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4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rrelations with blood eosinophil level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Lu SHENG Yadan +7 位作者 YANG Kai HE Liyu GU Huihui SUN Guoqing CHEN Weiting ZHU Bingjie CHEN Yanrong JIN Chenw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9-1193,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s of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with blood eosinophil(EOS)level.Methods Chest CT data of 16...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s of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with blood eosinophil(EOS)level.Methods Chest CT data of 162 AECOPD patients with elevated eosinophil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ow EOS group(n=105)and high EOS group(n=57)according to the absolute counting of blood EOS.The quantitative CT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number of whole lung bronchi and the volume of blood vessels,low-attenuation area percentage(LAA%)of whole lung,of left/right lung and each lobe of lung,as well as the luminal diameter(LD),wall thickness(WT),wall area(WA)and WA percentage of total bronchial cross-section(WA%)of grade 3 to 8 bronchi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Spearman corre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of quantitative CT parameters with blood EOS level.Results LAA%of the whole lung,of the left/right lung and each lobe of lung,as well as of the 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LD grade 4,middle lobe of right lung WT grade 5,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WA grade 4,middle lobe of right lung WA grade 5 and lower lobe of left lung WA grade 3 in low EOS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 EOS group(all P<0.05).Except for the 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LD grade 4,the above quantitative CT indexes 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were all weak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r=-0.335 to-0.164,all P<0.05).Conclusion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AECOPD patients were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among which LAA%,a part of WT and WA were all weak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EOSINOPHIL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
作者 杨靖 焦童 +4 位作者 董宇娇 姚晨雨 孔群钰 石婕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筛选,共收集4 008例有完整数据的患者。首先对各特征基线进行分析,再利用XGBoost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值对各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和归因;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28个变量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模型之后,按照变量重要性排序及临床经验,筛选8个变量,重新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48(0.938,0.958)、0.797(0.738,0.856)。SHAP图显示CEA、CA125、FIB、嗜酸性粒细胞、PLT、D-二聚体升高和TT缩短均会增加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结论 基于XGBoost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以特征子集实现了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XG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吸波形特征参数时间序列的AECOPD预测方法
3
作者 王慧泉 赵伟标 +3 位作者 孟庆凯 马建新 童朝晖 曹志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为实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事件的早期预测,搭建基于远程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波形监测系统,收集记录29名发生疾病加重事件的患者和29名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所用呼吸机的日常参数,从呼吸波形中提取能够反映患者呼吸节律的特... 为实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事件的早期预测,搭建基于远程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波形监测系统,收集记录29名发生疾病加重事件的患者和29名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所用呼吸机的日常参数,从呼吸波形中提取能够反映患者呼吸节律的特征参数,利用多天数的特征参数构成特征时间序列,建立多个疾病加重预测模型,并利用与患者住院日期间隔不同天数的特征时间序列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随着预测窗口的增加,模型对疾病加重事件的预测效果先上升后下降,模型的有效预测时间窗口为3~4 d,在3~4 d后,模型操作特性曲线(ROC)下的面积值(AUC值)不再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采用特征时间序列,该模型可以在疾病加重早期做出预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干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机器学习 时间序列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陈艺萍 丁美祝 +2 位作者 邵洒云 周逊 何文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决策树模型,并分析其对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250例老年COPD病人中有120例发生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合计6层、17个节点,选择牙齿缺失情况、营养状态、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以及COPD严重程度5个解释变量,其中营养状态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620,0.739)],决策树模型AUC为0.747[95%CI(0.689,0.800)],2种模型的Delong检验结果显示Z=3.118,P=0.001。结论:老年COPD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高于国Logistic回归模型,可为老年COPD病人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吞咽障碍 影响因素 决策树模型 预防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PI3K/AKT介导的COPD炎性反应
5
