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biased test of the hyperon CP violation in terms of detector resolution at STCF
1
作者 Ming Xu Liang Liu +2 位作者 Yupeng Pei Xiaorong Zhou Yingchun Z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40,I0002,共9页
The study of the charge conjugation and parity(CP)violation of hyperon is the precision frontier for probing possible new CP violation source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SM).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quantum entangled h... The study of the charge conjugation and parity(CP)violation of hyperon is the precision frontier for probing possible new CP violation source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SM).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quantum entangled hyperonantihyperon pairs to be produced at Super Tau-Charm Facility(STCF),the CP asymmetry of hyperon is expected to be tested with a statistical sensitivity of 10^(−4) or even better.To cope with the statistical precision,the systematic effects from various aspects are critical and need to be studied in detail.In this paper,the sensitivity effects on the CP violation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tector resolution,including those of the position and momentum,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STCF det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III experiment STCF hyperon CP violation detector resolution unbiased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one-dimensional dynamic hygrothermal modeling based on air humidity ratio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兴国 陈友明 邓永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703-708,共6页
A modified one-dimensional transient hygrothermal model for multilayer wall was proposed using air humidity ratio and temperature as the driving potentials.The solution for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as obtained numeric... A modified one-dimensional transient hygrothermal model for multilayer wall was proposed using air humidity ratio and temperature as the driving potentials.The solution for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as obtained numerically by implement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scheme.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a test system was built up to meas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within a porous wall and compare with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The prediction results have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For the interface close to indoor side,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temperature between calculated and test data is 1.87 K,and the average deviation is 0.95 K;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relative humidity is 11.4%,and the average deviation is 5.7%.For the interface close to outdoor side,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temperature between prediction and measurement is 1.78 K,and the average deviation is 1.1 K;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relative humidity is 9.9%,and the average deviation is 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hygrothermal modeling air humidity ratio modified modeling experimental test multilayer w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niobium reaction rate for material surveillance tests in fast reactors
3
作者 Chikara Ito Shigetaka Maeda +2 位作者 Toshihiko Inoue Hideki Tomita Tetsuo Iguchi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1-495,共5页
A highly accurate and precise techniqu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93 Nb(n,n’)93m Nb reaction rate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aterial surveillance tests,etc.in fast reactors.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 on the measurement of... A highly accurate and precise techniqu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93 Nb(n,n’)93m Nb reaction rate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aterial surveillance tests,etc.in fast reactors.The self-absorption effect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X-rays emitted by 93m Nb was decreased by the dissolution and evaporation to dryness of niobium dosimeter.A highly precise count of the number of 93 Nb atoms was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niobium solution concentration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X-rays of 93m Nb were measured accurately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X-ray intensity of irradiated niobium solution with that of the solution in which stable 93 Nb was added.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intensities indicates the effect of 182 Ta,which is generated from an impurity tantalum,and the intensity of X-rays from 93m Nb was evaluated.