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DP和FasterNet-GCA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
作者 陈家芳 唐湛恒 周健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8,41,共11页
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关乎设备运行安全及稳定可靠性。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运算量过大,且易出现过拟合现象从而导致诊断精度不高,端到端模型存在可信度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对称极坐标(Symmetrized ... 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关乎设备运行安全及稳定可靠性。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运算量过大,且易出现过拟合现象从而导致诊断精度不高,端到端模型存在可信度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对称极坐标(Symmetrized Dot Pattern,SDP)法和FasterNet-GCAM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一维振动信号经过小波阈值降噪处理,再输入经皮尔逊图像相关系数法优化的SDP法生成SDP图像,并通过在FasterNet网络中加入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思想,构建成改进的SDP-FasterNet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特征提取,并完成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的分类诊断。为了验证模型在图像识别过程中决策的可信度,将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与FasterNet网络相结合,突出SDP图像与决策相关的重要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且诊断识别精度达到了99.20%,并提高了诊断过程中的可解释性及可信度,为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具备良好可行性和鲁棒性的轻量化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FasterNet网络 部分卷积 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对称极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联合Grad-CAM的宫腔镜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明亮 尹蜜 +9 位作者 王庆彬 朱汉峰 李星 张珺 毛林 穆雪峰 曹敏 马于涛 王健 张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联合可视化技术梯度加权类激活热图(Grad-CAM)开发的宫腔镜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91例患者的303段宫腔镜视频(478...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联合可视化技术梯度加权类激活热图(Grad-CAM)开发的宫腔镜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91例患者的303段宫腔镜视频(4781张图像),采用权重采样的方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3703张)和测试集(1078张)。在对训练集用于模型学习与训练后,选择残差神经网络(ResNet18)和高效神经网络(EfficientNet-B0)两种模型架构对测试集分别采用五类和二类分类任务进行模型验证。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估其诊断效能,从而选出最优模型,并将Grad-CAM层嵌入最优模型中,输出宫腔镜图像Grad-CAM。结果:①在五类分类任务中,EfficientNet-B0模型的准确度(93.23%)高于ResNet18模型(84.23%);EfficientNet-B0模型在诊断无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黏膜下肌瘤5种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稍高于ResNet18模型,两者的AUC几乎都在0.980以上。②在准确度的二类分类任务中和对特异度的评估中,两种模型相似,均在93.00%以上,而EfficientNet-B0模型敏感度(91.14%)明显优于ResNet18模型(77.22%)。③EfficientNet-B0模型联合Grad-CAM算法可识别出图像中异常区域,取活检经病理检查证实,模型输出热力图中标记区域约95%为病灶区域。结论:EfficientNet-B0模型联合Grad-CAM研发的宫腔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卷积神经网络 梯度加权类激活热图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序与全局上下文特征增强的弱监督动作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党伟超 范英豪 +1 位作者 高改梅 刘春霞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3-971,共9页
针对现有的弱监督动作定位研究中将视频片段视为单独动作实例独立处理带来的动作分类及定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序与全局上下文特征增强的弱监督动作定位方法。首先,构建时序特征增强分支以利用膨胀卷积扩大感受野,并引入注意力... 针对现有的弱监督动作定位研究中将视频片段视为单独动作实例独立处理带来的动作分类及定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序与全局上下文特征增强的弱监督动作定位方法。首先,构建时序特征增强分支以利用膨胀卷积扩大感受野,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捕获视频片段间的时序依赖性;其次,设计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期望最大化(EM)算法捕获视频的上下文信息,同时利用二分游走传播进行全局上下文特征增强,生成高质量的时序类激活图(TCAM)作为伪标签在线监督时序特征增强分支;再次,通过动量更新网络得到体现视频间动作特征的跨视频字典;最后,利用跨视频对比学习提高动作分类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交并比(IoU)取0.5时,所提方法在THUMOS'14和ActivityNet v1.3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42.0%和42.2%的平均精度均值(mAP),相较于CCKEE(Cross-video Contextual Knowledg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方法,在mAP分别提升了2.6与0.6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动作定位 时序类激活图 动量更新 伪标签监督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搏动性耳鸣识别及高致病区域
