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8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促凝剂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必钦 张枭 +1 位作者 刘源涛 王琰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CFBFA)是现代新型燃煤发电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利用CFBFA制备泡沫混凝土可以满足建筑隔墙保温的要求,但大掺量CFBFA会引起泡沫混凝土凝结速度减缓,导致工业化生产周转效率低,生...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CFBFA)是现代新型燃煤发电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利用CFBFA制备泡沫混凝土可以满足建筑隔墙保温的要求,但大掺量CFBFA会引起泡沫混凝土凝结速度减缓,导致工业化生产周转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采用硫酸铝与氢氧化钙混合制备复合促凝剂,当硫酸铝质量分数为3%时,研究不同氢氧化钙含量(其与硫酸铝的质量比分别为0、0.25、0.50、0.75和1.00)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等温电导率量热法,研究了复合促凝剂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早期水化的促进作用机理,通过3D轮廓仪并结合Image-pro软件,分析了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当复合促凝剂中氢氧化钙与硫酸铝的质量比为0.25时,与对照组(氢氧化钙质量为0)相比,CFBFA泡沫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了220 min;当复合促凝剂中氢氧化钙与硫酸铝的质量比为0.75时,CFBFA泡沫混凝土3 d的强度可达到10.39 MPa,导热系数为0.30 W·m^(-1)·K^(-1).复合促凝剂促进混凝土在水化早期生成针状的钙矾石,使CFBFA基泡沫混凝土基体更加致密、孔径分布更均匀.复合促凝剂的掺入使CFBFA基泡沫混凝土具有高效批量化生产的潜力以及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复合促凝剂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 隔热 孔隙结构 早期强度 钙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low weight foam geopolymer us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fly ash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泽 邵宁宁 +3 位作者 秦俊峰 孔凡龙 王春雪 王栋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33-3640,共8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foam geopolymer us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fly ash(CFA) was reported. Foam geopoymer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foam ag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foam geopolymer us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fly ash(CFA) was reported. Foam geopoymer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foam agent and different Si O2/Al2O3 molar ratios of 3.1, 3.4, and 3.8. The mechanical,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foam geopolymers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of 800, 1000, and 1200 ℃ were investigated. The specimen with Si O2/Al2O3 molar ratio of 3.8 exhibits the highest compressive strength, better microstructure and dimension st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firing. Carnegeite, nepheline, and zeolite crystalline phases appearing after exposure may contribute to the good post-exposure strength. Low weight foam geopolymer using CFA can increase strength and maintain higher stability as high as 10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am geopolyme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fly ash thermal analysis MICROSTRUCTUR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入口结构对CFB锅炉循环物料分配特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谢玉婷 刘海玉 +3 位作者 牛俊天 周世豪 李昊 金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72-3581,I0025,共11页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参数不断增大,旋风分离器的数量和尺寸也不断变化,多分离器并联布置时,分离器入口的气固流动容易出现不均匀性,影响炉内燃烧和安全。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660 M...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参数不断增大,旋风分离器的数量和尺寸也不断变化,多分离器并联布置时,分离器入口的气固流动容易出现不均匀性,影响炉内燃烧和安全。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660 MW超临界CFB锅炉建立全回路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离器入口结构对“H”型布置的六分离器循环物料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分离器的入口位置、炉内屏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中间分离器入口的角度和高度,以及炉膛顶部凸起高度对六分离器入口的物料分配均有影响;中间分离器入口位置为前墙“偏心-轴对称”布置,炉内屏为均匀布置时分离器入口颗粒流量偏差较小;随着中间分离器入口角度增大,偏差先减小后增大,65.6°时偏差最小;随着中间分离器入口高度增大,偏差先减小后增大,9.25 m时偏差最小,高度大于9.5 m后,中间分离器入口的颗粒流量大于两边;随着炉顶凸起高度增加,偏差先减小后增大,在300 mm时偏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旋风分离器 物料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动态修正一维机理模型的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
4
作者 王芳 马素霞 +1 位作者 田营 刘众元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16-3425,共10页
