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c/g-C_(3)N_(4)Z型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氧化苄胺偶联联产H_(2)O_(2)研究
1
作者 刘宇昂 李心忠 +1 位作者 游锦芳 杨艳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50,157,共8页
通过将酞菁钴(CoPc)在K/Na掺杂的g-C_(3)N_(4)纳米片表面自组装制备了一种稳定的CoPc/K/Na@CN 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可循环光催化剂,在室温、60 W蓝光LED灯照射下实现了苄胺直接光催化氧化为N-亚苄基苄胺联产H_(2)O_(2)。在最佳... 通过将酞菁钴(CoPc)在K/Na掺杂的g-C_(3)N_(4)纳米片表面自组装制备了一种稳定的CoPc/K/Na@CN 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可循环光催化剂,在室温、60 W蓝光LED灯照射下实现了苄胺直接光催化氧化为N-亚苄基苄胺联产H_(2)O_(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N-亚苄基苄胺和过氧化氢,苄胺的转化率为97%,过氧化氢产率为113.7μmol/(g·h)。在简单离心、溶剂洗涤并在真空下干燥后,将CoPc/K/Na@CN异质结复合材料回收利用5次,其光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g-C_(3)N_(4) 酞菁钴 苄胺氧化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_(2)O_(4)@纤蛇纹石活化过硫酸钾降解甲基橙
2
作者 苏晓洁 严群 +2 位作者 李欣城 薛文慧 陈奕浩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2364,共13页
为了更好地处理水环境中的偶氮染料污染问题,充分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天然矿物资源,实验中直接使用纤蛇纹石矿物纤维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处理难降解废水问题。在保证矿物资源应用经济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纤蛇纹石中的多种活性组分,以探索... 为了更好地处理水环境中的偶氮染料污染问题,充分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天然矿物资源,实验中直接使用纤蛇纹石矿物纤维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处理难降解废水问题。在保证矿物资源应用经济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纤蛇纹石中的多种活性组分,以探索纤蛇纹石矿产资源利用新路径。本文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NiCo_(2)O_(4)@纤蛇纹石纤维(NC@CF),将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甲基橙(MO),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材料表征手段对NC@CF/PDS体系降解MO的机理展开探究。结果表明:NiCo_(2)O_(4)和纤蛇纹石的结合在MO的降解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负载比为2:1的NC@CF-2/PDS体系在最优条件下降解MO,去除率可达94.5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此外,结合自由基淬灭实验、电子顺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实验表明,NC@CF-2/PDS体系中MO的降解是在·OH和SO_(4)^(-)·的自由基途径和电子转移的非自由基途径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钾 非均相催化 纤蛇纹石 钴酸镍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Ni/ZnCO_(2)O_(4)@ZnO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及其反应吸附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3
作者 代璞 郭梦雅 +4 位作者 葛晖 樊彩梅 李学宽 李瑞 唐明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6-1714,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证实得到了Ni/ZnCO_(2)O_(4)@ZnO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中ZnCO_(2)O_(4)的形成有利于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减小、分散度提升、比表面积增大。反应后XRD显示,ZnCO_(2)O_(4)也可作为H_2S的吸附剂,从而提高了脱硫剂的硫吸附容量。所有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显著优于Ni/ZnO,其中,Zn:Co物质的量比为1:1的脱硫剂NZCo-3具有最优的脱硫性能,该脱硫剂在反应温度300℃,氢压3 MPa,质量空速2.2 h^(-1),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脱硫率为100%,且经过六次循环后仍能够保持优异的脱硫性能。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Ni/ZnO脱硫剂以提高其脱硫性能和再生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吸附脱硫 znco_(2)o_(4)复合金属氧化物 Ni/Zno 脱硫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ZnCo_(2)O_(4)-不锈钢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跃忠 沈静 +2 位作者 张少华 武鹏鹏 刘宝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8-207,共10页
