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还是阻碍:全球视域下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兰岸 刘延申 刘怡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7,共15页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式。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应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引文追溯法,选取SSCI、CS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再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优势、劣势...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式。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应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引文追溯法,选取SSCI、CS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再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早期教育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能拓展早期教育时空、提升人类早期教育与儿童学习能效、优化早期教育环境、丰富早期教育内容与手段等,但技术本质上是负载价值的相对中性,技术应用的成败与利弊取决于人,因此信息技术无法取代人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电视、电影、动画片及其他视频、电子游戏、移动设备、音频、电子书、社交媒体等各种信息技术都各有所长,在认知、社会、情感、身体发展、行为习惯等领域均对儿童发展有积极影响,且影响各有差异。同时,各种信息技术也有可能给儿童发展的上述领域带来严重威胁与消极影响,例如媒体或游戏上瘾、不健康媒体内容(包括暴力、烟酒毒、色情与性等)、网络欺凌、数字脚印、隐私及其他网络安全隐患、大脑损伤、骨骼疼痛、视力受损、发育迟缓、运动能力低下、营养失衡、肥胖、睡眠问题、不健康体像、心理问题、阅读能力削弱、社会认知障碍、社会交往能力低等。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信息技术应用于早期教育时应采取微观技术性对策与宏观社会性对策。微观技术性对策包括优势—机会策略、劣势—机会策略、优势—威胁策略、劣势—威胁策略等四种基本策略,其执行需要处理好系统分析、平衡管控、应用创新等三个环节,且需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宏观社会性对策包括构建智慧早期教育新理论体系、发展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健全并严格执行涉及儿童信息安全与健康的相关法规、建立能有效保护儿童的信息环境监控工作机制。信息技术对早期教育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对儿童发展既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应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依靠信息技术来解决儿童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早期教育 儿童发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验证
2
作者 樊晨晔 王佳欣 卢海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编制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进行测题的编制和筛选,研制出问卷初稿;随后以上海市幼儿园和小学中的376例5~10岁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预实验,将预实验评估结果进行项目分析... 目的编制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进行测题的编制和筛选,研制出问卷初稿;随后以上海市幼儿园和小学中的376例5~10岁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预实验,将预实验评估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剔除无效题项形成正式问卷;最后以414例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评估,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结果初始问卷含有49个题项,经项目分析后正式问卷保留43个题项,涵盖语用语言能力(16题)、社交情感调节能力(17题)、常规规则能力(6题)及言外之意理解能力(4题)4个维度。该问卷整体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979,各维度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874~0.962,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各题项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7~0.806,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69~0.920,呈中高度相关;验证性因子分析的χ^(2)/df值为2.945,近似误差均方根值为0.075,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结论本研究编制出了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语用能力 问卷编制 信效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地区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基于西部N县数据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杜巍 董一彤 杜海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共15页
聚焦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基于课题组在N县23所学校开展的中学生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并纳入交互项,从性别和留守视角分析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父母的情感卷入和母亲... 聚焦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基于课题组在N县23所学校开展的中学生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并纳入交互项,从性别和留守视角分析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父母的情感卷入和母亲认知卷入均会对儿童希望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性别视角下,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留守状态视角下父母卷入的影响效应差异并不显著;(4)留守距离视角下,对于双留守而言,父母一方在省内会显著降低父亲的行为卷入,但会显著提升母亲的行为卷入。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强化家庭教育宣传引导,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学校、社区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支持,促进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的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父母卷入 儿童希望感 西部县域 儿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取效行为理论 被引量:13
4
作者 程璐璐 尚晓明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共18页