4
作者 田山 王治文 +2 位作者 曹学鹏 苏磊 刘兆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2,共8页
搏动性耳鸣(PT)的病因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测,但病因众多,缺乏普适性强、机制明确的诊断标准。基于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人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横截面图,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耳鸣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并自动标示高致病区域,辅助临床... 搏动性耳鸣(PT)的病因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测,但病因众多,缺乏普适性强、机制明确的诊断标准。基于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人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横截面图,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耳鸣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并自动标示高致病区域,辅助临床诊断。使用迁移学习Resnet-v1-50模型,取骨窗颞骨中部水平截面样本进行分类学习,并以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方法对分类高权重区域自动标注;统计CT截面大图(全颅)、中图(双侧颞骨)、小图(右侧颞骨)3种数据集的耳鸣分类高权重区域涉及的解剖结构,逐步细化感兴趣区域,提高分类高权重区域标注分辨率。实验结果显示:包含双侧颞骨的中图数据集分类精度最好,测试集精度达到100%。搏动性耳鸣分类高权重区域集中于双侧或单侧颞骨部位,主要包括颞骨蜂房、鼓窦、乙状窦骨板、上鼓室等部位。搏动性耳鸣与颞骨及附近骨质结构有密切关系;搏动性耳鸣患者在双侧颞骨或耳鸣对侧颞骨均有较大概率存在区别于无耳鸣人群的结构异常;颞骨蜂房、鼓窦、乙状窦骨板、鼓室等结构均有较高概率包含搏动性耳鸣的高致病区域。以上影像分析结论与搏动性耳鸣生物力学研究结论实现了相互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机器学习 可视化策略 CT影像 神经网络模型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形卷积网络的解释性研究及其在蝴蝶物种识别模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璐 刘东 刘卫光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1-274,共14页
近年来,可变形卷积网络(DCN)广泛运用于图像识别和分类等领域,然而对该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较为有限,它的适用性缺乏充分理论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DCN的解释性研究及其在蝴蝶物种识别模型中的应用。首先,引入可变形卷积对VGG16、ResNe... 近年来,可变形卷积网络(DCN)广泛运用于图像识别和分类等领域,然而对该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较为有限,它的适用性缺乏充分理论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DCN的解释性研究及其在蝴蝶物种识别模型中的应用。首先,引入可变形卷积对VGG16、ResNet50和DenseNet121(Dense Convolutional Network121)分类模型进行改进;其次,采用反卷积和类激活映射(CAM)等可视化手段来对比可变形卷积和标准卷积在特征提取能力上的差异,且通过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可变形卷积在神经网络的较低层且不连续使用时效果更佳;再次,提出显著性移除(SR)并对CAM的性能和激活特征重要性进行统一评价,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移除阈值等多个角度,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更高的FullGrad(Full Gradient-weighted)解释模型识别的判断依据。实验结果显示,在Archive_80数据集上,所提出的D_v2-DenseNet121的准确率达到97.03%,相较于DenseNet121分类模型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可见,可变形卷积的引入赋予了神经网络模型不变性特征提取能力,并提高了分类模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卷积网络 可解释性 蝴蝶物种识别 类激活映射 显著性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特定分类器的弱监督语义分割
6
作者 郭子麟 吴东岳 +1 位作者 高常鑫 桑农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1204,共14页
基于图像级标签的弱监督语义分割算法因极低的标注成本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该领域的算法利用分类网络产生的类激活图实现从图像级标签到像素级标签的转化.然而类激活图往往只关注于图像中最显著的区域,致使基于类激活图产生的伪标签与真... 基于图像级标签的弱监督语义分割算法因极低的标注成本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该领域的算法利用分类网络产生的类激活图实现从图像级标签到像素级标签的转化.然而类激活图往往只关注于图像中最显著的区域,致使基于类激活图产生的伪标签与真实标注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包括前景未被有效激活的欠激活问题以及前景间预测混淆的错误激活问题.欠激活源于数据集类内差异过大,致使单一分类器不足以准确识别同一类别的所有像素;错误激活则是数据集类间差异过小,导致分类器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别的像素.本文考虑到同一类别像素在图像内的差异小于在数据集中的差异,设计基于类中心的图像特定分类器,以提升对同类像素的识别能力,从而改善欠激活,同时考虑到类中心是类别在特征空间的代表,设计类中心约束函数,通过扩大类中心间的差距从而间接地疏远不同类别的特征分布,以缓解错误激活现象.图像特定分类器可以插入其他弱监督语义分割网络,替代分类网络的分类器,以产生更高质量的类激活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两个基准数据集上均具有良好的表现,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图像级标签 分类器 类激活图 弱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深度学习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微塑料高效识别方法