目的通过简易的方法制备耐久性的油水分离材料。方法采用水热-退火方法在不锈钢网(SSM)基底上制备了ZnCo_(2)O_(4)纳米针状阵列(ZnCo_(2)O_(4)-SSM)。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量仪... 目的通过简易的方法制备耐久性的油水分离材料。方法采用水热-退火方法在不锈钢网(SSM)基底上制备了ZnCo_(2)O_(4)纳米针状阵列(ZnCo_(2)O_(4)-SSM)。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油水分离材料的表面形貌、组分和表面润湿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ZnCo_(2)O_(4)-SSM空气中水的接触角为0°,水下油的接触角≥155°,显示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特殊润湿性。ZnCo_(2)O_(4)-SSM呈现出优异的抗油污性能和重力驱动油水分离性能。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大于99.8%,通量为3861~6114 L/(m^(2)·h),对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效率大于99.5%,通量为231~322 L/(m^(2)·h)。ZnCo_(2)O_(4)-SSM具有循环使用稳定性,在连续分离煤油-水混合物30次后,分离效率仍然能够达到99.8%以上。更重要的是,ZnCo_(2)O_(4)-SSM显示了优秀的长期稳定性、机械耐久性和强腐蚀环境耐久性(强酸,pH=1;强碱,pH=14;高盐,3.5%(质量分数)NaCl溶液)。结论ZnCo_(2)O_(4)-SSM以不锈钢网为载体,弥补了机械强度差的缺点。ZnCo_(2)O_(4)-SSM以高化学稳定的ZnCo_(2)O_(4)作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分离材料的耐久性。因此,ZnCo_(2)O_(4)-SSM制备方法简单,在工业含油污水的分离中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不锈钢网 znco_(2)o_(4) 耐久性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MOF-74衍生纳米球ZnO/ZnCo_(2)O_(4)的超级电容性能
5
作者 吴志辉 钱晶 +1 位作者 余沁芸 王亚珍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双金属MOF-74独特的结构性能是构建多孔材料的理想前驱体之一。以ZnCo-MOF-74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衍生物ZnO/ZnCo_(2)O_(4)纳米球,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在6 mol/L KOH溶液的三电极体系中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在电... 双金属MOF-74独特的结构性能是构建多孔材料的理想前驱体之一。以ZnCo-MOF-74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衍生物ZnO/ZnCo_(2)O_(4)纳米球,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在6 mol/L KOH溶液的三电极体系中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为1.0 A/g、n(Zn)∶n(Co)=1∶1时制得的ZnO/ZnCo_(2)O_(4),比电容达1047.8 F/g,高于其他比例下所得到的混合金属氧化物。ZnO/ZnCo_(2)O_(4)的高比电容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归因于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双金属的协同效应。以n(Zn)∶n(Co)=1∶1合成的纳米球ZnO/ZnCo_(2)O_(4)为正极材料、活性炭为负极材料制备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0.5 A/g下的比电容为74.3 F/g,在比功率536.3 W/kg时,比能量为26.4 W·h/kg;以10.0 A/g电流在0~1.6 V循环2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为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 Zno/znco_(2)o_(4) 金属有机框架(MoFs)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崔柏 林红 +2 位作者 赵晓冲 李建保 李文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11-2415,共5页
研究了共沉淀分解法制备的ZnCo_2O_4纳米粒子的光学和可见光催化性能,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为纯相的ZnCO_2O_4,平均粒径约为10-20 ... 研究了共沉淀分解法制备的ZnCo_2O_4纳米粒子的光学和可见光催化性能,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为纯相的ZnCO_2O_4,平均粒径约为10-20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估计出ZnCo_2O_4纳米粒子的能带隙为3.39和2.09 eV.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纳米粒子表现出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活性.ZnCo_2O_4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可以归结为紫外和可见光下纳米粒子吸收光子(能量大于能带隙)的能力,以及它们的纳米尺寸,基于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ZnCO_2O_4可能的能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结构 尖晶石氧化物 能带结构 znco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志平 王会强 +5 位作者 万占升 周玉明 柯稳 王浩伟 郝策 马小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孔ZnCo_(2)O_(4)褶皱微球形状规则,平均直径为10~12μm。