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注意力及反向定位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文昊 葛海波 +2 位作者 程梦洋 安玉 马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9-237,共9页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 object detection,COD)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现有COD算法主要针对特征表达以及特征融合的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忽略了目标边缘特征的提取和推断目标真实区域的位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注意...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 object detection,COD)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现有COD算法主要针对特征表达以及特征融合的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忽略了目标边缘特征的提取和推断目标真实区域的位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注意力及反向定位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算法由边缘注意力模块(edge attention module,EAM)、临近融合模块(close integration module,CIM)和反向定位模块(reverse positioning module,RPM)构成。EAM模块用于特征编码阶段,增强从Res2Net-50主干网络提取的多级特征的表达,突出边缘特征。CIM模块促进多层次特征的融合,减少特征信息丢失。使用RPM模块处理来自不同特征金字塔的粗糙预测图,反向定位目标的真实区域,推断出真实目标。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优于其他8个最新模型。在COD10K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达到了0.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边缘注意力模块 临近融合模块 反向定位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器调制系数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巍 吴维宁 王学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4-68,共5页
叙述了采用集成光学调制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成光学调制器调制系数随温度变化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对其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仿真。在四态波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调制系数引起的调制通道增益... 叙述了采用集成光学调制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成光学调制器调制系数随温度变化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对其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仿真。在四态波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调制系数引起的调制通道增益变化进行补偿的反馈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调制系数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该方法有效。该方法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小调制器调制系数随时间长期变化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集成光学调制器 调制系数 测量精度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整流器的欠驱动特性与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晓华 郭源博 +1 位作者 周鑫 陈宏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85-92,共8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级联式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的选择成因尚缺乏理论阐释的问题,基于欠驱动系统理论对此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建立PWM整流器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欠驱动特性进行...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级联式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的选择成因尚缺乏理论阐释的问题,基于欠驱动系统理论对此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建立PWM整流器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欠驱动特性进行分析。给出PWM整流器驱动变量与欠驱动变量的选择方法,利用零动态分析理论与部分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为增强PWM整流器抵抗电网电压和负载扰动的能力,提出自抗扰比例积分电压外环非线性控制方案。所设计的PWM整流器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特别是对电网电压/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仿真与实物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整流器 欠驱动特性 双闭环控制系统 白抗扰比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图库模一体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翼 张海龙 吴俊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8,共4页
在电力系统中图库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文中所研究的方向是建立在SVG技术和IEC61970标准的基础之上,并与XML技术、Hibemate等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电力系统的一个图形、数据、模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图库模一体化 cim模型 SVG图元 IEC619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触发器和元数据分析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珍 王建宇 侯晓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21-3223,共3页
商业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不对外公布,造成信息系统集成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分析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的技术。利用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确定封闭模块中用户建立的数据表,在数据表上建立触发器,最后利用触发器的事务处理能力,在模块的... 商业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不对外公布,造成信息系统集成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分析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的技术。利用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确定封闭模块中用户建立的数据表,在数据表上建立触发器,最后利用触发器的事务处理能力,在模块的应用程序运行时动态跟踪发生在数据表上的插入、删除及更新操作。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精确地跟踪封闭模块中程序对数据表上的插入、删除及更新这3种操作,而且对于每种操作,都能精确到对哪个表以及发生的记录的行数,从而部分确定封闭模块的数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器 元数据 信息系统集成 数据结构 封闭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路闭环横向互联空气悬架车身高度调节 被引量:3
6
作者 江洪 杨勇福 +2 位作者 余鹏飞 徐兴 李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0-2016,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悬架动力性与能耗经济性,结合互联空气悬架系统与高低压罐气路闭环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优点,提出气路闭环横向互联空气悬架系统.针对传统空气悬架车身高度控制策略应用于互联悬架存在的移植性缺陷,构建专门适用于横向互...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悬架动力性与能耗经济性,结合互联空气悬架系统与高低压罐气路闭环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优点,提出气路闭环横向互联空气悬架系统.针对传统空气悬架车身高度控制策略应用于互联悬架存在的移植性缺陷,构建专门适用于横向互联空气悬架的车身高度比例积分微分-脉冲宽度调制(PID-PWM)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整车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响应迅速,且避免了超调现象,解决了传统空气悬架车身高度控制策略应用于横向互联悬架的移植性缺陷等问题.搭建试验台架,进行车身高度调节试验并对储气罐不同初始气压下充放气时间及控制误差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准确地实现气路闭环横向互联空气悬架系统车身高度的切换,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储气罐不同初始气压对车身高度调节性能的影响研究为车身高度调节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闭环 横向互联 比例积分微分-脉冲宽度调制(PID-PWM) 车身高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网络接口控制器(TIM)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亚民 顾文达 吴意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6-60,共5页
MAP协议是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国际标准,米用一种网络接口控制器将各生产设备联入MAP网,是当前采用CIMS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捷径。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接口模块(TIM)的应用环境,其软硬件组成,软件功能分层及其中的信息... MAP协议是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国际标准,米用一种网络接口控制器将各生产设备联入MAP网,是当前采用CIMS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捷径。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接口模块(TIM)的应用环境,其软硬件组成,软件功能分层及其中的信息传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S MAP网络 接口设备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陀螺驱动数字闭环ASIC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任臣 杨亮 杨拥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569,584,共5页
针对MEMS陀螺,基于四阶机电结合ΣΔ调制器技术设计了一款驱动数字闭环电路。其中电容/电压转换电路(C/V转换电路)采用了开关电容电路。为了降低C/V转换电路的噪声,采用了相关双采样(CDS)技术和斩波开关技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 针对MEMS陀螺,基于四阶机电结合ΣΔ调制器技术设计了一款驱动数字闭环电路。其中电容/电压转换电路(C/V转换电路)采用了开关电容电路。为了降低C/V转换电路的噪声,采用了相关双采样(CDS)技术和斩波开关技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两项技术后,C/V转换电路的噪声在1~10kHz附近达到了约20zF/Hz。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时钟由锁相环路(PLL)提供,并且片上PLL对陀螺驱动模态谐振频率进行了倍频。采用0.18μmCMOS工艺制作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验结果表明,驱动闭环电路能够成功起振,电路输出信号的信噪比达到112dB,1h的稳定性达到2.0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 专用集成电路(ASIC) 驱动数字闭环 电容/电压转换 ΣΔ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自由度PID的三相PWM整流器调压改进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石荣亮 刘维莎 +2 位作者 王国斌 兰才华 许木元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6,178,共9页
基于前端电压源型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VSR)与后端电压源型逆变器(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级联的VSR-VSI双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已在电梯能量回馈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前端三相VSR采... 基于前端电压源型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VSR)与后端电压源型逆变器(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级联的VSR-VSI双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已在电梯能量回馈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前端三相VSR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双闭环控制结构通常存在中端直流母线电压无法兼顾抗干扰性和跟踪性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二自由度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的三相PWM整流器调压改进策略。首先,阐述基于VSR-VSI双三相PWM变换器级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前端三相VSR的传统PI双闭环控制方案及其参数设计过程,分析该方案不能兼具良好的抗干扰性与跟踪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二自由度PID的前端三相VSR直流调压优化策略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利用软件仿真与实验测试对比结果共同验证了所述三相PWM-VSR直流调压改进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馈系统 比例积分(PI)双闭环控制 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 抗干扰性 跟踪性 二自由度比例积分微分(PID) 直流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