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性小体水平联合ECP/MPO比值预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娟娟 程泽星 肖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96-3201,共6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水平联合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髓过氧化物酶(MPO)比值预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205...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水平联合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髓过氧化物酶(MPO)比值预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205例,根据患者术后1年是否复发分为非复发组与复发组。筛查影响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NLRP3炎性小体水平、ECP/MPO比值、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免疫球蛋白E高于非复发组(P<0.05)。NLRP3炎性小体水平、ECP/MPO比值、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免疫球蛋白E为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NLRP3炎性小体水平、ECP/MPO比值及二者联合预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23、0.815、0.899(P<0.05),且二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NLRP3炎性小体水平联合ECP/MPO比值预测鼻内镜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嗜酸性阳离子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鼻内镜术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优化与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海燕 徐开娟 +1 位作者 曾鑫峰 刘蔚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I0001,共9页
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有助于理清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与模式,引导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阐述体育产业统计的重要性、回顾体育产业统计发展历程和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梳理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7个方面提出完善与... 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有助于理清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与模式,引导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阐述体育产业统计的重要性、回顾体育产业统计发展历程和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梳理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7个方面提出完善与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的建议:1)加强体育产业名录库建设;2)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3)优化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4)建立体育产业动态监测机制;5)加强体育产业统计信息化建设;6)将体育消费调查纳入体育产业统计体系;7)加强对体育产业社会效益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统计体系 名录库 统计分类 统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细乳液聚合制备官能化聚硅氧烷 被引量:5
3
作者 万小芳 黄春柳 +2 位作者 李友明 柴欣生 胡会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80,93,共7页
采用阳离子细乳液聚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EDEV)为封端剂制备分子链端含双键的聚硅氧烷中间体,以进一步合成疏水性能更好的硅丙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DBSA用量、封... 采用阳离子细乳液聚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EDEV)为封端剂制备分子链端含双键的聚硅氧烷中间体,以进一步合成疏水性能更好的硅丙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DBSA用量、封端剂种类、EDEV用量及EDEV加入时间对D4单体转化率、产品粒径及其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85℃、DBSA用量6%、EDEV用量1.0%、聚合反应开始后3h加入EDEV可得到粒径为95.3nm、PDI为0.123的稳定有机硅细乳液聚合产品,单体转化率达92.1%;FT-IR分析表明封端剂有效地参与了细乳液聚合反应;TEM测试表明聚合物粒子为纳米结构.文中还建立了主要工艺参数对D4阳离子细乳液聚合制备官能化聚硅氧烷的转化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细乳液聚合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十二烷基苯磺酸 封端剂 单体转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变化特性的随机谱载荷下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松林 蒋燕娜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谱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该模型以结构强度变化特性为基础,考虑低幅载荷强化和损伤的双重效应,既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又更合理地反映了疲劳过程中零件强度值随着载荷的变化而相应地增高和衰减的特性,克服了传...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谱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该模型以结构强度变化特性为基础,考虑低幅载荷强化和损伤的双重效应,既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又更合理地反映了疲劳过程中零件强度值随着载荷的变化而相应地增高和衰减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忽略低幅载荷强化作用的缺陷。经过两种构件的试验验证表明,此模型与传统的累积损伤模型相比能更准确地预测构件在随机载荷下的寿命,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预估 随机谱载荷 强化和损伤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特大跨混凝土连续梁徐变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薛照钧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解决由于没有实测数据作参考而造成对徐变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选取已建的3座高铁特大跨混凝土连续梁,对其收缩、徐变的设计、计算、实测及远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3种徐变计算方法,最终选取采用《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 为解决由于没有实测数据作参考而造成对徐变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选取已建的3座高铁特大跨混凝土连续梁,对其收缩、徐变的设计、计算、实测及远期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3种徐变计算方法,最终选取采用《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的方法计算徐变,对比计算与实测结果,分析表明:混凝土徐变变形一年内可完成总量的70%以上;梁合龙后,二期恒载加载龄期在60 d时徐变速率对梁挠度的后期影响非常小;为控制徐变,设计梁时应使截面上、下缘应力在预应力及恒载作用下尽量接近;采用所选规范计算收缩、徐变可满足工程要求;根据实测变形数据,采用双曲线法预测的连续梁长期徐变与数值计算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碴轨道 连续梁 徐变 预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铁矿法沉铁过程Fe^(2+)浓度预测建模