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语法的发展,而且能够展示儿童的社会理解力和认知程度。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言语倾向与言语行动类型及其数量的角度对CHIL... 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语法的发展,而且能够展示儿童的社会理解力和认知程度。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言语倾向与言语行动类型及其数量的角度对CHILDES语料和自建学前儿童口语语料进行分析,揭示学前儿童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特点,并据此构建了取效行为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根据取效行为中语言目的和效果的互动关系,通过具体语料重点阐述了知识与不可预料效果、语言与可预料效果、行为与探试效果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应针对儿童知识、语言和行为现状,培养其语用交流行为,如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多模态教学法等帮助儿童积累百科知识,通过发展儿童的故事叙事能力训练儿童语言技能,借助主题互动游戏发展儿童的行为交往方式等,以此提高儿童的语言运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发展 取效行为 儿童语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儿童数学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欣 黄瑾 +6 位作者 郭力平 左志宏 李美芳 杨志艳 李莉 李琳 范洁琼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1,共10页
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结果的评估与监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学前儿童数学监测指标体系本质上是对3~6岁儿童在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知识、能力、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的较为系统的期望。在厘清21世纪创新社会对人才数学素养要求的... 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结果的评估与监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学前儿童数学监测指标体系本质上是对3~6岁儿童在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知识、能力、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的较为系统的期望。在厘清21世纪创新社会对人才数学素养要求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内相关政策文件,本研究构建了学前儿童数学监测指标体系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反馈,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内容效度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包含数学知识技能、过程性能力、态度和学习品质三个方面共20条指标,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与这一数学监测指标体系相匹配的注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诊断性测评工具和适合教师使用的观察评定表,以更好地发挥监测为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服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质量监测 儿童数学学习 发展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2 位作者 王港 姚进 周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5,共11页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叙事中主动发问能力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申敏 李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汉语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在自发叙事中主动发问能力的特点。方法对3岁听障儿童16名(语言年龄达到3岁)和同龄健听儿童14名采用图画引发叙事技术,分别测查其在自发叙事中发问的频次、特定类型问题的数量和发问人数百分比,并作统计... 目的探讨汉语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在自发叙事中主动发问能力的特点。方法对3岁听障儿童16名(语言年龄达到3岁)和同龄健听儿童14名采用图画引发叙事技术,分别测查其在自发叙事中发问的频次、特定类型问题的数量和发问人数百分比,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3岁听障儿童在叙事中主动发问的频次和发问人数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听儿童(P<0.05)。健听儿童提出的问题为10种,主要为"是什么"、"干什么"类型的问句和原因问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多涉及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而听障儿童提出的问题类型仅有4种,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如单一的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是什么"、"怎么了")。此外,听障儿童"干什么"问句(P<0.05)、"是什么"问句(P<0.05)和处所问句(P=0.09)的数量或人数百分比明显较健听儿童偏低。结论与健听儿童相比,语言年龄达到3岁的听障儿童采用疑问句提问的语用交流行为显得滞后,这可能与听障儿童听力状况带来的输入性语言信息不足和父母不适宜的输入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叙事 发问 语用发展 汉语普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国家与儿童发展:美国、德国和日本儿童政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杜亮 王伟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儿童政策背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儿童、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儿童在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均有很高的地位,并且通过完善的法律政策来加以保障。三个国家儿童政策的实施,均基于家庭是儿童照顾和发展的最主要责任者的理念,国家通... 儿童政策背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儿童、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儿童在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均有很高的地位,并且通过完善的法律政策来加以保障。三个国家儿童政策的实施,均基于家庭是儿童照顾和发展的最主要责任者的理念,国家通过替代性支持和补充性支持等方式来介入家庭中的儿童保护与发展。三国儿童政策理念对我国儿童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政策 儿童福利 儿童发展 美国 德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被引量:19
9