作者 吴艳蕊 杨春艳 +4 位作者 王艳琼 景海卿 宋嘉懿 李建梅 张俊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通过肺肠轴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被动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Control组、COPD组和COPD+加味升陷汤组(SXT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期间以及干预期间对大鼠进行一般症状和体征监测。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观察肺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和肠组织天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nature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nILC2)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ILC2)数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大鼠菌群结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OPD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且体质量降低,SXT组大鼠肺功能及一般体征得到显著改善(P<0.05);HE染色显示COPD组肺组织有破坏且满布炎性细胞,SXT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IHC检测结果显示SXT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COPD组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SXT组炎症损伤情况明显好转(P<0.05);肺组织和肠组织中COPD组nILC2和iILC2比值显著降低,COPD模型炎性反应明显,SXT组大鼠中则得到显著改善(P<0.05);COPD组ILC2细胞因子IL-13、IL-4含量显著升高,SXT组IL-13、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SXT组的肺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trol组与COPD组(P<0.05);Bet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显示3组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GC-MS测定大鼠粪便中的SCFAs含量,检测出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共六种,其含量较Control组均降低,但SXT组的含量与COPD组相比有所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COPD组相比,SXT组p-PI3K、PI3K、p-AKT、AKT、p-NF-κB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SXT组与COPD组相比,能显著下调IL-1β、IL-10的表达(P<0.05)。结论加味升陷汤能够缓解COPD炎症水平,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以抑制iILC2细胞活性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而介导COPD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陷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肠轴 ILC2 炎症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徐俊风 陈义 +2 位作者 杨芳婷 杨琴 肖江琴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6-100,106,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量表和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护理依赖的类别,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发生率63.1%。其护理依赖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独立-昼夜节律依赖型142例(41.8%)、部分活动-学习依赖型121例(35.7%)、全面依赖型76例(2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功能分级、有无呼吸困难、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及健康素养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具有群体异质性,需针对不同潜在类别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应重点关注肺功能差、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健康教育以及改善衰弱水平,从而降低护理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依赖 衰弱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呼吸困难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CC16蛋白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及COPD小鼠肺组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7
作者 杜凯艳 李婷 +6 位作者 刘超锋 栗馨洋 张晶煜 郭民 陈朝阳 庞敏 王海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CC16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C16 protein,rhCC16)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 目的:评价重组人CC16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C16 protein,rhCC16)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肺组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CSE诱导HBECs衰老,250 ng/mL rhCC16干预衰老的HBECs,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染色法分析HBECs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异染色灶(senescence associated heterochromatic foci,SAHF)标志物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H3(trimethylated histone H3 at lysine 9,H3K9me3)含量;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HBECs中SASP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和MMP3的mRNA和蛋白表达。被动吸烟法制备COPD小鼠,从熏烟16周开始,在熏烟前2 h用2.5μg/g体重rhCC16或等体积PBS对熏烟小鼠进行滴鼻干预制备COPD+rhCC16组或COPD+PBS组,造模及干预(24周)结束后DCFH-DA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中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SAHF标志物H3K9me3含量;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及肺组织匀浆液中SASP相关指标(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DCFH-DA染色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中ROS含量,rhCC16干预则减少HBECs中ROS含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的SAHF,而rhCC16干预则减少SAHF(P<0.01);RT-qPCR和ELISA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中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rhCC16干预则减少HBECs中上述指标的表达(P<0.05);DCFH-DA染色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细胞中ROS含量增加,rhCC16干预则减少其含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中SAHF增加,而rhCC16干预则减少SAHF(P<0.01);RT-qPCR和ELISA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增加,rhCC16干预则减少上述指标的表达(P<0.05),PBS干预组与COPD组小鼠肺组织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CC16能有效抑制CSE诱导的HBECs及COPD小鼠肺组织中SASP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ROS-H3K9me3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组人CC16蛋白 香烟烟雾提取物 活性氧 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组蛋白H3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补中方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改善COPD肺脾气虚证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
8
