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ICM注人囊胚获得嵌合胚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樊俊华 魏庆信 +2 位作者 华文君 赵浩斌 郑新民 《湖北畜牧兽医》 1997年第2期7-10,共4页
以湖北白猪囊胚为ICM供体,杜洛克猪囊胚为受体囊胚,进行嵌合胚的研究.采用免疫外科和显微外科两种方法,分离184枚供体囊胚的ICM.用酶将ICM分散,而后注入到受体囊胚的囊胚腔中,共获67枚嵌合胚,经体外短期培养,其中35枚嵌合胚恢复,恢复率... 以湖北白猪囊胚为ICM供体,杜洛克猪囊胚为受体囊胚,进行嵌合胚的研究.采用免疫外科和显微外科两种方法,分离184枚供体囊胚的ICM.用酶将ICM分散,而后注入到受体囊胚的囊胚腔中,共获67枚嵌合胚,经体外短期培养,其中35枚嵌合胚恢复,恢复率为52.2%.将恢复的嵌合胚分别移入5头与供体囊胚猪同步的受体母猪子宫内,两头受孕,其中一头维持到分娩.产仔4头,但未见毛色嵌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内细胞团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新玲 章汉旺 +3 位作者 刘群 陈雯 李豫峰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第5、6天囊胚间复苏后存活率、移植后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54.5%vs 97.0%,52.5%)。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44/70,62.9%)显著高于非优质囊胚(12/35,34.3%)。ICM评分为A、B级的囊胚移植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vs 58.0%),但均显著高于C级胚胎(21.1%)。TE评分越低,妊娠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囊胚质量有关,与囊胚发育速度无关。ICM评分而非TE评分与妊娠结果显著相关。复苏周期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高,提示单囊胚移植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质量 内细胞团 滋养外胚层 玻璃化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猪囊胚内细胞团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秀亮 高志敏 +3 位作者 杨春荣 雷安民 樊敬庄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0,共6页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 以 PMEF为饲养层培养猪 7~ 9日龄囊胚分离 ES细胞 ,ICM初次传代时间为 4~ 7d,ES细胞传代时间为 4~ 5 d,ES细胞传至 1~ 5代的胚胎数分别为 1 2 (1 8.8% ) ,8(1 2 .5 % ) ,5 (7.8% ) ,3(4 .7% ) ,2 (3.1 % ) ,并进行体外分化和 AKP染色鉴定。对影响猪 ES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 ) 9和 1 4日龄小鼠胎儿 PMEF饲养层培养 9日龄猪囊胚 ,贴壁率 (83.3% ,88,9% ) ,ICM形成率 (75 .0 % ,77.8% )和 1代 ES细胞克隆率(2 5 .0 % ,2 2 .2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 7,8和 9日龄胚胎随胚龄增加 ,胚胎贴壁率 (5 .9% ,5 7.1 % ,87,9% )和 ICM形成率 (0 .0 % ,2 8.6 % ,81 .8% )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 )。(3) 9日龄囊胚直径 0 .8~ 1 .2 m m培养36~ 4 8h贴壁 ,贴壁率 1 0 0 % ,ICM形成率 1 0 0 % ;直径 >1 .2 mm囊胚贴壁时间为 4 8~ 72 h,贴壁率 5 7.1 % ,ICM形成率 5 7.1 % ,差异显著 (P<0 .0 5 )。去除直径 >1 .2 m m囊胚部分滋养层细胞培养 36~ 4 8h,贴壁率 91 .7% ,ICM形成率 83.3% ;(4 )添加外源 L IF没有提高贴壁率 (86 .4 % ,90 .9% ;P>0 .0 5 )和 ICM形成率 (81 .8% ,81 .8%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内细胞团 分离 胚胎干细胞 胚胎日龄 培养基 胚胎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类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宇 朱志伟 +1 位作者 于福先 潘建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7,共6页
为了确立兔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体外培养方法,研究探讨了兔囊胚形成环境与饲养层细胞对内细胞团(ICM)增殖、ICM原代集落形成以及集落碱性磷酸酶(AKP)阳性率的影响,并在MEF和REF饲养层上进行了兔ESCs-like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去除... 为了确立兔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体外培养方法,研究探讨了兔囊胚形成环境与饲养层细胞对内细胞团(ICM)增殖、ICM原代集落形成以及集落碱性磷酸酶(AKP)阳性率的影响,并在MEF和REF饲养层上进行了兔ESCs-like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去除透明带桑葚胚在体外具有较高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贴壁率(P<0.05),体外发育囊胚ICM原代集落的AKP阳性率却显著低于体内发育囊胚(P<0.05);与MEF饲养层相比,REF饲养层上ICM原代集落的形成率显著偏低(P>0.05),但原代集落的AKP阳性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MEF饲养层与REF饲养层均支持兔ESCs-like的传代培养,但F3代后MEF组中ESCs-like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REF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胚胎干细胞(ESCs-like) 内细胞团(icm) 集落 饲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及代谢组学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李黎 柴振海 +1 位作者 申秀萍 刘昌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胚胎干细胞(ESCs)是来源于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E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特化的器官或组织细胞。这些特定功能的细胞可作为体外实验的模型应用于... 胚胎干细胞(ESCs)是来源于胚胎囊胚期内细胞团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E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特化的器官或组织细胞。这些特定功能的细胞可作为体外实验的模型应用于新药开发早期药物有效性及毒性筛选或安全性预测研究。本文就ESCs的分化,ESCs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ESCs结合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药物安全性预测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胚泡内细胞团 药物评价 细胞分化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6
作者 马岚 郑萍 季维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目的 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方法 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 ,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 ,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innercellmass ,ICM )并与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由ICM分离 ,培养并鉴定胚胎干细胞集落。结果 由4只FSH超排猕猴中共取得 92个处于GV期的猕猴卵母细胞 ,选取其中的 2 2个用HECM 10培养基培养后 ,获得 6个高质量的囊胚 ,由此 6个囊胚中分离得到 3个内细胞团 ,并由此最终获得 1株猕猴ES细胞 ,即RS5细胞。RS5细胞具高比例核 质比 ,核仁多 ,其细胞集落边缘平整 ,其内各单个细胞清晰。经约 5个月的连续传代后 ,仍保持了正常二倍体的核型 ,其染色体数目为 42条。碱性磷酸酶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 ,说明RS5细胞为未分化态的胚胎干细胞。经高密度和长时间培养后 ,RS5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结论 RS5细胞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囊胚 鼠胚成纤维细胞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