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 tree specie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ultispectral airborne LiDAR
1
作者 HU Pei-Lun CHEN Yu-Wei +3 位作者 Mohammad Imangholiloo Markus Holopainen WANG Yi-Cheng Juha Hyyppä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6,共6页
Urban tree species provide various essenti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cities,such as regulating urban temperatures,reducing noise,capturing carbon,and mi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The quality of these services... Urban tree species provide various essenti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cities,such as regulating urban temperatures,reducing noise,capturing carbon,and mi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The quality of these services is influenced by species diversity,tree health,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rees.Traditionally,data on urban trees has been collected through field surveys and manual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In this study,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spectral airborne laser scanning(ALS)data in classifying 24 common urban roadside tree species in Espoo,Finland.Tree crown structure information,intensity features,and spectral data were used for classification.Eight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were tested,with the extra trees(ET)algorithm performing the best,achieving an overall accuracy of 71.7%using multispectral LiDAR data.This result highlights that integrating structural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within a single framework can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Futur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identifying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for species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ing algorithms with greater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pectral airborne LiDAR machine learning tree species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rared aircraft few-shot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network
2
作者 HUANG Zhen ZHANG Yong GONG Jin-Fu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In response to the scarcity of infrared aircraft samples and the tendency of traditional deep learning to overfit,a few-shot infrared aircraft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networks is proposed.This... In response to the scarcity of infrared aircraft samples and the tendency of traditional deep learning to overfit,a few-shot infrared aircraft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networks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ombines two core modules:a simple parameter-free self-attention and cross-attention.By analyzing the self-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support images and query images,it achieves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of infrared aircraft under few-shot conditions.The proposed cross-correlation network integrates these two modules and is trained in an end-to-end manner.The simple parameter-free self-attention is responsible for extract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image while the cross-attention can calculate the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images further extracting and fusing the features between images.Compared with existing few-shot infrared target classification models,this model focuses on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thermal texture information of infrared images by modeling the semantic relevance between the features of the support set and query set,thus better attending to the target object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outperforms existing infrared aircraft classification methods in various classification tasks,with the highest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mprovement exceeding 3%.In addition,ablation experiments and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ls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imaging aircraft classification few-shot learning parameter-free attention cross att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测定淀粉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长波 徐朔 +3 位作者 凌衍东 杨江江 金美琳 赵钜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6,240,共5页
