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脂在脱臭后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及维生素E的损失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3
1
作者 罗晓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叙述了在油脂脱臭过程中油中顺式脂肪酸转化成反式脂肪酸(多不饱和程度越高,生成反式酸的倾向就越大)以及油中维生素E的损失问题。另外,还提出了用新式填料式脱臭塔替代目前常用的盘式脱臭塔问题,因为前者的水蒸汽耗用量少,反式脂肪酸... :叙述了在油脂脱臭过程中油中顺式脂肪酸转化成反式脂肪酸(多不饱和程度越高,生成反式酸的倾向就越大)以及油中维生素E的损失问题。另外,还提出了用新式填料式脱臭塔替代目前常用的盘式脱臭塔问题,因为前者的水蒸汽耗用量少,反式脂肪酸生成量也少,并生育酚的保留量却较多,其优越性是很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维生素E 填料式脱臭塔 油脂 脱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宣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67,共4页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氢、长时间高温等引起脂肪酸结构变化 ,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长时间高温脱臭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将增加 4 %~ 6 % ,最高达 8%~ 9%。建议从改进油...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氢、长时间高温等引起脂肪酸结构变化 ,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长时间高温脱臭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将增加 4 %~ 6 % ,最高达 8%~ 9%。建议从改进油脂生产的脱臭工艺与设备及日常生活中减少油炸食品、洋快餐食品摄入等入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人体健康 顺式脂肪酸 油脂生产 危害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Botryococcus braunii-357生物膜油脂的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 沈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61-1567,共7页
脂肪酸的组成与结构是影响微藻生物柴油物理特性的重要因素。胞外聚合物(EPS)有助于微藻吸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为了研究EPS对微藻生物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布朗葡萄藻生物膜进行EPS刺激培养,同时设计营养抑制组作为对照... 脂肪酸的组成与结构是影响微藻生物柴油物理特性的重要因素。胞外聚合物(EPS)有助于微藻吸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为了研究EPS对微藻生物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布朗葡萄藻生物膜进行EPS刺激培养,同时设计营养抑制组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抑制组和EPS组的油脂含量分别由16.54%提高至42.2%和51.3%,油脂的中性三酰甘油酯(TAG)占比均达93%左右,饱和脂肪酸分别占55.4%,62.6%,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38.7%,31.0%。不饱和脂肪酸方面,抑制组的油酸分子均为反式结构,EPS组均为顺式结构。用EPS刺激生物膜藻体,所得微藻油的油脂含量、纯度、日产率以及TAG比例都得以提高,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raunii-357 生物膜 EPS 不饱和脂肪酸 顺反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危害与控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国志 刘喜亮 刘智锋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强制标示,向广大消费者指出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危害;同时对油脂加工业而言,这也意味着一场旨在减少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变革开始。
关键词 脂肪酸 顺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食品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8∶1)甲酯顺、反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离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宝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1,共2页
脂肪酸甲酯[例如,油酸甲酯(C18∶1)]顺、反异构体的分离,通常采用极性固定液(a)聚酯,(b)氰烷基聚硅氧烷,本工作用涂有非极性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关键词 异构体 脂肪酸 分离 甲酯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煎炸油中单环氧脂肪酸单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佳一 赵晨伟 +1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4,共5页
油脂煎炸过程中,脂肪酸会氧化形成具有高吸收率和潜在毒性的单环氧脂肪酸。通过对薯条间歇式煎炸,研究煎炸油的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单环氧硬脂酸含量、单环氧油酸含量以及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环氧脂肪酸含... 油脂煎炸过程中,脂肪酸会氧化形成具有高吸收率和潜在毒性的单环氧脂肪酸。通过对薯条间歇式煎炸,研究煎炸油的油酸与亚油酸比例对单环氧硬脂酸含量、单环氧油酸含量以及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环氧脂肪酸含量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现增长趋势;油酸含量高的煎炸油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单环氧硬脂酸,亚油酸含量高的煎炸油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单环氧油酸;煎炸过程逐渐积累更多的反式单环氧脂肪酸,顺式单环氧脂肪酸可能会转化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单环氧硬脂酸 单环氧油酸 顺、反式单环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2560毛细管柱拆分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健 蒋炜丽 +2 位作者 王晖 肖汉 李君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19,128,共4页
