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通过促进突触再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1
作者 林如辉 夏金言 +1 位作者 马小涵 李钻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7-2326,共10页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神庭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12只/组。采用Longa法制备局灶性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电针干预大鼠百会、神庭穴7d。观察大鼠神经功...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神庭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12只/组。采用Longa法制备局灶性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电针干预大鼠百会、神庭穴7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变化、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并计数突触密度、血清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海马组织中GABAARα1、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突触素1(SYN1)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SYN1和PSD-95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5±0.45 vs1.50±0.67,P<0.05);脑梗死体积降低(11.25±6.22 vs 3.51±2.21,P<0.05);逃避潜伏期降低下降(62.65±5.12 vs 51.83±6.19,P<0.05)及穿越平台次数增加(1.17±0.75 vs 3.17±0.75,P<0.05);缺血侧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增加;突触间隙宽度相对变小,突触小体相对增加(2.00±0.11 vs 4.00±0.25,P<0.05);血清中GABA含量上升(3.90±0.75vs 5.54±0.35,P<0.05)海马组织中GABAARα1、SYN1和PSD-95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CaMK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突触再生,上调GABAARα1、SYN1和PSD-95表达,下调CaMK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学习记忆功能 突触再生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Nogo-A/Ng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吉祥 林浴坤 +4 位作者 吴羽楠 周一平 林如辉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Nogo-A/Ng R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参照Longa线栓法建...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Nogo-A/Ng R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参照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针刺"百会穴"和"神庭穴",共干预7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和抓取。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印迹法检测脑梗死侧海马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 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找到平台所经过的路程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区Nogo-A及其受体Ng R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梗死侧海马组织中Nogo-A及其受体Ng 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学习记忆 NOGO-A N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振峰 王芳 +2 位作者 刘宏光 李洪梅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术后24 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水迷宫训练干预,康复组仅进行水迷宫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Y-型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反转PCR(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D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针康组、针康组大鼠学习能力优于模型组(P<0.05),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术后3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康组、康复组SDF-1 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康复组相比,针康组SDF-1 mRNA表达较高,术后3 d、7 d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SDF-1αmRNA,这可能是其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学习记忆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建军 刘勇 +5 位作者 陈新林 刘建新 田英芳 邱芬 张蓬勃 康前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川芎嗪,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切片尼氏染色观察皮质和海马的神...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川芎嗪,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切片尼氏染色观察皮质和海马的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脑缺血对照组大鼠在定向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认知功能的障碍,川芎嗪治疗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缺血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川芎嗪治疗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大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在形态学观察中,川芎嗪治疗组大鼠缺血侧顶叶皮质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各组动物海马神经元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川芎嗪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川芎嗪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嚎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寡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菁 石海燕 +3 位作者 李莹 王洪新 金英 刘春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地黄寡糖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ip硝普钠及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min-再灌10min-夹闭10min的方式制备脑损伤模型。地黄寡糖6.4,32.0或160.0mg.kg-1于造模前3d至造模后7dip给药,每日1次... 目的研究地黄寡糖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ip硝普钠及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min-再灌10min-夹闭10min的方式制备脑损伤模型。地黄寡糖6.4,32.0或160.0mg.kg-1于造模前3d至造模后7dip给药,每日1次,共10d。于术后d7开始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d10取海马,HPLC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法测定海马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海马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p-ERK2)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Glu含量明显升高,p-ERK2含量降低。地黄寡糖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Glu含量,提高海马p-ERK2含量。结论地黄寡糖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Glu过量释放、进而使ERK2信号途径正常发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寡糖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学习 记忆 谷氨酸盐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佳 宋长明 +5 位作者 杨敏光 李建鸿 黄盛 柳维林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手术组(n=30)。手术组线栓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再灌注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24...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手术组(n=30)。手术组线栓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再灌注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24只分为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共7 d。造模后2 h和干预后1 d、3 d、7 d,采用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评定;干预后3 d起行Barnes迷宫实验检测,共5 d;干预7 d后,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CA1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干预后7 d,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Longa评分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arnes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01),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增多(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减少(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2X7受体平均光密度,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提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2X7受体表达,IL-1β、TNF-α水平减少(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穴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嘌呤受体 P2X7 海马 学习记忆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大黄酚制剂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记忆功能的实验筛选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超 张丹参 +3 位作者 赵晓倩 师方圆 朱成琳 薛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7-1612,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方法采用小鼠脑I/R损伤模型,进行避暗、探索、跳台、穿梭实验,观察3... 