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Method of Chaotic Theory and Neural Networks for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1
作者 ZHANG Shudong LI Weiguang +2 位作者 NAN Jun WANG Guangzhi ZHAO L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Chaos theory was introduced for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and the model of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BP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ethod. Through the... Chaos theory was introduced for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and the model of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BP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ethod. Through the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the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time series were mapped to be multi-dimensional sequence, which enriched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of water quality change and expanded mapping region of training samples of BP neural network. Established model of combining chaos theory and BP neural network were applied to forecast turbidity time series of a certain reservoir. Contrast to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the relative error and the mean squared error of the combined method had all varying degrees of lower. Results indicated the neural network model with chaos theory had the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at the same time, it had better fault-tolerant capability an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BP neural network chaotic time s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Height Prediction Method by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ulti-modal Data
2
作者 GONG Yu WANG Ling +3 位作者 ZHAO Rongqiang YOU Haibo ZHOU Mo LIU Ji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d models that utilize either images data or environmental data.These methods fail to fully leverage multi-modal data to capture the diverse aspects of plant growth comprehensively.[Method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a two-stage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PFE)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as developed.The mode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pla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process,emploied phenotypic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s to comprehensively capture both types of features,enabl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mato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ly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growth height.[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When predicting the next two days based on the past five days,the PFE-based RNN and LSTM models achiev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of 0.81%and 0.4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0%MAPE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LLM)and 6.72%MAPE of the Transformer-based model.In longer-term predictions,the 10-day prediction for 4 days ahead and the 30-day prediction for 12 days ahead,the PFE-RNN model continued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two baseline models,with MAPE of 2.66%and 14.0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leverages phenotypic-temporal collaboration,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intelligent,data-driven manag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making i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mart tomato plant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growth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multi-modal dat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large langua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pitc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Small-worl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8
3
作者 WANG Shuangxin LI Zhaoxia LIU Hair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5-I0015,17,共1页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变桨距风电机组启动并网时的转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其预测模型由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风速扰动提前预测电机的转速变化,使控制器超前动作,保证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的方向稳步改变,确保风电机组平稳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小世界 风力发电机组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变桨距 实时编码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haotic characteristic in leaching process and prediction of leaching cycle period
4
作者 刘超 吴爱祥 +1 位作者 尹升华 陈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935-2940,共6页
A laboratory leaching experiment with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s was carried out, and an analytical method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each sample, respectively, by applying phase space... A laboratory leaching experiment with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s was carried out, and an analytical method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each sample, respectively, by applying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for time series of monitoring data, the saturated embedding dimen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were obtained, and the evolution laws between neighboring points in the reconstructed phase space were revealed. With BP neural network, a prediction model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was set up and the maximum error of which was less