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mitting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of low-Tc SQUID TEM system based on RC serial and multi-parallel capacity snubber circuit 被引量:1
1
作者 JI Yan-ju LI Zong-wei +5 位作者 RONG Liang-liang XIE Li-jun XIE Xiao-ming DU Shang-yu LIN Jun WANG Y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76-2084,共9页
A low-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low-Tc SQUID)can improve the depth of exploration.However,a low-Tc SQUID may lose its lock owing to oscillations in the current or the occurrence of spikes... A low-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low-Tc SQUID)can improve the depth of exploration.However,a low-Tc SQUID may lose its lock owing to oscillations in the current or the occurrence of spikes when the transmitter is switched off.If a low-Tc SQUID loses its lock,it becomes impossible for the low-Tc SQUID TEM system to function normally and stably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This hinders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system.In field experiments,the transmitting current is accurately measured,the voltage overshoot and current spike data are recorded,and the gradient of the primary magnetic field at the center of the transmitting loop is calculated.After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field experiments,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gradient of the primary magnetic field far exceeds the slew rate of a low-Tc SQUID,the low-Tc SQUID loses its lock.Ba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transmitting oscillation,an RC serial and multi-parallel capacity snubber circuit used to suppress such oscillation is proposed.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s show that,when using a 100 m×100 m transmitting loop,the gradient of the primary magnetic field is suppressed from 101.4 to 2.4 mT/s with a transmitting current of 40 A,and from 29.6 to 1.4 mT/s with a transmitting current of 20 A.Therefor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gradient of the primary magnetic field is below the slew rate of a low-Tc SQUID after adopting the proposed RC serial and multi-parallel capacity snubber circuit.In conclusion,the techniqu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olves the problem of a lost lock of a low-Tc SQUID,ensuring that the low-Tc SQUID TEM system functions stably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and providing technical assurance for ground TEM exploration at an additional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Tc SQUID TRANSMITTER oscilLATION snubber circu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控制耦合振荡分析及解耦抑制策略
2
作者 孙素娟 侯凯 +3 位作者 孙立鑫 过亮 孔祥梅 曲慧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64,共11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网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各控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振荡分量的传播通路,揭示了控制环节带宽重叠引起系统滞后相角叠加效应导致控制耦合振荡的机理;然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电源近端电压虚拟采样的控制解耦策略,该方法在锁相环和并网电压前馈环节阻断了振荡分量的传播,大幅减轻了滞后相角叠加效应,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耦合振荡问题,且避免了常规电流环陷波器阻断法难以兼顾动态性能和抑制效果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在风机接入点极低短路比下,所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振荡,并能适应不同的振荡频率,且不依赖于系统电感参数的准确性;控制器在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风电场 跟网型控制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短路比 传递函数 阻断法 电源近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重构的构网型储能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荣亮 兰才华 +2 位作者 董政 于雁南 钟志贤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08,共9页
建立GEVSG并网有功-功角的动态等效电路模型,从电路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GEVSG在不同扰动下存在有功振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重构机理的GE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并给出基于二阶等效降阶控制模型的参数设计方法。搭建100 kVA GEVSG并网... 建立GEVSG并网有功-功角的动态等效电路模型,从电路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GEVSG在不同扰动下存在有功振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重构机理的GE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并给出基于二阶等效降阶控制模型的参数设计方法。搭建100 kVA GEVSG并网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与实验测试平台,并利用仿真与实验对比结果共同验证了所述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振荡 电路模型 能量重构 阻尼策略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被引量:3