7
作者 张艺严 马静 +1 位作者 孙振丽 杜晶晶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7-1567,共11页
微塑料(MPs)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的重大挑战。传统检测方法在MPs检测中存在诸多局限,迫切需要开发无需复杂前处理的高灵敏检测技术。为解决MPs检测难题,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捕获-深度学习识别-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 微塑料(MPs)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的重大挑战。传统检测方法在MPs检测中存在诸多局限,迫切需要开发无需复杂前处理的高灵敏检测技术。为解决MPs检测难题,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捕获-深度学习识别-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解释”的MPs新型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海绵基底可有效捕获MPs,数据增强与预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多分支二分类深度学习网络对MPs的分类准确率可达85%,显著高于机器学习模型与常规1DCNN模型。Grad-CAM分析可清晰展示模型决策依据及误判原因。该方法在实际环境水样及混合样本中验证有效,具有较强抗干扰性能与实用性;所用基底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便,具有成本优势与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塑料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的类激活映射算法
8
作者 许莉 常雨晴 +2 位作者 柴霁轩 宛旭 范纯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5-803,共9页
为加深对深度神经网络内部决策依据的理解,更好进行网络的调试和应用,提出一种结合特征重要性算法和类激活映射(CAM)的计算机视觉可解释性技术(Shapley-CAM)。利用合作博弈理论中的沙普利值算法计算特征图对最终结果的贡献,以此作为权... 为加深对深度神经网络内部决策依据的理解,更好进行网络的调试和应用,提出一种结合特征重要性算法和类激活映射(CAM)的计算机视觉可解释性技术(Shapley-CAM)。利用合作博弈理论中的沙普利值算法计算特征图对最终结果的贡献,以此作为权重对特征图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类激活图,对神经网络模型的决策机制进行解释。重点考虑网络最后一层中每个特征图对结果的影响,可视化输入图像中对模型输出造成正向影响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解释深度神经网络的决策依据,在定位能力和算法忠诚度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特征重要性 类激活映射 可解释性 合作博弈 沙普利值 特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太阳黑子群磁类型分类
9
作者 尹耀 李依洋 +6 位作者 黄狮勇 徐思博 袁志刚 吴红红 姜奎 熊启洋 林仁桐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太阳活动作为太阳大气层中能量释放和物质运动的显著表现形式,是空间天气的主要扰动源,以太阳黑子为代表的剧烈太阳活动可能导致近地空间环境的剧烈变化,进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准确、高效地预报空间天气有助于减少其对人类... 太阳活动作为太阳大气层中能量释放和物质运动的显著表现形式,是空间天气的主要扰动源,以太阳黑子为代表的剧烈太阳活动可能导致近地空间环境的剧烈变化,进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准确、高效地预报空间天气有助于减少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7年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搭载的HMI仪器观测的连续谱图和磁图数据,建立了基于压缩激励模块和深度残差网络的太阳黑子威尔逊山磁类型分类模型.为了有效避免因时间序列连续性导致的模型过拟合问题,采用时序分割法划分数据集,并结合太阳黑子图像的特点应用了数据增强策略,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完成太阳黑子磁分类任务,尤其是在复杂类型黑子的识别方面,相较于传统方法其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此外,使用类激活映射方法对测试集样本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分析了模型提取到的特征图像和分类依据,从而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深度残差网络 压缩激励模块 数据增强 类激活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权重和层间相关性的可解释浅层类激活映射算法研究
10
作者 程艳 何慧娟 +2 位作者 陈彦滢 姚楠楠 林国波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8-504,共7页
