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prediction of rear plate in Whipple shield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1
作者 Chenyang Wu Xiangbiao Liao +1 位作者 Lvtan Chen Xiaowei C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52-68,共17页
A typical Whipple shield consists of double-layered plates with a certain gap.The space debris impacts the outer plate and is broken into a debris cloud(shattered,molten,vaporized)with dispersed energy and momentum,wh... A typical Whipple shield consists of double-layered plates with a certain gap.The space debris impacts the outer plate and is broken into a debris cloud(shattered,molten,vaporized)with dispersed energy and momentum,which reduces the risk of penetrating the bulkhead.In the realm of hypervelocity impact,strain rate(>10^(5)s^(-1))effects are negligible,and fluid dynamics is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impact process.Efficient numerical tools for precisely predicting the damage degree can greatly accelerate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dvanced protective structures.Current hypervelocity impact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jectile and front plate and the movement of debris cloud.However,the damage mechanism of debris cloud impacts on rear plates-the critical threat component-remains underexplored owing to complex multi-physics processes and prohibitive computational costs.Existing approaches,ranging from semi-empirical equations to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ballistic limit prediction method,are constrained to binary penetration classification.Alternatively,the uneven data from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caused these methods to be ineffective when the projectile has irregular shapes and complicate flight attitude.Therefore,it is urgent to develop a new damage prediction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rear plate damage,which can help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amage mechanism.In this study,a machine learning(ML)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damage distribution in the rear plate.Based on the unit velocity space,the discretized information of debris cloud and rear plate damage from rare simulation cases is used as input data for training the ML models,while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for damage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is tested by other simulation cases with different attack angl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raining and prediction accuracies using the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 significantly surpass those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The RF-based model effectively identifies damage features in sparsely distributed debris cloud and cumulative effect.This study establishes an expandable new dataset that accommodates additional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Results demonstrate the model's ability to overcome data imbalance limitations through debris cloud features,enabling rapid and accurate rear plate damage prediction across wider scenarios with minimal data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age prediction of rear plate Cumulative effect of debris cloud Whipple shield Machine learning Random for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a driven prediction of fragment velocity distribution under explosive loading conditions
2