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在食品领域是一门重要技术,它可以测试薄膜、块体、粉体、液体、流体等样品的结构特征而不改变其形态。文章浅析了小角X射线散射原理,阐述了其在淀粉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分析以及相关参数表征淀粉粒子形状... 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在食品领域是一门重要技术,它可以测试薄膜、块体、粉体、液体、流体等样品的结构特征而不改变其形态。文章浅析了小角X射线散射原理,阐述了其在淀粉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分析以及相关参数表征淀粉粒子形状、平均界面层厚度、分形维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测定其他食品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淀粉 淀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入射In靶激发L系特征X射线的角分布研究
4
作者 柳钰 王兴 +4 位作者 徐忠锋 周贤明 程锐 张小安 梁昌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ι)/L_(γ1);由相对强度比L_(ι)/L_(γ1)与二阶勒让德函数P_(2)(cosθ)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特征X射线Lι在被测能量下呈各向异性发射,推得Lι特征X射线的各向异性参数β为-0.179±0.011,进而得到In靶L_(3)亚壳层的定向度A_(20)为-0.422±0.025,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根据PWBA(Plane wave born approximation)模型和ECPSSR(Energy-loss coulomb-repulsion perturbed-stationary-state relativistic)模型,计算了250 keV质子入射下,In靶L亚壳层电离截面σ及Coster-Kronig跃迁矫正因子κ,在根据各向异性参数计算L_(3)亚壳层定向度的过程中考虑了Coster-Kronig跃迁的作用.分析认为本实验碰撞速度下,通过电子转移方式产生空穴的截面比直接电离小的多,所以没有对L_(3)亚壳层定向度进行电子转移因素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电离 特征x射线 角分布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烧氢/氨对煤粉锅炉NOx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张波 张国军 +4 位作者 贾子秀 王志超 李宗泰 晋中华 房凡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0,共7页
分析某600 MW燃煤机组掺烧氢/氨对NOx排放的影响。根据煤质分析及试验结果修正反应动力学文件,根据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结果构建完全搅拌全混流反应器(perfectly stirred reactor,psr)反应器网络,结合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锅... 分析某600 MW燃煤机组掺烧氢/氨对NOx排放的影响。根据煤质分析及试验结果修正反应动力学文件,根据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结果构建完全搅拌全混流反应器(perfectly stirred reactor,psr)反应器网络,结合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锅炉在一次风、周界风、二次风、二次风后4个位置的5个方案,分别掺烧氢/氨后的NOx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锅炉,氢气掺烧位置位于二次风方案,掺氢20%工况,NO降低32.4%、未燃尽碳排放量与纯煤工况相当;氨气掺烧位置位于二次风后方案,NO排放量略高于纯煤工况,未燃尽碳排放量显著减小。上述2个方案是该锅炉以NO_(x)排放作为评价指标的掺氢/氨燃烧的推荐方案。该方法和结论可为掺烧氢/氨技术的工程实施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燃烧 掺氨燃烧 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中仙人掌X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6
作者 柏自琴 罗会 +2 位作者 解璞 郑伟 刘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仙人掌X病毒(cactuSviruSX,CVX)严重威胁世界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对该病毒的定量检测,本研究根据CVX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CVX-F/-R,建立了引物浓度150 nmol/L,退火温度62℃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仙人掌X病毒(cactuSviruSX,CVX)严重威胁世界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对该病毒的定量检测,本研究根据CVX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CVX-F/-R,建立了引物浓度150 nmol/L,退火温度62℃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引物扩增效率为97.38%,R^(2)为0.9965,对标准品的检测极限浓度为8×10^(2)拷贝/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对火龙果不同组织中CVX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病毒在花丝中的含量最高,之后依次为花萼、花瓣、嫩枝、老枝和根。对采自贵州黔南州的40份火龙果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32份阳性样品。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今后CVX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x病毒 火龙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的透明柔性导电膜薄膜厚度表征
7
作者 张少鸿 莫家媚 苏秋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已越来越成为实验室的常规必备设备。XPS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典型的分析深度约为10 nm,主要用于表征材料表面元素及其化学状态,并可利用刻蚀离子枪对材料元素及其化学态纵深分布进行研究。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已越来越成为实验室的常规必备设备。XPS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典型的分析深度约为10 nm,主要用于表征材料表面元素及其化学状态,并可利用刻蚀离子枪对材料元素及其化学态纵深分布进行研究。XRD主要利用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测定材料的晶体结构;同时可利用材料表面、界面对X射线的反射,研究材料的物性,包括密度、厚度、粗糙度等。利用实验室常规的XPS和XRD联合表征多层薄膜厚度;结合两者各自的优势,通过简单、便捷的方法实现多层薄膜的结构表征。通过XRD测试多层薄膜的反射干涉条纹,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得到其厚度信息;通过XPS深度剖析得到膜层组分及其纵向分布的信息,从而完整表征了多层薄膜的结构。所表征的样品为组成和结构未知的透明柔性导电膜。结合XPS和XRD分析得到结果:薄膜为三层复合膜结构,首层由SnO_(2)、In_(2)O_(3)、TiO_(2)和ZnO组成,厚度为42.6 nm;中间为19.2 nm Ag纳米线;靠近基底层由ZnO、In_(2)O_(3)和TiO_(2)组成,厚度为59.0 nm。建立的方法完全避免了建模的繁杂过程和不确定性,方便、快速地得到薄膜结构组成,包括:每层薄膜厚度、组成成分、层间堆叠顺序等。方法在薄膜研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应用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射线衍射(xRD) 薄膜厚度 深度剖析 x射线反射率(xRR)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罗索尤单抗治疗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临床分析