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黑盒特性使人们理解其决策理由变得困难,严重阻碍了其在某些安全领域的应用。传统的类激活映射(Class Activation Mapping,CAM)算法通常受限于深层神经元的可解释性,对浅层神经元的解... 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黑盒特性使人们理解其决策理由变得困难,严重阻碍了其在某些安全领域的应用。传统的类激活映射(Class Activation Mapping,CAM)算法通常受限于深层神经元的可解释性,对浅层神经元的解释能力较弱且存在较多噪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可解释浅层的类激活映射算法,并生成细粒度的解释。该算法基于相关性传播理论,考虑相邻层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层间相关性权重,并将应用了空间权重的特征图作为掩码,与层间相关性权重相乘,从而实现浅层解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解释浅层最优的LayerCAM相比,卷积神经网络每层生成的类激活图的删除插入测试综合评分在ILSVRC2012 val数据集上最高提高了2.73,最低提高了0.24,在CUB-200-2011数据集上最高提高了1.31,最低提高了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激活映射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浅层神经元 空间权重 层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补丁的可泛化的Grad-CAM攻击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司念文 张文林 +3 位作者 屈丹 常禾雨 李盛祥 牛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5,共13页
为了验证Grad-CAM解释方法的脆弱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补丁的Grad-CAM攻击方法。通过在CNN分类损失函数后添加对Grad-CAM类激活图的约束项,可以针对性地优化出一个对抗补丁并合成对抗图像。该对抗图像可在分类结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G... 为了验证Grad-CAM解释方法的脆弱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补丁的Grad-CAM攻击方法。通过在CNN分类损失函数后添加对Grad-CAM类激活图的约束项,可以针对性地优化出一个对抗补丁并合成对抗图像。该对抗图像可在分类结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Grad-CAM解释结果偏向补丁区域,实现对解释结果的攻击。同时,通过在数据集上的批次训练及增加扰动范数约束,提升了对抗补丁的泛化性和多场景可用性。在ILSVRC201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在保持模型分类精度的同时,更简单有效地攻击Grad-CAM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可解释性 对抗补丁 类激活图 显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d-CAM与KL损失的SSD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侯庆山 邢进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09-2416,共8页
鉴于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对中小目标检测时会出现漏检甚至错检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以提高中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运用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技术对检测过程中的细... 鉴于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对中小目标检测时会出现漏检甚至错检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SSD目标检测算法,以提高中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运用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技术对检测过程中的细节作可视化处理,并以类激活图的形式呈现各检测层细节,分析各检测层的类激活图发现SSD算法中待检测目标的错检以及中小目标的漏检现象与回归损失函数相关.据此,采用Kullback-Leibler(KL)边框回归损失策略,利用Non Maximum Suppression(NMS)算法输出最终预测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较于已有检测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可视化 类激活图 Grad-cam SSD KL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野精细分析下的弱监督目标定位算法
13
作者 张英俊 贾聪聪 谢斌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0-1756,共7页
针对多尺度目标定位精度较差,难以捕获完整目标边界的问题,设计一种多视野精细分析模块并融入通道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获取多尺度目标的高分辨率特征。利用随机特征选取模块获取特征图随机位置的组合,聚合多个位置图获... 针对多尺度目标定位精度较差,难以捕获完整目标边界的问题,设计一种多视野精细分析模块并融入通道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获取多尺度目标的高分辨率特征。利用随机特征选取模块获取特征图随机位置的组合,聚合多个位置图获取最具辨别性的位置及其它位置的信息,融合浅层生成的类激活图与聚合类激活图获取细粒度位置信息,捕获完整的目标边界。与现有的弱监督定位方法相比,在解决多尺度目标定位效果差和局部最优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学习 目标定位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全局平均池化 类激活图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AR图像目标分类的CNN模型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妙歌 陈渤 +1 位作者 王东升 刘宏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3,共15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分类任务中应用广泛。由于网络工作机理不透明,CNN模型难以满足高可靠性实际应用的要求。类激活映射方法常用于可视化CNN模型的决策区域,但现有方法主要基于通道级或空间级类激活权重,且在...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分类任务中应用广泛。由于网络工作机理不透明,CNN模型难以满足高可靠性实际应用的要求。