6
作者 李勇刚 王莎 +1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针铁矿法沉铁过程中反应器出口的二价铁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为此需要建立二价铁离子浓度预测模型,以系统入口参数和控制参数等输入条件为依据,实现预测反应器出口二价铁离子的浓度值。基于化学反应动... 针铁矿法沉铁过程中反应器出口的二价铁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为此需要建立二价铁离子浓度预测模型,以系统入口参数和控制参数等输入条件为依据,实现预测反应器出口二价铁离子的浓度值。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确立预测模型的结构;对于模型中难以确定的参数,采用蕴含大量工况信息的实际生产数据辨识得到。通过参数输出灵敏度矩阵分析参数模型的敏感度,并将灵敏度信息引入模型参数辨识的目标函数,以提高模型参数的辨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预测结果能很好地跟踪现场生产数据的波动,模型的精度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法沉铁 二价铁离子浓度 预测模型 敏感度分析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疼痛学会对世界卫生组织ICD-11慢性疼痛分类的修订与系统化分类 被引量:90
7
作者 陈军 王江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330,共8页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规模流调、临床疼痛诊治和预后评估等实践应用造成困难。为此,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有关专家组对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的标注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并制订了一个系统的分级诊断分类目录。本文在总结《PAIN》杂志(2019年160卷1期)ICD-11叙述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中文版IASP修订的ICD-11版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和评估标准。期待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在今后大规模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疼痛专科和其它相关科室诊治与预后评估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国际疾病分类11版(ICD-11) 国际疼痛学会 疼痛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罗庚经济最优化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木法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78,共20页
本文介绍学习华罗庚经济最优化的数学理论的新体会.一是将该模型的稳定性研究转化为马氏链同样理论的研究.二是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算法.三是介绍并修正华先生发表于1987年、但尚未引起重视的关于带消费的实际模型的简洁处理方案.同时给出... 本文介绍学习华罗庚经济最优化的数学理论的新体会.一是将该模型的稳定性研究转化为马氏链同样理论的研究.二是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算法.三是介绍并修正华先生发表于1987年、但尚未引起重视的关于带消费的实际模型的简洁处理方案.同时给出了简单例证.为读者方便,本文还包括前期成果回顾、历史考证、必备知识概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华罗庚模型 马氏链 稳定性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肺癌影像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利叶 任雪婷 +2 位作者 赵涓涓 武炜 杨倩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87,共17页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基因组学在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为肺癌的智能诊断与预后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了更加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广泛的应用,详细描述了人工智能方法在肺癌影像基因组学...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基因组学在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为肺癌的智能诊断与预后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了更加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广泛的应用,详细描述了人工智能方法在肺癌影像基因组学领域用于诊断与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影像基因组学中的角色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癌影像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从肺癌基因表型识别、影像基因双向相关分析、预后预测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且评估了放射组学与深度学习算法在每个问题中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其次,总结了智能影像基因组学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基因组学在肺癌诊断、生存复发预测、疗效反应评估和了解肿瘤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需要结合实际的临床需求,建立一种统一、标准、完善的计算机辅助临床程序,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肺癌影像基因组学中研究成果应用的可解释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验证,为肺癌的智能化诊疗与评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影像基因组学 肺癌 基因表型识别 双向相关性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A-DRNN模型的年径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东文 杨琼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了解决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权值和阈值难以选取的问题,有效提高DRNN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被囊群算法(TSA)与DRNN相融合的预测方法。选取4个标准测试函数对TS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 为了解决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权值和阈值难以选取的问题,有效提高DRNN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被囊群算法(TSA)与DRNN相融合的预测方法。选取4个标准测试函数对TS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样本进行降维并构建DRNN_(2)(双隐层DRNN)、DRNN_(3)(三隐层DRNN)、DRNN_(4)(四隐层DRNN)模型,利用TSA优化DRNN权值和阈值,建立了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径流预测模型,并构建TSA-Elman、Elman、DRNN_(2)、DRNN_(3)、DRNN_(4)、TSA-SVM模型作对比;利用云南省姑老河站年径流预测实例对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TSA-Elman、Elman、DRNN_(2)、DRNN_(3)、DRNN_(4)、TSA-SV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维度条件下,TSA仿真效果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TSA-DRNN_(2)、TSA-DRNN_(3)、TSADRNN_(4)模型对实例年径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2.81%、2.50%,预测精度优于TSA-Elman等其他6种模型,且随着隐含层数的增加,预测精度呈提高趋势。TSA-DRNN模型用于径流预测是可行的,模型及DRNN权、阈值优化方法可为相关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 被囊群算法(TSA) 仿真验证 数据降维 权、阈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