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视域下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钦太 危妙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隐忧,表现在内隐行为上,回归育人本真意识淡化;外显教学呈示上,生活境脉设计贫化;教学互动上,师生情感联结表征弱化;提问呈现上,问题类型设计单一简化;媒介使用上,人与技术协同关系异化;评价上,数据驱动的深度反思减化;课堂管理上,技术支持的课堂管控固化等。基于此,研究以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为核心,构建了融合“目标—内容—策略—工具—评价”的POCSTE改进体系,以期对数字时代教学改革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现象学 数字化课堂 教学行为 改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益红 李慧敏 +1 位作者 束剑华 李振陆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教书育人功能有待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有待加强、课程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等问题,该文建议通过理清课程思政基本思路、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全面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改革 实施路径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
作者 赵敏 张宇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2-669,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 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应对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本文以卫生健康法学的核心特色课程——卫生法学为切入点,全面探究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根本路径,介绍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案例,旨在为卫生健康法学新质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性的思路与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卫生法学 课程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课改后农村学校教学变革发生了吗——基于全国5省6县的调查分析
4
作者 杨卫安 韩善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体现在新课改理念被普遍认同,但课堂“传统三中心”仍未根本扭转;教学方法趋向多元化,但中老年教师依然偏重传统教学;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但对所教知识的整合能力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效果还需加强;已认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但“唯分数”问题依然突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学校课堂使用率提升,但偏远地区和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教学深度变革受到教师主体、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制度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需要多举措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改执行能力;完善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正确引导课改方向;强化外部支持,形成支持课改实施的良好社会生态;完善监督与反馈体系,为课改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教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5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课程与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机械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张青松 廖宜涛 +3 位作者 廖庆喜 马丽娜 梁方 万星宇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44-148,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对专业认识及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园艺机械课程是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和设施园艺等园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园艺类专业学生需要注重工农学科交叉... 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对专业认识及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园艺机械课程是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和设施园艺等园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园艺类专业学生需要注重工农学科交叉融合、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和农业生产过程工程综合能力提升,结合教学团队成员在各自科研领域特长,在讲解课程各知识模块内容同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塑造学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知农爱农情怀。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改革考核方式等多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为高等农业院校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园艺机械 农业工程 教学改革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7
作者 黄宏霞 姚国新 钟亚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24-126,131,共4页
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迫在眉睫。该文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结合地方学校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 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双碳”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迫在眉睫。该文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结合地方学校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碳”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体系改革
8
作者 钟亚琴 黄宏霞 +1 位作者 张志林 史红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 新农科建设要求融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为新农科建设培养符合区域园艺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类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艺植物栽培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工厂设计”课程教改探索:面向未来的创新策略
9
作者 张振山 王桂英 马宇翔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4期126-129,共4页
为深入探讨“油脂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多元化及国际视野拓展等5个维度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以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油脂工程人才。
关键词 油脂工厂设计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剖析与因应策略
10
作者 王奕俊 贾敏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欠佳、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等问题,同时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和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问题也制约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为此,需从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化项目教学、数字化精准教学和校内外融合教学四个方面推进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中职 英语教学改革 公共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
11
作者 苏芳 雷雅凯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85-188,共4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乡村规划设计课程中的立德树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纲要内容,面向国家战略、围绕价值观培养,探索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乡村规划设计课程中的立德树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纲要内容,面向国家战略、围绕价值观培养,探索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路径,从政策文件、人物事迹、典型案例和实践项目4个方面挖掘整理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内容融入到相对应的课程板块中,应用于课程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及正确“三观”的引导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促进其精神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思政 教学改革 课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12
作者 姜锦鹏 赵春芳 李小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知识点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培养农科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生态文明观、法治意识、创新意识、“一懂两爱”情怀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莫小云 吴林秀 +3 位作者 张丽娣 吴潇芸 黄文婷 何华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某职业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2个班的82名学生作为试验组,2021级2个班的5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开展老年常见病的预防... 目的:探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某职业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2个班的82名学生作为试验组,2021级2个班的5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开展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围绕“使命担当、人文关怀、职业道德、评判思维、中华传统”五大核心育人元素,构建“三环四维五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实施,对照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课程成绩、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及试验组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课程成绩、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得分均有所提升(P<0.05),大多数试验组学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结论:在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人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0-264,270,共6页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元素挖掘。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思政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植物种子学 OBE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珏 卢芳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课程是载体,思政是方向。为探究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湖南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以医学基础...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课程是载体,思政是方向。为探究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湖南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以医学基础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切入点,根据课程特色挖掘思政元素、构建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摸索与创新,取得一定的教育实效。本文就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 教学改革实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6
作者 王凤娇 张玲 +4 位作者 韩占江 黄文娟 刘艳萍 梁爱华 李海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26-129,134,共5页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紧密融入植物学实验课程中等措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联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认识、观察以及研究植物的能力,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评价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识—培能—塑素审形—会意—悟德——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改革与思政建设研究
17
作者 李经纬 张文娥 +2 位作者 张万萍 陈红 潘学军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为响应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需求,教学团队对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进行改革。采用“习识—培能—塑素”的教学理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费曼学习法和对分学堂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 为响应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需求,教学团队对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进行改革。采用“习识—培能—塑素”的教学理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费曼学习法和对分学堂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审形—会意—悟德”3个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园艺植物的科学、文化和精神价值,实现个人品德的内化。改革实施后,学生的知识应用、动手能力、团队意识、专业素养和德悟内化水平显著提升,课程满意度提升,学生平均成绩和优秀率提高。课程改革有效促进教学相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科人才提供新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 课程改革 教学思政 教学资源提升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辩素养为本的学科实践:现实偏差、理论重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道宇 范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1,共6页
学科实践作为探索通达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素养时代的关键概念。当前学科实践存在操作误区、要素偏差、角色错位及教学偏误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师对素养为本的学科实践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转化。研究认为,实践目的、对象、... 学科实践作为探索通达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素养时代的关键概念。当前学科实践存在操作误区、要素偏差、角色错位及教学偏误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师对素养为本的学科实践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转化。研究认为,实践目的、对象、方式和语境等方面是重构素养为本的学科实践的关键。通过深化学科理解,优化概念操作;强化实践导向,设计真实项目任务;倡导生本课堂,学习经验具身化;走向专业实践,综合能力培养范例化等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为本 学科实践 育人方式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
19
作者 王琴 何云翔 +1 位作者 金垚 郭俊凌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混合式教学是应对全球数字化挑战中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且摸索课程思政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可充分发掘线上课程在学科前沿的便捷性和线下课程在传授知识中的高效性,提升育人实效。“生物化学”是生... 混合式教学是应对全球数字化挑战中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且摸索课程思政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可充分发掘线上课程在学科前沿的便捷性和线下课程在传授知识中的高效性,提升育人实效。“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课程,针对生物化学课程在知识传递、能力养成和价值引领三个维度的问题,基于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和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通过建设教学案例库和思政案例库、采用Online to Offline教学和全过程评价等途径,对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生物化工行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化工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学》实验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创新路径研究
20
作者 吕银凤 单安山 +1 位作者 董娜 贾烁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173-177,共5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聚焦《饲料学》实验课程,系统挖掘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搭建以“三段式”渗透路径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创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聚焦《饲料学》实验课程,系统挖掘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搭建以“三段式”渗透路径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创新项目式、情景模拟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建立涵盖伦理反思、行业参与及动态追踪的多维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强调“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培养逻辑,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助力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畜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实验教学 饲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