害事件与雷害分布图相关性。结果表明,电网雷害分布图与电网雷害故障历史记录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害图 危险电流 统计 电网雷害 雷电监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电定位资料与人工引雷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1
13
作者 陈绿文 张义军 +4 位作者 吕伟涛 董万胜 郑栋 黄智慧 陈绍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96-1902,共7页
闪电定位系统(LLS)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性能指标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实际检验工作一直比较缺乏。为了对闪电定位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检验,利用2007/2008年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的... 闪电定位系统(LLS)是目前最主要的雷电监测手段,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性能指标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实际检验工作一直比较缺乏。为了对闪电定位结果的精确性进行检验,利用2007/2008年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的近距离光电观测数据,分析了广东电网闪电定位系统对人工触发闪电事件及其回击过程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结果表明:对于14次包含有回击过程的人工触发闪电事件,闪电定位系统共探测到13次探测效率约为93%(即13/14);对于能够利用观测资料确认的62次回击过程,闪电定位系统共探测到26次,探测效率约为42%(即26/62);参与定位的站数≥3个的回击记录有24次,其中有21次回击过程属于接地点已知的地面触发闪电事件,闪电定位系统对这些回击过程接地点位置的平均定位误差约为760m;对于其中9次有雷电流直接测量结果的回击过程,闪电定位系统雷电流峰值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引雷 回击 闪电定位系统(LLS) 探测效率 探测精度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0
14
作者 陈家宏 赵淳 +3 位作者 谷山强 向念文 王宇 雷梦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61-3375,共15页
雷电是造成电网故障的首要原因。我国电网防雷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电网防雷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雷电监测、防雷评估和雷电防护措施3个方面研究成果,应... 雷电是造成电网故障的首要原因。我国电网防雷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电网防雷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雷电监测、防雷评估和雷电防护措施3个方面研究成果,应用效果显著。近5年来330 kV及以上交、直流线路里程增长超过30%,但雷击跳闸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雷击跳闸率与故障停运率均处于世界最优水平。随着电网规模的迅速增加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结合重要输电通道、直流线路和配电线路防雷中存在的技术需求,总结迫切需要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雷电监测方面,亟需研究中小尺度高精度雷电监测技术,输电线路分布式雷击监测的定位精度和经济性需进一步提升;2)防雷评估技术方面,需开展精细化雷电参数挖掘分析,重点关注精细化雷电参数、3维复杂地形下防雷分析模型和评估技术的研究;3)雷电防护措施方面,亟需开展防护措施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展并联间隙结构优化设计和新型闪络限制器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监测 输电线路 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 地闪密度 雷电流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及其与强对流天气的关系 被引量:53
15
作者 薛秋芳 孟青 葛润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19,F003,共6页
利用单站闪电定位系统M-LDARS监测1995~1997年夏季北京地区的闪电活动。分析结果表明:闪电频数的日变化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天气过程,如冰雹、暴雨发生时,闪电中地闪和云闪的比例有明显的差... 利用单站闪电定位系统M-LDARS监测1995~1997年夏季北京地区的闪电活动。分析结果表明:闪电频数的日变化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天气过程,如冰雹、暴雨发生时,闪电中地闪和云闪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地闪中正、负闪和云闪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云地闪 闪电频数 强对流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与地基闪电探测资料在闪电活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惠雯 黄富祥 郭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8-229,共12页
利用闪电探测资料研究闪电放电特性及其活动特征,对于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闪电探测不受下垫面条件限制,可观测覆盖区域内的总闪电,但无法区分云闪与地闪,地基闪电探测以定位地闪为主,且二者探测原理不同。本文分析... 利用闪电探测资料研究闪电放电特性及其活动特征,对于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闪电探测不受下垫面条件限制,可观测覆盖区域内的总闪电,但无法区分云闪与地闪,地基闪电探测以定位地闪为主,且二者探测原理不同。本文分析了卫星与地基闪电探测在观测目标、定位精度和探测率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闪电成像仪TRMM LIS与我国国家雷电监测网资料,提出一种结合星地同步闪电观测数据的闪电活动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两种资料中时空特性较为相近的探测单元进行匹配处理,通过聚类算法得到闪电信息;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2008~2014年的闪电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得观测区域的闪电信息,且从气候与地形因素等方面可对分析结果给予解释;下一步结合静止卫星闪电探测资料,可从数据匹配误差上获得改进,同时可将多源闪电观测资料结合的方法扩展到更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探测 闪电成像仪 静止卫星 闪电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预警方法 被引量:37
17
作者 谷山强 陈家宏 +3 位作者 陈维江 冯万兴 郭钧天 曾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3-429,共7页
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电预警方法一般都是针对一定区域是否发生雷电而进行预警或预报的,无法对雷击输电线路造成的闪络风险进行预警。为此,提出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预警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结合雷电监测网和气象卫星云图实时监测... 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电预警方法一般都是针对一定区域是否发生雷电而进行预警或预报的,无法对雷击输电线路造成的闪络风险进行预警。为此,提出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预警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结合雷电监测网和气象卫星云图实时监测信息确定雷暴云位置及运动趋势,以大气电场仪探测到的雷暴云与被保护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为依据,通过实时查询雷电监测网雷电信息,分级启动输电线路雷电预警、输电线路雷击预警和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预警,按照时间间隔给出线路雷击闪络预警等级和预警程度直至预警解除。通过220kV线路实例详细阐述了预警流程和结果。该方法在提高预警准确性及空间准确度上考虑更为细致,增强了预警信息的可操作性,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闪络 预警 雷电监测网 大气电场仪 卫星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被引量:157
18
作者 张义军 周秀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9-834,共6页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电放电特征有了较系统地了解,特别是对北京地区的雷电时空分布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在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雷电物理过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空随机性和瞬时性,对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的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十分困难,目前对我国闪电活动规律的认识也仍然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雷暴内动力、微物理和起电放电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开展深入和长期的基础研究,加深对雷电发生发展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这将为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监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在雷电激发和传输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地闪连接过程和不同频段雷电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等雷电成灾机理研究,将为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物理 雷电探测 雷电预报 人工引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水明 樊灵孟 +1 位作者 何宏明 钟定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3-47,共5页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平均定位精度约为0.32km。介绍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定位精度 电力系统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参数统计方法 被引量:163
20
作者 陈家宏 冯万兴 +2 位作者 王海涛 童雪芳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0,共5页
我国雷电参数十分匮乏,传统的雷电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全国各个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但电网雷电监测网(CGLDN)长期积累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已成为雷电参数统计的基础资料。为了正确统计基于雷电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的雷电参数,在介绍和分析了... 我国雷电参数十分匮乏,传统的雷电参数不能全面地反映全国各个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但电网雷电监测网(CGLDN)长期积累的海量雷电监测数据已成为雷电参数统计的基础资料。为了正确统计基于雷电定位系统测量数据的雷电参数,在介绍和分析了雷电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雷电监测资料统计样本库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基于现代雷电自动监测资料的雷电日、地闪密度、地面落雷密度、地闪频数的网格统计法;提出了与传统气象资料的比对研究的方法和条件,推荐了适用于雷电流幅值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我国已经展开的大规模雷电参数及其分布的统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参数 雷电定位 监测资料 统计样本 网格法 比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