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1
作者 赵越 李峰 +1 位作者 苏莉 金满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课上实践和课下实践相配合,满足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五位一体”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里的思政课:涉农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2
作者 谢玉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5,共8页
乡村里的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谁来种田”“谁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怎样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等现实问题的探索尝试。乡村里的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与... 乡村里的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谁来种田”“谁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怎样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等现实问题的探索尝试。乡村里的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交叉的课程,在教学任务上体现了价值性与知识性相融合,在授课对象上呈现出学生与学员同时上课、同步推进的特点,在形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内容上将课堂与乡村紧密相连。涉农高职院校开展好乡村里的思政课,要围绕乡村五大振兴,结合“五史”中的乡村实践,一体构建“三全育人”大课堂,深化拓展产教融合大平台,系统推进大师资队伍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里的思政课 涉农高职院校 高质量发展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3
作者 吴亮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5期668-673,共6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即构建课程四维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运用多...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即构建课程四维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和乡村振兴使命感,培养出一批知渔、爱渔、兴渔的新时代水产人,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水产市场营销 课程思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博 田晓雅 +3 位作者 高菊玲 尹华 刘永华 王广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5,共8页
为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持续发展,探索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存在学生基础... 为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持续发展,探索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前自主学习强度大、课中知识强化难度高、评价指标错综复杂等问题。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进一步完善线上学习检测、记录、反馈与评价过程,结合反馈与评价结果、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实现学习方案的“私人定制”,使学生主动学习技能的能力以及操作适应能力获得提升,在教育评价分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重点指标,对课程知识学习实践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影响效力进行科学分析,基于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增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引导能力与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教育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高职院校 工科专业课程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炜琳 方梦麟 +4 位作者 蒋铮 张在忠 蔡孟楷 张远萍 谢明欣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索为乡村振兴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方法]基于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支点,探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结果]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有:将创新创业... [目的]探索为乡村振兴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方法]基于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支点,探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结果]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采取全过程育人,加强政策与赛事宣传;设置特色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拓展授课形式,构建“双师”课堂;推进“产学研”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整合三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以赛促教,借助各类赛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成果孵化,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构建技术型孵化体系,推进成果转化。[结论]该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6
作者 时静 王文光 崔利辉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以岗课赛证为背景,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托食品营养与健康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参考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共营养师证等职业技能标准,结合食品营养与检测技能大赛技能考核要点,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 以岗课赛证为背景,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托食品营养与健康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参考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共营养师证等职业技能标准,结合食品营养与检测技能大赛技能考核要点,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实现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岗课赛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食品营养与健康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构建路径研究
7
作者 丁彩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9-34,共6页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以实践为导向、以资源重组为主脉、以数字化技术融合为呈现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作共享为工作格局的教育生态系统。深刻回答了时代发展之“问”、切实迎合了课程改...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是基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以实践为导向、以资源重组为主脉、以数字化技术融合为呈现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作共享为工作格局的教育生态系统。深刻回答了时代发展之“问”、切实迎合了课程改革之“势”、有力回应了学生成长之“需”。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包含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核圈、以教学实施为核心的组织圈、以“云平台”为阵地的资源平台圈、以教学保障为目标的环境圈,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生态圈,需要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搭建“革命文化”大资源云平台、构建协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育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五金”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8
作者 蒋锦标 韩静 +3 位作者 王振龙 丁芬 张梅春 周用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阐释了产教融合与“五金”建设的关联逻辑,分析了高职院校“五金”建设困境,以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为例,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五金”建设思路和实践举措,形成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融入企业建专业,针对岗... 阐释了产教融合与“五金”建设的关联逻辑,分析了高职院校“五金”建设困境,以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为例,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五金”建设思路和实践举措,形成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融入企业建专业,针对岗位、对接能力、融入“四新”建课程,立足校内、对接双师、融入平台建师资,对标产业、对接生产、融入新兴产业建基地,注重实践、对接证书、融入职业大赛建教材的“五金”建设经验,凝练出“五金”建设的核心是产教融合,需要用开放的理念、跨界的思维、共建的途径,才能打造出金质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新基建项目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五金”建设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机制构建路径探析
9
作者 徐海萍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立足于数字化时代背景,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推进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动因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检视,进而就教...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立足于数字化时代背景,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推进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动因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检视,进而就教学机制模型的构建理路进行系统阐释,从价值理念引领、教学机制创新、顶层设计保障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数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炳涛 王昕 周文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提升育人质量提供重要的实践反馈和策略指向。分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的现状,发现其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科学、评价方法单一及评价结果缺乏实践应用等现实困境。针对...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提升育人质量提供重要的实践反馈和策略指向。分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的现状,发现其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科学、评价方法单一及评价结果缺乏实践应用等现实困境。针对其困境,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内评价为内环,校外评价为外环的评价主体模型,并从认知、情感、价值和行为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认知提升、情感认同、价值取向、行为塑造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效果评价 公共体育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六省(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瑾 丁欢欢 王莉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95,共6页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中央文件情况,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全国六个省(市)高职院校开展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全面领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思政课...