作者 张璐 丁焕章 +6 位作者 许浩燃 陈珂 许博文 杨勤军 吴迪 童佳兵 李泽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9-976,共8页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中方低剂量组(SQBZ-L)、参芪补中方中剂量组(SQBZ-M)、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SQBZ-H)、氨茶碱组(APL),10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脂多糖气道滴注、香烟烟熏联合番泻叶浸液灌胃构建COPD模型,参芪补中方组和氨茶碱组分别于第50天进行参芪补中方和氨茶碱灌胃,2次/d,连续灌胃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WST-1法、比色法、TBA法、JC-1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ROS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P-AMPKα、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P<0.01),SOD活性、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DA水平和ROS平均荧光强度显著提高(P<0.01),线粒体损伤加重,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补中方各剂量组与氨茶碱组能有效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损伤(P<0.05,P<0.01),提高SOD活性、ATP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降低MDA含量和ROS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上调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与氨茶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补中方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参芪补中方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生物发生 AMPK/SIRT1/PGC-1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繁急性加重COPD患者吸入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陈美佳 胡玉玲 +3 位作者 王为杰 龚钊乾 刘兵 蔡绍曦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1,47,共6页
目的了解频繁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吸入药物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吸入药物依从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通过目的抽样,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就诊... 目的了解频繁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吸入药物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吸入药物依从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通过目的抽样,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17例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及10个子主题,分别是能力因素(吸入药物使用技能、疾病和药物相关认知、药物自我管理);机会因素(家庭支持、医疗护理可及性不够、经济负担);动机因素(治疗自我效能、急性加重体验、感知治疗益处、疾病污名化)。结论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在使用吸入药物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应综合评估影响患者吸入药物依从性的能力、机会和动机因素,注重对其提供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患者的技能和素养,同时创造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以提升其吸入药物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频繁急性加重 吸入药物 依从性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卷烟烟气暴露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干预效果研究
10
作者 严大为 高峄涵 +4 位作者 刘小敏 李翔 李晓楠 郑赛晶 沈轶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探究脂多糖气管滴注对主流烟气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均分到空白对照组(CTL组)、卷烟烟气暴露组(CS组)、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组(CS-LPS... 【目的】探究脂多糖气管滴注对主流烟气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均分到空白对照组(CTL组)、卷烟烟气暴露组(CS组)、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组(CS-LPS组)、中药HZSF对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的干预组(HZSF组)。检测小鼠体重、肺脏功能、酚红排泌量、肺脏重量和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结果】与CTL组相比,(1)CS组和CS-LPS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HZSF组体重显著高于CS-LPS组(P<0.05);(2)CS组和CS-LPS组小鼠肺脏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5);(3)CS组和CS-LPS组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CS-LPS组第90m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流量明显降低(P<0.05),HZSF组气道阻力和呼气峰流量则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CS-LPS组(P<0.05);(4)CS组和CS-LPS组的酚红排泌量明显升高(P<0.05),HZSF组的酚红排泌量则显著低于CS-LPS组(P<0.05);(5)出现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纤维化等病变,且CS-LPS组(10/10)病变比例显著高于CS组(6/10)和HZSF组(4/10)。【结论】LPS气管滴注对卷烟烟气暴露诱导小鼠COPD疾病模型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中药HZSF对小鼠COPD模型中的肺功能障碍和肺组织病变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卷烟烟气 C57BL/6J小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 中药HZ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nthron通过靶向GRIM-12影响Nrf2/HO-1通路缓解COPD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小杰 杨硕 +1 位作者 查干 王爱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球性呼吸系统疾病,脂质代谢紊乱在其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COPD中的表达,并评...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球性呼吸系统疾病,脂质代谢紊乱在其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COPD中的表达,并评估其抑制剂Danthron对COPD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分析小气道上皮(SAE)的mRNA表达数据集GSE10006和GSE11784,筛选出COPD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GRIM-12。在体外实验中,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检测GRIM-12的表达水平,并评估Danthron的调控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L-6,荧光探针法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同时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GRIM-12在COPD患者的小气道上皮及经CSE处理的16HBE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分子对接分析发现,Danthron与GRIM-12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能够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抑制其功能。在体外实验中,Danthron显著抑制CSE诱导的GRIM-12过表达,并降低IL-6分泌及ROS生成,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表明,Danthron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CSE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些结果表明,Danthron通过靶向抑制GRIM-12的表达,有效调控COPD气道病理变化。