than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in leaching system, and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nonlinear dynamic features; the higher the grade of sample, the smaller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furthermore, the maximum Lyapunov index,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haotic extent of the leaching system increase with grade of the sample; by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the subtle change features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can be magnified and the inherent laws can be fully demonstrated. According to the laws, a prediction model of leaching cycle period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olution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ing system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chaotic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cycle period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佰霖 马云帆 +3 位作者 陈昱锐 罗远林 褚凡武 付文龙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5,共15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孪生六维模型,实现了系统数据共通、多源融合和虚实交互等功能。然后,构建可承载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感知交互驱动型数字孪生系统,并采用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haot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APSO)算法对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加快了原始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建立了基于CAPSO-BP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变压器现场监测数据在虚拟引擎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系统各功能的开发应用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数字孪生变压器系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西安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6
作者 李培月 梁豪 +2 位作者 杨俊岩 田艳 寇晓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对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降水量和开采量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GM(1,1)灰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16年,地下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间,得益于地下水压采和供水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地下水位呈回升趋势。(2)降水和人为开采均对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是决定受降水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其中河漫滩地区最为敏感,阶地次之,黄土塬区较弱。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埋深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这凸显了其在调控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中的主导地位。(3)地下水位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趋势进行了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主导因素 回归分析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的透射槽波勘探走向断层预测研究
7
作者 周官群 薛凯文 +5 位作者 张维鑫 高永新 金学良 王宗涛 任川 王亚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透射槽波地震勘探是探测工作面地质构造和灾害体的有效手段,但存在探测深度浅、分辨率低、易受地形与环境噪声干扰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透射槽波地震勘探,用于实现工作面走向断层位置预测。建立工作面走向断层地质模型... 透射槽波地震勘探是探测工作面地质构造和灾害体的有效手段,但存在探测深度浅、分辨率低、易受地形与环境噪声干扰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透射槽波地震勘探,用于实现工作面走向断层位置预测。建立工作面走向断层地质模型,采用弹性波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槽波正演模拟,生成槽波模拟数据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网络模型,通过CNN提取槽波数据的局部特征,由LSTM网络捕捉槽波数据的时序依赖关系,实现槽波时空特征协同解析。采用槽波模拟数据集训练CNN-LSTM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4.3934m,平均绝对误差为2.9875m,决定系数为0.9883,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采用内蒙古某矿506工作面透射槽波勘探数据对CNN-LSTM模型进行迁移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断层位置和走向与回采揭露的实际位置一致,预测效果优于槽波能量衰减成像、无线电坑透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地质勘探 断层预测 断层定位 透射槽波 卷积注意力长短期记忆网络 CNN-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CW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预测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路 雷雨霄 余翔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6,共14页
将FMCW雷达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体生命体征信号是否异常,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该方向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重构误差、提升生命体征信号的预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长短... 将FMCW雷达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体生命体征信号是否异常,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该方向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重构误差、提升生命体征信号的预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生命体征信号预测方法。针对静止状态下的人体,通过雷达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号,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模态分量个数K和惩罚系数α的值,实现自适应选取后用于VMD分解,再将分解后的模态分量进行叠加重构。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中的网络层数、学习率、正则化系数等3个参数,自适应选取合适的参数组合,将重构后的信号通过优化后的LSTM网络进行预测。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10位志愿者的预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017 188 9,平均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007 158,相较于当前其他研究,预测精度上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征信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递归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宇轩 虞慧群 范贵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8-2890,共13页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n,MCEC).针对传统预测模型不能兼顾时间序列和协变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特征拓展方法,该方法引入聚类算法得到节假日标签特征,将拥堵指数、交通事故图、天气信息作为拓展特征,对特征进行多尺度分解.在训练阶段,为达到充分学习各部分数据、最优匹配模型的效果,采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 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限制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ynamic Time Warping,DTW)以及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设计了多模态协同模型训练.在误差补偿阶段,将得到的相应过程值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误差补偿模块,对各分量的误差进行学习、补偿,并重构得到预测结果.使用公开的高速公路数据集对MCEC进行验证,在多个时间间隔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CEC在交通流量预测中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达到17.02%,比LSTM-SVR、ConvLSTM(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T-GCN(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MFFB(Multi-stream Feature Fusion Block)、Transformer等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MCEC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误差补偿 多模态协同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计算局部复杂度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润文 项世军 +1 位作者 李晓龙 欧博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9,共14页