采用SP-2560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成功分离了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在优化的气相色谱条件下,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的色谱峰实现基线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差在0.5 min以上,分离度Rs〉3。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混标浓度与检... 采用SP-2560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成功分离了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在优化的气相色谱条件下,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的色谱峰实现基线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差在0.5 min以上,分离度Rs〉3。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混标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之间呈现线性关系,采用内标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相关性(R〉0.99),线性范围为25~10 000μg/mL,同时具有较低的检出限(约0.2μg)和较高的精密度(RSD〈5%)。9-十八碳烯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的成功分离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十八碳烯酸甲酯 顺反异构体 SP-2560毛细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冷泉活动区双壳类生物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的确定及其意义
8
作者 刘磊 管红香 +4 位作者 许兰芳 茅晟懿 刘丽华 陈宗恒 陶军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本次研究对南海冷泉活动区福尔摩沙脊(F站位)、海马冷泉环境中与甲烷有氧氧化菌共生的贻贝(分别为Bathymodiolus platifrons和Gigantidas haimaensis),以及与硫氧化菌共生的蛤(Archivesica marissinica)腮组织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 本次研究对南海冷泉活动区福尔摩沙脊(F站位)、海马冷泉环境中与甲烷有氧氧化菌共生的贻贝(分别为Bathymodiolus platifrons和Gigantidas haimaensis),以及与硫氧化菌共生的蛤(Archivesica marissinica)腮组织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发现,贻贝鳃组织中存在C16∶1ω9、C16∶1ω8和C18∶1ω8脂肪酸,同时C16∶1ω8的含量远远高于C18∶1ω8,这说明与贻贝共生的为Ⅰ型甲烷有氧氧化菌。在蛤腮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ω7、C18∶1ω7和C20∶1ω7含量极高,表明ω7脂肪酸来源于硫氧化菌。同时,贻贝和蛤鳃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20∶2和C22∶2。在同一样品中来源于共生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来源于宿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相近的δ13C值,表明宿主从共生菌或共生菌代谢产物中获得碳源和营养。Ⅰ型甲烷有氧氧化菌在贻贝腮组织中广泛存在,指示F站位和海马冷泉活动区冷泉流体渗漏强度较弱。确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类型是判断双壳共生菌种类的基础。双壳类共生菌类型的识别,可以帮助理解共生体与宿主之间碳源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冷泉环境中甲烷的消耗过程如碳同化途径、碳循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甲基二硫化合物 顺或反异构 稳定碳同位素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气类型对气相色谱法分离顺-反脂肪酸异构体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裴紫薇 杨杰 +5 位作者 张磊 周爽 赵云峰 陈达炜 苗虹 方从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0-20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P-Si188毛细管柱为分析柱,考察在不同载气(氦气和氮气)和不同加热温度(等温180℃和梯度升温)条件下对不同食品基质中C_(18:1)、C_(18:2)和C_(18:3)顺-反脂肪酸异构体分离度和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氦... 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P-Si188毛细管柱为分析柱,考察在不同载气(氦气和氮气)和不同加热温度(等温180℃和梯度升温)条件下对不同食品基质中C_(18:1)、C_(18:2)和C_(18:3)顺-反脂肪酸异构体分离度和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氦气为载气,在起酥油、黄油、饼干和蛋糕4种食品基质中,C_(18:113t,14t(6-8c))和C_(18:19c)的分离度大于1.0,可清晰分辨并准确定量不同浓度C_(18:1)的4t~13t,14t异构体,不会低估C_(18:1)反式脂肪酸异构体总量。在植物油中,载气类型对C_(18:2)顺反异构体的分离度和含量无影响;相比氮气,氦气在C_(18:3)顺反异构体分离上具有一定优越性,但总量无显著差异。氦气作为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载气,定量准确且样品适用性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反脂肪酸异构体 分离度 操作温度 载气 CP-Sil88毛细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