类激活映射方法常用于可视化CNN模型的决策区域,但现有方法主要基于通道级或空间级类激活权重,且在SAR图像数据集上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该文从神经元特征提取能力和网络决策依据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SAR图像的CNN模型可视化方法。首先,基于神经元的激活值,对神经元在其感受野范围内的目标结构学习能力进行可视化,然后提出一种通道-空间混合的类激活映射方法,通过对SAR图像中的重要区域进行定位,为模型的决策过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给出了模型在不同设置下的可解释性分析,有效拓展了卷积神经网络在SAR图像上的可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可视化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类激活映射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码一致性机制的弱监督图像语义分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捷 赵海涛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0,共10页
语义分割是一项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缺陷检测等场景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但像素级的细粒度标注需要极大的标注成本,所以如何利用易获取的图像级标签进行弱监督语义分割是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仅依靠类激活映射图(class activation m... 语义分割是一项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缺陷检测等场景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但像素级的细粒度标注需要极大的标注成本,所以如何利用易获取的图像级标签进行弱监督语义分割是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仅依靠类激活映射图(class activation maps,CAM)实现像素级分割,提出掩码一致性机制(masked consistency mechanism,MCM)来提供额外的监督信号,以此来缩小全监督和弱监督之间的差距。在全监督语义分割中,网络对图像每一块的掩码预测都具有一致的像素级分割监督,因此在ViT(vision transformer)中屏蔽掉一部分图像块,并要求仅依靠保留的图像块生成的类激活映射图与依靠完整图像生成的类激活映射图一致,以此为网络训练提供额外的自监督信号。在PASCAL VOC 2012和MS COCO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使用相同监督水平的情况下优于最先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弱监督 掩码一致性 类激活映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层增量分解的深度网络神经元相关性解释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艺元 李建威 +1 位作者 邵文泽 孙玉宝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9-2062,共14页
神经网络的黑箱特性严重阻碍了人们关于网络决策的直观分析与理解.尽管文献报道了多种基于神经元贡献度分配的决策解释方法,但是现有方法的解释一致性难以保证,鲁棒性更是有待改进.本文从神经元相关性概念入手,提出一种基于逐层增量分... 神经网络的黑箱特性严重阻碍了人们关于网络决策的直观分析与理解.尽管文献报道了多种基于神经元贡献度分配的决策解释方法,但是现有方法的解释一致性难以保证,鲁棒性更是有待改进.本文从神经元相关性概念入手,提出一种基于逐层增量分解的神经网络解释新方法LID-Taylor(Layer-wise increment decomposition),且在此基础上先后引入针对顶层神经元相关性的对比提升策略,以及针对所有层神经元相关性的非线性提升策略,最后利用交叉组合策略得到最终方法SIG-LID-IG,实现了决策归因性能的鲁棒跃升.通过热力图对现有工作与提出方法的决策归因性能做了定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SIG-LID-IG在神经元的正、负相关性的决策归因合理性上均可媲美甚至优于现有工作.SIG-LID-IG在多尺度热力图下同样取得了精确性更高、鲁棒性更强的决策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可解释性 决策相关性 逐层相关性传播 类激活图 积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AR目标识别深度网络可理解的类激活映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宗勇 杨致远 +2 位作者 蒋阳 曹宗杰 杨建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42,共15页
随着深度学习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领域的广泛应用,SAR目标识别深度网络可理解性问题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类激活映射(CAM)作为常用的可理解性算法,能够通过热力图的方式,直观展示对识别任务起作用的显著性区域。然而作为一... 随着深度学习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领域的广泛应用,SAR目标识别深度网络可理解性问题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类激活映射(CAM)作为常用的可理解性算法,能够通过热力图的方式,直观展示对识别任务起作用的显著性区域。然而作为一种事后解释的方法,其只能静态展示当次识别过程中的显著性区域,无法动态展示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显著性区域的变化规律。该文将扰动的思想引入类激活映射,提出了一种基于SAR背景杂波特性类激活映射方法(SCC-CAM),通过对输入图像引入同分布的全局扰动,逐步向SAR识别深度网络施加干扰,使得网络判决发生翻转,并在此刻计算网络神经元输出激活值的变化程度。该方法既能解决添加扰动可能带来的扰动传染问题,又能够动态观察和度量目标识别网络在识别过程中显著性区域的变化规律,从而增强深度网络的可理解性。