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93 Nb(n,n’)93m Nb reaction rate was reduced to be less than 4%,which was equivalent to the other reaction rate errors of dosimeters used for Joyo dosimetry.In addition,an advanced technique using Resonanc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proposed for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93m Nb yield,and 93m Nb will be resonance-ionized selectively by discriminating the hyperfine splitting of the atomic energy levels between 93 Nb and 93m Nb at high re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rd-10 NIOBIUM reaction rate material surveillance test fast reactor characteristic x-rays experimental fast reactor joyo resonanc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yperfin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移动软电缆机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娟 白忠健 +4 位作者 谢波 林国聪 王天翔 高峰 刘子峰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为研究采煤机电缆的机械特性,构建了MCP-0.66/1.143*95+1*25型电缆的实体模型并依据电缆实际运动状态设计了一种电缆弯曲装置。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电缆股线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并对不同成缆节径比、捻制方向及控制单元截面... 为研究采煤机电缆的机械特性,构建了MCP-0.66/1.143*95+1*25型电缆的实体模型并依据电缆实际运动状态设计了一种电缆弯曲装置。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电缆股线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并对不同成缆节径比、捻制方向及控制单元截面积的电缆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缆受力随着成缆节径比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制造成本与机械特性,该型电缆成缆节径比为6时更优;以R为右向、L为左向捻制进行捻制描述,不同捻制方向下电缆所受应力从大到小依次为RLR、RRL、RLL、RRR,而三层同向捻制工作时容易出现散股的情况,故RLL捻制时电缆的机械特性最佳;控制单元导体在直线移动阶段,疲劳寿命随着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弯曲阶段,疲劳寿命随着截面积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弯曲试验机对电缆进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电缆复杂的绞合结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提高电缆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电缆 绞合结构 拉伸试验 显式动力学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试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邹阳 黄煜 +3 位作者 方梦泓 石松浩 姚雨佳 高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架设计了回复电压谱与极化谱测量流程,并嵌入聚类云模型算法实现油纸绝缘状态精准分类。该实验平台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革新,满足实验探索、科学研究等多层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实验平台设计 回复电压测试 数字编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仪器在矿石冲击破碎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培龙 徐承焱 +3 位作者 马巧焕 孟建寅 寇珏 孙春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152,176,共6页
借助JK落重试验装置,设计了矿石抗冲击粉碎特性参数的测定研究型实验。通过对不同粒度矿石颗粒在不同能量水平下的冲击破碎,确定该矿石的抗冲击粉碎特性参数。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矿石碎磨过程中的能量-粒度分布理论模型。实验中... 借助JK落重试验装置,设计了矿石抗冲击粉碎特性参数的测定研究型实验。通过对不同粒度矿石颗粒在不同能量水平下的冲击破碎,确定该矿石的抗冲击粉碎特性参数。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矿石碎磨过程中的能量-粒度分布理论模型。实验中引入大型专用设备、采用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分布与协同集成”的教学实施模式、并深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与实验教学。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碎磨技术的学术挑战,激发了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科学素养,同步实现了思政教育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实验教学 冲击粉碎 落重试验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ADAMS的采煤机摇臂壳体变形规律研究
7
作者 田立勇 于晓涵 于宁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为了剖析采煤机摇臂壳体失效的根源、保障采煤机安全稳定运行,分析了采煤机摇臂壳体变形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壳体变形规律。首先,构建了摇臂壳体力学模型,梳理了影响摇臂壳体变形的载荷因素,其中包括采煤机截割时煤岩对滚筒产生的外部作... 为了剖析采煤机摇臂壳体失效的根源、保障采煤机安全稳定运行,分析了采煤机摇臂壳体变形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壳体变形规律。首先,构建了摇臂壳体力学模型,梳理了影响摇臂壳体变形的载荷因素,其中包括采煤机截割时煤岩对滚筒产生的外部作用力及齿轮传动系统所形成的内部载荷;其次,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摇臂三维模型,并基于EDEM-ADAMS软件搭建了采煤机截割含铝质岩、灰色岩、石灰岩和粉砾岩等4种夹矸煤岩的仰角工况模型,进行摇臂壳体变形仿真;最后,搭建了壳体变形测试平台,进行了采煤机截割粉砂夹矸煤岩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滚筒牵引阻力的均值小于截割阻力均值,且两者均大于侧向受力均值;壳体承受外部载荷后,其变形呈现较复杂的态势,在摇臂壳体与滚筒行星减速器结合部位的变形较大,失稳风险较大;摇臂壳体在齿轮轴位置的变形呈现多波峰、非线性、近似正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距滚筒行星减速器越近,变形越大,这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研究清晰地揭示了摇臂壳体在复杂载荷下的变形规律,为摇臂壳体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强劲的理论支撑,有助于优化采煤机设计方案,降低壳体失效风险,有效提升采煤机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臂壳体 EDEM仿真 截割载荷 变形规律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隙型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低频电特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邢兰昌 王云龙 +3 位作者 王永辉 韩维峰 魏伟 刘宝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5,共8页
野外钻探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在地层中可呈现孔隙填充、裂隙填充或两者共存的分布形态,孔隙型水合物的相关研究成果难以直接推广至裂隙型水合物。该文针对含裂隙型水合物沉积物开展了低频电特性实验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优化了电... 野外钻探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在地层中可呈现孔隙填充、裂隙填充或两者共存的分布形态,孔隙型水合物的相关研究成果难以直接推广至裂隙型水合物。该文针对含裂隙型水合物沉积物开展了低频电特性实验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优化了电极结构参数,开发了低频电性参数测试装置;然后建立了含裂隙型水合物沉积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和测试数据处理方法;最后综合实验测试数据和双电层极化理论探讨了水合物饱和度和裂隙数量对含裂隙型水合物沉积物样品低频电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测试范围(1×10^(-2)~1×10^(3)Hz)内,随着裂隙型水合物饱和度的升高,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的导电能力降低、双电层极化强度减弱,因此复电导率实部和虚部峰值均减小;实验中合成的四氢呋喃水合物为多孔隙结构,具备孔隙水的连通性,在水合物饱和度相同的条件下,裂隙越多则从海砂部分渗入水合物孔隙中的水量越大,引起样品导电能力的升高和双电层极化强度的减弱,因此复电导率实部增大、虚部峰值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含裂隙型水合物沉积物电学特性测试提供实验平台,为全面认识沉积物的低频电学特性、建立水合物饱和度和沉积物渗透率评价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裂隙填充型水合物 低频电特性 实验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磁密与损耗研究