结论Danthron通过抑制GRIM-12表达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显著缓解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RIM-12 Danthron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脂质代谢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吹摆法在老年COPD病人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凌云 徐屹昊 +5 位作者 全月华 陈莉 霍首龙 黄唯 刘芹芹 罗振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探讨乒乓球吹摆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 目的:探讨乒乓球吹摆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缩唇及腹式呼吸训练,干预组进行乒乓球吹摆法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肺功能检测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困难程度、肺康复依从性。结果:老年COPD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l)/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得分、肺康复依从性得分比较均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P<0.05);MMEF、PEF有组间、时间效应(均P<0.05)。结论:乒乓球吹摆法有利于改善老年COPD病人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病人肺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功能 呼吸训练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困难 依从性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hmitt战略体验模块理论的COPD病人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崔诗涵 赵杰刚 +4 位作者 王岚 李杰 索静楠 姚颖 陈文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2-657,共6页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患病体验,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4例COPD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a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患病体验,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4例COPD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a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依据Schmitt战略体验模块理论共归纳出4个主题、14个亚主题,即感官体验(无休止的咳喘、严重的憋闷感、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病情于寒冷时加剧)、情感体验(难以入睡的煎熬、担忧被嫌弃的敏感心境、拖累家人的负罪感、面临死亡的恐惧)、思考体验(对疾病相关认知模糊不清、对无法获得连续治疗的困惑)、行动体验(愿意进行同伴分享、接纳并积极应对疾病、消极对待康复治疗)。结论:COPD病人伴随着复杂多样的患病体验,医务人员有必要依据病人的患病体验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AECOPD小鼠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薛磊 桂锐 +6 位作者 曾强 李武 梁成 周维佳 戴晓天 邓国宏 熊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091,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通过LPS联...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通过LPS联合烟熏12周建立COPD小鼠模型,经鼻滴注IAV(40μL)诱导AECOPD,建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5组(n=15):低剂量甲泼尼龙组、中剂量甲泼尼龙组、高剂量甲泼尼龙组、奥司他韦组、空白组,观察10天内各组小鼠的体质量以及生存时间,于第1、3、5天使用WBP检测小鼠肺功能、ELISA法检测BALF炎症因子、空斑实验检测BALF病毒滴度、血平板检测BALF菌落形成单位。进行免疫荧光:①肺组织免疫荧光:将模型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n=4):将小鼠分为LPS 1天组、LPS 3天组、LPS+MP组,均予以LPS雾化1次,LPS+MP组在LPS雾化后予以MP灌胃1次,第1天取LPS 1天组肺组织,第3天取LPS 3天组和LPS+MP组肺组织,进行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②细胞免疫荧光:取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LPS+MP组、MP组,干预4 h后收集样本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①中剂量甲泼尼龙组提高生存率、促进体质量恢复及改善肺功能效果最显著,相较于其余各组有明显差异(P<0.05)。②中剂量甲泼尼龙组降低IL-6和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水平更显著(P<0.05),高剂量甲泼尼龙组治疗第5天出现炎症因子及NETs升高。③中剂量甲泼尼龙组的肺损伤评分下降较其余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④高剂量甲泼尼龙组治疗第5天出现细菌大量增殖以及病毒清除延迟。结论中剂量甲泼尼龙对IAV诱导的AECOPD治疗效果最好,同时不会延迟病毒清除或增加病毒感染后细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甲型流感病毒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亚锦琪 张安琦 +1 位作者 张桂梅 陈蜀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5-88,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认知衰弱的干预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461例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3.0%...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认知衰弱的干预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461例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3.0%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每周锻炼频次、有无失眠、肺功能分级、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认知衰弱评估,并根据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降低或延缓认知衰弱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衰弱 认知功能 失眠 锻炼 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NA-seq和Bulk RNA-seq联合分析揭示MTRNR2L1介导COPD进展中PANoptosis下调
16
作者 戈艳蕾 孙思怡 +9 位作者 任泓沁 姚雪鑫 赵倩 李文强 陈伟彬 白静 喻昌利 董爱英 刘铁军 付爱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6-797,共1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MT-RNR2样蛋白1(MT-RNR2 like protein 1,MTRNR2L1)介导的泛凋亡(PANoptosis)调控机制,为寻找COPD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MT-RNR2样蛋白1(MT-RNR2 like protein 1,MTRNR2L1)介导的泛凋亡(PANoptosis)调控机制,为寻找COPD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COPD患者的批量RNA测序(Bulk RNA sequencing,Bulk RNA-seq)数据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 RNA-Seq)数据探究COPD患者肺组织中细胞构成,并分析细胞参与疾病发生的相关通路。在烟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暴露的小鼠中模拟PANoptosis,评估MTRNR2L1和PANoptosis蛋白表达情况,明确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Bulk RNA-seq显示COPD患者T细胞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sc RNA-Seq证实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的CD8^(+)T细胞数减少,上皮细胞数增加;MTRNR2L1在COPD患者的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水平上调;COPD患者肺组织、CD8^(+)T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PANoptosis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暴露于烟雾/LPS的小鼠肺表现出肺泡损伤、PANoptosis蛋白表达上调,MTRNR2L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PANoptosis并下调ZBP1、Caspase-3、GSDMD和MLKL的水平。