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okine-Like Receptor 1信号通路对双氢睾酮诱导小鼠骨密度增加的影响
1
作者 姜晓彤 向亮 +2 位作者 范秀军 葛利江 张键 《集成技术》 2017年第2期32-40,共9页
文章通过在小鼠体内注射双氢睾酮和2α-萘酰乙基三甲基碘化铵以及体外水平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基因缺失对双氢睾酮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 文章通过在小鼠体内注射双氢睾酮和2α-萘酰乙基三甲基碘化铵以及体外水平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基因缺失对双氢睾酮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CMKLR1基因缺失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率降低,双氢睾酮刺激后,野生型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所提升,而CMKLR1缺失小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变化不大,说明CMKLR1基因的缺失影响了双氢睾酮对骨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双氢睾酮 G蛋白偶联受体趋化因子样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126-3p靶向CCR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增殖及转移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坤 汪兵 +4 位作者 杨盛荣 罗于杰 李云鹤 冉旭 朱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miR-126-3p靶向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CR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SG10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miR-126-3p靶向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CR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SG101进行鉴定;外泌体共培养A549细胞不同时长(0、24、48、72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q RT-PCR检测miR-126-3p和CCR1 m RNA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CR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结果外泌体呈边缘高亮、中间灰暗的圆形或椭圆形杯状结构,粒径分布范围152 nm左右,有CD63、TSG101蛋白表达;外泌体中miR-126-3p表达高于A549细胞,A549细胞中CCR1 m RNA表达高于外泌体,而在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A549细胞中miR-126-3p表达升高,CCR1表达降低;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0、24、48、72 h,细胞的存活率、迁移和侵袭能力和CCR1、N-cad和Vimentin蛋白表达及CCR1 m RNA表达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miR-126-3p水平和E-cad蛋白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与A549细胞共培养可提高细胞中miR-126-3p的表达,miR-126-3p通过靶向抑制CCR1表达可降低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外泌体 miR-126-3p 趋化因子受体1(ccr1) 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chemokine SDF-1β in E. coli
3
作者 郑红 朱锡华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Objective: To obtain recombinant human SDF-1β expressed in E. colt and purify SDF-lfi with bio-logical activity from the bacterium. Methods: A thioredoxin-SDF-1β fusion protein (26×103) composed of230 amino aci... Objective: To obtain recombinant human SDF-1β expressed in E. colt and purify SDF-lfi with bio-logical activity from the bacterium. Methods: A thioredoxin-SDF-1β fusion protein (26×103) composed of230 amino acid residues was expressed in E. coli AD494 (DE3)pLysS under the induction of IPTG whenpET32a( + )-SDF-1β was used as an expression vector. Purified SDF-lfi was produced through following pro-cedures: Bacteria lysis, metal-chelate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MAC), enterokinase digestion to separateSDF-lfi from fusion protein,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EC) and 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Western blot with anti-SDF-1β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N-terminalamino acid sequencing, ligand-binding assay and cytosensor/microphysiomet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biochemical character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purified SDF-1β. Results: From 10% to 15% of totalbacterium protein was expressed as fusion protein. Approximately 400 fig purified SDF-1β (7. 8×103) con-sisting of 71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produced from 1 L of fermented bacteria.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an-ti-SDF-1β mAb bound with the purified SDF-1β specifically.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ing indicates thatN-terminus of purified SDF-1β possessed as the same amino acid sequence as nature one. Purified SDF-1β notonly had the binding activity with CXCR4 expressing cells [Kd= (12. 20±2. 99) mnol/L], but also activatedCXCR4 expressing cell signaling specifically in a dose-dependence manner. Conclusion: The purified recombi-nant human SDF-1β produced with this method possesses biochemical character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ssame as those nature human SDF-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kine chemokine receptors SDF-1β CXCR4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odborne toxin Aflatoxin B_(1)induced glomerular podocyte inflammation through proteolysis of RelA,downregulation of miR-9 and CXCR4/TXNIP/NLRP3 pathway
4
作者 Jie Zhang Shuang Yang +7 位作者 Baocai Xu Zihui Qin Xinyi Guo Ben Wei Qinghua Wu Kamil Kuca Tushuai Li Wenda W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89-2309,共21页