9
作者 韩继超 戚海铭 +4 位作者 李沅橙 张勇 孙玉田 李桂芬 张春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计算其在电动机工况下电磁场数学方程,对比分析在电动机工况下气隙磁密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研究该发电电动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定转子铁心磁密和损耗的变化规律。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一台小容量10 MW发电电动机样机的电磁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较小,为更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电机的电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 电动机工况 不同转速 磁密 铁心损耗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r_(3)(Ce)探测器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10
作者 罗文 李鑫祥 +4 位作者 时正佳 罗凯军 刘泓辰 张书桐 宋良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6,共7页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和核探测领域对高性能探测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核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加入前沿的探测器测试内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科研设备,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并通过实验室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和核探测领域对高性能探测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核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加入前沿的探测器测试内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科研设备,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并通过实验室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该文设计了包括基于LaBr_(3)(Ce)的探测系统搭建、本底测量、能量刻度、能量分辨率刻度以及符合测量等内容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项实验能够准确测量核素能谱,并能通过数据计算核素活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r_(3)(Ce)探测器性能测试 符合测量 学术型人才培养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发展
11
作者 纪金豹 李绅 李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远程振动台试验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基于远程试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试验 远程协同试验 远程实时混合试验 远程振动台试验 子结构技术 远程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多目标优化
12
作者 郑水华 赵学燕 +2 位作者 章程 李奕良 柴敏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360,共8页
针对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偏低问题,以CDL1型多级冲压离心泵叶轮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方法,对首级叶轮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由于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叶轮水力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使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首级叶轮各... 针对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偏低问题,以CDL1型多级冲压离心泵叶轮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方法,对首级叶轮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由于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叶轮水力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使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首级叶轮各设计变量进行抽样形成样本空间并获得相应性能参数,进而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分析各参数对叶轮水力性能的敏感性,选定叶轮关键影响参数为粒子群算法(PSO)输入,对多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探究叶轮的水力性能和内流机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水力性能优于原始设计,最高效率点效率提升2.8个百分点,单级扬程提高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数冲压泵 水力性能优化 粒子群算法 数值模拟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3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Test.Lab的小型农业作业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立彬 蒋帆 +1 位作者 王扬渝 张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分析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模态振型及可靠性,应用LMS Test.Lab测试系统,对JSX5D小型农业作业机进行模态试验与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相应的振型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基频较高,而阻尼比较低,分别为196.72 Hz和不大于4.4... 为分析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模态振型及可靠性,应用LMS Test.Lab测试系统,对JSX5D小型农业作业机进行模态试验与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相应的振型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基频较高,而阻尼比较低,分别为196.72 Hz和不大于4.41%,说明该机具有很好的刚度。但扶手部分阻尼比仅为0.57%,为降低工作时的振动强度,应加入合适的阻尼材料;发动机和齿轮箱机械接口的振动方向与该类接口的法线方向一致,说明该类接口的连接刚度较弱,应加强接口的连接刚度,保证作业机的动力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模态分析 小型衣业作业机 模态参数 LMS tes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研究现状概述
15
作者 白聚莹 孙谦 +4 位作者 孙洪超 陈磊 王长武 焦力敏 庄大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6-293,共8页
目的充分了解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耐热试验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为国内耐热试验的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方法调研和分析国外耐热试验的技术现状,以及国内耐热试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建设情况,梳理我国耐热试验... 目的充分了解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耐热试验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为国内耐热试验的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方法调研和分析国外耐热试验的技术现状,以及国内耐热试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建设情况,梳理我国耐热试验发展方向。结果国际上核能大国核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开展了很多相关的耐热试验研究,拥有多种类型的耐热试验装置,方法和装置的适配度和成熟度较高。我国已经逐步掌握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方法,耐热试验仿真计算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论建议重视耐热试验仿真计算能力建设,有序开展系统性的耐热试验研究,增加攻克关键难题的投入,优化改进现有耐热试验方法和装置,继续推进运输容器耐热试验和仿真计算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耐热试验 试验实践 试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过程中载荷特性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徐佩 陈保霖 +1 位作者 王超 汪春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4-1316,共13页