在此条件下得到的ZnCo_(2)O_(4)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且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 znco_(2)o_(4)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_(2)O_(4)纳米管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磊 郭春朵 +1 位作者 朱闪闪 宋延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ZnCo_(2)O_(4)一维纳米纤维前驱体,通过不同的煅烧温度得到纤维结构完整的ZnCo_(2)O_(4)纳米管。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ZnCo_(2)O_(4)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在0.13~0.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ZnCo_(2)O_(4)一维纳米纤维前驱体,通过不同的煅烧温度得到纤维结构完整的ZnCo_(2)O_(4)纳米管。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ZnCo_(2)O_(4)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在0.13~0.22μm之间,且纤维结构完整,表面粗糙,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储存。在100 mA/g的条件下,ZnCo_(2)O_(4)的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972.9 mAh/g,循环200次后,比容量仍能保持431.2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静电纺丝 一维纳米纳米管 znco_(2)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钴蓝共沉淀法制备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海风 杨辉 +3 位作者 陈显群 泽龙 徐意 张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38,共4页
以硝酸钴、硝酸铝为原料,NaOH或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钴蓝。考察了Co/Al摩尔比、沉淀剂种类和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钻蓝呈色性能影响,采用包括可见光分度计等多种方法表征了纳米钴蓝的结构及形貌特征及纳米钴蓝色度值。研... 以硝酸钴、硝酸铝为原料,NaOH或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钴蓝。考察了Co/Al摩尔比、沉淀剂种类和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钻蓝呈色性能影响,采用包括可见光分度计等多种方法表征了纳米钴蓝的结构及形貌特征及纳米钴蓝色度值。研究结果表明:(1)煅烧温度为1000℃时,当Co/Al摩尔比从1∶3升至1∶1,钴蓝颜色从蓝色依次向蓝绿色、暗绿色转变,同时,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的钴蓝其亮度比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的钴蓝高;(2)以NaOH为沉淀剂,Co/Al摩尔比为1∶3时,当煅烧温度为900℃,钴蓝呈蓝绿色,当煅烧温度为1000-1100℃,钴蓝呈蓝色;(3)钴蓝不同制备工艺会改变钴d电子层状态,导致钴蓝呈现不同颜色,最终优化工艺制备的纳米钴蓝粒径为45-65nm,呈尖晶石型晶体结构,色度值为CIE(35.86,-12.63,-3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钴蓝 CoAl_(2)o_(4) 共沉淀法 NA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改性费托合成Co基催化剂性能
10
作者 王杏伟 任衍伦 张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4,87,共6页
载体的性质对催化剂活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采用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改性,采用浆料法制备了Co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Co活性组分。以商用氧化铝为对比样,采用N_(2)低温吸附、XRD(X射线衍射)、H_(2)-TP... 载体的性质对催化剂活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采用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改性,采用浆料法制备了Co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Co活性组分。以商用氧化铝为对比样,采用N_(2)低温吸附、XRD(X射线衍射)、H_(2)-TPR(H_(2)程序升温还原)、CO-TPD(CO程序升温脱附)、FT-IR(红外光谱)、TG-DSC(热量-差热分析)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进行表征,采用颗粒固定床反应器对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催化剂较商用氧化铝制备的催化剂,具有Co分散度高,粒径小,可还原度高等优点。且具有高CO转化率(50.51%),低CH_(4)选择性(7.28%),高C_(5+)选择性(73.93%)的反应性能,在反应72 h后催化剂没有出现任何劣化,稳定性优越。此外,当催化剂在空气气氛中焙烧时,易形成难以还原的CoAl_(2)O_(4)尖晶石,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钴基催化剂 催化剂改性 焙烧气氛 CoAl_(2)o_(4)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