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Changsha,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云国 曾晓霞 +4 位作者 徐立 田大伦 曾光明 胡新将 唐寅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20-428,共9页
Changsha,a typical city in central China,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o assess the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n the basis of land-use change. The analysis not only included the whole city but also the u... Changsha,a typical city in central China,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o assess the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n the basis of land-use change. The analysis not only included the whole city but also the urban district where the landscape changed more rapidly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wo LANDSAT TM data sets in 1986 and 2000 and land use data of five urban districts from 1995 to 2005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in the size of six land use categories. Meanwhile,previously published value coefficient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ed by each land catego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angsha declines from $1 009.28 million per year in 1986 to $938.11 million per year in 2000. This decline i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and the conversion from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to cropland to keep the crop production. In the five districts,there is $6.19 million decline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etween 1995 and 2005. Yuelu District has the highest uni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hile Yuhua District has the lowest one.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greater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and grassland to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Yuelu Distric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 rate of construction land should be controlled rigorously and the area of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should be increased or at least retained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use change urban expansion city scale district scale central China Changs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模式的影响——以上海为例
2
作者 丁鹏飞 李卫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51,174,共12页
为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和客流特征差异,以上海市404个地铁站点为样本,构建各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和客流变化特征指标,选取特定时段的上海地铁站客流数据,并采用两步聚类再合成的方法划分出9种站点类型;同时,利用无序多分类... 为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和客流特征差异,以上海市404个地铁站点为样本,构建各站点的网络中心性和客流变化特征指标,选取特定时段的上海地铁站客流数据,并采用两步聚类再合成的方法划分出9种站点类型;同时,利用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探讨非常态下站点类型与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24个建成环境变量中,道路密度、文化场馆、公共设施、教育学校、公司企业、餐饮服务和酒店宾馆数量等7个指标与非常态下的站点类型显著相关。具体而言,道路密度与多数站点类型显著负相关;文化场馆、公共设施与核心枢纽型、对外交通型站点显著正相关;教育学校对所有站点类型均呈负相关;公司企业对产业型和核心枢纽型站点正相关;宾馆酒店对居住型、对外交通型站点显著正相关;餐饮服务对强传导型、局部联系混合型和居住型站点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揭示非常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复杂性和出行特征的适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非常态客流 分两步站点聚类 建成环境 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12345政务热线事件分拨的深度行为语义网络
4
作者 陈顺 易修文 +2 位作者 张钧波 李天瑞 郑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7,共12页
市民在遇到困难时,会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在收到市民请求之后,热线工作人员将对市民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将事件分拨给对应的政府部门进行处理。目前通过人工完成的分拨过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许多事件被分拨到错误的... 市民在遇到困难时,会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在收到市民请求之后,热线工作人员将对市民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将事件分拨给对应的政府部门进行处理。目前通过人工完成的分拨过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许多事件被分拨到错误的部门。为了提高分拨过程的效率和正确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高效自动化事件分拨方法。基于历史分拨记录、事件文本和部门职责,设计了一个用于事件分拨的深度行为语义网络(DBSN)。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历史行为编码、事件语义学习和多维特征匹配网络。历史行为编码模块构建了一个在事件类别和分拨部门之间的多级二分图,通过图编码学习行为特征。事件语义学习模块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注意力机制来学习事件诉求和部门权责的语义特征。多维特征匹配模块从行为、语义两个特征维度上将事件与部门进行匹配。在实验中,使用了某市12345政务热线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方法与基线方法相比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45政务热线 事件分拨 层次二分图 文本分类 城市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分类及低运量轨道建设的建议