8
作者 杨帆 李娟 +7 位作者 张网林 常国营 李辛 李芸芸 佘佳笑 林卡娜 李浩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119,共8页
目的 总结布罗索尤单抗治疗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XL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于内分泌代谢科住院,采用布罗索尤单抗治疗因PHEX基因变异导致XLH的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5岁11月龄,因“双下... 目的 总结布罗索尤单抗治疗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XL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于内分泌代谢科住院,采用布罗索尤单抗治疗因PHEX基因变异导致XLH的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5岁11月龄,因“双下肢畸形3年,伴骨痛2个月”就诊。入院时血磷值0.82 mmol/L,骨骼X线检查示长骨干骺端杯口状、毛刷样改变,诸骨改变符合佝偻病表现。患儿母亲存在身材矮小、双下肢畸形伴骨痛症状。基因检测发现患儿PHEX基因变异(c.1282C>T,p.Gln428*,来源于母亲)。予以布罗索尤单抗治疗后,患儿血磷值较用药前升高,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生长速率较前增快,骨痛好转,活动耐量提高,骨骼畸形程度较前明显好转,且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布罗索尤单抗用于治疗因PHEX基因变异导致XLH的患儿,可改善多项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罗索尤单抗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 PHEx基因 低磷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爪兰X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柏自琴 郑乾明 +5 位作者 解璞 罗会 郑伟 王正媛 欧子艳 奉皇书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61,共6页
蟹爪兰X病毒(zygocactus virus X,ZyVX)寄主广泛、发病率高、种传率高,在贵州火龙果主产区普遍发生。为实现对该病毒的精准检测测报,根据多个ZyVX分离株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ZyVX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 蟹爪兰X病毒(zygocactus virus X,ZyVX)寄主广泛、发病率高、种传率高,在贵州火龙果主产区普遍发生。为实现对该病毒的精准检测测报,根据多个ZyVX分离株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ZyVX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贵州火龙果主产区罗甸、望谟、册亨、镇宁等4个县的田间40份疑似病毒病病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靶标序列157 bp,建立了引物浓度150 nmol/L,退火温度61℃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ZyVX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3.3433 x+43.198(R^(2)=0.9983),扩增效率为99.11%,对标准品的检测极限浓度为8×10^(2)拷贝/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田间病样平均检出率为82.5%,与普通PCR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可用于ZyVX在植株及传播介体体内的快速准确诊断,为开展该病毒的监测、科学防控及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爪兰x病毒 ZyVx 火龙果 病毒病 RT-Q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聚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疫苗中铝含量
10
作者 刘丛丛 温家欣 +5 位作者 林元亨 梁蔚阳 杨志业 邓锋 罗欣阳 赵苗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4-2240,共7页
疫苗中铝佐剂含量是影响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如何快速、准确测定疫苗制品中的铝含量是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的迫切需求。采用双曲面弯晶的单色聚焦技术,以基本参数法校正基体效应,采用30%硝酸溶液、40℃加热25 min对疫苗制品进... 疫苗中铝佐剂含量是影响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如何快速、准确测定疫苗制品中的铝含量是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的迫切需求。采用双曲面弯晶的单色聚焦技术,以基本参数法校正基体效应,采用30%硝酸溶液、40℃加热25 min对疫苗制品进行预处理,厚度为4μm的聚丙烯薄膜为封底材料,在低电压、高电流的激发条件下探测300 s,建立了快速测定疫苗中铝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6个不同种类的疫苗基质中铝元素测量值和理论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7和0.090 mg·mL^(-1)。在0.3~0.7 mg·mL^(-1)加标水平内,平均回收率为97.6%~102%,精密度RSD(n=6)为2.4%~6.7%。90天内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变异系数为4.7%。以ICP-OES、ICP-MS为参比进行准确度验证,6个品种70批疫苗制品与参考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10%,可实现现场检测,无需依赖大型设备仍可获得准确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单色聚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无需标准物质、准确度高、精密度佳、检测限低的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测定疫苗制品中铝佐剂含量,具有广泛的实际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单色聚焦 疫苗 铝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系统偏差分析及订正
11
作者 文浩 王辉 +2 位作者 张扬 吴蕾 李瑞义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6,共14页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利用小雨法筛选出ZDR数据获得其逐仰角逐径向平均值,分析了ZDR的受影响因素和受影响程度;并利用相应时段的大量雨滴谱数据,通过T矩阵法计算的ZDR中值作为基准,开展全体扫ZDR的系统偏差订正。结果表明:(1)避雷针对于北京X波段雷达ZDR有较大的影响,影响范围在10°~25°,平均影响幅度在0.16~1.21 dB;(2)门头沟和怀柔雷达的ZDR数据,除受避雷针影响外,还分别受近距离铁塔、信号塔的影响,受影响方位角度小于避雷针;(3)差分反射率因子受部分波束遮挡会导致较大的系统偏差,房山X波段雷达ZDR数据显示部分波束遮挡可使其值增大1.19 dB;(4)本文提出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所有仰角所有径向由避雷针、部分波束遮挡等因素导致的ZDR值不合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差分反射率因子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研究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概述