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实时监测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于机理模型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在某些不同于其建模条件的工况下,预测误差较大;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预测精度高,但缺乏物理意义,可解释性差。为此,提出一种CFB机组NO_(x)... 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实时监测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于机理模型的NO_(x)排放浓度预测方法在某些不同于其建模条件的工况下,预测误差较大;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预测精度高,但缺乏物理意义,可解释性差。为此,提出一种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预测融合模型,首先构建一维循环流化床整体半经验模型模拟炉内燃烧给出NO_(x)排放浓度初始预测值,其次基于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误差校正模型,对初始预测值进行动态修正。以两台CFB机组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优于单一的一维半经验模型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BP神经网络等模型。机理与机器学习方法的结合使得融合模型既具备高的预测精度,又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动态建模 测量 NO_(x)排放浓度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灰渣的抗碳化侵蚀性能研究
5
作者 谢来坤 秦晓晗 +1 位作者 郭文斌 周明凯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8-2537,共10页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煤灰渣存在大量的含硫矿物,用于水泥混凝土时会水化生成钙矾石,导致安定性不良,因而制约了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以三种CFB飞灰和三种CFB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常压中温保湿工艺制备CFB灰渣试块,研究...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煤灰渣存在大量的含硫矿物,用于水泥混凝土时会水化生成钙矾石,导致安定性不良,因而制约了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以三种CFB飞灰和三种CFB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常压中温保湿工艺制备CFB灰渣试块,研究了碳化侵蚀对CFB灰渣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RD、TG-DTG和SEM测试分析了CFB灰渣试块的抗碳化侵蚀机理。结果表明,CFB灰渣试块经过碳化侵蚀后抗压强度显著降低。XRD和TG-DTG测试表明,碳化侵蚀导致CFB灰渣中的水化产物钙矾石分解,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钙;SEM微观形貌分析表明,碳化侵蚀使得试块裂缝中的针棒状钙矾石分解,生成碳酸钙,而原先填充CFB灰渣试块裂缝空隙的钙矾石被碳化分解后,空隙没有钙矾石的填充,导致试块抗压强度显著降低。相关研究揭示了CFB灰渣的抗碳化侵蚀性能及机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灰渣 钙矾石 碳酸钙 碳化侵蚀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MHA的CFB机组污染物排放动态预测
6
作者 王勇权 高明明 +2 位作者 王唯铧 张鹏新 成永强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2,共10页
SO_(2)与NO_(x)排放质量浓度的精准预测可以有效指导污染物排放控制,对CFB机组环保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330 MW CFB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实现输入变量筛选,应用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方法筛选并替换异常值... SO_(2)与NO_(x)排放质量浓度的精准预测可以有效指导污染物排放控制,对CFB机组环保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330 MW CFB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实现输入变量筛选,应用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方法筛选并替换异常值,同时进行归一化,完成数据预处理;随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输入变量的特征,进入门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处理时间序列特征,并引入多头自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MHA)机制捕捉特征之间的重要关系,经训练后反归一化得到模型输出;最后,使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评估测试集的结果。结果表明,该CNN-GRU-MHA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CFB机组的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消融实验与模型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能。该CNN-GRU-MHA模型可以实现CFB机组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的监测与优化指导,从而使电厂及时调整运行参数,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 污染物排放预测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ical-looping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in a 10 kW_(th) interconnected fluidized bed reactor using Fe_2O_3/Al_2O_3 oxygen carrier 被引量:9
7
作者 HUSEYIN Sozen WEI Guo-qiang +2 位作者 LI Hai-bin HE Fang HUANG Zhen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2-931,共10页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nd operate a 10 kW hot chemical-looping gasification(CLG)unit using Fe2O3/Al2O3as an oxygen carrier and saw dust as a fuel.The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on gas...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nd operate a 10 kW hot chemical-looping gasification(CLG)unit using Fe2O3/Al2O3as an oxygen carrier and saw dust as a fuel.The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on gas composition in the air reactor and the fuel reactor,and the carbon conversion of biomass to CO2and CO in the fuel reactor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studied.A total60 h run has been obtained with the same batch of oxygen carrier of iron oxide supported with alum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CO and H2concentrations a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in the fuel reactor.It is also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fuel reactor