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Small Scale Density Perturbations of Plasma and Charged Aerosol Particles in Polar Mesospheric Summer Echoes (PMSE) Layers
1
作者 胡祖权 陈银华 +3 位作者 郑聚高 刘昊 郁明阳 吴剑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0-556,共7页
Time evolution of ionospheric D-region plasmas including the perturbations of electrons and charged aerosol particles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 (PMSE). It is shown that t... Time evolution of ionospheric D-region plasmas including the perturbations of electrons and charged aerosol particles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 (PMSE). It is shown that the time scale of decay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is in the order of an hour under typical PMSE conditions,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 electron density is anticorrelated to the ion density, except that the radius of aerosol particles is greater than 50 nm. Also, the evolutions under varie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mplitude and width of perturbation, the aerosol particle radius, and the altitude of the PMSE occurrence are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useful for interpreting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small scale structure charged aerosol particle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 contact angles on charged surfaces in aerosols
2
作者 Yu-Tian Shen Ting Lin +3 位作者 Zhen-Ze Yang Yong-Feng Huang Ji-Yu Xu Sheng Me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69-574,共6页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 and solid substrate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various processes in nature and industry.Electric control is widely used to modify interfacial water,where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char...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 and solid substrate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various processes in nature and industry.Electric control is widely used to modify interfacial water,where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charges is inevitable.Here we obtain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charged surfaces using Li Ta O_(3) crystals and observe that a large net surface charge up to 0.1 C/m;can nominally change the contact angles of pure water droplets comparing to the same uncharged surface.However,even a small amount of surface charge can efficiently increase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in the presence of aerosols.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h surface charges can hardly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interfacial water molecular layers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macroscopic droplet,while adsorp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aerosols with the help of Coulomb attraction can notably decrease the wettability of solid surface.Our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arged surfaces and water,but also help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s on electric control of wettability and microfluidics in real aeroso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contact angle charged surface aeros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被引量:1
3
作者 Jiacheng LI Zhongzheng HUANG +1 位作者 Dawei LIU Kuanlei ZHE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83-88,共6页
The corona discharges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induce precipitation or eliminate fog by increasing ion density in the open air.In this paper,one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positive and negative high voltage cou... The corona discharges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induce precipitation or eliminate fog by increasing ion density in the open air.In this paper,one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positive and negative high voltage coupled simultaneously)which can generate high densit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is developed.The comparison between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 and un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positive or negative coupled only)indicates that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 can generate~3 times higher ion density than un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More charged aerosols are produced through collisions between ions and aerosols.The collision rate between aerosols i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y the attractive forces between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charged aerosols.The deposition of aerosols induced by bipolar discharges is 25.7%higher than that of unipolar discharges at the humidity super-saturation condition.Therefore,the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system is a new option for the large scale ion sources used for artificial weather mod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discharges charged aerosols bipolar dischar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质控关键杂质氨基聚醚对照品的定值研究
4
