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曼 徐曼曼 +2 位作者 王鑫 栗光明 陈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88,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短期病死率高。肝移植是ACLF患者的唯一治愈方法,但供肝短缺和分配系统的限制使得只有少数患者能接受移植。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短期病死率高。肝移植是ACLF患者的唯一治愈方法,但供肝短缺和分配系统的限制使得只有少数患者能接受移植。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器官分配体系存在低估ACLF患者肝移植紧迫性的风险,开发更好的评估工具以确定哪些ACLF患者最有可能从肝移植中受益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主流的ACLF定义、ACLF肝移植治疗适应人群的选择以及ACLF肝移植预后的评分进行综述,以期为ACLF患者肝移植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器官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预后 静态评估 动态评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闫云 赵璟 +5 位作者 范风江 包建颖 史晶心 李博 左远航 冯丽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肺损伤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合指数(ratio of partial pressure of O_(2) in arterial blood to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及SOFA、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中医分型标准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上各观察指标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肺热壅痹证型占比最高、35.00%(28/80),其次为瘀血阻肺型27.50%(22/80),肺塞腑实型23.75%(19/80),水饮郁肺型13.75%(11/80)。不同证型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肺损伤指标PaO_(2)/FiO_(2)、P(A-a)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证型与PaO_(2)/Fi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A-a)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掌握脓毒症肺损伤辨证分型特点并观察患者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变化,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中医证型 动脉血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露露 陈怀珍 +4 位作者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硬化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联合其他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连芳 郑雅斌 +2 位作者 林雪烽 谢榕城 马杰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17-4425,共9页
背景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 背景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对于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IPF联合其他指标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严重程度按定义划分,可分为严重脓毒症组24例与脓毒性休克组36例;严重程度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划分,可分为低SOFA组26例(SOFA评分<6分)与高SOFA组34例(SOFA评分≥6分);按预后划分,可分为生存组39例与死亡组21例。对比不同分组患者IPF及其他血液指标[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与白蛋白比值(LAR)]的差异,绘制不同联合指标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线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高SOFA组患者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基线APACHEⅡ评分、死亡所占比例高于低SOFA组(P<0.05)。对于治疗开始48hIPF,脓毒性休克组患者高于严重脓毒症组,高SOFA组患者高于低SOFA组,死亡组患者高于生存组(P<0.05)。因不同组患者治疗开始48 h IPF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故截取48 h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IPF在预测脓毒性休克及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70(95%CI=0.55~0.83,截断值为3.95%)、0.72(95%CI=0.60~0.86,截断值7.70%),预测死亡的AUC为0.73(95%CI=0.58~0.89,截断值为6.10%)。IPF+基线APACHEⅡ评分+NLR、IPF+基线APACHEⅡ评分+LAR预测高SOFA评分的AUC分别为0.91(95%CI=0.84~0.98)和0.93(95%CI=0.84~0.99);IPF+NAR+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95%CI=0.81~0.98)。结论IPF联合不同血液指标能够提高临床实践中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能力,治疗开始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48 h NLR及治疗开始48 h IPF+基线APACHEⅡ评分+治疗开始48 h LAR在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中具有较高效能;而治疗开始48h的IPF+NAR+PLR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 血液指标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 预后 严重程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江 代星 +2 位作者 田大治 蒋文涛 沈中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8-1191,共4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肝功能急剧恶化的疾病,其通常会伴随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且预后比普通肝硬化差。许多研究认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若能及时行肝移植手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然而目前没有可靠的指南指出患者...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肝功能急剧恶化的疾病,其通常会伴随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且预后比普通肝硬化差。许多研究认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若能及时行肝移植手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然而目前没有可靠的指南指出患者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本文归纳了近年相关研究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的指征、时机、预后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移植 人工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分型的再认识:从起病表现和动态转归的新视角重新定义 被引量:9
6
作者 董金玲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77-2280,共4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是以器官功能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特点的复杂临床综合征。ACLF具有可逆转性,长期预后转归结局多样化。依据疾病特征进行ACLF临床分型,对优化疾病管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是以器官功能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特点的复杂临床综合征。ACLF具有可逆转性,长期预后转归结局多样化。依据疾病特征进行ACLF临床分型,对优化疾病管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东西方ACLF定义和临床特征,从起病表现和动态转归的新视角重新定义,提出ACLF新型临床分型。第一种是基于起病时肝内、外器官衰竭为特征的ACLF临床分型,包括:Ⅰ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脏功能衰竭;Ⅱ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肝脏急性失代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第二种是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ACLF临床分型,包括A型:快速进展型,B型:快速恢复型,C型:缓慢进展型,D型:缓慢恢复型,E型:缓慢持续型。新视角ACLF临床分型的提出,期望东西方学者对ACLF疾病认识更具有包容性,缩小分歧,优化疾病管理路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供临床医生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健 李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65-96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P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种评分分值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水平与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CT异常组(≥0.5μg/L)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明显高于PCT正常组(<0.5μg/L)(P<0.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检测血清PCT对预测MODS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8