作者 Donghwan Noh Piemaan Fazily +4 位作者 Songwon Seo Jaekun Lee Seungjae Seo Hoon Huh Jeong Whan Yoo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ragment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warhead fragmentation under explosive loading condition.The fragment resultant velocities are correlated with key de... This study presents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ragment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warhead fragmentation under explosive loading condition.The fragment resultant velocities are correlated with key design parameters including casing dimensions and detonation positions.The paper detail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fragmentation,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dynamic hardening and fracture models,the generation of comprehensive datasets,and the training of the AN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e influence of casing dimensions on fragment velocity distributions,with the tendencies indicating increased resultant velocity with reduced thickness,increased length and diameter.The model's predictive capability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both training and testing datasets,showing its potential for the real-time prediction of fragment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driven prediction Dynamic fracture model Dynamic hardening model fragmentATION fragment velocity distribution High strain rate Machin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loudDetect:用于遥感卫星云检测的混合模型
3
作者 方巍 陶恩屹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云检测是在遥感卫星云图中检测云的任务。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模型大多还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由于卷积运算的固有局部... 云检测是在遥感卫星云图中检测云的任务。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云检测模型大多还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由于卷积运算的固有局部性,难以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个基于CNN和ViT(Vision Transformer)的混合型云检测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CNN和ViT的编码器,使网络具备捕捉局部和全局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融合语义和尺度不一致的特征,提出了一个双尺度注意力融合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有选择地融合特征。此外,提出了轻量级路由解码器,该解码器通过路由结构降低模型复杂度。在3个公开云检测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了评估。大量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比现有模型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Vision Transformer 混合模型 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ntCloudTransformer和优化集成学习的三维点云分类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喜俊 段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3,共11页
针对三维点云的不规则性和无序性所导致的难于提取特征并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和集成学习的三维点云分类方法。首先,训练深度学习点云分类网络PointCloudTransformer,并使用主干网络提取点云特征,进而训练基分类器,获... 针对三维点云的不规则性和无序性所导致的难于提取特征并进行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和集成学习的三维点云分类方法。首先,训练深度学习点云分类网络PointCloudTransformer,并使用主干网络提取点云特征,进而训练基分类器,获得基分类器集合;然后,针对集成学习算法设计基分类器选择模型,模型的优化目标为基分类器组合的差异性和平均总体精度。为了降低集成规模,本文基于增强后的白鲸优化算法提出了二元多目标白鲸优化算法,并使用该算法优化基分类器选择模型,获得集成剪枝方案集合;最后,采用多数投票法集成每个基分类器组合在测试集点云特征上的分类结果,获得最优基分类器组合,从而构建基于多目标优化剪枝的集成学习点云分类模型。在点云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使用了更小的集成规模,获得了更高的集成精度,能够对多类别三维点云进行准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分类 深度学习 集成学习 白鲸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less-Training:基于serverless的高效跨地域分布式ML训练框架
5
作者 谭文婷 吕存驰 +1 位作者 史骁 赵晓芳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32,共14页