Aflatoxin B_(1)(AFB_(1))is a naturally-occurring mycotoxin and recognized as the most toxic foodborne toxin,particularly causing damages to kidney.Glomerular podocytes are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l cells.AF... Aflatoxin B_(1)(AFB_(1))is a naturally-occurring mycotoxin and recognized as the most toxic foodborne toxin,particularly causing damages to kidney.Glomerular podocytes are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l cells.AFB_(1)induces podocyte inflammation,proteinuria and renal dysfunction.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AFB_(1)-induced podocyte inflammation and murine kidney dysfunction,we detected that AFB_(1)increased 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RelA through enhanced interaction of RelA with E3 ubiquitin ligase 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7(TRIM7)in mouse podocyte clone-5(MPC-5)and mouse glomeruli.Reduction of RelA resulted in decreasing microRNA-9(miR-9)and activating the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and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signaling axis(CXCR4/TXNIP/NLRP3 pathway),leading to podocyte inflammation.We also determined that downregulation of miR-9 led to CXCR4 expression and the downstream TXNIP/NLRP3 pathway activation.Overexpression of miR-9 or deletion of CXCR4 suppressed AFB_(1)-induced CXCR4/TXNIP/NLRP3 pathway,resulting in alleviating podocyte inflammation and kidney dysfunction.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ubiquitin-dependent proteolysis of RelA,downregulation of miR-9,and activation of CXCR4/TXNIP/NLRP3 pathway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AFB_(1)-induced glomerular podocyte inflammation.Our study revealed a novel mechanism,via RelA,for the control of AFB_(1)’s nephrotoxicity,leading to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food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atoxin B_(1) Podocyte inflammation miRNA-9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 RelA 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和CXCR4在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鹏程 王国军 +1 位作者 胡燕华 张明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CXC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1mol·... 目的探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CXC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建立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SDF-1和CXC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SDF-1和CXCR4在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另设碱烧伤对照组和碱烧伤治疗组,碱烧伤后分别给予0.1mL生理盐水和AMD3100球结膜下注射,比较2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和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含量。结果碱烧伤后SDF-1阳性表达于浅层角膜基质细胞、角膜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CXCR4阳性表达于炎性浸润细胞、角膜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可检出微量SDF-1和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碱烧伤后2d,SDF-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7d、10d分别是正常水平的3.8倍和21.0倍;CXCR4 mRNA和蛋白水平在碱烧伤后2d明显升高,7d、10d分别是正常水平的1.9倍和17.5倍。碱烧伤治疗组碱烧伤后7d、10d、14d时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碱烧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碱烧伤治疗组碱烧伤后2d、5d、7d、10d、14d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的含量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DF-1与其受体CXCR4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AMD3100能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可能成为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角膜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受体4 AMD3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钝挫伤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趋化因子受体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盈洁 郑莉 +8 位作者 张华阳 黄守娟 易学良 胡析 牛英杰 任艳茹 杜子君 张晓 梁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脊髓钝挫伤(SCC)大鼠的表达及其对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SCC组)术后12h、3d、7d、14d组及假手术组共5组。Allen打击法建立SCC模型,进行BBB评分...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脊髓钝挫伤(SCC)大鼠的表达及其对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SCC组)术后12h、3d、7d、14d组及假手术组共5组。Allen打击法建立SCC模型,进行BBB评分,光热尾痛法测定大鼠温痛觉潜伏期,RT-PCR检测CCR2和MCP-1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MCP-1和CCR2在脊髓前角和后角的表达。结果:SCC后BBB评分降低,7d与14dBBB评分明显增高。SCC后3、7d温痛觉潜伏期较假手术组缩短。SCC后CCR2mRNA在12h和3d时表达量增高;随后在7、14dCCR2mRNA降低。MCP-1mRNA的表达量在12h、3d、7d增高,14dMCP-1mRNA下降。MCP-1和CCR2在脊髓前角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中,在脊髓后角主要表达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结论:MCP-1和CCR2可能作为重要的因子参与脊髓损伤早期的继发性损伤,导致大鼠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钝挫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 运动功能 温痛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淑阳 徐燕 任舒婷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23例,按照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42例及视网膜病变组81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基线资料,相关实...