作者 易慧敏 +8 位作者 刘剑戎 陆平兰 黎利娟 范明明 易小猛 吕海金 魏绪霞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3-542,共10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合并肝外器官衰竭综合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ACLF唯一的有效手段。ACLF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感染防控、营养及器官功能的维护等难题仍存在探讨空间。中国医师协会器官...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合并肝外器官衰竭综合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ACLF唯一的有效手段。ACLF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感染防控、营养及器官功能的维护等难题仍存在探讨空间。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肝移植加速康复学组组织了相关专家从手术时机、器官保护、营养支持、感染防控、康复锻炼以及内环境调节等方面对ACLF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病 手术时机 器官保护 营养支持 感染防控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风险指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单中心159例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政俊 李杰群 +5 位作者 宾阳阳 陈广顺 李强 齐海智 司中洲 胡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 目的探讨供体的供体风险指数(DR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行肝移植治疗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59例ACLF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DRI计算公式将受体分为DRI<1.65组(96例)和DRI≥1.65组(63例);根据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LIF-C ACLFs),将受体分为CLIF-C ACLFs<48组(78例)和CLIF-C ACLFs≥48组(81例)。分别观察各组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指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受体肝移植术后90 d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DRI<1.65组与DRI≥1.65组的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LIF-C ACLFs <48组和CLIF-C ACLFs≥48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的ICU住院时间为4(3~14)d,明显短于CLIF-C ACLFs≥48组的7(1~33) d(P<0.05)。CLIF-C ACLFs评分是影响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DRI<1.65组与DRI≥1.65组的术后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ACLFs<48组受体术后90 d生存率为94%,明显高于CLIF-C ACLFs≥48组的79%(P<0.05)。结论 ACLF受体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与其自身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选用供体的DRI无明显相关性,应早期及时行肝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供体风险指数 慢性肝衰竭联盟-器官衰竭评分 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天翼 于也萍 +1 位作者 夏强 杭化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1,共5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目前ACLF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目前ACLF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肝移植的术前评估十分重要。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群体基数较大,需着重考虑HBV相关ACLF的术前情况,并根据COSSH-ACLF、CLIF-ACLF等评分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评估。手术时机方面,在患者处于ACLF2级时进行肝移植也许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获益,但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围手术期主要以病因处理以及多器官衰竭处理为主。术中则需要注意合理安排供体修整和受体游离的时间安排。术后除了肝移植常规并发症外,还需注意感染、肝性脑病、器官衰竭等ACLF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术前与术后的器官衰竭情况均与患者长期预后相关。该文结合笔者所在科室大量ACLF肝移植实际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ACLF肝移植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预后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多器官衰竭 死亡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肝移植治疗 被引量:26
11
作者 范祺 李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37,共5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衰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进展迅速、常伴有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为主要特点。目前对于ACLF患者主要采用系统综合的内科支持治疗,促进肝脏再生。而对于内科治疗无效,迅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潜在治愈可...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衰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进展迅速、常伴有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为主要特点。目前对于ACLF患者主要采用系统综合的内科支持治疗,促进肝脏再生。而对于内科治疗无效,迅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潜在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但考虑到不同患者的病情进程、预后转归的差异以及我国供肝的紧缺性,积极预防慢性肝病患者ACLF的触发因素,筛选出最可能获益的肝移植受者以及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精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ACLF的精确评估、肝移植手术指征的精准把握及围手术期的精细管理等方面探讨肝移植在ACLF中的应用,以优化ACLF肝移植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器官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评分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并发胰腺感染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伏添 王学莉 +1 位作者 童智慧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C评分,分析三种评分方法对预测病人病情的价值。结果:感染组病人三种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并发胰腺感染的SAP病人中,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EPIC评分的AUC数值依次为0.787、0.786、0.765,说明三种评分在感染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灵敏度相等,均高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特异性均高于EPIC评分。将三种评分做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EPIC评分对SAP并发胰腺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三种评分法对SAP病人的感染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为SAP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早期采取必要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腹部CT胰 腺外炎症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评估及临床管理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牧晨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0-774,共5页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脏器,是营养物质合成、储存的重要场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肝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恶化疾病的预后。