目的研究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方法采用小鼠脑I/R损伤模型,进行避暗、探索、跳台、穿梭实验,观察3种大黄酚制剂对小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对各剂量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进行测定,以及小鼠断头缺氧后存活时间和脑指数的测定。结果 3种大黄酚制剂可明显改善脑I/R损伤所致的记忆障碍;提高SOD、GSH-Px活力,延长缺氧后存活时间和增加脑指数,以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3种大黄酚制剂对脑I/R损伤小鼠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以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制剂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缺氧 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建军 刘勇 +5 位作者 陈新林 刘建新 田英芳 张蓬勃 康前雁 邱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胞二磷胆碱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 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胞二磷胆碱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 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对照组大鼠在定向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认知功能的障碍,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缺血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大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对照组多采用边缘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正常对照组多采用直线式和趋向式搜索策略;胞二磷胆碱组采用趋向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的频数较多。结论胞二磷胆碱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 学习 记忆 MORRIS水迷宫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LTP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晓华 张丹参 +1 位作者 张力 李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及海马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素组(25.0、12.5 mg.kg-1)和尼莫地平组(1.0 mg.kg-1),腔内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及海马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素组(25.0、12.5 mg.kg-1)和尼莫地平组(1.0 mg.kg-1),腔内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后2 h再灌。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记录大鼠脑梗死体积、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中枢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大鼠海马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蛇床子素(25.0、12.5 mg.kg-1,ip)可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大鼠寻找站台的时间,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高频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诱导的LTP,降低再灌后72 h内海马内谷氨酸含量,蛇床子素(25.0 mg.kg-1)对于γ-氨基丁酸产生先降低后升高的调节作用,与尼莫地平组作用结果一致。结论蛇床子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增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HFS诱导的LTP的作用,与调节海马内谷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春燕 彭洪卫 +3 位作者 李晓洁 林如辉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15只。模型组和...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1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电针神庭、百会穴,共7d,每次30min。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大鼠海马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游泳速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CA1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整个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加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上调海马区CA1区α7n ACh R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整个海马区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结论:电针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α7n ACh 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学习记忆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梨 郭建增 +1 位作者 周岐新 石京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2-415,45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脑缺血再灌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回输的方法建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进行自发活动、跳台和水迷宫实验、病理学检测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脑缺血再灌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回输的方法建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进行自发活动、跳台和水迷宫实验、病理学检测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损伤明显,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跳台实验的上台潜伏期、电击时间明显上升,记忆成绩中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多,下台潜伏期、台上总停留时间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间分辨学习记忆成绩明显降低,D3、D4、D5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潜伏期显著上升。模型组总抗氧化能力和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模型可作为脑缺血再灌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用于基础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 小鼠 学习记忆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唐强 刘宏光 +2 位作者 王艳 朱路文 李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组又分为3d、7d、14d、21d4个亚组。造模后24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前肢抓取训练,康复组给予前肢抓取训练,针刺组仅头穴丛刺法,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析前肢抓取成功率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各时间点,针康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在造模后14d和21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d和14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康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及Becl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冯晓东 史景 +1 位作者 湾明月 刘承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术后2 ...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术后2 h起电针百会、神庭共7 d。各组术后1 d、3 d、5d、7 d行Longa评分;干预后4 d起,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共4 d。干预后7 d,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3 d起,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Longa评分降低(P<0.05)。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F=7.651,P<0.001),Beclin-1表达增强(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穴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控自噬网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学习记忆 自噬 BECLIN-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巢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鲁利群 赵聪敏 蒲昭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4-80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新生大鼠海马巢蛋白(nestin)表达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Rice法制备7日龄SD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3组:丰富环境组(enrichedenvironment,EE)、贫瘠环...