4
作者 裴翔羽 贾重霄 +2 位作者 周万迪 谭奇福 李弸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9,共15页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线路选择性快速隔离的主流技术路线,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健全和持续可靠运行的关键装备。然而,当前各类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存在造价高昂的共性问题,如何提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优化拓...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线路选择性快速隔离的主流技术路线,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健全和持续可靠运行的关键装备。然而,当前各类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存在造价高昂的共性问题,如何提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优化拓扑,有效地降低直流断路器研制成本是改进直流开断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融合反向电流注入、故障电流转移负压构建和电压幅值可控快速提升等原理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通过可控振荡负压单元和反向电流注入辅助实现了故障电流的快速阻断。首先,研究了故障反向电流注入熄弧、电流转移负压构建和电压幅值可控快速提升等基本原理;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并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然后,研究了所提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关键元件选型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所提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多端口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电流注入 可控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冲 盛财旺 +3 位作者 王蒲瑞 杨俊 李景波 贺之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8-416,I0120,共10页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 高压直流可控换相换流(controllable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CLCC)阀采用晶闸管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混联的方式,形成主、辅两条支路并联结构,主支路起正常通流作用,发生交流故障时由辅助支路承接主支路电流,待主支路恢复阻断后主动关断实现强迫换相,从根本上解决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难题,适用于我国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为等效复现可控换相换流阀稳态运行下电热应力以及交流故障期间连续强迫换相过程产生的瞬变高电压、大电流及脉冲能量,需开展阀组件可控关断试验方法研究,验证CLCC换流阀抵御换相失败能力。依托葛南直流改造工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了逆变侧单相接地故障下各子阀瞬变高压、大电流应力水平,提取实际工况下各子阀关键应力指标;其次,提出了多频谐振电流源、稳态高压源周期性复合试验方法,完成故障电流连续分断试验装置参数设计,实现无外部负向电压施加时桥臂可控阻断恢复能力的模拟。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等效性,为后续不同电流等级可控换相换流阀可控关断试验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换相换流阀 合成试验平台 LC多谐波振荡回路 可控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全工况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 陆秋瑜 +3 位作者 张帆 谢平平 李力 龚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阻抗行列式稳定性判别方法,提出了构网型储能全工况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状态空间振荡稳定域内储能输出功率和短路比运行范围,同时考虑了不同控制参数对该稳定域的影响。理论分析和PSCAD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判定次/超同步振荡范围内全工况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总结了短路比、输出功率、变流器控制参数对跟、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振荡安全域的影响特征,为规模化储能并网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振荡稳定性 全工况 稳定运行范围 短路比 输出功率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闸管的振荡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7
作者 刘晓明 于新超 +1 位作者 陈海 陈育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45-6956,I0028,共13页
直流配电网具有高效、稳定、适应可再生能源等优势,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是保障直流电网故障隔离与恢复的关键装备。为改善现有直流断路器通态损耗高、经济性差及缺乏重合闸能力等问题,结合LC电路特性与晶闸管开关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晶闸管... 直流配电网具有高效、稳定、适应可再生能源等优势,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是保障直流电网故障隔离与恢复的关键装备。为改善现有直流断路器通态损耗高、经济性差及缺乏重合闸能力等问题,结合LC电路特性与晶闸管开关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振荡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其工作原理,利用晶闸管为LC振荡电路构造电流通路,使机械开关换流后在零电压零电流条件下分断故障电流,实现故障电流的换流与开断集成化模块设计;同时,具备可靠快速重合闸保护能力。此外,通过分析所提拓扑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设计准则,在PSCAD/EMTDC中仿真不同开断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并搭建低功率实验样机,采用理论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分析所提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振荡回路 重合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法的木材含水率检测传感器设计
8
作者 杨康 徐华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7期71-75,85,共6页