作者 边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7-59,共3页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儿童选择多种形式的审美对象,给予儿童必要的提问和引导,指引儿童习练审美的方法、策略或程序,依托有关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儿童选择多种形式的审美对象,给予儿童必要的提问和引导,指引儿童习练审美的方法、策略或程序,依托有关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和信息以及注重同伴的合作与分享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审美发展 支架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进一步甄别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丽锦 张臻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2-1123,共12页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态测验 数学学习困难(MD) 最近发展区(ZPD) 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冒险游戏场发展对我国儿童游戏场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圆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164,共10页
从日本冒险游戏场的发展角度出发,分析各阶段日本冒险游戏场的特点,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由于我国对冒险游戏场的认知度较低,儿童游戏场类型不完备,公众参与度低,儿童玩耍权没有得到较好体现,因而探讨了我国引入冒险游戏场的必要性... 从日本冒险游戏场的发展角度出发,分析各阶段日本冒险游戏场的特点,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由于我国对冒险游戏场的认知度较低,儿童游戏场类型不完备,公众参与度低,儿童玩耍权没有得到较好体现,因而探讨了我国引入冒险游戏场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步骤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日本冒险游戏场 发展特征 经验教训 儿童游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视听觉通道现实监控的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彦捷 郭晓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5,共8页
采用视觉图片和动画,听觉声音和词语任务,分别要求5岁(平均年龄66.5个月)、7岁(平均年龄80.8个月)和9岁(平均年龄117.2个月)共233名儿童在知觉和想象材料中作出来源判断,比较现实监控任务中视听觉通道之间和通道内部的发展差异。结果发... 采用视觉图片和动画,听觉声音和词语任务,分别要求5岁(平均年龄66.5个月)、7岁(平均年龄80.8个月)和9岁(平均年龄117.2个月)共233名儿童在知觉和想象材料中作出来源判断,比较现实监控任务中视听觉通道之间和通道内部的发展差异。结果发现,在通道内部,不同实验材料对现实监控的影响不尽相同。在视觉通道内部较小年龄儿童对图片的现实监控好于动画,较大年龄儿童对动画的现实监控好于图片;在听觉通道内部儿童对声音的现实监控好于词。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记忆现实监控的通道差异从视觉的图片刺激优势到图片和动画优势,到视觉刺激和声音对词的优势。文章还讨论了这些发展差异的可能原因,对我们理解个体记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监控 视听通道 儿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儿童权利课程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丹丹 葛新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2,共8页
面对公民教育的低效,在国际、国内政策的双重牵引和儿童权利理论的发展推动下,加拿大儿童权利课程得以创生。该课程以培育儿童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行为为主要目的,现已形成包含先导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其中八年级的课程包... 面对公民教育的低效,在国际、国内政策的双重牵引和儿童权利理论的发展推动下,加拿大儿童权利课程得以创生。该课程以培育儿童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行为为主要目的,现已形成包含先导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其中八年级的课程包含基本需要、人人平等、环境与健康等8个主题,课程实施具有教学活动化、内容情景化、学习小组化和工具多样化等特点。这一课程或将为我国的儿童权利教育带来践行儿童主体的教育理念、关注困境儿童的权利保障、重视儿童公民身份的培育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儿童权利 课程开发 权利意识 公民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文化 儿童文化 儿童科学 教师教育课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价副词的习得看儿童评价表达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饶宏泉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6,共12页
评价是儿童语用能力的关键之一,评价表达是观测儿童语用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基于多个儿童语料库中的评价副词用例,选取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原来、反正、到底、正好、明明”5个评价副词为代表,描写其核心语义与典型功能的初始习得... 评价是儿童语用能力的关键之一,评价表达是观测儿童语用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基于多个儿童语料库中的评价副词用例,选取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原来、反正、到底、正好、明明”5个评价副词为代表,描写其核心语义与典型功能的初始习得及其校准调试和拓展完善的过程,微观刻画儿童评价表达的发展。作为抽象语法成分的评价副词出现在儿童进入成人语言体系之后,主要始现于3~4岁的幼儿期,其语言体系已经演化出执行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这些副词的评价意义是儿童在互动中构建、在认知中转化、在语用中塑造的。应该在多样语言生活、多元语言功能以及多面的语言教育中进一步开展儿童评价表达研究,改善儿童的语言发展,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性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副词 评价表达 儿童语用发展 语言生活 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精神成长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福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4,共4页
儿童精神成长作为儿童期的特有存在,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有性质。在儿童早期影响儿童成长的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中蕴含的巨大的教育价值以及游戏本身具有的特质使得游戏无... 儿童精神成长作为儿童期的特有存在,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有性质。在儿童早期影响儿童成长的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中蕴含的巨大的教育价值以及游戏本身具有的特质使得游戏无疑成为儿童精神成长最直接的载体。游戏活动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必然路径,游戏精神是儿童精神成长的灵魂,游戏的发展融合着儿童精神成长的轨迹。基于儿童成长这样的特性,儿童教育应该按照儿童自然成长的路径,在游戏中给儿童提供有社会文化的内容,创造与儿童相适宜的生活,让儿童教育充满游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成长 游戏 游戏活动 游戏精神 游戏发展 儿童教育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式辅助学习在少儿英语中的重要性(英文)