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新生大鼠海马巢蛋白(nestin)表达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Rice法制备7日龄SD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3组:丰富环境组(enrichedenvironment,EE)、贫瘠环境组(impoverishedenvironment,IE)和标准环境组(standard environment,SE)。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不同环境刺激。术后第28天,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nestin的表达。结果在学习记忆能力上,IE组明显差于假手术组、SE组和EE组,SE组差于假手术组和EE组,假手术组和EE组无显著差异。海马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E组大鼠表达强于假手术组、SE组和IE组,SE组强于假手术组和IE组。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可以增加海马nestin的表达,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而贫瘠环境刺激却使海马nestin表达减少,阻碍神经再生,加重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缺氧 环境 巢蛋白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詹春 杨静 +2 位作者 詹莉 张琳 张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 (ISL)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造成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采用跳台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 (ISL)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造成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采用跳台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ATP含量、腺苷酸池 (TAN)水平和能量负荷值(EC)。结果 ISL(10、20、40mg·kg-1 )延长跳台实验中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减少Y型迷宫实验中累计电击次数,增加正确反应次数;剂量依赖性提高脑组织中ATP含量、TAN水平和EC值。结论 ISL能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脑缺血再灌注 能量代谢 学习记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丽 李林 +3 位作者 赵玲 张丽 李雅莉 叶翠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TSG)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致痴呆模型。术前2周起,分别给TSG30,60及120mg·kg-1·d-1,ig,连续11周。... 目的观察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TSG)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致痴呆模型。术前2周起,分别给TSG30,60及120mg·kg-1·d-1,ig,连续11周。术后8周时,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被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术后9周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蛋白磷酸酶2A(PP-2A)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慢性脑缺血模型组大鼠空间和被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AChE活性显著升高,PP-2A和MAP-2表达明显减少。TSG给药10周可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给药11周明显抑制海马AChE活性增高,并增加PP-2A和MAP-2的表达。结论TSG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AChE活性,增加海马PP-2A和MA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脑缺血 学习 记忆 乙酰胆碱酯酶 磷蛋白磷酸酶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OS选择性拮抗剂7-硝基吲唑促进成年小鼠脑缺血后神经元再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玮 孙勇军 +2 位作者 罗春霞 张爱霞 朱东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研究nNOS选择性拮抗剂7-硝基吲唑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7-硝基吲唑(30 mg.kg-1)。B rdU、NeuN标记法测定海马齿状回的细胞扩增及新生细胞的分化,跳台实验法测定... 目的研究nNOS选择性拮抗剂7-硝基吲唑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7-硝基吲唑(30 mg.kg-1)。B rdU、NeuN标记法测定海马齿状回的细胞扩增及新生细胞的分化,跳台实验法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脑缺血后d 8缺血侧海马齿状回的B rdU阳性细胞数比对照侧多大约3倍,7-硝基吲唑进一步促进了脑缺血所诱发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扩增,并促进新生细胞的存活,改善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论nNOS对脑缺血诱发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7-硝基吲唑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再生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雌激素三羟异黄酮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慈春增 王鲁娟 +2 位作者 王凤斌 王亚南 王耀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9-580,605,共3页
目的:观察植物性雌激素三羟异黄酮(GST)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后,皮下注射三羟异黄酮治疗,10天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2个月后,用水迷宫法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并取海... 目的:观察植物性雌激素三羟异黄酮(GST)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后,皮下注射三羟异黄酮治疗,10天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2个月后,用水迷宫法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并取海马组织作超薄切片电镜分析。结果:①水迷宫测试结果:GST组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游完全程的时间明显缩短,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减少。②形态学观察:去卵巢对照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明显损害,而GST组能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结论:GST通过对脑缺血动物脑神经元保护作用,提高卵巢去势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脑缺血 学习 记忆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令锁 胡宪文 +3 位作者 左友梅 李光武 梅斌 张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瑞芬太尼预处理低剂量(RPC1)、中剂量(RPC2)和高剂量(RPC3)组,每组8只。采用两侧...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瑞芬太尼预处理低剂量(RPC1)、中剂量(RPC2)和高剂量(RPC3)组,每组8只。采用两侧颈总动脉夹闭8min加放血性低血压(30~35mmHg)模型,实现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瑞芬太尼预处理分别以0.2、0.6和2μg·kg-1.min-1速率尾静脉泵注5min,停止5min,重复进行3次。再灌注3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量术后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的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CA1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表达。结果瑞芬太尼中、高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在记忆保留实验,瑞芬太尼中、高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靶象限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海马CA1区ChAT的表达中剂量、高剂量组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hAT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脑缺血 胆碱乙酰转移酶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记忆训练对全脑缺血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军艳 张博爱 +1 位作者 朱红灿 黄晓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0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学习记忆训练对全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训练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术后1周以Y型电迷宫训练大... 目的:探讨学习记忆训练对全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胆碱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训练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s 4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术后1周以Y型电迷宫训练大鼠,分别在训练7d、14d、21d后应用Y型电迷宫检测比较i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训练21d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和训练组比较,Y型电迷宫全天总反应时间和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神经元明显水肿,细胞器明显减少。训练组神经元细胞大、圆,细胞质丰富。对照组CA1区乙酰胆碱转移酶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训练组(P〈0.05),而训练组和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学习记忆训练可以改善全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训练增加了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或训练抑制了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电迷宫 全脑缺血 空间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