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管强化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处理水质多变地表水中试研究
1
作者 薛章哲 胡瑞柱 +1 位作者 李凯 黄廷林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7,124,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对季节性水质多变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在流化床出口处增设斜管强化沉淀区,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改进型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对高浊、低浊、高藻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低浊(8~15 NTU)和高浊(500~2000 N... 为进一步提高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对季节性水质多变地表水的处理效能,在流化床出口处增设斜管强化沉淀区,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改进型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对高浊、低浊、高藻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低浊(8~15 NTU)和高浊(500~2000 NTU)原水,在水力上升负荷28~70 m/h条件下,流化床出水浊度可稳定在3 NTU以下,斜管强化区出水浊度进一步下降至1.5 NTU以下,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5±3.9)%和(50±2.3)%;原水藻密度为2000~2700万个/L、水力上升负荷42 m/h条件下,斜管沉淀强化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出水藻密度为260~330万个/L,去除效率显著高于水力上升负荷9 m/h的常规混凝沉淀工艺。斜管强化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具有出水水质好、水质适应性强、设备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在水质多变村镇地表水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 斜管强化 高浊水 高藻水 村镇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颗粒团絮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斌 李晓宏 毛吉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187,共5页
通过中试装置核心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梯度、床层压降以及流化操作气速分析后认为,流态化过程当中造成颗粒团絮的原因主要是床层形态;可从工艺控制方面通过调整循环流化床循环倍率、操作气速,可有效控制颗粒团絮的尺寸、数量以及速率。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颗粒团絮 中试试验 循环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烟气脱硫除尘改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3
作者 陈荣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竖炉球团烟气以其成分复杂、温度低、SO_(2)质量浓度高、流量波动大等特点,对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流场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机理以及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重点研究文氏管布置、... 竖炉球团烟气以其成分复杂、温度低、SO_(2)质量浓度高、流量波动大等特点,对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流场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机理以及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重点研究文氏管布置、塔内扰流环、除尘器导流板对循环流化床流场的影响;并结合某钢厂球团烟气改造实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仿真分析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脱硫塔烟气入口对称布置文氏管后,气流的速度偏差减小到5.70%;在塔内增加扰流环后,速度突变增加到9.80 m/s;在布袋除尘器入口增设导流板后,各分室的速度偏差减小到7.53%,上述改进均满足设计要求。项目投产后,球团烟气中SO_(2)、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别小于20、5 mg/Nm^(3),优于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并能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 烟气脱硫 循环流化床 流场分析 二氧化硫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