跨地域分布式机器学习(ML)训练能够联合多区域的云资源协作训练,可满足许多新兴ML场景(比如大型模型训练、联邦学习)的训练需求。但其训练效率仍受2方面挑战的制约。首先,多区域云资源缺乏有效的弹性调度,这会影响训练的资源利用率和性... 跨地域分布式机器学习(ML)训练能够联合多区域的云资源协作训练,可满足许多新兴ML场景(比如大型模型训练、联邦学习)的训练需求。但其训练效率仍受2方面挑战的制约。首先,多区域云资源缺乏有效的弹性调度,这会影响训练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其次,模型跨地域同步需要在广域网(WAN)上高频通信,受WAN的低带宽和高波动的影响,会产生巨大通信开销。本文提出Cloudless-Training,从3个方面实现高效的跨地域分布式ML训练。首先,它基于serverless计算模式实现,使用控制层和训练执行层的2层架构,支持多云区域的弹性调度和通信。其次,它提供一种弹性调度策略,根据可用云资源的异构性和训练数据集的分布自适应地部署训练工作流。最后,它提供了2种高效的跨云同步策略,包括基于梯度累积的异步随机梯度下降(ASGD-GA)和跨云参数服务器(PS)间的模型平均(MA)。Cloudless-Training是基于OpenFaaS实现的,并被部署在腾讯云上评估,实验结果表明Cloudless-Training可显著地提高跨地域分布式ML训练的资源利用率(训练成本降低了9.2%~24.0%)和同步效率(训练速度最多比基线快1.7倍),并能保证模型的收敛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地域分布式机器学习(ML)训练 跨云ML训练 分布式训练框架 serverless 跨云模型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通道剪枝和通道注意力的轻量型车辆点云补全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文 冯泊栋 +3 位作者 韩慧妍 况立群 韩燮 何黎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针对现有的点云补全网络多关注于补全的精度而忽视补全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型点云补全网络来准确、高效地修复自动驾驶中的不完整车辆点云。为了提高网络推理效率,采用一种高效的一次性通道剪枝技术提高网络的补全效率;在特征提取阶... 针对现有的点云补全网络多关注于补全的精度而忽视补全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型点云补全网络来准确、高效地修复自动驾驶中的不完整车辆点云。为了提高网络推理效率,采用一种高效的一次性通道剪枝技术提高网络的补全效率;在特征提取阶段,网络加入通道注意力模块,将加权特征与全局特征拼接,通过两层多维特征信息提取,得到最终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传入双解码器结构中,分别通过全连接层和多层感知机生成稠密的粗糙点云和输入点云偏差值;将粗糙点云与输入点云偏差值相加得到最终的精细化完整点云。在PCN数据集和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补全缺失车辆信息的实时性上有着显著的提升,并且在补全精度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补全 通道剪枝 通道注意力 轻量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 Sphere:一种基于渐进式变形自编码的三维模型表征方法
7
作者 王宗继 刘云飞 陆峰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5-1388,共14页
针对大数据时代三维模型形状多样性激增的挑战,致力于从形状形成过程中发现独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表面逐步变形对三维模型的形状进行统一表征的方法。输入任意三维模型,通过逐步变形自编码网络将一个模板球面点云逐步变形拟合该输... 针对大数据时代三维模型形状多样性激增的挑战,致力于从形状形成过程中发现独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表面逐步变形对三维模型的形状进行统一表征的方法。输入任意三维模型,通过逐步变形自编码网络将一个模板球面点云逐步变形拟合该输入形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模三维模型变形过程,从多阶段变形中挖掘独特的形状特征,避免了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对人工标注的依赖。通过显式编码形状生成过程中的变形残差,不仅捕捉了最终形状,还记录了形状的渐进变化过程。在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方面,采用了多阶段信息监督的方式,提高了变形重建的精度。与当前技术水平代表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多阶段监督训练方式能够增强变形重建结果的细节精度。丰富的消融实验验证了多阶段监督方式的有效性。变形表征方法适用于模型分类、形状迁移、共编辑等计算机图形学应用,具有泛用性,可为三维模型几何属性自动解析与高效编辑提供底层的数据表征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表征 三维模型变形 球面点云模板 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和标签挖掘的点云分割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华 卜一凡 +1 位作者 许宏丽 王晓荣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分割算法通过设计复杂的特征提取模块,可以对高维空间点云进行有效的分割.但由于缺乏对边界点集的特征挖掘,使得其对边界分割的精度欠佳.已有将对比学习思想用于点云分割以解决边界区域分割性能不足问题的研究中,忽... 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分割算法通过设计复杂的特征提取模块,可以对高维空间点云进行有效的分割.但由于缺乏对边界点集的特征挖掘,使得其对边界分割的精度欠佳.已有将对比学习思想用于点云分割以解决边界区域分割性能不足问题的研究中,忽略了点云无序和稀疏特性,特征提取不够准确.对此,设计了基于对比学习和标签挖掘的点云分割模型CL2M(contrastive learning label mining),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学习不同位置处点云更为精准的特征,并引入对比学习方法,提高了点云边界处的分割精度.在对比边界学习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语义空间中的标签并设计了基于标签分布的对比边界学习模块,使得高维空间点云标签分布包含更多的语义信息.CL2M充分利用标签的分布规律计算分布间的距离,可准确划分正负样本,减少了常规硬划分带来的累计错误.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CL2M在多个评价指标上优于既有的点云分割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点云分割 对比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边界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视角RGBD图像的柑橘果实三维重建与表型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胜勇 易同舟 +3 位作者 秦子轶 樊清涛 杨宏磊 李善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0,共11页
