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贺会利 魏小兵 +5 位作者 欧长波 徐敏 闫艺婷 刘明成 勾肖晶 刘兴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7,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肾脏损害、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由于IBV基因组的RNA酶缺乏严密的校正功能,容易发生变异,使该病毒的基因型、血清型复杂,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肾脏损害、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由于IBV基因组的RNA酶缺乏严密的校正功能,容易发生变异,使该病毒的基因型、血清型复杂,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2003年起对IBV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成了热点,寻找防控此病的有效措施。论文概述了近年来在IB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分子诊断及反向遗传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IBV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组结构 结构蛋白 分子生物学诊断 反向遗传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秀美 艾武 +5 位作者 王莉莉 宋敏训 牟建青 徐苏云 杨奎 陈溥言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32-36,共5页
从烟台某鸡场发病鸡的喉头和气管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使鸡胚致死,致死时间随传代次数的增多而缩短,一般为2~10天不等。病毒在SPF鸡胚上盲传3代后,可使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出现明显的痘斑。经透析浓缩后的病毒与ILTV阳... 从烟台某鸡场发病鸡的喉头和气管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使鸡胚致死,致死时间随传代次数的增多而缩短,一般为2~10天不等。病毒在SPF鸡胚上盲传3代后,可使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出现明显的痘斑。经透析浓缩后的病毒与ILTV阳性血清进行琼脂糖扩散试验可出现明显的沉淀线。病毒在第三代鸡胚肾细胞上增殖良好,接种后72小时可见细胞出现明显病变和核内包涵体。负染电镜和超薄切片观察,病毒呈圆形和椭圆形,有囊膜,直径约100~200nm,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检验结果,确认我们分离到的病毒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诊断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3
作者 阎玉河 陈春花 肖治军 《河南畜牧兽医》 2001年第12期7-8,共2页
为探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分子诊断技术,本研究根据病原体的基因结构设计一对引物,而后用PCR方法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培养物中和临床可疑病鸡体内成功地扩增到1.4kb的DNA条带,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用PCR方法诊断鸡... 为探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分子诊断技术,本研究根据病原体的基因结构设计一对引物,而后用PCR方法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培养物中和临床可疑病鸡体内成功地扩增到1.4kb的DNA条带,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用PCR方法诊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快速特异,可用于该病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分子诊断 PCR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GB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体会
4
作者 白继武 郭威 +1 位作者 薛原 马冠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濮阳某三黄肉鸡养殖场32日龄的鸡群出现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眼睑肿胀、结膜潮红、呼吸困难、湿性啰音、鼻翼有黏性分泌物的症状,35日龄时发病率达80%,日死亡30~100只。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 濮阳某三黄肉鸡养殖场32日龄的鸡群出现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眼睑肿胀、结膜潮红、呼吸困难、湿性啰音、鼻翼有黏性分泌物的症状,35日龄时发病率达80%,日死亡30~100只。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随后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疫病进行控制,4d后全群情况好转,采食量恢复正常,死亡停止且无新增病例。并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