temperature,both the amount of residual char in the fuel reactor and CO2concentration of the exit gas from the air reactor are degreased.Carbon conversion rate and gasification efficiency ar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H2production at 870℃reaches the highest rat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and BET-surface area tests 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fresh and reacted oxygen carrier particles.The results display that the oxygen carrier activity is not declined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oxygen carrier particles is no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looping gasification hot model BIOMASS Fe2O3/Al2O3 du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下CFB锅炉二次风优化对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侯跃华 刘海玉 +4 位作者 申欣 康红红 谢玉婷 金燕 吴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88-3597,I0021,共11页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二次风角度、新增二次风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角度的减小,炉膛出口NO浓度逐渐降低,CO浓度无明显增加。部分二次风上移后炉膛密相区氧浓度降低,不完全燃烧增加,还原性氛围增强,抑制了NO的生成。当新增风量从10%增加到30%时,NO排放浓度降低了17.2%。但随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炉膛密相区的缺氧环境造成燃烧效率下降,温度大幅降低。因此,在不影响燃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高新增二次风比例来降低NO的原始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低负荷 二次风分级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石灰石对准东煤CFB燃烧过程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龙潇飞 李建波 +5 位作者 郭子鹏 袁家睿 张圆圆 王虎 王泉海 卢啸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31-5641,I0016,共12页
高钠准东煤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过程产生严重的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现象。为探究高钙添加剂对积灰和团聚的影响,以石灰石为添加剂、以石英砂为床料,在小型CFB系统上进行准东煤的燃烧实验,并使用环境扫描... 高钠准东煤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过程产生严重的床料团聚和受热面积灰现象。为探究高钙添加剂对积灰和团聚的影响,以石灰石为添加剂、以石英砂为床料,在小型CFB系统上进行准东煤的燃烧实验,并使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床料和沉积灰的微观形貌、晶相矿物组分和Na/Ca含量,结合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 8.2,计算平衡态时产物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添加石灰石有利于床料表面形成富含Ca的高熔点包覆层,从而有效抑制低熔点Na/Ca硅酸盐的形成,减缓了床料团聚。与此同时,受热面外层积灰富含CaSO_(4)、CaO和Ca的硅酸盐等高熔点矿物,无明显烧结和熔融倾向。热力学计算表明,添加石灰石促进了高熔点Ca基矿物的形成,抑制了Na基矿物和液态熔渣的形成,是缓解准东煤CFB燃烧过程受热面积灰和床料团聚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添加石灰石能够缓解CFB燃用准东煤过程的床料团聚和积灰问题,可为CFB大规模、高比例燃用高碱金属燃料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床料团聚 积灰 准东煤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350 MW CFB锅炉深调运行特性影响
10
作者 王家兴 彭建升 +4 位作者 李凡 贺建平 杨天亮 董永胜 王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 为解决超临界CFB锅炉超低负荷时流化安全性及NO_(x)超低排放,引入烟气再循环技术,以某电厂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循环半干法脱硫后烟气的再循环辅助调峰系统,基于运行实测数据,研究该锅炉在30%~60%负荷率下烟气再循环对平均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排烟温度、炉膛出口烟气NO_(x)、CO质量浓度、飞灰及底渣可燃物含量、汽水参数等运行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协同下,30%~60%负荷SNCR脱硝后NO_(x)最终排放小于50 mg/m^(3),30%负荷实现锅炉原始NO_(x)超低排放;床温降低15~22℃,炉膛出口烟温提高10~13℃,主再热汽温在558℃以上;随锅炉负荷降低,飞灰及底渣含碳量升高,CO质量浓度未见大幅增加;40%负荷炉膛二次风SNCR脱硝NO_(x)降幅约15 mg/m^(3);负荷上升/下降变化最小速率1.23%Pe;30%负荷及以上保持干态运行,水冷壁壁温最大偏差55℃,屏过及屏再最大壁温差分别55、47℃,均未出现壁温超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调峰 烟气再循环 NO_(x)超低排放 锅炉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rmer的CFB机组长序列NO_(x)排放预测研究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燕燕 龙嘉豪 +2 位作者 郭晓桐 韦德生 周怀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79,共9页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预测问题,采用In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对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进行建模研究。首先,获取机组运行数据,对有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确定实验方案,进行了6种不同NO_(x)排放长序列时...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预测问题,采用In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对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进行建模研究。首先,获取机组运行数据,对有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确定实验方案,进行了6种不同NO_(x)排放长序列时序预测的仿真实验,并进行分析;最后,利用Transformer模型、RNN模型与LSTM模型按照相同实验方案进行NO_(x)排放预测,并与Informe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Informer模型通过注意力机制、蒸馏机制获得了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长序列输入能力,该模型的NO_(x)排放预测效果在预测精度与时效性两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三种对比模型,能够为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预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该能源动力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教育项目,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够为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机组 Informer模型 NO_(x)排放 长序列时序预测 创新与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参数对CFB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的综合效应分析