水果表型的测量和分析是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单视角RGBD图像的表型检测方法通量高、成本低,但受限于传感器分辨率和视角,通常无法获取果实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FNET的点云补全网络改进方法,可使... 水果表型的测量和分析是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单视角RGBD图像的表型检测方法通量高、成本低,但受限于传感器分辨率和视角,通常无法获取果实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FNET的点云补全网络改进方法,可使用深度相机获取的类球形果实单视角点云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并进行表型无损测量。为解决补全网络输入比例不固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几何补全策略将单视角点云补全为近似的半球。在PFNET网络框架上增加了第4尺度,以充分利用KINECT相机获取的稠密点云,有利于复杂形状和细节丰富的结构补全。通过引入四头自注意力模块,能更好地捕捉点云中各点间的相互依赖和空间关系,提升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增添了果实点云优化模块,解决原网络生成点云存在局部扩散的问题并提升点云质量,模拟人工测量方式设计了针对性的表型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结构光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柑橘果实点云质量接近,三维重建还原度高。对于横径、纵径、表面积和体积4种表型检测的R^(2)均大于0.96,平均测量精度均超过93.24%。与RGBD图像法相比,单果检测时间增加17.97 s,但横纵径检测精度大幅提高,且能一次测量4项表型参数。与三维扫描仪方法相比,检测精度差值在4个百分点以内,但速度超过48倍,硬件成本只有后者的1/10,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本文方法在检测精度、运行速度、硬件成本和自动化程度上具有较好的平衡,是一种低成本、综合性能高的三维重建技术,有广泛应用于类球形果实表型无损测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果实 表型检测 点云补全 深度学习 PFNET RGBD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清峰 刘洋 +2 位作者 陈航 史书翰 崔小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煤矿智能化和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对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梳理了煤矿井下智能钻探技术发展历程,指出经过井下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自动控制、双模式自动控制等4个发展阶段后,煤矿井下钻探... 煤矿智能化和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对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梳理了煤矿井下智能钻探技术发展历程,指出经过井下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自动控制、双模式自动控制等4个发展阶段后,煤矿井下钻探技术目前正处于智能化钻探探索阶段。从基于专家数据库、机器学习、云系统等3个方向,总结阐述了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的关键核心技术——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专家数据库方面,介绍了其在矿业领域的主要应用范围,以及被引入到智能化钻探领域后的4个发展阶段,并对比给出了每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机器学习方面,总结了在优化模型、优化算法、辅助控制手段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每个研究方向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研究思路;云系统方面,从石油开采、地质勘探、煤矿井下钻探3个方向探讨了最新发展情况。结合当前应用条件,综合评述了3种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智能钻进存在的控制手段单一、多功能拓展应用不足等问题,从技术延展、控制闭环、策略多元、体系统一等角度对煤矿井下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与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应用提出了展望,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适应钻进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钻进 钻进工况参数 智能控制 专家数据库 机器学习 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云图数据多维特征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吐松江·卡日 吴现 +3 位作者 马小晶 雷柯松 余凯峰 司伟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4,共11页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其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和残差网络在模型学习中抑制信息丢失上的优势,提升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与图像数据间长期映射关系的学习能力。此外,引入注意力机制弥补模型训练过程中关键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地基云图与光流数据的加入为多云天气提供了更多时空特征。与基准模型相比,其晴天与多云情况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指标分别降低了15.50%、11.65%、4.05%与5.15%,有助于充分利用云层运动状况来实现准确可靠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提升光伏电站调度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功率预测 地基云图 注意力机制 稠密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特征的高精度点云配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但远宏 惠郁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7,共8页
点云配准是自动驾驶领域和三维重建的一个关键问题,表示一片点云进行刚性变换对齐到另外一片点云。领域中流行的DCP(deep closest point)算法在局部特征提取方面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GPR。该算法使用多层传播... 点云配准是自动驾驶领域和三维重建的一个关键问题,表示一片点云进行刚性变换对齐到另外一片点云。领域中流行的DCP(deep closest point)算法在局部特征提取方面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GPR。该算法使用多层传播模块进行特征学习,在传播过程中整合局部信息,灵活地将点与其邻域信息结合,通过传播层的多次迭代细化节点特征,有效地解决了高精度局部特征配准问题。GPR算法在ModelNet40数据集上端到端训练模型,并在几个设置中显示它比ICP及其变体(例如Go-ICP、FGR)和已提出的基于学习的方法PointNetLK等表现得更好。除了提供优化的配准技术之外,GPR算法还评估了将学习到的特征转移到看不见的物体上的适用性。在ModelNet40上进行的大量实验表明,GPR算法优于传统GPR算法和近几年流行的DCP算法,达到了先进的性能,具有将配准应用于未来无人系统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GCNN的树木点云分割方法