作者 孙得洋 孙葭北 +5 位作者 李文龙 贾娟娟 张文在 刘燕 黄海伟 姚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43-46,52,共5页
目的分析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质控关键杂质氨基聚醚开展对照品定值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和电喷雾检测器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器对氨基聚醚待测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同时测定样品中水分、残留溶... 目的分析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质控关键杂质氨基聚醚开展对照品定值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和电喷雾检测器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器对氨基聚醚待测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同时测定样品中水分、残留溶剂及炽灼残渣。以质量平衡法对氨基聚醚进行定值研究;并以定量核磁共振法进一步对该样品进行佐证定值研究。结果紫外检测器和电喷雾检测器测定氨基聚醚纯度均为100%;质量平衡法的定值结果为99.75%,定量核磁共振法的定值结果为99.78%。结论质量平衡法与定量核磁共振法对氨基聚醚定值结果一致,氨基聚醚对照品可用于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及F-18取代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药品 氨基聚醚 对照品 有关物质 电喷雾检测器 定量核磁共振法 质量平衡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种皮和种仁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宇浩 南易 +8 位作者 郑伟 姚兰 梁海珍 陈晓娟 宋娟 张洁 贾德贤 王谦 马百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4,共11页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分为种皮、种仁两个部位,比较研究酸枣仁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可为合理开发利用中药酸枣仁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超高效液...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分为种皮、种仁两个部位,比较研究酸枣仁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可为合理开发利用中药酸枣仁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从种皮、种仁中共鉴定出57个化学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两者进行差异成分研究,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5为标准,筛选了差异成分17个,其中白桦脂酸、桦木酮酸、麦珠子酸和酸枣仁皂苷Ⅰ主要存在于种皮部位,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等13个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种仁部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UPLC-CAD)结合反梯度补偿技术,建立半定量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了6个不同结构类型的代表成分的响应一致性,其不同浓度下平均响应因子间的RSD值为7.04%,各化合物响应一致性良好,可用于酸枣仁的半定量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种皮部位主要成分为白桦脂酸和油酸,其中白桦脂酸的含量约是种仁的7倍;种仁部位主要成分为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亚油酸、白桦脂酸和油酸,其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分别是种皮的18倍和24倍。综上,本研究阐明了酸枣仁种皮、种仁的化学成分差异,明确了酸枣仁两个部位中各自的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酸枣仁不同部位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雾式检测器 质谱 差异成分 酸枣仁 种皮 种仁 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中果糖含量的精确测定方法
6
作者 刘俊佚 郑义 +2 位作者 刘伟 袁涛 闫竞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64-171,共8页
为准确测定黄精多糖中果糖的含量,采用亲水色谱-电雾式检测分析(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charged aerosol detector,HILIC-CAD)法,系统地考察多糖浓度、酸浓度、水解温度及水解时间4个多糖水解单因素,并结合正... 为准确测定黄精多糖中果糖的含量,采用亲水色谱-电雾式检测分析(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charged aerosol detector,HILIC-CAD)法,系统地考察多糖浓度、酸浓度、水解温度及水解时间4个多糖水解单因素,并结合正交试验获得黄精多糖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黄精多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1.0 mg/mL黄精多糖在0.100 mol/L三氟乙酸溶液中,于80℃水解30 min,果糖可被完全释放,且未转变为其他物质。采用HILIC-CAD结合柱前衍生-反相色谱法,测定山东、安徽、甘肃、四川和陕西5个产地黄精多糖中果糖及其它6种单糖的含量,其中安徽产地的黄精多糖果糖含量较低(51.74%),其它4个产地黄精多糖中果糖含量较高且含量相似(78.71%~8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果糖含量 亲水色谱-电雾式检测分析 单糖组成分析 酸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心 顾晓风 周震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建立电喷雾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选用Waters XBridge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0.05%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器温度... 建立电喷雾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选用Waters XBridge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0.05%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器温度为35℃。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33~291.57μg/mL、2.42~302.4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2,检出限分别为1.17、1.21μg/mL,定量限分别为2.33、2.42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4%和0.66%(n=6),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8%和101.5%。该方法简单快捷,可为控制制剂中金银花投料的规范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喷雾检测器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 川续断皂苷乙 金银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CAD法测定浓香型白酒中8种多元醇及分布规律研究
8
作者 张婷 胡来丽 +3 位作者 何世兴 时源 杨果 冷泽山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0期17-21,30,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UPLC-CAD)法测定白酒中8种多元醇含量,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梯度洗脱,用50%乙腈溶液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丙三醇在1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赤...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UPLC-CAD)法测定白酒中8种多元醇含量,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梯度洗脱,用50%乙腈溶液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丙三醇在1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赤藓糖醇、甜醇、阿拉伯糖醇、D-山梨醇、D-甘露糖醇、肌醇、麦芽糖醇在0.5~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2.0%,加标回收率100%~110%之间,可用于8种多元醇的检测;应用该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糟醅、黄水及不同厂家白酒进行测定,在浓香型白酒发酵酒醅、黄水中检出丙三醇、赤藓糖醇、甜醇等共计8种多元醇,通过分析不同生产厂家浓香型白酒,发现多元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雾检测器 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CAD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评价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