在可逆信息隐藏领域,选择较小的预测误差有助于减少信息嵌入过程引起的失真.现有选择方法主要计算预测误差的局部复杂度,将信息嵌入到局部复杂度小的预测误差中.这些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只使用部分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且计算方法与... 在可逆信息隐藏领域,选择较小的预测误差有助于减少信息嵌入过程引起的失真.现有选择方法主要计算预测误差的局部复杂度,将信息嵌入到局部复杂度小的预测误差中.这些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只使用部分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且计算方法与预测部分使用的预测器无关,因此其选择性能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NN的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LCCN,该方法与预测部分的预测器相关,可以使用更多的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提高局部复杂度与预测误差的相似性.与现有的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相比,所提LCCN利用了CNN的多感受野特性和深度学习的全局优化能力,能使用更多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从而选择更多数值较小的预测误差,提高嵌入算法性能.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CCN的两阶段RDH方案,该方案可以将LCCN应用于多种嵌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在标准测试图像和Kodak数据集上嵌入性能更好,在基于LPVO的嵌入技术中,本文所提LCCN模型嵌入10000bits后图像Lena的PSNR为62.09dB,分别高于LV、FV、EE和LAE算法1.05dB、1.02dB、0.78dB和0.90dB.与现有的先进RDH算法比较,本文所提LCCN模型在不同图像上均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局部复杂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预测误差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质基础物性预测
11
作者 林美金 董轩 +5 位作者 洪小东 廖祖维 孙婧元 杨遥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括正常沸点(T_(b))、临界温度(T_(c))、临界压力(p_(c))、偏心因子(ω),构建了一个工质物性数据库;进一步,通过改进基团贡献-人工神经网络(GC-ANN)的方法,模型的输入参数除基团频率外,还加入相对分子质量、T_(b)、约化维纳指数,建立了预测烃类及卤代烃分子T_(b),T_(c),p_(c),ω的神经网络模型,所开发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传统的GC-ANN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质 物性预测 基团贡献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间歇改进Elman的转炉煤气发生量预测
12
作者 费佳杰 吴定会 +1 位作者 范俊岩 汪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9-1188,共10页
针对钢铁企业转炉煤气发生量间歇时长波动大,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生产间歇特征分类,提出基于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CPSO)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转炉煤气发生量预测模型(CPSO-Elman)。提取转炉煤气发生量时间序列中生产间歇特征,并根据间... 针对钢铁企业转炉煤气发生量间歇时长波动大,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生产间歇特征分类,提出基于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CPSO)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转炉煤气发生量预测模型(CPSO-Elman)。提取转炉煤气发生量时间序列中生产间歇特征,并根据间歇时长进行分类;引入经混沌扰动改进的PSO算法优化ENN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利用非线性更新的惯性权重以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能力,并在粒子初始化中添加了混沌映射;构建CPSO-Elman转炉煤气发生量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未来时间内间歇时长基础上,预测转炉煤气发生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比未经过优化而预测的方法提高了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煤气 发生量预测 PSO算法 混沌扰动 ELMAN神经网络 间歇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邻域粗糙集和优化BPNN的火灾预测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诗卉 徐久成 +2 位作者 瞿康林 杨杰 周长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针对传统森林火灾检测算法精度低,以及大规模、多特征的火灾数据存在冗余信息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邻域粗糙集的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火灾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数据集具有高维特征空间和高度特征冗余等特点,设计出一种... 针对传统森林火灾检测算法精度低,以及大规模、多特征的火灾数据存在冗余信息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邻域粗糙集的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火灾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数据集具有高维特征空间和高度特征冗余等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混沌反学习蝙蝠(BA)算法的邻域粗糙集特征选择算法,对火灾原始数据集进行特征寻优,得到约简属性子集;然后,构建BA算法优化的BPNN预测模型,将约简属性子集输入该模型中,得到火灾预测的结果;最后,通过平均分类准确度、F1值、精确度、曲线面积、召回率、平均误差率这6种评价指标,在UCI公开森林火灾数据集上分析和检验模型的分类性能。在2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混沌反学习策略的算法准确率为94.3%和52.7%,与邻域粗糙集结合后准确率达到98.1%和59.6%,证明了该文算法具备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邻域粗糙集 蝙蝠算法 反向学习 混沌映射 森林火灾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A-BP神经网络的钠硫电池拆解刀具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屈朝阳 胡光忠 +1 位作者 王平 薛祥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7,127,共9页
钠硫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高纯度钠,在自动化拆解过程中存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针对钠硫电池在车削拆解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SA-BP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刀具加工的最高温度。利用ABAQUS软件计算出刀具加工的实时温度,通过电... 钠硫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高纯度钠,在自动化拆解过程中存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针对钠硫电池在车削拆解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SA-BP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刀具加工的最高温度。利用ABAQUS软件计算出刀具加工的实时温度,通过电池拆解实验验证仿真数据的可靠性;然后以仿真温度数据建立样本,利用Tent混沌映射对SSA-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优化,建立刀具温度仿真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预测模型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模型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硫电池 刀具温度预测模型 改进SSA-BP神经网络 Tent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轧制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景明 顾佳琪 +1 位作者 闫晓莹 车海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提高铝热连轧轧制力预报精度,满足现场生产需求,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建立铝热连轧轧制力的智能模型。