5
作者 李明 王海霞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究目的:为了理性看待低运量轨道交通,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分类标准的调整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或政策文件的规定,提出了对低运量轨道交通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提出了我... 研究目的:为了理性看待低运量轨道交通,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分类标准的调整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或政策文件的规定,提出了对低运量轨道交通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提出了我国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几个关键点,供轨道交通行业同仁参考。研究结论:(1)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建议以“走行形式”对系统制式进行分类,并尽可能与运输能力、服务层次(同空间范围)、路权形式、设计最高速度等要素脱钩,避免规范标准在车辆选型方面的政策引导;(2)低运量轨道交通的可替代品有很多,其并非是一种必需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3)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应重视客流预测工作,并与城市道路公交比较性价比,谨慎选择敷设方式,同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4)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及低运量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低运量轨道交通 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网约车专兼职司机自动分类算法
6
作者 李之红 杨凯然 +2 位作者 赵莉 王晓雨 程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4-611,共8页
为精准区分网约车专兼职司机,优化网约车订单分派算法,提高网约车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挖掘了大量网约车平台专兼职车辆订单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订单数据生成个体车辆订单时序图,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约车订单时序关联性的专兼职司机自动分... 为精准区分网约车专兼职司机,优化网约车订单分派算法,提高网约车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挖掘了大量网约车平台专兼职车辆订单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订单数据生成个体车辆订单时序图,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约车订单时序关联性的专兼职司机自动分类模型,实现以聚类中心曲线来精准表征专兼职司机属性。模型以精准率、召回率和综合性能指数(F1)作为验证分类精度和有效性的指标,选择基于欧氏距离的聚类模型(EKmeans)和基于形状距离的聚类模型(DTWKmeans)作为基线模型,最后通过滴滴出行网约车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相比,模型生成的聚类中心曲线能够更好地表征网约车专兼职司机运营订单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能够更精确地实现网约车专兼职司机的自动分类。模型对网约车专兼职司机的分类精度显著提高,其中对专兼职司机的分类指标中F1指数分别为0.70、0.88,相较于基线模型最高分别提升了55.56%和37.50%。与基线模型相比,模型在精准率和召回率2个指标上取得了最好的平衡状态,使得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要求。基于曲线形成的聚类模型能够更好反映类的形状和特征。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对专兼职驾驶员进行分类,对于网约车平台专兼职司机精准管理、派单优化和服务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网约车 专兼职司机 自动分类模型 订单时序图 聚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风貌特征识别与比较研究——基于街区立体形态簇群分析
7
作者 曲冰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0,共11页
城市风貌的有机延续和规划管理有赖于对其物质形态特征的识别。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区风貌特征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研究提出了基于街区立体形态簇群分析的城市风貌量化表述与解析路径。基于对24个典型城市案例的识别与比较,研究发现... 城市风貌的有机延续和规划管理有赖于对其物质形态特征的识别。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区风貌特征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研究提出了基于街区立体形态簇群分析的城市风貌量化表述与解析路径。基于对24个典型城市案例的识别与比较,研究发现街区簇群的数量、斑块、边界、结构及其所识别出的城市中心位置与规模等街区形态特征,共同塑造了城市中心区风貌特征的形态基底。在详细解析簇群识别的内在机理与指标差异的同时,研究发现形态簇群的数量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类抛物线的关联特征。本研究不仅为中心区风貌的“可识别性”提供了量化依据,也为城市风貌管控、城市中心体系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形态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 街区 形态分类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域铁路Z2线BIM分类编码与竣工交付标准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郭剑勇 王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市域铁路数字化竣工交付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缺乏统一的BIM分类编码和竣工交付标准,很难高效地打通建设期与运营期工程信息传递路径。为提升市域铁路工程BIM交付应用效率,依托天津市域铁路Z2线工程开展了BIM分类编码与竣工交付标准... 市域铁路数字化竣工交付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缺乏统一的BIM分类编码和竣工交付标准,很难高效地打通建设期与运营期工程信息传递路径。为提升市域铁路工程BIM交付应用效率,依托天津市域铁路Z2线工程开展了BIM分类编码与竣工交付标准研究与实践工作,提出市域铁路工程BIM竣工交付标准,明确竣工阶段BIM交付的范围和原则,规范BIM分类编码的规则和方法,阐明BIM分类编码在交付过程的应用要点。研究成果在Z2线应用表明:通过应用BIM竣工交付与分类编码标准可以高效完成市域铁路工程数字化成果交付的关键环节,满足Z2线工程BIM竣工交付进度和精度要求,有效打通了BIM成果交付路径,为BIM技术落地应用提供了技术标准支撑,可为京津冀地区市域铁路工程BIM竣工交付提供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BIM 竣工模型 交付 分类编码 数字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桂林市2米分辨率城市湿地分类数据集
9
作者 孟子博 沈国状 +2 位作者 廖静娟 李杰鹏 陈方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78-293,共16页