12
作者 赵志娟 徐鹏 +2 位作者 章小余 屈宝龙 刘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料表界面研究领域中最有效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以其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和表面灵敏性已经成为研究催化材料的标准分析工具,且随着XPS仪器的日益普及,其应用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催化剂材料中的活性组分多趋于低含量、小尺度且成分复杂不稳定,对XPS高质量测试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催化剂研究中的常规XPS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对样品制备、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谱图解析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XPS技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他材料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多相催化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少量生物样品中的Cl及其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13
作者 王祎亚 马生凤 +2 位作者 许春雪 孙红宾 张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1-740,共10页
生物样品中Cl组分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未见有少量样品分析方法的系统研究,通过对称样量、曲线校正分段以及Ge弯晶等条件的研究,在20 mm的测量直径特定条件下,采用经验系数校正模型,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技术建立了少量... 生物样品中Cl组分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未见有少量样品分析方法的系统研究,通过对称样量、曲线校正分段以及Ge弯晶等条件的研究,在20 mm的测量直径特定条件下,采用经验系数校正模型,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技术建立了少量生物样品中的Cl组分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生物样品中Cl组分无限厚度的最低用样量实验,结果表明,0.20 g样品即可满足生物样品中Cl组分的分析测试。称取0.20 g生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采用内径20 mm的镶边压片技术,选择Ge弯晶晶体,超薄铍窗为30μm,在真空状态下对Cl进行激发和探测,曲线校正选浓度低、中段曲线校正模式,低浓度段(0~0.10%)曲线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68,中浓度段(0.10%~2.80%)曲线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99,检出限为1.3μg/g,远低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中Cl的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的检出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分析测试要求。根据7个生物样品的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估。鉴于同一样片随测量次数的增加其分析值不稳定的情况,建议样片现制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少量生物样品 不确定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态TiO_(2−x)-Au团簇复合结构设计实现高效可见光驱动CO_(2)还原
14
作者 肖立 岐少鹏 +5 位作者 周昆 薄雅楠 王秀林 姚辉超 戴若云 隋依言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2-3071,共10页
提高太阳光吸收能力和电荷分离效率对TiO_(2)基光催化剂实现高效CO_(2)光还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TiO_(2)纳米片同步引入氧空位和Au团簇,构建了TiO_(2−x)-Au团簇。TiO_(2−x)与Au团簇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光诱导电荷分离和... 提高太阳光吸收能力和电荷分离效率对TiO_(2)基光催化剂实现高效CO_(2)光还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TiO_(2)纳米片同步引入氧空位和Au团簇,构建了TiO_(2−x)-Au团簇。TiO_(2−x)与Au团簇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光诱导电荷分离和迁移过程,这对促进CO_(2)光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合成的TiO_(2−x)-Au团簇增强了光催化CO_(2)还原为CO的能力,其中TiO_(2−x)-Au_(4.985)团簇的光催化性能最好,CO产率9.45μmol/(g·h)明显优于纯TiO_(2−x)和TiO_(2)。本研究为开发新型TiO_(2)基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 TiO_(2−x) Au团簇 光催化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稀有金属伟晶岩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青海茶卡北山锂铍矿床为例
15
作者 王新 梁婷 +5 位作者 李积清 余福承 李善平 韩杰 谭细娟 凤永刚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2-1366,共15页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pXRF)是一种快速、便捷的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金、铜、锌、铁等矿产的野外勘查和矿体圈定,鲜有应用于锂铍稀有金属矿床勘查的报道。本文以青海茶卡北山伟晶岩型锂铍矿床的块状样品、组合样品为对象,探讨p...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pXRF)是一种快速、便捷的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金、铜、锌、铁等矿产的野外勘查和矿体圈定,鲜有应用于锂铍稀有金属矿床勘查的报道。本文以青海茶卡北山伟晶岩型锂铍矿床的块状样品、组合样品为对象,探讨pXRF在稀有金属矿石成分分析的实验条件、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在含矿性评价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XRF单点重复测量结果稳定,分析时间影响小,粉末状样品用pXRF和ICP-MS定量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其中伟晶岩分析结果拟合度在0.9404~0.9900之间,平均0.9633,pXRF分析伟晶岩粉末样品效果最佳。pXRF分析结果显示伟晶岩中伴生元素Ca、Nb含量与Li、Be具有显著相关性,铍矿化伟晶岩大部分都具有低Ca(<2000×10^(-6))、高Nb的特征,锂矿化伟晶岩具有高Nb特征,不含矿伟晶岩具有高Ca(2000×10^(-6)~5000×10^(-6))、低Nb的特征。利用该特征在野外勘查以及钻探编录中配合手持式研磨仪使用可以快速判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含矿性,提高稀有金属伟晶岩脉的勘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 野外勘查 茶卡北山 伟晶岩型锂铍矿床 含矿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硅、铝