木材含水率会改变木材的性质,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了简单有效地测量木材的含水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容法的木材含水率传感器,通过测量谐振信号的频率来测量探头的电容,以此反映含水率的变化。首先以振荡芯片为核心设计检测电路,不锈... 木材含水率会改变木材的性质,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了简单有效地测量木材的含水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容法的木材含水率传感器,通过测量谐振信号的频率来测量探头的电容,以此反映含水率的变化。首先以振荡芯片为核心设计检测电路,不锈钢钉为探头,两根平行的不锈钢钉近似为平行板电容的两个极板,固定两钉之间的距离与长度,此时探头电容的大小只与两钉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其次分析传感器的测量可行性,包括检测电路的精度以及动态响应时间,探头的容抗特性。然后使用含水率为10%~80%的木块进行标定,找出木块含水率与谐振信号频率的标定公式,同时分析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实验证明检测电路精度为99%,动态响应时间为80~200 ms,探头电容随木材含水率线性变化。标定公式为f=0.0072x2+0.52x-2.33。测量木材含水率误差在-7.55%~2.4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含水率 介电常数 平行板电容 LC振荡电路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路等效的并网逆变器失稳分析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磊 吕敬 +2 位作者 马骏超 刘佳宁 蔡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5-2341,共17页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源阻尼的稳定控制设计方法,并对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的电路特性以及稳定性提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锁相环引入负电阻造成的振荡失稳问题,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稳定性提升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和远宽StarSim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对比了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振荡抑制效果,并验证了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稳定控制能够在200 ms内有效抑制系统振荡,并且可实现在短路比为1的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路等效 振荡稳定性 有源阻尼 虚拟阻抗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栅极正负向串扰的GaN HEMT无源驱动电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忠 秦世清 +1 位作者 王福学 边国辉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3-491,共9页
GaN器件由于其更快的开关速度,比硅器件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开关振荡,也更容易受到栅源电压振荡的影响。为了抑制GaN基半桥结构中的串扰,提出了一种抑制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栅极正负向串扰的无源钳位驱动电路来抑制栅源电压振荡。... GaN器件由于其更快的开关速度,比硅器件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开关振荡,也更容易受到栅源电压振荡的影响。为了抑制GaN基半桥结构中的串扰,提出了一种抑制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栅极正负向串扰的无源钳位驱动电路来抑制栅源电压振荡。采用基本无源元件建立自举驱动回路,并增加三极管以构成从驱动电路到GaN HEMT的低阻抗米勒电流路径,抑制正负向串扰。在LTspice软件下进行电路模拟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栅源电压的最大正向串扰可降至1.2 V,最大负向串扰可降至1.6 V,漏源电流的正向和负向串扰均降至2 A以下,证明该电路对栅源电压以及漏源电流的振荡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驱动电路 串扰 桥式电路 电路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instability suppression of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based on anti-windup compensation
11
作者 Liang Qu Yinghui Li +1 位作者 Haojun Xu Qimeng C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892-899,共8页
To solve the flight safety problem caused by nonlinear instabilities(category II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 PIOs) of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the antiwindup(AW) compensati... To solve the flight safety problem caused by nonlinear instabilities(category II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 PIOs) of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rate-limiting actuator, the antiwindup(AW) compensation method to avoid category II PIOs is investigated. Firstly,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originally used for controlling input magnitude limited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n this method is extended for controlling input rate-limiting system through a circle criterion theorem. Secon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W compensato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olving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Finally, an AW compensator establishment algorithm for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with the rate-limiting actuator is obta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to avoid category II PIOs is validated by time-domain simulations,and compared with rate-limited feedback(RLF) command 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category II PIOs and maintain the nominal performance when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is normal. Unlike the command rate compensator which works upon system uninterruptedly, the AW compensation method affects the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only when the rate-limiting of actuator is activated, so it is a novel PIO avoidanc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e-limiting 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PIO) antiwindup(AW) compensation closed-loop pilot-vehicle system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command rate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等效短路比的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振荡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茂兰 许诘翊 +2 位作者 严喜林 冯雷 谢小荣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4,共9页