13
作者 刘超 卜鑫荣 +3 位作者 刘慧 杨官学 沈跃 徐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8,共9页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点云能够更好地表征树木的三维结构并且受照明条件影响小,因此针对点云树木设计分割算法更适合应用在果园、苗圃等室外环境作业的农业机械。[方法]本文基于DGCNN提出了一种分割精度准确、参数量小的树木点云分割网络——TSNet,它可以很容易被部署在果园喷雾机上。该网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该网络是基于DGCNN改进的,可以更好实现点云分割任务;2)网络引入了连续递归门控卷积模块(g^(n)Conv),可以提高树木分割的准确率;3)为避免全局信息损失并增加信息传递效率,我们设计了权重通道用于特征传递。[结果]TSNet分割树木的mIoU达到90.08%,模型大小为0.72 M,优于PointNet、PointNet++、DGCNN、CurveNet、PointMLP和D-PointNet++等常用的点云分割算法。[结论]TSNet能够为苗圃树木检测识别和农业机器人作业提供更准确的感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树木分割 深度学习 精准喷雾 果园喷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
14
作者 叶瑞明 张弛 +2 位作者 马力 雷广渊 易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0-114,123,共6页
针对华南地区多云多雾天气,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首先分析在云雾条件下光学成像过程,通过引入散射规律量化云雾绝对强度与波段相关性,明确云雾的空间强度变化与光谱相关关系,为实现精确云... 针对华南地区多云多雾天气,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散射规律的轻量级光学遥感影像云雾迭代校正网络。首先分析在云雾条件下光学成像过程,通过引入散射规律量化云雾绝对强度与波段相关性,明确云雾的空间强度变化与光谱相关关系,为实现精确云雾校正提供严谨的物理先验知识。此外,参考成像过程设计云雾和地表分量交替迭代的两阶段校正网络,以完成两者在遥感影像中的有效分离。真实试验和模拟试验的目视比对与定量指标显示,本文提出方法可有效去除测试场景中云雾干扰并较为准确地恢复地表特征,与两种对比方法相比均取得了更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校正 散射规律 光学遥感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船舶检测与跟踪
15
作者 黄磊 陈玥 +2 位作者 李赵春 祁良剑 程玉柱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带精确的几何信息和距离信息,在船舶的检测和跟踪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维点云的目标检测目前可分为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式。若采用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测,存在泛化性差、相临近的船舶点云无法区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焦点稀疏卷积的PV-RCNN++改进算法对河道行驶的船舶进行检测。该改进算法不仅能很好地区分各种情况下的船舶点云,还可以提高对远处船舶的识别能力,相比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目标检测方式,在实际场景中的检测精度提高了11.56%。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间位置和3D尺寸关联程度进行多目标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其中采用ICP配准计算船舶速度并预测船舶位置。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船舶跟踪方法具有稳定的跟踪性能,能够准确匹配相邻数据帧之间的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船舶检测 PV-RCNN++ 焦点稀疏卷积 船舶跟踪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端场景下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边缘缓存策略
16
作者 王海艳 常博 骆健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7,共15页
云边端场景下,边缘缓存技术旨在通过促进边缘节点间的协同内容分发,减轻回程链路的流量负载并提升服务质量。考虑内容流行度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内容请求状态预测(TCNCRSP)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累积奖励为目标... 云边端场景下,边缘缓存技术旨在通过促进边缘节点间的协同内容分发,减轻回程链路的流量负载并提升服务质量。考虑内容流行度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内容请求状态预测(TCNCRSP)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累积奖励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边缘缓存策略,通过在云端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对各边缘节点的状态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生成低维全局状态,减少状态共享所需的通信成本。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显著提升了缓存命中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系统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端协同 边缘缓存 内容流行度预测 时间卷积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云图分割综述
17
作者 车蕾 张洪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3-2206,共14页