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中央文件情况,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全国六个省(市)高职院校开展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全面领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思政课教研机制等四个方面取得实效,但仍然存在思政课教师教材使用不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机构设置不规范、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健全、思政课教师企业实践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调查,着重从统一编写高职院校思政课选修课教材、建立院企党组织“手拉手”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师队伍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静波 郑伟杰 王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4,共8页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教育立足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开展隐性教育,体现了“立德树人”与“全人教育”一致性的育人理念。当前,高职财经类通识课存在着“去价值化”“弱实践性”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予以解决。...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教育立足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开展隐性教育,体现了“立德树人”与“全人教育”一致性的育人理念。当前,高职财经类通识课存在着“去价值化”“弱实践性”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予以解决。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特点,提出财经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课程定位与特点、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思政要素的设计依据,在教学规范流程中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场景搭建中建立叙事对话、在教学评价中促进情感价值内化,形成财经知识传授与价值观融入的协同路径,加快高职院校财经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财经类通识课程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RCF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俊武 丁忠冰 +6 位作者 傅青兰 李海舟 朴智元 汪嫣 胡杰 白坚娟 施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0-1406,共7页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并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架构与内容体系。方法 采用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方法,运用ICF和RCF,构建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系...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并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架构与内容体系。方法 采用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方法,运用ICF和RCF,构建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系统性分析现有运动治疗技术课程的内容,识别出课程内容相关的ICF和RCF核心要素。通过课程模块设计,将这些核心要素融入理论课程、技能实训和实践课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的课程结构。结果 结合ICF和RCF,构建了一个涵盖理论课程、技能实训和实践课程的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该体系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技术,培养其临床决策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ICF架构的引入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运动治疗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运用RCF设计胜任力导向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全方位的职业胜任力。结论 结合运用ICF和RCF,分析并构建了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ICF分类架构,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健康理论,确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内容涉及身体运动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课程内容要覆盖功能的分析、评估以及功能干预等相关的内容。RCF为建立胜任力导向的课程提供了理论架构与方法,在开发课程模块时强调了根据核心胜任力架构建立各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临床实习等不同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康复胜任力架构 高等职业院校 运动治疗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大课堂逻辑序化不清晰、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受众入脑入心不深刻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包括“课堂、专题、信息、实践”四大关键要素,其中,课堂要素是根本,专题...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大课堂逻辑序化不清晰、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受众入脑入心不深刻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包括“课堂、专题、信息、实践”四大关键要素,其中,课堂要素是根本,专题要素是关键,信息要素是法宝,实践要素是活水。按照理论系统性的梳理整合、新媒生动性的契合融入、实践情景性的知行合一、教学多维性的聚合共育的内在要求,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四维共建”协同育人实施策略:在理念维度上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属性维度上要融通专题教学与信息应用联接;在职教维度上要畅通理论研习和社会实践路径;在服务维度上要彰显复式课程协同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实践课的问题、归因及社会学解释——兼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51,共11页
高职院校实践课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企业视角,采用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实践课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理念和目标、内容和实施、资源和配置、评价和反馈等四个方面... 高职院校实践课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企业视角,采用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实践课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理念和目标、内容和实施、资源和配置、评价和反馈等四个方面;背后的归因主要是被动参与替代了主动,课堂场域覆盖了课程场域,作为个体作用未带来积极互动,简单应用未形成技术转化;进一步从社会结构和互动理论予以检视,提出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课 问题及归因 学生能力 解决复杂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双师型”教师精准培训课程:现状、内涵与开发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斯琳芷 杜学文 陈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62-70,共9页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内涵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课程目标泛化、课程内容供需错配、课程实施主体缺失以及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精准培训是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改革方向。基于调研结...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内涵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课程目标泛化、课程内容供需错配、课程实施主体缺失以及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精准培训是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改革方向。基于调研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精准培训的概念内涵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新时代高职教师培训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双师型”教师 精准培训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德敏 陈佳会 刘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5-49,共5页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评价“偏”的问题。在分析岗...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评价“偏”的问题。在分析岗、课、赛、证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实践路径为:坚持“合作共赢,降本增效”理念,加强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开展设置岗位调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岗课赛证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文”理念下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45,共4页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文”理念 高职院校 语文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性课程: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发展的新样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姝丹 吉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72-79,共8页
适性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个性化课程。适性课程强调通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适性扬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适性课程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课程设... 适性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个性化课程。适性课程强调通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适性扬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适性课程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比特传播”的课程内容呈现和双向混融的课程实施路向等新特点。高职院校应组建教师数字工匠团队,打造数字课程实施环境,优化数字化课程评价,构筑课程发展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数字化 高职院校 适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厚植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探索及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天添 黄东 +1 位作者 王慧 阙明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8-95,共8页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目标,思政课逐步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厚植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以我国高职院校的医药卫生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经过访谈、质性编码分析和案例研究构建了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目标,思政课逐步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厚植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以我国高职院校的医药卫生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经过访谈、质性编码分析和案例研究构建了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厚植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实现框架。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国之大者”为思政课引领,指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然性,并贯彻以“自我成长”为思政课主体,形成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大学生工匠精神 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