新能源基地并网系统面临与电压支撑强度密切相关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在海量运行方式下,逐一建立精细化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过程耗时较长。短路比指标可直观反映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和稳定裕度,但现有短路比无法适用于无同步机电源... 新能源基地并网系统面临与电压支撑强度密切相关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在海量运行方式下,逐一建立精细化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过程耗时较长。短路比指标可直观反映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和稳定裕度,但现有短路比无法适用于无同步机电源的系统。为此,将短路比概念合理扩展至全电力电子化系统,基于戴维南等效网络来度量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进而提出了能快速评估新能源-柔直送出系统振荡风险的相对等效短路比计算方法,并阐明相对等效短路比能够全面考虑新能源场站发电功率、交流网架结构以及新能源设备变流控制系统等多重因素对振荡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相对等效短路比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柔性直流输电 构网型控制 电压支撑强度 振荡稳定性 相对等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激振荡原理的双线圈磨粒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晨兴 李航 冯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20,共5页
为满足实际工业应用的需要,基于LC自激振荡,提出双线圈式磨粒检测技术。首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其次引入磁场均匀度系数的概念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研究了管道域中的磁场分布及金属颗粒通过线圈时的输出响应,最后制作传... 为满足实际工业应用的需要,基于LC自激振荡,提出双线圈式磨粒检测技术。首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其次引入磁场均匀度系数的概念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研究了管道域中的磁场分布及金属颗粒通过线圈时的输出响应,最后制作传感器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管道域的磁场均匀度系数达0.91以上,可通过检测电压、频率的变化获取磨粒信息。研究结果为电感式磨损传感器研发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式传感器 自激振荡 双线圈 磨粒检测 有限元仿真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控制改善跟网型变流器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的机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朋印 谢小荣 +4 位作者 李原 易善军 苏鹏 戴幸涛 马宁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0-997,共8页
构网型(grid-forming,GFM)并网变流器具有良好的弱电网稳定性,同时能够改善跟网型变流器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为明确GFM控制改善振荡稳定性的机理和特性,首先推导了GFM变流器电路特性与每个控制环节的关系,并分别从变流器自身电路特... 构网型(grid-forming,GFM)并网变流器具有良好的弱电网稳定性,同时能够改善跟网型变流器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为明确GFM控制改善振荡稳定性的机理和特性,首先推导了GFM变流器电路特性与每个控制环节的关系,并分别从变流器自身电路特性、变流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特性角度揭示了GFM控制改善振荡稳定性的电路机理。然后,基于阻抗模型定量分析了GFM变流器占比提升对系统振荡频率、阻尼的影响。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FM变流器在无功控制环节、电压外环作用下表现为“正电阻”,能够削弱跟网型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入的负阻尼特性,进而改善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此外,GFM变流器占比提升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振荡阻尼,但对振荡频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控制 并网变流器 次/超同步振荡 电路特性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由衰减振荡的固定占空比控制的无铁芯变压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晨皓 张波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基于无铁芯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工作频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衰减振荡的无铁芯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首先,建立无激励源的串联型-串联型拓扑电路理论模型,讨论特征根的演化过程,分析系统自由衰减振荡的运动行为。其次,设... 针对基于无铁芯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工作频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衰减振荡的无铁芯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首先,建立无激励源的串联型-串联型拓扑电路理论模型,讨论特征根的演化过程,分析系统自由衰减振荡的运动行为。其次,设计基于自由衰减振荡无铁芯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可明显低于无铁芯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且其输出功率与无铁芯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可被自由衰减振荡系统的特征根所描述。最后,构建一个实验样机,该样机采用固定占空比控制,当无铁芯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为206 kHz、开关频率为103 kHz和69 kHz时,变换器的最高整机效率为91.2%,变压器效率在任何工况下均高于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芯变压器 自由衰减振荡 电路理论 DC-DC变换器 固定占空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间自触发Marx电路的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
16