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23例,按照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42例及视网膜病变组81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基线资料,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并予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MKLR1对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病程长于单纯T2DM组(P<0.05)。视网膜病变组和单纯T2DM组血清FPG、HbA 1c、LDL-C及CMKLR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视网膜病变组血清FPG、HbA 1c、LDL-C及CMKLR1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而HDL-C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KLR1与糖尿病病程、HbA 1c、LDL-C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及血清CMKLR1水平均是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KLR1诊断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的AUC为0.863,95%CI为0.658~0.878,最佳截断值为54.27μg/L,灵敏度为0.860,特异度为0.831。结论血清CMKLR1水平与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MKLR1水平对诊断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趋化因子样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KLR-1等细胞因子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颖 吉向军 +2 位作者 李淑霞 葛淑芝 李华君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等细胞因子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DR患者120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非增生组(非增生性DR患者)及增生组...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等细胞因子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就诊的DR患者120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非增生组(非增生性DR患者)及增生组(增生性DR患者),每组60例。所有入组患者采血检测血脂、CMKLR-1、趋化素(Chemerin)、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血糖、血脂水平,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及病程差异。结果增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组,病程明显长于非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组IL-1β、IL-6、TNF-α、NF-κB、Chemerin、CMKLR-1水平均高于非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KLR-1、Chemerin、IL-1β、IL-6、TNF-α、NF-κB细胞因子在DR中异常表达,且随DR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逐渐升高,CMKLR-1等细胞因子可能在DR患者病情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趋化因子样受体1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VEGF-C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红雨 费立明 +6 位作者 王长亮 赵文华 张波 周武元 于文胜 仲伟霞 李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30...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30例胰腺癌、癌旁、正常胰腺和胰周淋巴结组织中CXCL12、CXCR4和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CXCL1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组织均呈中等表达状态(P<0.01),RT-PCR结果也证实此结果,与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胰周淋巴结均呈高表达状态,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RT-PCR结果同样证实。经Spearman检验,胰腺癌组织中CXCR4与VEGF-C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38)。结论:CXCR4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对胰腺癌中微淋巴管的生成可能起促进作用。胰腺癌组织中CXCR4与VEGF-C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对胰腺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XCL12 CXCR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GF调控SDF-1/CXCR4信号探讨可乐定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瑾 赵欣媛 张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可乐定(CLO)对滋养细胞增殖、迁移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探讨。方法不同浓度的CLO与HTR8-SVneo滋养细胞共培养,MTT和Transwell方法检测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 目的探讨可乐定(CLO)对滋养细胞增殖、迁移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探讨。方法不同浓度的CLO与HTR8-SVneo滋养细胞共培养,MTT和Transwell方法检测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将CLO分别与VEGF受体抑制剂(DC101)、CXCR4抑制剂(AMD3100)共同作用于HTR8-SVneo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和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 CLO显著促进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并上调VEGF、CXCR4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剂DC101和AMD3100均可抑制可乐定对滋养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且VEGF可调控SDF-1、CXCR4的表达(P<0.05)。结论 CLO可通过VEGF激活SDF-1/CXCR4信号,促进HTR8-SVneo滋养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HTR8-SVneo细胞 增殖迁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4和基质衍生因子1的表达与卵巢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玲 李莲娣 +1 位作者 尹国华 崔虎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1期22-24,103,共4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的患者27例以及正常的卵巢组织患者32例,采...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的患者27例以及正常的卵巢组织患者3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分析卵巢组织中的CXCR4、SDF-1的蛋白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SDF-1、CXCR4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中分别表达阴性、低表达以及高表达(P<0.05);SDF-1、CXCR4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均无显著差别(P>0.05),而和淋巴结是否转移呈正相关(P<0.05),SDF-1表达情况与患者具有腹水呈正相关(P<0.05)。