因此早期的营养评估...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脏器,是营养物质合成、储存的重要场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由于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肝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恶化疾病的预后。因此早期的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有多种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但针对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特别是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仍有一定的缺陷。现就该类患者的营养评估及临床管理加以阐述,旨在为相关临床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营养评价 早期医疗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初谊 王俊科 +3 位作者 李斌 温雪 魏晓静 于晓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6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研究和评估血浆置换对慢加急肝衰竭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进行分组,予以综合治疗者为对照组,加用血浆置换者为血浆置换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PT百分活动度(PTA)、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研究和评估血浆置换对慢加急肝衰竭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进行分组,予以综合治疗者为对照组,加用血浆置换者为血浆置换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PT百分活动度(PT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两组TBil、ALB、ALT、AST、IL-6、PCT、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TA均上升,但血浆置换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组总有效率80.0%,高于治疗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辅助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清除大量炎症因子,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衰竭患者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飞 张贤贤 +7 位作者 卢喜玲 王静 梁新颖 张菲 许娟 曾艳丽 杨阳 张红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纳入2020年4~8月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的5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纳入2020年4~8月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的5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营养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和半年内再住院次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半年内再住院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等级 营养管理 多学科团队 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肝移植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砚伟 梁雨荣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3,共6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临床常用的某些药物、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一种坏死性炎症性肝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如果不进行肝移植,病死率可达80%。如何把握肝移植的指征非常关键,一些预后评分系统已被开发用于帮助临床医师...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临床常用的某些药物、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一种坏死性炎症性肝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如果不进行肝移植,病死率可达80%。如何把握肝移植的指征非常关键,一些预后评分系统已被开发用于帮助临床医师决定哪些患者需要行紧急肝移植,如国王学院标准(KCC)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但这些方法年代久远、缺乏更新,因此有学者提出一些新型的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肝移植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紧急肝移植作为药物性急性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总结了DILI的分型、临床诊断、肝移植评估及预后,旨在为DILI的肝移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DILI) 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对乙酰氨基酚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代谢及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对老年患者慢性危重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李嘉欣 刘钟桧 +3 位作者 谢硕 付志方 孙丹 焦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24期2993-2999,共7页
背景慢性危重症(CCI)社会负担重,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但基于中国老年人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反应代谢及炎症状态的指标可能有助于CCI的早期预测。目的探讨分解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探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发生CC... 背景慢性危重症(CCI)社会负担重,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但基于中国老年人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反应代谢及炎症状态的指标可能有助于CCI的早期预测。目的探讨分解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探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18—2020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ICU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评分包括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数据包括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24 h尿尿素氮(UU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第7天UCR/第3天UCR比值(UCRR7/3)、第7天UUN/第3天UUN比值(UUNR7/3)等及其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CCI组(定义为持续器官功能障碍≥14 d)或快速恢复(RA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并记录随访90 d时死亡率及住院率。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40例为CCI。CCI组患者的感染比例、ICU住院第1天APACHEⅡ评分、ICU住院第7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住院第1天淋巴细胞计数(LY)、UCR,ICU住院第3天UCR、ICU住院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NLR、C反应蛋白(CRP)、UCR、UUN以及UCRR7/3、UUNR7/3均高于RAP组,ICU住院第1天NLR、ICU住院第7天血红蛋白(Hb)、LY、白蛋白(Alb)低于RAP组(P<0.05)。CCI组患者死亡率及继续住院率高于R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第7天Hb(OR=0.942,95%CI=0.906~0.979,P=0.003)、NLR(OR=1.208,95%CI=1.025~1.423,P=0.024)、CRP(OR=1.034,95%CI=1.011~1.057,P=0.003)及UCRR7/3(OR=32.418,95%CI=2.412~435.736,P=0.009)、UUNR7/3(OR=22.889,95%CI=2.421~216.372,P=0.006)是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CRR7/3、UUNR7/3、CRP、Hb和NL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68、0.808、0.808和0.814。上述5个因素联合预测ICU老年患者发生CCI的AUC为0.962(95%CI=0.932~0.992),最佳截断值为0.59,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96.0%。结论ICU老年患者住院第7天Hb、NLR、CRP及UCRR7/3、UUNR7/3是CCI的早期预测因素,建立上述5个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提早预警老年C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老年人 慢性危重症 生物标志物 重症监护病房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