在MSTAR数据集和OpenSARShip-1.0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加精确的定位显著性区域的能力,相比于传统方法,在平均置信度下降率、置信度上升比例、信息量等评估指标上,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可理解性,能够作为通用的增强网络可理解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目标识别 网络可理解性 SAR杂波特性 类激活映射 面积约束置信度下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航道巡检的水面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思羽 黄琦麟 +2 位作者 左良栋 吴瑞 蔡枫林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为解决多场景复杂内河背景下水面目标检测存在环境噪声大、水面目标分布情况繁杂、特征微小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注意力机制,增强类激活映射的水面目标检测算法,称UltraWS水面目标检测算法。在典型检测网络上设计空间注... 为解决多场景复杂内河背景下水面目标检测存在环境噪声大、水面目标分布情况繁杂、特征微小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和注意力机制,增强类激活映射的水面目标检测算法,称UltraWS水面目标检测算法。在典型检测网络上设计空间注意力模块与多头策略,融合多尺度特征,提高对微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其次,提出UltraLU模块增强类激活映射,减小环境因素与分布因素对检测目标的影响。最后,设计对模型进行Tucker张量分解,实现模型轻量化,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与推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UltraWS算法提高了对背景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更好捕捉微小目标,满足边缘化部署的检测速度和准确率均衡性需求。在WSODD数据集上,算法的mAP值取得了最高的84.5%,相较于其他主流方法存在较大提升。基于提出的算法建立航道安全巡检体系与评估方法,有利于推动内河智慧航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类激活映射 张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陈皮年份快速鉴别
19
作者 刘诚 赵路路 +2 位作者 周松斌 刘忆森 王庭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43-251,共9页
陈皮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但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尤其是陈皮陈化年份作为衡量陈皮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准确率与效率较低。为此,本文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陈皮陈化年份的... 陈皮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但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尤其是陈皮陈化年份作为衡量陈皮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准确率与效率较低。为此,本文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陈皮陈化年份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4类不同陈化年份的480个陈皮样本的近红外高光谱数据(波长范围为935.61~1720.23 nm),并采用轻量化卷积网络1D-Rep网络建立分类模型。在此网络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层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M-Grad-CAM)的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并建立特征波段分类模型。该方法综合加权多个Rep-block层的梯度生成波段重要性曲线,从而实现融合波段领域相关性与远程相关性的波段重要性指示。为验证方法有效性,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方法获得的特征波段作为对比方法。结果表明,1D-Rep全波段光谱模型准确率达到98.55%。在特征波段建模的情况下,采用M-Grad-CAM选取特征波长,基于前9个特征波段建立分类模型准确率可超过90%,在20个特征波段时达到96.82%,准确率显著优于其他对比模型。本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有效对不同年份的陈皮进行无损鉴别,并为开发便携检测仪器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陈皮 陈化年份 多层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特征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DRFM信号识别
20
作者 房津辉 宋宝军 朱明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针对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产生信号与源信号之间无法有效区分的问题,运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同步压缩变换将时域的雷达信号转换为时频图,运用深度学习强大的图像识别能力,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信号与DRFM信号识别,从而解决了在雷达信号处... 针对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产生信号与源信号之间无法有效区分的问题,运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同步压缩变换将时域的雷达信号转换为时频图,运用深度学习强大的图像识别能力,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源信号与DRFM信号识别,从而解决了在雷达信号处理中无法有效区分回波信号和DRFM欺骗信号以及在雷达干扰识别中基于DRFM的欺骗干扰难以识别的问题。为了验证深度学习过程的可靠性,通过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算法对训练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识别原始信号,识别DRFM信号神经网络需要用到更多的特征,神经网络判断准确率达到了96.33%,识别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识别 时频变换 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导向反向传播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