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梁斌
董静
王群艳
李飞
李俊良
-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省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寿光市农业局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162,16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947)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CXGC205)
-
文摘
滴灌施肥和秸秆还田通过影响盐分投入量、灌溉水运移等影响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累积,灌水洗盐是降低土壤盐分累积的重要措施。通过测定长期滴灌和漫灌模式下不同秸秆处理中休闲期间土壤耕层盐分含量变化,分析了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收获后,滴灌模式和漫灌模式下全盐含量平均分别为2 402,1 713mg/kg,滴灌模式下全盐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Ca^(2+)、SO_4^(2-)和NO_3^-离子的增加,分别占全盐增加量的12.9%,63.4%,23.6%。施用秸秆使滴灌模式下盐分含量显著增加5.8%~23.4%,但对漫灌模式下的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休闲期间的单次大水漫灌使滴灌模式下Mg^(2+)、Na^+、K^+和NO_3^-的含量显著降低58%~69%,61%~63%,37%~50%,37%~45%,使漫灌模式下Mg^(2+)和NO_3^-离子显著降低38%~44%,5%~12%,对该模式下其他阳离子含量无显著影响。HCO_3^-在休闲期间变幅大,变化趋势与NO_3^-趋势相反。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使滴灌模式土壤盐分显著降低29%,漫灌模式降幅仅为8.7%。总体来说,滴灌模式及在此模式下施用秸秆显著增加土壤盐分含量,经休闲期间的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过程后盐分降低明显,但仍稍高于漫灌模式,应在生产中进一步降低氮、钾肥及硫基水溶肥的施用量。
-
关键词
滴灌
秸秆
土壤阳离子
高温闷棚
-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straw
soil cations
closing plastic greenhouse with a high-temperature
-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