12
作者 张世豪 张进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8-309,共12页
关键参数的科学设定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是反应器性能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三维全回路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参数(粉煤粒... 关键参数的科学设定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是反应器性能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三维全回路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参数(粉煤粒径、氧气速率和床料藏量)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分析。应用响应面分析法,总结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与目标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氧气速率对反应器内颗粒体积分数和温度均有显著影响;粉煤粒径仅对颗粒体积分数有显著影响;床料藏量对颗粒体积分数有显著影响,对温度影响较弱;粉煤粒径与氧气速率的交互作用对反应器颗粒体积分数影响较为显著。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可考虑调整氧气速率和改变粉煤粒径以提高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物料循环效率。此外,可通过调整氧气速率来控制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参数 循环流化床 全回路仿真 颗粒体积分数 温度效应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el级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空气气化气固产物特性
13
作者 鲁许鳌 张家富 +1 位作者 罗世文 高大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9,共9页
为了反应器设计和运行参数优化与生物质半焦的增值利用,在气化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稻壳气化的燃气成分、产气参数,使用多种方法表征分析了生物质半焦的表面形貌、物理特征和碳质结构。燃气分析结果表明:燃气中CO的体积分数最高,大约为18%... 为了反应器设计和运行参数优化与生物质半焦的增值利用,在气化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稻壳气化的燃气成分、产气参数,使用多种方法表征分析了生物质半焦的表面形貌、物理特征和碳质结构。燃气分析结果表明:燃气中CO的体积分数最高,大约为18%,H2的体积分数为7%左右,燃气热值为5.48 MJ/m^(3)左右,属于低热值燃气。稻壳半焦的物理特征分析表明:半焦的主要元素为C、O、Si和K。半焦的BET比表面积为21.7742 m^(2)/g;小部分粒径为1~10μm和100~300μm,大多数粒径为10~100μm。半焦多数孔是孔径为2~10 nm的中孔,并且存在少量微孔和大孔,平均孔径为7.0496 nm,总孔体积为0.050907 cm^(3)/g。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半焦含有石英晶型的SiO2,碳的无序性较高,石墨化程度低。红外光谱分析说明半焦的大分子结构含有—OH、C=C和C—O键等官能团。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半焦含有石墨结构,D1峰与G峰的强度比(ID1/IG)为7.93,半焦的碳质结构有较高含量的缺陷碳和无定形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循环流化床 燃气成分 生物质半焦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机器学习方法的气固循环流化床颗粒聚团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俭 张海勇 +4 位作者 王成秀 孙泽能 蓝兴英 高金森 祝京旭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4,共10页
循环流化床因其优良的气固接触特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颗粒聚团的存在影响着气固相互作用和传热传质,进而影响产品收率和选择性。为了更高效和深入地研究循环流化床内的颗粒聚团现象,本研究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对U_(g)=5~9m/s、G... 循环流化床因其优良的气固接触特性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颗粒聚团的存在影响着气固相互作用和传热传质,进而影响产品收率和选择性。为了更高效和深入地研究循环流化床内的颗粒聚团现象,本研究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对U_(g)=5~9m/s、G_(s)=50~300kg/(m^(2)·s)的二维循环流化床内的流场结构进行了可视化采样。采用k-means机器学习算法辅助图像处理,实现复杂流场中颗粒聚团的识别以及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当U_(g)=9m/s时,随着G_(s)由50kg/(m^(2)·s)增大至300kg/(m^(2)·s),颗粒聚团频率由116Hz增加到327Hz,增长了近2倍。平均颗粒聚团浓度在横向截面中心区域y/Y=0~0.7处分布较为均匀,在y/Y=0.7~0.9的边壁处迅速增大。边壁处平均颗粒聚团浓度的变化幅度约为中心区域的3倍。平均颗粒聚团速度以及平均颗粒等效直径在横向上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由中心向边壁递减。结合实验数据,对不同聚团参数进行拟合,获得了定量预测各个参数的关联式。对比实验数据与预测数据发现,本实验建立的定量关联式获得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均在30%以下。本研究结果定量地揭示了循环流化床内各颗粒聚团特性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模型开发和过程强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循环流化床 k-means机器学习 颗粒聚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负荷下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振国 杨楚轲 +7 位作者 张守玉 肖红亮 王君峰 吕俊复 柯希玮 吕邦勇 黄健添 梁宁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91,共14页
