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绵羊乳腺免疫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刘来可
刘桂芹
-
机构
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乳业》
2025年第6期71-75,共5页
-
基金
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CXCY2023277)。
-
文摘
为了解绵羊乳腺免疫防御机制,本文介绍了参与乳腺免疫防御主要组织和免疫物质,包括乳房乳头、乳腺上皮细胞、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和化学抗菌剂,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乳头为乳腺提供最初保护。乳腺上皮细胞合成抗菌蛋白。白细胞产生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吞噬细菌并识别抗原结构。在乳腺中,4种免疫球蛋白(IgG1、IgG2、IgM和IgA)对抵御病原体具有重要作用。补体系统是蛋白质集合,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炎症过程。乳铁蛋白、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等化学抗菌剂有助于乳腺体液防御。
-
关键词
绵羊
乳腺上皮细胞
白细胞
免疫球蛋白
补体系统
化学抗菌剂
-
Keywords
sheep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white blood cell
immunoglobulin
complement system
chemical antibacterial agent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基因转染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杜珊
马保华
李亮亮
刘军
赵晓娥
张涌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6,共8页
-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8-010B)
-
文摘
为了优化外源基因转入乳腺上皮细胞的条件,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山羊乳腺组织中分离并获得了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通过染色角蛋白和测定生长曲线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检测。然后利用电穿孔法将PEGFPC1载体导入乳腺上皮细胞,分别比较了在不同电压(120、140、160、180、200V)、不同电击时长(5、10、15、20ms)以及2株细胞(GMEC1、GMEC2)的不同代数(第1代、第3代、第5代、第9代)条件下的转染效率,并利用优化条件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人β-防御素3基因转染,经过G418筛选,最终获得单克隆细胞,同时对获得的单克隆阳性细胞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并对诱导产物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细胞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第1代培养的细胞转染效率要显著高于传代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在电压180V、电击时长15ms、电击1次的条件下转染效率最高,优化条件下转染、筛选和扩增后获得稳定表达人β-防御素3蛋白的单克隆乳腺上皮细胞。研究工作为乳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及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检测提供参考资料。
-
关键词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电穿孔
转染效率
人β-防御素3基因
诱导表达
-
Keywords
goat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electroporation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human betadefensin 3 gene
induced expression
-
分类号
S827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1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