17
作者 张敏 甘黎明 +4 位作者 冯博鑫 门倩妮 王啸 廖彬膑 王鹏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铁矿石组分的构成和占比极其复杂,其中铁、硅和铝作为主要组分,其含量对于研究铁矿石的性质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对于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准确测定铁矿石中的铁、硅和铝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使用熔融... 铁矿石组分的构成和占比极其复杂,其中铁、硅和铝作为主要组分,其含量对于研究铁矿石的性质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对于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准确测定铁矿石中的铁、硅和铝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使用熔融制样技术,利用高温灼烧法去除铁矿石中氟、氯、硫以及碳,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建立标准曲线对铁矿石中的铁、硅和铝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考察最佳称样比例、脱模剂用量、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等条件,实验表明,称样比例为1∶8,用5滴脱模剂用量,在1150℃下熔融10 min的样品质地均匀、完整透明、光滑无气泡。对铁矿石国家一级标准标准物质GBW07822、GBW07824、GBW07827分别进行8次平行测定,计算铁、硅和铝量测定结果,其正确度(RE)为0.15%~1.4%,精密度为(RSD,n=8)0.080%~1.6%,两项结果均符合DZ/T 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方法用于铁矿石中铁、硅和铝量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制样 铁矿石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谱峰拟合中的参数设置
18
作者 姜志全 李秋花 +1 位作者 刘建一 刘婉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1507,共7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测试数据通常需要进行谱峰拟合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谱峰结合能位置和表面物种的相对含量信息。但XPS谱峰拟合过程存在着严重的人为因素,使得拟合结果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错误...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测试数据通常需要进行谱峰拟合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谱峰结合能位置和表面物种的相对含量信息。但XPS谱峰拟合过程存在着严重的人为因素,使得拟合结果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错误。造成拟合错误的原因主要就是对谱峰信号的拟合参数没有做任何限定,或者做出了错误的限定。光电子信号有4个基本要素,即自旋轨道分裂间距、分裂谱峰强度、谱峰的形状和对称性、谱峰的半高峰宽。文章阐述了这4个基本要素的物理本质,并且给出了拟合参数设置的合理建议。XPS谱峰拟合并不是简单地做数值运算,而是需要对光电子信号的上述4个基本要素做合理的关联与约束,使得拟合后的总包络线与原始谱线尽量吻合,并且各分谱都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谱峰拟合 拟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在地质分析中的若干难点及应用现状
19
作者 袁静 李迎春 +3 位作者 谭桂丽 黄海波 张华 刘娇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具有无损、快速、环保和分析精度高等特点,常作为地质样品中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地质样品的矿物组成、物理结构特征(如尺寸、形状和分层等)和化学成分(如元素组成、化学形态等)的复杂性与多样...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具有无损、快速、环保和分析精度高等特点,常作为地质样品中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地质样品的矿物组成、物理结构特征(如尺寸、形状和分层等)和化学成分(如元素组成、化学形态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XRF在地质样品分析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本文从小样品量和珍贵样品的分析、XRF的散射效应的应用、易挥发元素分析、变价元素分析和稀有金属分析等方面,对XRF在地质分析中的难点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指出制备易于保存和便于反复测量的小尺寸样片是小样品量和珍贵样品XRF分析的合适方法;XRF散射效应可用于成分未知的样品中更多化学成分信息的获取以及异质性样品原位分析误差的校正;超细粉末制样、稳定剂的加入和标准加入法建立工作曲线是解决易挥发元素XRF分析困难的方法。认为元素的特征X射线相对强度可用于变价元素价态和形态的分析;优化校准曲线、降低熔融制样的稀释比、高压激发和改善谱线重叠干扰是解决稀有金属分析困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小样品量和珍贵样品 散射效应 易挥发元素 变价元素 稀有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水利测雨雷达在黄河三小区间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吉峰 严昌盛 +3 位作者 王爽 张斐 王鹏 韩作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探究X波段水利测雨雷达在黄河三小区间的适用性,基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的雷达和雨量站监测数据,通过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相对平均偏差、平均相对误差、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等多项指标对雷达监测降雨量和临近预报降雨量的准确... 为探究X波段水利测雨雷达在黄河三小区间的适用性,基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的雷达和雨量站监测数据,通过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相对平均偏差、平均相对误差、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等多项指标对雷达监测降雨量和临近预报降雨量的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雷达监测降雨量与雨量站监测降雨量较为接近,离散度低,相关系数均大于0.500,均方根误差均小于6.000 mm,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0.130;雷达监测面雨量与雨量站插值面雨量的降雨落区基本吻合,雷达测值总体高估,尤其是强降雨中心区明显偏大,但在雷达探测边缘区域存在一定低估;雷达面雨量图的整体细节和轮廓特征较明显,监测精度显著高于雨量站;雷达1、3 h预报场和实况场整体形态大体吻合,降雨落区较为接近,3 h预报效果较1 h预报效果有所减弱;预报评分随降雨量阈值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水利测雨雷达 雨量站 预报 监测 黄河三小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