为了研究冰-吊舱推进器碰撞过程中的解决问题,本文搭建了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作用试验测试平台,借助盐水冰,依次开展了冰-吊舱推进器和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过程中冰载荷测试方法。测量和捕捉... 为了研究冰-吊舱推进器碰撞过程中的解决问题,本文搭建了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作用试验测试平台,借助盐水冰,依次开展了冰-吊舱推进器和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过程中冰载荷测试方法。测量和捕捉了不同冰块运动速度时的螺旋桨、支架和舱体冰载荷、耦合作用过程以及冰块破坏模式等。试验结果表明:冰-桨、冰-支架、冰-舱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碰撞时,随着冰块运动速度的增加,不仅冰载荷的峰值会相应提高,而且其振荡范围也会扩大,这进一步导致振荡持续的时间延长,最终使得冰块破碎程度加剧;冰-水-桨碰撞作用时在桨叶表明能够清晰观察出水的分离、回流以及由桨叶上方向桨叶表面的翻转等现象。试验测试结果为冰-水-吊舱推进器碰撞作用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器 碰撞试验 冰载荷 试验测试平台 载荷特性 冰块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缸套过渡圆角滚压强化下的残余应力测试及数值模拟
17
作者 朱正道 鲍珂 +1 位作者 曹宝生 向建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2-221,共10页
目的针对发动机气缸套圆角在循环载荷下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探究气缸套圆角在滚压强化工艺作用下的残余应力试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方法基于X射线衍射原理,在PROTO-LXRD应力仪运用侧倾固定ψ法进行气缸套予圆角0°、90°、1... 目的针对发动机气缸套圆角在循环载荷下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探究气缸套圆角在滚压强化工艺作用下的残余应力试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方法基于X射线衍射原理,在PROTO-LXRD应力仪运用侧倾固定ψ法进行气缸套予圆角0°、90°、180°和270°四个方位取样测试,获得周向上残余应力值;构建气缸套-滚轮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气缸套圆角在滚轮滚压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及残余应力变化特性,探明滚轮端面半径、滚压圈数、滚压力和滚轮倾角等滚压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作用规律,揭示工艺参数对气缸套圆角残余应力的影响权重。结果气缸套圆角残余应力的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的误差为4.96%;气缸套圆角区域的塑性应变随滚压圈数增加而累积,节点N4955的等效塑性应变在8圈滚压后达到0.067,相应的残余应力也逐渐增大,节点N4955的Min Principal应力达到‒255 MPa。此外,气缸套圆角残余压应力随着滚轮端面半径增加而减小,随着滚压圈数和滚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滚轮倾角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平均梯度分别为57.92、‒16.20、‒357.28、‒35.00 MPa,滚压力相比其他滚压工艺参数对气缸套圆角残余应力的影响更大。结论针对气缸套圆角滚压工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残余应力测试和有限元仿真方法,揭示了工艺参数对圆角残余应力的作用规律及影响权重,可用于气缸套圆角滚压工艺的技术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套 塑性变形 残余应力 试验测试 数值模拟 滚压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接触界面静态接触特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18
作者 林起崟 王涛 +3 位作者 丘铭军 庄健 邵衡 洪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1,共11页
针对轴承装配界面磨损失效导致高端装备性能降低、寿命受限的核心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滚子母线形状优化设计方法,明确了HF-TK对数修形滚子在恒定压力下的形状参数,并将优化后HF-TK对数修形滚子与3种圆弧滚子、直母线... 针对轴承装配界面磨损失效导致高端装备性能降低、寿命受限的核心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滚子母线形状优化设计方法,明确了HF-TK对数修形滚子在恒定压力下的形状参数,并将优化后HF-TK对数修形滚子与3种圆弧滚子、直母线滚子进行数值分析与实验对比,揭示了滚子轮廓曲线对界面应力分布的关键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HF-TK对数曲线滚子通过端部渐进曲率优化,可有效消除轴承滚子边缘应力集中。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将参与数值分析、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等优化设计全流程,深度理解接触理论中曲率半径、载荷分布与装配性能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对机械装配界面性能优化设计方法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平台 圆柱滚子轴承 装配界面 静态接触特性 往复摩擦磨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设计
19
作者 娄可可 贾思林 +2 位作者 康爱红 吴正光 张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纤维与沥青基材料界面传荷行为,设计了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微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和显微系统组成,能结合道路实际服役条件,开展不同温度下纤维-沥青胶浆界面微力学...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纤维与沥青基材料界面传荷行为,设计了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微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和显微系统组成,能结合道路实际服役条件,开展不同温度下纤维-沥青胶浆界面微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类型、沥青种类和实验温度对界面剪切强度影响显著。相比于玻璃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界面剪切强度最大,改性沥青胶浆与纤维界面剪切强度优于基质沥青胶浆;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界面剪切强度逐渐降低。该实验平台可为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 微力学行为 单纤维拔出实验 剪切强度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设计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长林 候帅 叶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为满足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的教学实验及科学研究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液压、测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设置压力、流量、力、位移等传感器进行系统工作状态监测... 为满足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的教学实验及科学研究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液压缸性能测试实验台。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液压、测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设置压力、流量、力、位移等传感器进行系统工作状态监测,借助于工控机采用以太网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通信,对实验台进行功能控制与工作状态数据实时采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状态监测显示与控制交互软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台能满足数字液压缸在不同负载、不同压力、不同运行速度等状态下的工作性能测试需求,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液压缸 性能测试实验台 可编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