结论:CD8^(+)T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在泛凋亡相关通路富集,提示PANoptosis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COPD发病过程中PANoptosis与PANoptosis蛋白表达增高相关,MTRNR2L1对PANoptosis有抑制作用,调节PANoptosis可能为减轻肺损伤和改善肺通气功能提供新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损伤 PANoptosis 单细胞RNA测序 批量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IR框架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晋源媛 杨支兰 +3 位作者 翟艳萍 加悦悦 延芝丽 田紫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9-95,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对12例老年COPD患者及其15名照顾者、11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运...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对12例老年COPD患者及其15名照顾者、11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运用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官方提供的访谈编码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共识别7个障碍因素、7个促进因素和2个中性因素。结论影响老年COPD患者坚持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主要在于干预策略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患者与其照顾者的意图-行为关系以及实施项目所处的健康环境资源;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订干预策略,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促进行为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COPD病人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烁 王琦 +2 位作者 王思敏 肖倩 王艳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24-3030,共7页
目的:构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拟定干预方案初稿,经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方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 目的:构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拟定干预方案初稿,经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方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门诊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按照构建的干预方案指导病人实施肺康复并评价其可行性。结果: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准确评估、知信合“依”、自我成长和“依”路相伴4个主题、17条内容。干预12周,试验组呼吸和运动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理论构建的稳定期COPD病人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呼吸和运动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运动锻炼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联合NLR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幽草 施晓瑜 +2 位作者 黄芳 陈云峰 林亚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有患者行1.0 mm薄层胸部CT扫描,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Portal工作站内的COPD软件,测量并记录肺总容量、肺气肿容量、最大吸气末容积(MIV)、最大呼气末容积(MEV),并计算肺体积百分比(LVP)。对患者血液内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并记录两者的比值(NLR)。采用耶格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记录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观察患者自入院治疗起90天内是否发生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间CT定量参数及NLR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T定量参数、NLR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定量参数和NLR在患者预后预测中的效能。结果:MIV、MEV、NLR分别与FVC、FEV1呈负相关(P均<0.05),而肺体积百分比与FVC、FEV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均>0.05)。预后良好者89例,预后不良者33例。预后良好组的MIV、MEV和NLR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体积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预测患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09(95%CI:0.601~0.816)、0.820(95%CI:0.744~0.895)和0.895(95%CI:0.825~0.96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达0.935(95%CI:0.882~0.988)。结论: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与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具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较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肺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NPPV治疗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锐 李雪娇 +2 位作者 贺银虹 李彦霖 王晓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通气失败的概率较高。本研究...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通气失败的概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力NPPV(high intensity NPPV,HI-NPPV)治疗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3年7月因AE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H值≤7.25)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NPPV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NPPV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吸气相气道正压(inspir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IPAP)将患者分为2组:NPPV组(IPAP<20 cmH2O,1 cmH2O=0.098 kPa)和HI-NPPV组(20 cmH2O≤IPAP<30 cmH2O)。NPPV组和HI-NPPV组分别纳入99和95例患者。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数据配比,共匹配得到86对数据。比较2组的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次要结局指标[血气分析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结果:NPPV组和HI-NPPV组的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98%和1.1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NPPV组和HI-NPPV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3.26%和9.30%,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1)。HI-NPPV组治疗后24、48 h的PaO_(2)均高于NPPV组,PaCO_(2)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48 h,2组之间p 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NPPV可通过迅速改善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态,从而降低病死率及插管率,本研究为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严重Ⅱ型呼吸衰竭 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