以河南某1+4铝热连轧厂连轧实测数据作为实验样本,在遗传算法的初始化和变异机制中引入混沌序列,同时选择最优保存机制、... 为提高铝热连轧轧制力预报精度,满足现场生产需求,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建立铝热连轧轧制力的智能模型。以河南某1+4铝热连轧厂连轧实测数据作为实验样本,在遗传算法的初始化和变异机制中引入混沌序列,同时选择最优保存机制、动态调整交叉率和变异率等方法,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并将其与改进的BP算法相结合,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权值阈值进行优化,避免学习中陷入局部最小,使模型最终具有了良好的收敛性和适应性。网络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该预测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数学模型,实现了铝热连轧轧制力的高精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 神经网络 轧制力预报 遗传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变形时序非线性判定及混沌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安兵 高井祥 +1 位作者 刘新侠 刘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以探讨边坡变形性质及混沌预测可行性为目的,基于混沌理论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其变形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征判定,试验显示变形系统具有混沌特性,可用混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混沌相空间重构技术,笔者构建了多种混沌预测模型进行混沌... 以探讨边坡变形性质及混沌预测可行性为目的,基于混沌理论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其变形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征判定,试验显示变形系统具有混沌特性,可用混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混沌相空间重构技术,笔者构建了多种混沌预测模型进行混沌预计研究,分析各类模型的工程实际应用效果;针对单次监测时序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累加时序预测方案,训练结果显示,短期预测精度变形累计值基本控制在5%以内,高程值预测相对误差均低于1%,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混沌 相空间重构 时间序列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BP神经网络分源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0
17
作者 朱红青 常文杰 张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基于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分源涌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分别预测开采煤层、邻近煤层、采空区3种来源的瓦斯涌出量;因3种来源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不同,为了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提高预测精度,确定整个预测体系由开采层、邻近层、采空区等3... 基于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分源涌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分别预测开采煤层、邻近煤层、采空区3种来源的瓦斯涌出量;因3种来源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不同,为了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提高预测精度,确定整个预测体系由开采层、邻近层、采空区等3个瓦斯涌出量预测神经网络组成,对每个涌出源分别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后采用Matlab中BP神经网络算法,针对实际矿井进行应用,预测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瓦斯涌出量 BP人工神经网络 分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预测的优化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营 左洪福 +1 位作者 任淑红 朱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预测问题,采用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来对发动机的燃气温度裕度(EGTM)进行预测。为克服过程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Tent映射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某航空... 针对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预测问题,采用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来对发动机的燃气温度裕度(EGTM)进行预测。为克服过程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Tent映射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某航空公司的EGTM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Tent映射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可为航空发动机视情维修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过程神经网络 性能衰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浓度的CAPSO-ENN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华 刘雨竹 +2 位作者 李海霞 徐耀松 王雨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722,共6页
为了准确预测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提出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动态预测新方法。利用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采集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时间序列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数据降噪和相空间重构等预处理。采用CAPS... 为了准确预测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提出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动态预测新方法。利用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采集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时间序列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数据降噪和相空间重构等预处理。采用CAPSO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进行寻优运算,建立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对MATLAB仿真得出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相对变动ARV值为0.000 357,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值为0.105 6,对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预测结果合理且可为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预测 瓦斯浓度 混沌特性 无线传感网络 ELMAN神经网络 CA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时间序列的混合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目 何怡刚 +1 位作者 周少武 谭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825-5828,共4页
在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基础上,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混沌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复相关法和Cao方法重构混沌时间序列,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训练神经网... 在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基础上,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混沌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复相关法和Cao方法重构混沌时间序列,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训练神经网络求得最优解。该算法应用到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中,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与BP和RBF算法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混沌时间序列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非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