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鸡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体内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程俊贞 闫若潜 +9 位作者 吴志明 赵明军 闫志玲 刘梅芬 赵雪丽 孔刚锐 陈慧娟 杨晓璐 张书阳 刘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为研究原核表达的鸡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Linker-ChIL-2)在SPF鸡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与rChIFN--Linker-ChIL-2同时接种21日龄SPF鸡,并分别通过临床观察和攻毒后(dpc)不同时间IBDV... 为研究原核表达的鸡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Linker-ChIL-2)在SPF鸡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与rChIFN--Linker-ChIL-2同时接种21日龄SPF鸡,并分别通过临床观察和攻毒后(dpc)不同时间IBDV排毒率、带毒时间、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及其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的检测以评价该重组融合蛋白抗IBDV的效果。结果显示:与IBDV攻毒对照组相比,融合蛋白与IBDV同时接种组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典型症状维持时间及排毒率、外周血持续带毒时间和不同组织器官带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试验组鸡的IBDV抗体水平于7 dpc^42 dpc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然而,其血清中ChIFN-α、ChIFN-γ、ChIL-2、ChIL-6和ChIL-4表达水平(3 dpc^21 dpc)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增殖活性(7 dpc^21 dpc)、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7 dpc^14 dp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可以通过上调机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增强鸡体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等方式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2融合蛋白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抗病毒 免疫增强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4 位作者 李勤楠 赵雪丽 谢彩华 刘梅芬 张书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53-3159,共7页
为建立稳定、便捷的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ChIFN-α和ChIL-2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为建立稳定、便捷的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ChIFN-α和ChIL-2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增殖活性;采用MTS法分别测定重组融合蛋白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可以与抗ChIFN-α单抗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活性高于抗IBDV活性,且均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不同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均具有明显的促鸡PBLC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且其促增殖活性明显高于rChIFN-α蛋白对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重组融合蛋白体外活性检测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探究重组融合蛋白在鸡体内协同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α干扰素 鸡白细胞介素-2 重组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晓璐 闫若潜 +6 位作者 吴志明 刘梅芬 张代宝 张书阳 王淑娟 赵雪丽 刘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 为了研究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重组融合蛋白)对SPF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重组融合蛋白(第2组)和rChIFN-α蛋白(第3组)注射14日龄SPF鸡后不同时间对各试验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C)中CD3^+CD4^+、CD3^+CD8^+百分含量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在鸡体内接种后3~14d均可明显提高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接种后3~7d期间,第2组鸡的CD3^+CD4^+、CD3^+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与PBS对照组(第1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和rChIFN-α蛋白接种鸡体后均可显著影响鸡PBLC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提高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重组融合蛋白对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影响程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rChIFN-α蛋白;重组融合蛋白在体内发挥了鸡α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 重组鸡α干扰素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白介素2和干扰素α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苗天姿 赵款 +5 位作者 雷白时 张武超 庞敬红 梁飞 袁万哲 汪恩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表达鸡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融合蛋白,并进一步探究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根据GenBank登录的鸡IL-2和IFN-α基因序列,使用linker连接成为嵌合基因,合成pET-32a-rChIL-2-IFN-α原核... 为表达鸡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融合蛋白,并进一步探究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本试验根据GenBank登录的鸡IL-2和IFN-α基因序列,使用linker连接成为嵌合基因,合成pET-32a-rChIL-2-IFN-α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MTT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促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增殖活性;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抗病毒活性;通过RT-qPCR检测了融合蛋白对干扰素刺激基因和内源性干扰素的作用。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促PBLC增殖活性效果显著,在CEF上具有抗VSV活性;重组融合蛋白能够显著地上调CEF中5种干扰素刺激基因和内源性干扰素的mRNA转录水平。综上所述,本试验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抗病毒作用,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融合蛋白在鸡体内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L-2 鸡IFN-α 融合蛋白 抗病毒 干扰素刺激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γ-干扰素与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兰 戴银 +3 位作者 程宝艳 彭明义 王骏俊 余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62-3864,共3页
[目的]研究鸡γ-干扰素(ChIFN-γ)的免疫佐剂功能,构建ChIFN-γ与新城疫F蛋白抗原表位(NDV F2-3)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头尾相连的方式构建鸡γ-干扰素基因与NDVF2-3的pET-32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 [目的]研究鸡γ-干扰素(ChIFN-γ)的免疫佐剂功能,构建ChIFN-γ与新城疫F蛋白抗原表位(NDV F2-3)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头尾相连的方式构建鸡γ-干扰素基因与NDVF2-3的pET-32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子在E.coliBL21细胞进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表达的产物。[结果]获得了726 bpChIFN-γ与NDVF2-3融合基因,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 000,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结论]ChIFN-γ与NDVF2-3串联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且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FN-γ NDVF2-3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