结论 SDF-1、CXCR4的蛋白表达和卵巢癌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转移过程,但是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化情况无关,同时SDF-1、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卵巢的重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4 基质衍生因子1 卵巢癌 淋巴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TMSG-1和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献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与距肿瘤部位>5 c...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与距肿瘤部位>5 cm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TMSG-1和CXCR4表达。观察不同病理特征TMSG-1和CXCR4表达情况,不同预后患者TMSG-1和CXCR4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TMSG-1、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TMSG-1和CXCR4阳性表达有关联(P<0.05)。TMSG-1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高于TMSG-1高表达(P<0.05);CXCR4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高于CXCR4高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中TMSG-1和CXCR4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 趋化因子受体4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CXCR1、IL-1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清红 马松炎 钟俊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2期99-102,共4页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8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0例(UC组),克罗恩病(CD)患者10...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8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0例(UC组),克罗恩病(CD)患者10例(CD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及肠黏膜IL-17及CXCR1 mRNA表达水平,各组肠黏膜CXCR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与CXCR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血清IL-17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 <0.05),但UC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血清CXCR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肠黏膜IL-17及CXCR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 <0.05),UC组肠黏膜CXCR1 mRNA表达水平较CD组更高(P <0.05),但两组肠黏膜IL-1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肠黏膜CXCR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且UC组较CD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 mRNA与CXCR1 mRNA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IBD患者CXCR1 m RNA和IL-17 m RNA表达升高,且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 mRNA与CXCR1 mRNA表达之间呈弱相关,临床上可考虑监测CXCR1和IL-17水平,从而更好地辅助治疗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XC趋化因子受体1 白细胞介素-17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erin/CMKLR1激活自噬促进ARPE-19细胞炎症因子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哲 王旖 +3 位作者 温玉婷 袁慧 朱夏茹 杜军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研究趋化素/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erin/Chemokine-like receptor 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1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0 nmol/L cheme... 目的研究趋化素/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erin/Chemokine-like receptor 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1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0 nmol/L chemerin组、1 nmol/L chemerin+α-NETA组、1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10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0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使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0 nmol/L chemerin组细胞增殖水平升高(P<0.05);与相应浓度的chemerin组比较,加入α-NETA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nmol/L chemerin组、10 nmol/L chemerin组、100 nmol/L chemerin组LC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0 nmol/L chemerin组相比,1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LC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 nmol/L chemerin组细胞迁移数增加,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nmol/L chemerin组相比,10 nmol/L chemerin+α-NETA组细胞迁移数减少,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Chemerin/CMKLR1能够激活ARPE-19自噬,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 趋化因子样受体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正畸力值对哺乳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HO-1 CC类趋化因子受体1及其配体的影响
15
作者 焉宏军 王荣强 张雯姝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1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力值对哺乳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CC类趋化因子受体1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3月龄Wistar大鼠126只制备哺乳期大鼠模型,成功制备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N组、0.29N组、0.49N组及0.98N组,每组18...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力值对哺乳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CC类趋化因子受体1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3月龄Wistar大鼠126只制备哺乳期大鼠模型,成功制备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N组、0.29N组、0.49N组及0.98N组,每组18只。每组依次给予0N、0.29N、0.49N及0.98N的正畸力,比较干预前1天及干预第1、3、7天后4组大鼠的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及其配体(CCL3、CCL5)mRNA相对表达量、HO-1表达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破骨细胞染色阳性面积。结果干预第1、3天,0.29 N组、0.49 N组及0.98 N组CCR1、CCR3和CCL5 mRNA表达水平及破骨细胞染色阳性面积较0N组均明显增加(P<0.05),0.49N组及0.98N组上述指标水平较0.29N组均明显增加(P<0.05),而0.49N组与0.98N组这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干预可通过促进哺乳期大鼠牙周组织中HO-1、CCR1及其配体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值 哺乳期大鼠模型 牙周组织 血红素氧合酶 CC类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PD-1、PD-L1、CMTM6水平与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