“双碳”战略下,煤电是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的电网的安全保障,其中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在煤电深度调峰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其热惯性大,制约了CFB锅炉的变负荷速率。降低粒径、改善燃料燃烧特性等燃烧... “双碳”战略下,煤电是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的电网的安全保障,其中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在煤电深度调峰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其热惯性大,制约了CFB锅炉的变负荷速率。降低粒径、改善燃料燃烧特性等燃烧调控行为可降低CFB锅炉的流动、传热和燃烧等热惯性,对提升CFB锅炉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焦炭燃烧是固体燃料燃烧的主要放热过程,通过总结并对比常见的焦炭燃烧速率模型(包括动力/扩散表面反应速率模型、焦炭缩核燃烧模型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得出了焦炭燃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焦炭燃烧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给煤粒径、床温、一二次风氧气体积分数和燃料种类;总结了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对炉内燃烧速率和其他燃烧行为的影响,降低给煤粒径、升高床温、提高氧气体积分数和改善燃料特性均能改善燃料燃烧过程,提升CFB锅炉变负荷速率;基于粒径、燃料特性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行为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不同技术(包括粉煤循环流化床燃烧(powdered co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PC-CFB燃烧)和燃料高温预热等技术)以提高CFB锅炉灵活性,亦可采用绿色低碳多元燃料掺烧等技术提高CFB锅炉的升负荷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焦炭燃烧 升负荷速率 粒径 床温 氧气体积分数 燃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固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燕伟 李驰 +1 位作者 邢渊浩 高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术提升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固碳效果。结果表明:(1)三种材料以m(CFB-FA)∶m(CFB-S)∶m(CFB-FGD)=3∶2∶1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的胶砂试件碳化养护7 d时的抗压强度为43.8 MPa,满足普通水泥胶砂标准养护28 d时的抗压强度要求;(2)对比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碳化前后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发现,碳化28 d后试件表层和内部有大量CaCO_(3)生成;(3)计算分析得出其自然养护28 d后CO_(2)吸收量为21.8%,较普通水泥胶砂28 d自然碳化吸收量高约10%。该种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经碳化养护后不仅具备较高力学性能,而且自身固碳能力突出,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发挥一定的“碳中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利用 循环流化床(cfb) 粉煤灰基水泥胶砂 力学性能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调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磊磊 王孝全 +7 位作者 聂浩 柳成亮 魏绍青 郝海俊 李绍军 冯浩 吕俊复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3,I0015,共11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低负荷率下维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总压火时长超过110 min,压火结束后又能以3.5%Pe/min的速率实现热态再启。压火期间,平均床温以2.2℃/min的速度从800℃降至553℃;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分别下降了165℃和1.7 MPa;各受热面横向温度偏差基本在10℃以内;汽轮机和发电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限值以内。扬火瞬时烟气CO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但无爆燃风险。调峰全过程尘硫氮污染物排放小时均值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对高比例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煤电 循环流化床(cfb) 全负荷调峰 快速启停 压火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维腾 郭泽瑞 +1 位作者 韩磊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92,共11页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数,通过图解奈奎斯特图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了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回路在20%和5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热负荷分别为76.09 kW·m^(-2)和113.52 kW·m^(-2),水冷壁管道流动稳定且安全;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改变管段倾斜角度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CFB)煤/焦气化反应的研究Ⅱ.温度、氧含量及煤种对CFB气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房倚天 陈富艳 +3 位作者 王鸿瑜 张建民 王洋 张碧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8,共6页
报道了两种煤/焦(西山焦煤飞灰、神木煤),在小型循环流化床(CFB)气化反应装置上,以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条件(900~970°C,0~30%氧含量)下的气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气化温度,... 报道了两种煤/焦(西山焦煤飞灰、神木煤),在小型循环流化床(CFB)气化反应装置上,以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条件(900~970°C,0~30%氧含量)下的气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气化温度,气化反应速度提高,尾气中可燃气体浓度(CO,H2,CH4)、碳转化率及气化效率明显提高。气化介质中的氧含量增加,CO浓度、碳转化率及气化强度明显增加。反应性高、挥发分多的煤种更适合在CFB气化反应装置上进行气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炭气化 碳转化率 cfb 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严谨 卢啸风 +5 位作者 王泉海 李建波 李瑞欣 雷秀坚 陈晔 刘昌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5,共9页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 在一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炉内稀相区燃烧均匀性的实炉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负荷下一、二次风优化后距布风板25和38m沿炉膛四周的烟气成分分布及炉膛出口的氧量分布。研究表明:给煤分布决定了烟气的主要分布趋势,二次风标高处的炉内烟气成分分布对炉膛出口烟气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当距布风板25m处的炉膛前后墙烟气氧量标准差达到2.8%时,烟气向上流动到距布风板38m处后仍存在1.8%烟气氧量的标准差。在60%至75%的中低负荷时,距布风板25~38m区域内炉膛单位高度(1m)的耗氧量约为0.13%。通过补充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到了炉膛稀相区氧量扩散速率的计算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二次风 烟气成分 燃烧份额 600M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