9
作者 王若昱 连云岚 +3 位作者 裴香萍 杜娟 郝晋琪 张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29-1436,共8页
目的 建立牛黄清心丸(局方)的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对影响其质量的关键指标成分进行分析,为牛黄清心丸(局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雾式检测器建立牛黄清心丸(局方)指纹图谱,进行方法学考... 目的 建立牛黄清心丸(局方)的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对影响其质量的关键指标成分进行分析,为牛黄清心丸(局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雾式检测器建立牛黄清心丸(局方)指纹图谱,进行方法学考察,并确定其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04%~0.06%和1.45%~2.67%,0.04%~0.87%和0.26%~2.87%,0.01%~0.34%和1.72%~2.93%。对照指纹图谱共标记出26个共有峰,其中指认出苦杏仁苷、甘草苷、黄芩苷、胆酸等18个特征峰,相似度为0.927~0.995。聚类分析热图将样品聚为3类,经主成分分析得6个主要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到达84.952%,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预测得到甘草苷、甘草酸铵、升麻素苷、苦杏仁苷4个引起质量差异性的化合物。结论 所建立方法可以分析出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批次牛黄清心丸(局方)的质量差异,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分析方法稳定可行,可全面用于其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心丸(局方) 高效液相色谱 电雾式检测器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雾式检测器建立三七药材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18
10
作者 白长财 柴兴云 +3 位作者 王海龙 崔秀明 李萍 屠鹏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利用HPLC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联用技术,建立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CAD检测... 目的:利用HPLC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联用技术,建立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CAD检测:氮气压力为2.414×105Pa,信号响应范围为0~100 pA。结果:建立了三七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2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检测。结论:通过对三七皂苷类成分的检测分析,与ELSD和UV两种常用的检测器比较,CAD检测器具有较为平稳的基线和较高的灵敏度,更加适用于三七及含有较弱或无紫外吸收成分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电雾式检测器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后补偿液相色谱与电雾式检测器结合测定茶氨酸含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粼 阙斐 +1 位作者 周晓红 刘绿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7-318,322,共3页
建立液相色谱柱后补偿与电雾式检测器(CAD)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茶叶粗提物中的茶氨酸。结果表明:茶氨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12X-0.0614,相关系数r=0.9998,线性范围为1.50~50.00μg/mL,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0μg/mL(以S/N=3计),定量限为1.5... 建立液相色谱柱后补偿与电雾式检测器(CAD)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茶叶粗提物中的茶氨酸。结果表明:茶氨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12X-0.0614,相关系数r=0.9998,线性范围为1.50~50.00μg/mL,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0μg/mL(以S/N=3计),定量限为1.50μg/mL(以S/N=10计);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2%~112.13%;重现性实验表明(n=5),茶氨酸的保留时间差值小于0.2min,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0.62%,重现性较好。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茶叶提取物中茶氨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后补偿 液相色谱 电雾式检测器 茶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带电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自嘉 王其 +2 位作者 孙亚杰 陈海秀 杨长松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764,共7页
研究大气中带电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特性,对利用遥感方法雷达探测云层、雷电预警、分析沙尘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瑞利散射条件下大气粒子带电对电磁波散射的影响。宏观和微观分别反映了电磁波... 研究大气中带电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特性,对利用遥感方法雷达探测云层、雷电预警、分析沙尘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瑞利散射条件下大气粒子带电对电磁波散射的影响。宏观和微观分别反映了电磁波散射的两种机制,分别对应的是受电场作用后电荷运动形成宏观电流对电磁波的散射,以及单个电荷(电子)受电场作用后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引起的电磁散射。通过对比中性粒子和所带电荷对电磁波的散射截面量级,分析了大气粒子带电后对电磁波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上粒子所带电荷对电磁波的散射没有影响,而微观上,在某些频率附近,粒子所带电荷会对电磁波的散射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带电粒子 电磁波散射 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 被引量:6
13
作者 成晓静 姚晨之 严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9-1191,共3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方法。样品以C18硅胶键合柱(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90+10)溶液为流动相分离,用电雾式检测器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质量的对数值均在0.0...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方法。样品以C18硅胶键合柱(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90+10)溶液为流动相分离,用电雾式检测器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质量的对数值均在0.08~3.2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6~7ng之间。方法用于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析,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6%和104.7%,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雾式检测器 聚乙二醇 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同时测定生物缓冲溶液中盐酸胍与氯离子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粼 阙斐 +1 位作者 周晓红 刘绿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4-276,280,共4页