16
作者 彭启旺 邓浩 刘小卫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水平与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肝癌术后患者102例,随访观察3年,采用Kaplan-Meier绘制复发曲线,并根...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水平与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肝癌术后患者102例,随访观察3年,采用Kaplan-Meier绘制复发曲线,并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肿瘤因素、肝脏功能状态、健康状态及免疫水平(PD-1、PD-L1、CMTM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结束,共3例因各种原因失访,最终纳入99例,Kaplan-Meier曲线累积复发率为35.35%,复发时间(25.80±3.20)月,其中复发组35例非复发组64例;两组肿瘤直径、BCLC分期、PD-L1、PD-1、CMTM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1(0R=3.632,95%CI1.393~9.470)、CMTM6(OR=2.496,95%CI1.274~4.890)、肿瘤直径(0R=3.015,95%CI1.039~8.753)、PD-L1(0R=2.803,95%CI1.335~5.885)为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1、PD-L1、CMTM6水平在肝癌术后复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肝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 手术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CXCR4基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翠薇 熊小明 +2 位作者 刘勇 阮思蓓 马跃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的CXCR4基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巨噬细胞CXCR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KO小鼠)16只并随机分为KO UUO组、KO Sham组各8只;将16只野生型C57小鼠(WT小鼠)随... 目的观察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的CXCR4基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巨噬细胞CXCR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KO小鼠)16只并随机分为KO UUO组、KO Sham组各8只;将16只野生型C57小鼠(WT小鼠)随机分为WT UUO组、WT Sham组各8只。构建UUO模型,造模后第12天处死小鼠取左肾组织。用HE染色法评估肾小管病变程度;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肾间质胶原沉积程度;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评估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并行M1、M2型巨噬细胞计数,计算两型细胞比值(M1/M2);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CD206蛋白表达。结果与KO Sham组、WT Sham组比较,KO UUO组、WT UUO组肾小管损伤程度减轻、肾间质胶原沉积程度及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M1/M2升高,肾组织中i NOS、SDF-1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KO UUO组以上指标比WT UUO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的CXCR4基因可缓解UUO小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为阻止巨噬细胞通过SDF-1/CXCR4轴趋化到肾间质中,减少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轴 巨噬细胞 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18
作者 沈三弟 吴爱国 +1 位作者 邵国利 赵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非浸润性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MCF-7细胞分两组,观察组用含5.0μM5-Aza-CdR的培养液处理4 d,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SO。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迁... 目的观察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非浸润性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MCF-7细胞分两组,观察组用含5.0μM5-Aza-CdR的培养液处理4 d,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SO。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36、48 h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升高,MCF-7细胞的CXCR4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5-Aza-CdR使CXCR4启动子区甲基化的CpG岛1完全去甲基化,BRMS1启动子区CpG岛B的非甲基化状态亦无明显改变。结论 5-Aza-CdR增强了MCF-7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可能与其去甲基化机制上调了促转移基因CXCR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杂氮-2′-脱氧胞苷 趋化因子受体-4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基因甲基化 细胞迁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他丁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膜向分布及迁移能力的研究
19
作者 叶舒 麦宇芸 +2 位作者 权晶晶 胡晓莉 张晓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研究药物布比他丁(Blebbistatin)能否调节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表面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向胞膜分布,从而促进大鼠BMSCs的迁移。方法:分离培养SD大... 目的:研究药物布比他丁(Blebbistatin)能否调节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表面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向胞膜分布,从而促进大鼠BMSCs的迁移。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Blebbistatin处理细胞15、30、45、60min,设置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CXCR4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测定成骨诱导前期培养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待诱导完成进行茜素红染色。结果:处理组细胞表面CXCR4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15、30和60min组细胞迁移效率升高(P<0.01)。成骨诱导期间各组间ALP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至21d时各组均形成大量钙化结节。结论:Blebbistatin能促进BMSCs表面CXCR4向胞膜分布,并能提高BMSCs的迁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布比他丁 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