作者 陈玉峰 王庆峰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为了增大输出电压的同时减小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的体积和降低其成本,建立了一种4×4级间自触发Marx结构的阻尼振荡发生器模型。该模型每级的主开关采用基于电容触发方式的串联IGBT模块,只需提供一路隔离信号控制一级放电开关管的导... 为了增大输出电压的同时减小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的体积和降低其成本,建立了一种4×4级间自触发Marx结构的阻尼振荡发生器模型。该模型每级的主开关采用基于电容触发方式的串联IGBT模块,只需提供一路隔离信号控制一级放电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通过级间电容实现对相邻级放电管的栅极自动充电和放电,使其导通和关断。该模型提高了Marx单级的工作电压和简化了每级的驱动电路,并且通过加入缓冲电路,解决开关管动态、静态均压问题。基于这种拓扑结构搭建了一台高压阻尼振荡发生器样机,在电感负载上输出16 kV、振荡频率1 MHz的阻尼振荡波形,波形上升时间约为75 ns,重复频率500 Hz。样机体积小巧、工作稳定,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触发 串联IGBT MARX电路 阻尼振荡发生器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断路器拓扑参数对燃弧时长影响研究
17
作者 孔令哲 何柏娜 +5 位作者 李辉 娄辉 边晨曦 孟凡涛 戴雪婷 刘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基于LC振荡换流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能够抑制开断电弧,可靠切除故障线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为分析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拓扑参数对其开断的影响,基于人工过零点抑弧原理,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断路器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下电弧抑制... 基于LC振荡换流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能够抑制开断电弧,可靠切除故障线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为分析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拓扑参数对其开断的影响,基于人工过零点抑弧原理,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断路器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下电弧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断路器不同换流方式下的拓扑参数进行电弧抑制仿真,讨论可控参数与不可控参数对燃弧时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强制振荡与自激振荡换流方式下可控参数对燃弧时长的影响不同,电弧时间常数、电弧散热功率等不可控参数对燃弧时长影响相同。该研究成果可为直流断路器抑弧拓扑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电弧模型 振荡电路 强制振荡 自激振荡 燃弧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羽流等离子体放电不稳定性二维仿真模型
18
作者 田丰 苗龙 +4 位作者 梁福文 宋家辉 何梓豪 武志文 王宁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8-1218,共11页
空心阴极放电过程中空间电势振荡会影响其工作性能,振荡过程产生的高能离子会对阴极孔产生溅射腐蚀,进而严重影响空心阴极的使用寿命。建立由质点网格(Particle-in-Cell,PIC)模型、振荡幅值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组成的一体化耦合模型来计... 空心阴极放电过程中空间电势振荡会影响其工作性能,振荡过程产生的高能离子会对阴极孔产生溅射腐蚀,进而严重影响空心阴极的使用寿命。建立由质点网格(Particle-in-Cell,PIC)模型、振荡幅值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组成的一体化耦合模型来计算空心阴极放电过程电势振荡特性。采用PIC模型计算不同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及气体流量下羽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获得羽流的电势、等离子数密度、电场强度和电子温度等时均参数的空间分布。基于等离子体聚集与耗散理论,建立电势振荡幅值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时均参数来预估空间电势振荡幅值。将等离子体时均参数以及电势幅值振荡参数作为输入参数,代入到空心阴极放电等效电路模型中,从而得到相应工况下的电势振荡波形图。通过和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所建立的一体化耦合模型能较好地预估空心阴极羽流等离子体电势振荡特性,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空心阴极稳定放电,提升空心阴极在轨工作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 质点网格模型 电势振荡 等效电路模型 等离子体聚集与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崩管Marx电路波形振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维 胡学溢 +2 位作者 陈煜青 成真伯 燕有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基于雪崩晶体管的Marx电路常用于产生高压纳秒脉冲,输出波形通常具有前沿时间百ps量级、指数型放电后沿、kV级输出电压等特征。然而这种电路结构的典型输出波形后沿通常存在振荡或畸变;Marx电路的储能电容较大时,波形前沿还会出现尖峰振... 基于雪崩晶体管的Marx电路常用于产生高压纳秒脉冲,输出波形通常具有前沿时间百ps量级、指数型放电后沿、kV级输出电压等特征。然而这种电路结构的典型输出波形后沿通常存在振荡或畸变;Marx电路的储能电容较大时,波形前沿还会出现尖峰振荡;已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或将其归因于电路杂散参数、阻抗匹配的影响。从雪崩晶体管动态导通过程的角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储能电容取值、Marx电路级数、充电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雪崩晶体管自身过压导通状态是引起波形振荡的关键因素;储能电容越大、Marx级数越低、充电电压越小,则振荡的现象越明显,振荡幅值甚至能够高于晶体管雪崩击穿形成的快前沿尖峰,此时快前沿尖峰即体现为波形前沿上的振荡。通过调整Marx电路储能电容大小、优化微带线结构等方式可改善输出波形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晶体管 MARX电路 波形振荡 雪崩击穿 纳秒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半桥拓扑的斜率补偿电路
20
作者 刘威 蒋林 +1 位作者 艾建 任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针对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半桥型开关电源存在次谐波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斜率补偿电路。该斜率补偿电路由少量外围常用器件构成,其补偿深度可由外围器件参数进行调节,与开关驱动信号完全保持同步。基于LTspice搭建斜率补偿电路的仿... 针对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半桥型开关电源存在次谐波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斜率补偿电路。该斜率补偿电路由少量外围常用器件构成,其补偿深度可由外围器件参数进行调节,与开关驱动信号完全保持同步。基于LTspice搭建斜率补偿电路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补偿效果良好。样机实测结果也验证了该斜率补偿电路的有效性。所提电路适用于选择峰值电流模式但电源管理芯片内部没有斜率补偿电路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桥拓扑 斜率补偿电路 峰值电流模式 次谐波振荡 补偿深度 同步驱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