城市湿地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取城市湿地面积、类型和分布信息是理解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湿地分类体系的不一致以及缺乏有效的城市湿地精细分类方法制约了城市湿地信息的准确提取。本... 城市湿地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取城市湿地面积、类型和分布信息是理解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湿地分类体系的不一致以及缺乏有效的城市湿地精细分类方法制约了城市湿地信息的准确提取。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随机森林和基于知识的层次决策树算法相结合的两阶段分类方法,利用2023年的GF-1和GF-6 PMS影像,构建了2米分辨率的桂林市城市湿地精细分类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木本湿地、草本湿地、河流、湖泊、内陆滩地、水库、养殖塘、运河/沟渠共8种湿地类型。基于分层随机抽样生成的验证样本,以及与现有数据集对比,完成2023年桂林市城市湿地精细分类结果的总体质量评估,经验证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94.61%。本数据集可为桂林市的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精细分类 桂林市 两阶段分类 GF-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公园绿地生境空间识别研究
10
作者 吴丹 王莹 乐莺 《园林》 2025年第8期121-130,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基底,其生境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供给与景观连通性。当前生境分类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精度有限、生态指示性不足、与管理应用脱节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从技术路径与生态适...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基底,其生境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供给与景观连通性。当前生境分类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精度有限、生态指示性不足、与管理应用脱节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从技术路径与生态适用性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一套面向城市公园绿地的多源遥感融合生境识别方法。以上海市6个典型城市公园为例,综合运用多光谱影像的光谱指数分析、激光雷达数据的冠层结构提取与正射影像的人工目视解译,建立分层分级的生境分类系统,覆盖从地表覆盖到植被结构的多尺度特征。分类结果共识别出14类城市典型生境类型,分类总体精度为0.843,Kappa系数为0.830,显示出较高的分类一致性与生态有效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城市公园间生境类型组成及空间格局差异显著,反映出各自独特的景观结构特征。不仅在城市遥感分类流程上实现技术整合创新,更在生境类型与生态过程之间建立解释关联,为城市生态管理提供空间化支持路径。该方法可拓展用于城市生态监测、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生境优化设计,为遥感生态学方法体系的城市化适应提供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生境空间识别 生态监测 无人机遥感 激光雷达 半人工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洪涝灾害信息智能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玲 温云亮 +4 位作者 周丽伟 郭金垒 叶金旺 陈锦帅 邹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0,共6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事件频发,给我国城市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准确掌握受灾区域的舆论主体和公众情绪,对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内涝灾害的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智能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社...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事件频发,给我国城市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准确掌握受灾区域的舆论主体和公众情绪,对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内涝灾害的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智能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反映问题和建议的诉求日益凸显,社交媒体已逐渐成为反映民众情感和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为获取自然灾害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从社交媒体中快速提取城市洪涝灾害信息,并对自然灾害信息进行主题分类和情感分析,准确掌握区域灾情的主题类别和民众舆论倾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新浪微博为例,阐述了洪涝灾害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方法,构建了基于FastText的城市洪涝灾害信息主题分类和情感分析模型,以准确掌握受灾区域的主题类别和舆论导向。以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洪涝灾害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实现了对社交媒体中城市洪涝灾害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主题分类模型对预设八种类别数据的分类预测F1值达到0.80以上,且情感分析模型基本能够准确预测情感标记为“负面”的数据,这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FastText的城市洪涝灾害信息主题分类和情感分析模型能够满足支撑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动态掌握洪涝灾害发展态势及公众情绪的需求,对防涝减灾调度、安抚民众情绪和实时定点救援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社交媒体 FastText 文本分类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潇然 许心越 +3 位作者 潘保霏 李建民 孔庆雪 孙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0-993,共14页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流角度选取组合聚类指标对既有车站进行聚类,形成各类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其次,从建成环境角度计算既有车站的土地混合熵、不同POI(Point of interest)数量、度和介数等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重要度指标筛选和对数变换拟合确定建成环境特征与地铁客流特征的映射关系表达式。最后,输入新线车站的建成环境特征,依据上述映射关系计算新线车站的客流特征值,结合既有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进行新线车站客流特征归类,实现客流数据缺失条件下的新线车站分类。为验证方法有效性,采用北京地铁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分类方法能够实现新线车站开通前的车站类型提前划分,具有较好的分类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日车站与周末车站分类存在的差异与通勤行为特性、土地开发程度有关;研究方法在不同线路数据集上都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效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失数据条件下的车站分类和新线开通期地铁运营组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开通 车站分类 建成环境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多视图网络的政务事件分拨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子琛 易修文 +2 位作者 陈顺 张钧波 李天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2,共7页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由各地市政府设立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推进,12345热线作为市民与政府交流纽带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并对事件处置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事件分拨方法主要依赖于分拨...