云的变化复杂多样,在天气预测、灾难预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云的观测主要通过雷达、遥感卫星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云图分为雷达云图、卫星云图和地基云图,三者都是云观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机器学习在多领... 云的变化复杂多样,在天气预测、灾难预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云的观测主要通过雷达、遥感卫星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云图分为雷达云图、卫星云图和地基云图,三者都是云观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机器学习在多领域的发展,逐渐被运用到云图分割中去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广泛调研相关领域的文献和成果,将机器学习的云图分割分为基于神经网络的云图分割方法、基于迁移学习的云图分割方法和基于轻量级模型的云图分割方法这3种类型,对每种类型中近几年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总结了云图分割中面对不同问题的改进方法,给出了几个改进方案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云图分割 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轻量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杂乱场景的机械臂抓取位姿预测方法
18
作者 李轩青 陈燕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5-1192,共8页
针对复杂场景下机器人抓取智能化程度及抓取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机器人抓取位姿预测方法,即实时抓取网络(RGN)。首先,引入KPConv作为骨干网络,将其用于超点与密集点的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几何特征计算方法,并利用交... 针对复杂场景下机器人抓取智能化程度及抓取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机器人抓取位姿预测方法,即实时抓取网络(RGN)。首先,引入KPConv作为骨干网络,将其用于超点与密集点的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几何特征计算方法,并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多源特征的融合目的;然后,提出了区域关联特征提取模块,借助于几何特征信息进行了区域划分,通过多层感知机进一步完成了抓取位姿的预测,利用抓取系统运动链将夹爪位姿映射到了机械臂关节角特征上,控制机械臂完成了抓取;最后,引入了多样性损失函数,并将其与基线模型进行了对比,利用GraspNet-1Billion数据集和Cornell数据集开展了复杂场景下机械臂抓取性能的测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GN方法可使抓取预测精度得到大幅提升,最大提升幅度达78.2%;将传统手工特征与深度学习相融合,对机械臂抓取位姿预测精度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规律可为构建良好的机械臂抓取模型提供具体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抓取 抓取位姿估计 实时抓取网络 点云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模块 交叉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融合的点云分类与分割网络
19
作者 李维刚 邵佳乐 田志强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03-3010,共8页
现有的网络难以有效学习点云局部的几何形状信息,存在无法有效关注重要特征结构和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机制(DAM)和多尺度融合的点云分类与分割网络。首先,在数据特征提取阶段利用几何自适应卷积(GAC)动态地调... 现有的网络难以有效学习点云局部的几何形状信息,存在无法有效关注重要特征结构和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机制(DAM)和多尺度融合的点云分类与分割网络。首先,在数据特征提取阶段利用几何自适应卷积(GAC)动态地调整卷积核的几何位置和权重,使它能够动态适应点云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从而更有效地捕捉局部特征;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特征表达能力,引入DAM自动学习并调整特征通道和空间信息的权重,从而增强关键点的特征表示;最后,连接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以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增强特征学习效果,使得最终的特征表示更加丰富,以提高网络的分类分割精度。在ModelNet40、ShapeNet和S3DI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与PointNet++和DGCNN(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相比,总体分类精度(OA)和平均交并比(mIoU)更好,有效提升了点云分类与分割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分类分割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和宽度学习系统的容器云资源预测模型
20
作者 谢晓兰 董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为提高容器云平台资源的可用性和服务响应速度,并保障容器云平台客户业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宽度学习系统的容器云资源预测模型。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对原始时序数据分解处理,基于聚类分析将分解得到的模态分量... 为提高容器云平台资源的可用性和服务响应速度,并保障容器云平台客户业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宽度学习系统的容器云资源预测模型。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对原始时序数据分解处理,基于聚类分析将分解得到的模态分量重构为高复杂度和低复杂度两类。对高复杂度分量二次分解,利用预训练模型提取各分量的潜在特征。将特征输入宽度学习系统,生成预测结果,并叠加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获得最终的预测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预测准确度,减少容器云平台服务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云 云资源预测 二次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宽度学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