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制备磁性板栗壳生物炭及对BPA吸附研究
1
作者 夏爱清 胡洁 +5 位作者 于玲 王彦娜 李伟涛 邢翠娟 杨佳丽 董丽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89-2394,共6页
选择合适的裂解温度和活化剂能够制备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点位的生物炭,快速地从污染物溶液中分离生物炭,从而使生物炭便于二次回收,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和回收率,是目前研究工作者研究生物炭去除污染物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农... 选择合适的裂解温度和活化剂能够制备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点位的生物炭,快速地从污染物溶液中分离生物炭,从而使生物炭便于二次回收,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和回收率,是目前研究工作者研究生物炭去除污染物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农业废弃物板栗壳为生物炭的原料,首次采用简单的一步法,同时加入Fe(NO_(3))_(3)/ZnCl_(2)和KOH三种物质为化学活化剂,在650℃、700℃、750℃、800℃、850℃、900℃下制备了6种便于分离的磁性板栗壳生物炭,通过SEM、XRD、FTIR、BET对其结构表征,优化出800℃下裂解的最佳磁性生物炭BSB-800。研究结果表明,磁性生物炭BSB-800的最大比表面积为1343 m^(2)/g,是目前报道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磁性生物炭,对双酚A(BPA)的最大吸附量为623 m/g。动力学研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发现符合Freundlich模型,同时存在着物理、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比表明中BSB-800对BPA的吸附主要存在着孔吸附、氢键、π-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生物炭 吸附 裂解温度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菱角壳生物炭吸附水中土霉素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29
2
作者 余剑 丁恒 +2 位作者 张智霖 李燕 丁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88-5700,共13页
以菱角壳为原料,乙酸钾为活化剂,通过活化碳化一步法制备了改性生物炭(MBC),对其表面形貌、孔径分布、官能团等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盐酸土霉素(OTC)的吸附去除行为.相比于热解生物炭(BC),MBC有更高的比表面积(1147.80m^... 以菱角壳为原料,乙酸钾为活化剂,通过活化碳化一步法制备了改性生物炭(MBC),对其表面形貌、孔径分布、官能团等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盐酸土霉素(OTC)的吸附去除行为.相比于热解生物炭(BC),MBC有更高的比表面积(1147.80m^(2)/g)、更丰富的孔径结构,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和更强的亲水性.溶液pH值在3~8时,MBC对OTC保持较高的吸附量(165mg/g).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MBC对OTC的吸附行为.热力学分析显示MBC对OTC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除氢键作用、π-π键堆积作用和阳离子-π键作用以外,孔填充是MBC吸附去除OTC的主要作用机理.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可有效再生吸附饱和的MBC.因此,MBC作为一种吸附剂去除水和废水中的土霉素具有较好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壳 生物炭 土霉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刺壳生物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蒋燕舒 李必冬 +5 位作者 杨珺杰 李道霞 李婧 王健 刘达玉 肖龙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57-2462,共6页
以板栗刺壳为前驱体,高铁酸钾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得到板栗壳生物炭,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借助XRD、FTIR、XPS、FESEM等表征手段发现其表面具有较为发达的孔隙结构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研究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 以板栗刺壳为前驱体,高铁酸钾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得到板栗壳生物炭,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借助XRD、FTIR、XPS、FESEM等表征手段发现其表面具有较为发达的孔隙结构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研究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作用发现,pH为2.5时其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效果,90 min可达到最终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属于快速吸附。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材料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为61.312 mg/g,其吸附机理类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刺壳 生物炭 Cr(Ⅵ)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值板栗壳基生物质炭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可茂 程朝歌 +2 位作者 冉敏 吕永根 吴琪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生物质材料的再利用是缓解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板栗壳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质材料,直接燃烧的热值很低。本文通过催化、预氧化及炭化3个过程,制备了板栗壳基生物质炭,并研究了在炭化过程中板栗壳的热解行为、结... 生物质材料的再利用是缓解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板栗壳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质材料,直接燃烧的热值很低。本文通过催化、预氧化及炭化3个过程,制备了板栗壳基生物质炭,并研究了在炭化过程中板栗壳的热解行为、结构和性能的转变。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影响板栗壳基生物质炭的产率和热值。在750℃时,板栗壳基生物质炭有44.31%的产率,并且热值高达35.48 MJ/kg,明显大于一级精煤30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生物质炭 结构和性能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