17
作者 干青 岳亚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44-446,共3页
English has been taken seriously i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English should be stressed from the childhood.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is very important.And a good learning method can get twice the ... English has been taken seriously i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English should be stressed from the childhood.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is very important.And a good learning method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Thus,finding a good method is important in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This thesis aims to testify the drawing-assisted learning is helpful for the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by exp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awing-assisted learning and the balance development,creativity,imagination and mem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Drawing-assisted LEARNING balance development CREATIVITY IMAGINATION mem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茶艺培训课程的发展与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阳 《茶叶》 201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古饮茶、习茶之风盛行,以茶为国饮。近年来,随着中国茶艺培训课程的普及推广,少年儿童群体作为新生力量,也是重点受众人群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开设形式多样的少儿茶艺培训课程。在课程逐步完善的同时,少儿茶艺培训...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古饮茶、习茶之风盛行,以茶为国饮。近年来,随着中国茶艺培训课程的普及推广,少年儿童群体作为新生力量,也是重点受众人群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开设形式多样的少儿茶艺培训课程。在课程逐步完善的同时,少儿茶艺培训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制约下,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扩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体系,成为当下少儿茶艺培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少儿茶艺培训课程的发展与探索进行简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茶艺 培训 探索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儿童与家长的言语行为策略——以句末含有语气词“吧”的对话片段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笛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9,共10页
儿童言语行为策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儿童的语言获得同步开始并相互促进。本研究以儿童首轮句末带"吧"的句子为分析的切入点,将亲子间的对话片段分为"儿童自我回应"与"家长回应"两大类,以此... 儿童言语行为策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儿童的语言获得同步开始并相互促进。本研究以儿童首轮句末带"吧"的句子为分析的切入点,将亲子间的对话片段分为"儿童自我回应"与"家长回应"两大类,以此探讨普通话儿童与家长的言语行为策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儿童自我回应"式的对话片段是儿童社会化的表现,应将"自言自语"作为儿童学习的一种策略;儿童大部分的话语都得到了"家长回应",反映了家长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尊重,同时也表明儿童话语的交际性和目的性很强,并明确要求家长及时回应。成人在和儿童进行交流时应使用清晰且易被儿童接受的言语行为策略,重视培养与儿童之间的积极情感,也可以让儿童充当交流的主导者,提升其言语交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儿童 言语行为策略 儿童自我回应 家长回应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建丽 姚计海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63,共8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北京某幼儿园幼儿的肥胖与其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标准体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肥胖幼儿和超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体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肥胖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北京某幼儿园幼儿的肥胖与其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标准体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肥胖幼儿和超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体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肥胖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各维度上,标准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幼儿在遵守社会规则、生活习惯、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同情助人、好胜心和自尊心等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会认知、意志、依恋家人、自我概念、无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等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肥胖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存在消极影响。家庭和幼儿园应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念,正确对待肥胖幼儿,重视并引导其社会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社会性 儿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