提出了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缓冲溶液中盐酸胍与氯离子含量。以Acclaim Trinity P1色谱柱(3.0mm×100mm,3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020mol.L-1乙酸铵溶液按30比70混合(用乙酸调节pH至5.0)为流动相进行淋洗,用电雾式检测器检测,雾化器温... 提出了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缓冲溶液中盐酸胍与氯离子含量。以Acclaim Trinity P1色谱柱(3.0mm×100mm,3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020mol.L-1乙酸铵溶液按30比70混合(用乙酸调节pH至5.0)为流动相进行淋洗,用电雾式检测器检测,雾化器温度25℃,采样频率5Hz。盐酸胍和氯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在0.20~5.00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分别为0.005,0.001g.L-1。采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盐酸胍和氯离子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和92.5%,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电雾式检测器 盐酸胍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中检测器的选择 被引量:5
15
作者 成晓静 姚晨之 严方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方法。针对聚乙二醇的特性,选择采用电雾式检测器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解决了水分干扰聚乙二醇测定的问题;并在不同实验室的不同仪器上进行试验,对测定结果进...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方法。针对聚乙二醇的特性,选择采用电雾式检测器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解决了水分干扰聚乙二醇测定的问题;并在不同实验室的不同仪器上进行试验,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该方法的重现性及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雾式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聚乙二醇 聚乙氧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CAD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晓静 姚晨之 严方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采用C18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电雾式检测器,以乙腈-水流动相体系中加入适量CH_3COONH_4离子改性剂作为流动相,使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采用C18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电雾式检测器,以乙腈-水流动相体系中加入适量CH_3COONH_4离子改性剂作为流动相,使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Na)同系物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完全分离,异构体也得到部分分离。依据碳链分布,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LAS-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计算,并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雾式检测器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带电微粒的成核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万强 管焱俊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4,38,共4页
大气中臭气层的减薄与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紫外线照射下,煤燃烧和汽车排出的SO2和CO发生两次连续反应:CO和O2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H2O气溶胶分子;气溶胶分子受周围极性小分子的屏蔽形成了等离子屏蔽势,当极性小分... 大气中臭气层的减薄与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紫外线照射下,煤燃烧和汽车排出的SO2和CO发生两次连续反应:CO和O2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H2O气溶胶分子;气溶胶分子受周围极性小分子的屏蔽形成了等离子屏蔽势,当极性小分子在两个气溶胶微粒间的等效诱导电荷量达到气溶胶所带电荷量的1/4时,气溶胶微粒将发生聚集.空气中极性小分子的电荷量增大或浓度增大时会导致气溶胶微粒间的吸引力增强,颗粒增大.气溶胶吸附微小固体颗粒形成了雾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微粒 成核机理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电雾式检测用于5种抗病毒药物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珍 金燕 +4 位作者 刘晓达 郭志谋 沈爱金 胡兴娟 吴宁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8-942,共5页
抗病毒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抗病毒药物紫外吸收差异大、极性分布广,要实现该类药物的同时分析较为困难。本实验以Click TE-Cys为固定相,结合电雾式检测( CAD),建立了多种抗病毒药物同时分离... 抗病毒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抗病毒药物紫外吸收差异大、极性分布广,要实现该类药物的同时分析较为困难。本实验以Click TE-Cys为固定相,结合电雾式检测( CAD),建立了多种抗病毒药物同时分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检测器、色谱模式、色谱柱和流动相对抗病毒药物峰形、分离选择性及检测信号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定量分析了5种抗病毒药物,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日内重复性( RSD≤3.06%)和日间重复性( RSD≤5.38%)。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7~2.28 mg/mL)和较高的灵敏度( LOQ≤0.04 mg/mL),可用于相关药物的定量、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电雾式检测 抗病毒药物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格列净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淑波 杨汉跃 严拯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7-392,共6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HPLC-CAD)测定卡格列净中葡萄糖酸-δ-内酯(GDL)的含量。优化的色谱条件如下: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9+1)混合溶液,流量0.5mL·min^(-1),柱温30...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HPLC-CAD)测定卡格列净中葡萄糖酸-δ-内酯(GDL)的含量。优化的色谱条件如下: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9+1)混合溶液,流量0.5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电雾式检测器(CAD)的雾化温度为50℃,载气压力427.5kPa。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GDL的线性范围为1.05~22.5mg·L^(-1),GDL的检出限(3S/N)为0.32ng。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6.2%~103%之间。供试品加标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h内稳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雾式检测器 葡萄糖酸-Δ-内酯 卡格列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晓惠 黄彬磊 +2 位作者 吴成新 蒲玲 朱佳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建立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方法。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主要包括仪器的泵耐压、泵流量设定值误差与稳定性、柱箱温度设定值误差与稳定性、仪器的基线噪声与漂移、测量重复性和最小检测浓度等项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建立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方法。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主要包括仪器的泵耐压、泵流量设定值误差与稳定性、柱箱温度设定值误差与稳定性、仪器的基线噪声与漂移、测量重复性和最小检测浓度等项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当仪器泵流量设定值误差在±3%之内、流量稳定性不大于2%、柱箱温度设定值误差在±2℃之内、柱箱温度稳定性不大于1℃/h,基线噪声不大于1 pA,基线漂移不大于5 pA/(30 min),定性重复性不大于1.5%,定量重复性不大于4.0%,最小检测浓度不高于5μg/mL时,仪器的计量性能正常。据此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全面评价,确认各项性能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校准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仪-电雾式检测器 校准方法 计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