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由各地市政府设立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推进,12345热线作为市民与政府交流纽带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并对事件处置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事件分拨方法主要依赖于分拨人员人工操作、速度较慢、准确率不高,且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多视图网络的政务事件分拨方法。首先,通过自监督学习训练带权重的图卷积神经网络,从历史记录中抽取事件归口-分拨部门的分拨行为特征作为事件的归口视图。其次,使用经过政务领域语料微调的BERT模型,提取事件描述与事件标题的语义特征,得到事件的语义视图。然后,使用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网络,将事件的两种视图融合,得到事件的融合表征。最后,将融合表征输入分类器,得到事件分拨的结果。在南通市12345热线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基线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事件分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45热线 事件分拨 文本分类 多视图学习 深度学习 城市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星 赵金宝 +2 位作者 刘文静 姜嘉伟 徐月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231,共10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纳入功能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站点地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在青岛市的实证研究中,以扩展模型3项价...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纳入功能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站点地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在青岛市的实证研究中,以扩展模型3项价值得分为输入,采用层次K-Means聚类法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5类:从属型、场所滞后型、平衡发展型、节点滞后型和压力型。其中压力型和节点滞后型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区,但节点滞后型的节点价值低于平均水平;平衡发展型站点的指标价值适中,而场所滞后型的场所价值相对较低,表明该类站点地区的土地开发滞后于轨道交通建设;从属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片区,各项指标普遍较低。通过分析典型站点,得到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和土地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站点分类 土地利用 协同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策略改进ASO-LSSVM的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庆龄 裴玉龙 +2 位作者 董春彤 刘静 潘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41,共11页
为解决现有智能算法在优化支持向量机识别风险驾驶行为过程中收敛速率缓慢和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采用Tent映射取代原子搜索优化算法(ASO)种群初始化随机设置的方式,增加原子种群多样性和质量;其次,使用逐维小孔成像反向学习与柯西变... 为解决现有智能算法在优化支持向量机识别风险驾驶行为过程中收敛速率缓慢和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采用Tent映射取代原子搜索优化算法(ASO)种群初始化随机设置的方式,增加原子种群多样性和质量;其次,使用逐维小孔成像反向学习与柯西变异混合机制,提高原子个体择优位置的多样性,克服A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过早收敛的问题;最后,通过引入自适应变螺旋搜寻策略改进原子个体位置更新过程,以提升A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间关系的有效平衡,缓解A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上海北横通道出口匝道车辆轨迹数据为输入,使用混合策略改进ASO算法寻优求解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构建基于混合策略改进原子搜索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SO-LSSVM的快速路出口匝道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模型。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ASO算法在12个基准测试函数数值仿真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最佳适应度和最差适应度等方面均更接近最佳优化值。IASO-LSSVM模型相较于ASO-LSSVM和LSSVM等模型的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结果误差指标正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增加11.5~24.5、14.1~29.0、15.1~28.6和14.7~31.2个百分点,且在不同类型风险驾驶行为识别结果中误差变化范围最小。IASO算法参数寻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率优于ASO算法,且IASO-LSSVM模型可用于不同类型风险驾驶行为精准识别,可为车辆行驶轨迹状态合理判别,制定风险驾驶行为预警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快速路出口匝道 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 原子搜索优化 混合策略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驱动的城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模式变迁——基于双层关联协同框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先锋 周翎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0,共10页
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推进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系统协同发展是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基于系统理论,以杭州市江干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多系统协同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平行关... 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推进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系统协同发展是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基于系统理论,以杭州市江干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多系统协同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平行关联—互动关联”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框架,阐释抽象系统理论与微观实践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①遵循制度、契约、志愿行为逻辑的多类型关联,既可能增强互补效应,也可能产生封闭倾向和冲突风险;②开放的系统具有适存性特点,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系统的序化发展,体现了从平行关联向互动关联的进阶过程;③政策执行系统变迁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创新推动,也依赖于共同理念、组织网络、技术条件等因素的支持。促进双层关联协同发展的措施包括:①增强政策执行过程的回应功能和协商功能,创造地方政府回应社会诉求的制度空间,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话语悬置和价值分歧,构建协商性公共领域;②建构“分立”到“融合”的多类型关联机制,推动结构化角色安排和过程控制的“强联结”,建立以目标驱动和自主导向的“弱联结”,强化数字赋能环境治理的智能化、简约化、精准化;③发挥政府创新驱动的双层关联协同作用,推动多主体利益整合的政策创新,畅通多主体参与地方决策的途径,发挥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统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城市垃圾分类 双层关联协同 系统适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站点分类的城市轨道短时客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泰州 徐金华 +2 位作者 陈姜会 李岩 任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3-353,共11页
精确、可靠的短时客流预测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保障。考虑不同站点的客流时序特征差异,在对站点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城市轨道站点客流的深度学习预测方法。以动态时间规整及K-means算法对站点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站点的客流时序... 精确、可靠的短时客流预测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保障。考虑不同站点的客流时序特征差异,在对站点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城市轨道站点客流的深度学习预测方法。以动态时间规整及K-means算法对站点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站点的客流时序特征;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对各类站点客流数据进行分解,以减少数据噪声的影响;提出一种融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和Transformer模型的深度学习预测方法,从而预测不同类型站点客流。应用西安市轨道交通客流数据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工作日及非工作日的客流数据时序特征可将站点分为职住均衡型、商务办公型、休闲娱乐型和密集居住型4类,所提出的方法在不同类型站点的客流预测结果相比于其他3种单一模型和3种组合模型,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6.36%~51.02%、均方根误差降低10.35%~50.7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14.71%~48.62%,基于15 min、30 min、45 min及60 min不同时间间隔统计的站点客流数据的预测结果相比于其他6种模型,3种指标分别降低了12.63%~51.02%、8.08%~49.12%和6.83%~4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预测 站点分类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岩 杜弘宇 +3 位作者 王莉萍 张琳琳 吴嘉豪 康佳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参考。首先,概述了光学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及地面传感数据等数据源在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的应用,对不同数据源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基于阈值分割、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3种分类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应用于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各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中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被 城市遥感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乘时间成本的客流分类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佳林 高悦尔 齐瑞臻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937,共17页
文章基于公交IC刷卡数据,构建收入法模型评估厦门市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客流换乘的时间成本,与政策规定所减免的费用进行对比,根据乘客的换乘时间评估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乘客出行的整体效益,将换乘客流划分为换乘零成本客流、换乘额外费... 文章基于公交IC刷卡数据,构建收入法模型评估厦门市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客流换乘的时间成本,与政策规定所减免的费用进行对比,根据乘客的换乘时间评估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乘客出行的整体效益,将换乘客流划分为换乘零成本客流、换乘额外费用成本客流、换乘额外时间成本客流、换乘额外时间+费用成本客流4类,并从站点、线路、交通小区、OD点密度、通勤与非通勤5方面分析了各类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站点以岳阳小区为中心的区域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客流;线路以24路为主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客流;交通小区以地铁及岛内BRT线路周边的交通小区聚集大量不同类型客流;OD点密度以轨道一号线各站点和BRT各站点作为起点或讫点,聚集大量换乘客流;通勤时各类客流的活动范围较小,跨距较短,跨岛客流相对较少,非通勤时客流呈较明显的跨岛趋势,且跨距普遍较长。文章量化乘客的换乘时间成本以直观反映换乘的实际损耗,为进一步提升公交用户体验,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制定科学有效的换乘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优惠政策 城市公共交通 收入法模型 换乘时间成本 客流分类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点云数据的城市道路特征目标提取与三维重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宇彤 李峰 +5 位作者 周思齐 魏文雪 张松 杨扬 张强 李艳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首先通过提取路缘石描述算子来确定边界线,然后生成点云数据的地理参考图像,提取出精细化的道路标识线。接着在平滑度约束下进行杆状地物检测,再通过分类算法区分路灯和行道树。最后,分析了道路模型三维重构所需的参数,并提出一种连续四边形重建方法,实现了对道路元素的三维重构。实验结果显示,该研究方法在道路点云数据目标提取的评价精度达到92%,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城市道路 目标提取 目标分类 三维重构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