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生蛾眼结构制备减反射微晶玻璃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伟 尹勇明 +1 位作者 郝霞 孟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3-191,共9页
目的采用湿法刻蚀制备减反射微晶玻璃,分析晶化时间对透过率、反射率和形貌的影响。方法通过熔融法制备得到基础玻璃,调整晶化时间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晶粒尺寸(12.2~27.4nm)的微晶玻璃,将制备得到的基础玻璃及不同晶粒尺寸的微晶玻璃放... 目的采用湿法刻蚀制备减反射微晶玻璃,分析晶化时间对透过率、反射率和形貌的影响。方法通过熔融法制备得到基础玻璃,调整晶化时间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晶粒尺寸(12.2~27.4nm)的微晶玻璃,将制备得到的基础玻璃及不同晶粒尺寸的微晶玻璃放置在配制好的5%(质量分数)HF、2%(质量分数)SiO_(2)、1.5%(质量分数)BaSO_(4)、2%(质量分数)羧甲基纤维素钠、89.5%(质量分数)H_(2)O的刻蚀液中,在25℃条件下,以40 kHz的超声频率双面蚀刻60 min,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试刻蚀前后样品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刻蚀前后样品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基础玻璃在500℃核化230 min,665℃晶化135 min后,制备得到微晶玻璃的晶粒尺寸约为25.1 nm,进一步经过湿法刻蚀后,刻蚀深度约为150 nm,蛾眼玻璃透过率最高为98.02%。结论微晶玻璃经过湿法刻蚀后增透效果明显,对X射线衍射(XRD)、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微晶玻璃中存在晶体相和残余玻璃相,经过酸蚀处理后,表面能形成以透锂长石晶体和二硅酸锂晶体均匀分布的蛾眼结构,晶体尺寸为12.2~27.4 nm的微晶玻璃进行湿法刻蚀后透过率分布在95.99%~9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湿法刻蚀 蛾眼结构 晶粒大小 透过率 晶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纳米复合陶瓷涂层激光熔覆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建华 田宗军 +4 位作者 赵剑峰 黄因慧 余承业 胡育文 张永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本文将等离子喷涂与激光熔覆工艺相结合 ,进行了纳米Al2 O3复合涂层的激光熔覆试验 ,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熔覆工艺的影响 ,研究了熔覆过程中纳米陶瓷材料晶粒生长过程 ,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纳米Al2 O3激光熔覆工艺。通过SEM、X射线衍射、摩... 本文将等离子喷涂与激光熔覆工艺相结合 ,进行了纳米Al2 O3复合涂层的激光熔覆试验 ,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熔覆工艺的影响 ,研究了熔覆过程中纳米陶瓷材料晶粒生长过程 ,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纳米Al2 O3激光熔覆工艺。通过SEM、X射线衍射、摩擦磨损试验等手段对得到的复合涂层进行了微观组织、磨损性能等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的熔覆工艺 ,纳米Al2 O3熔覆材料的晶粒生长得到极大抑制 ,保持纳米结构 ,其在复合涂层常规材料表面与空洞间隙中紧密排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纳米复合陶瓷 激光熔覆 组织结构 工艺参数 磨损性能 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燃烧合成陶瓷涂层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戈 周和平 +2 位作者 赵延灵 尹莉 陶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3,76,共5页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 ,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 ,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 ,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 ,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弯头 ,其涂层主要由主晶相α Al2 O3 及铁铝尖晶石相、莫来石相组成。反应体系中的添加剂SiO2 可以有效地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使陶瓷的凝固、结晶过程得到进一步控制 ,有助于减少孔隙及提高陶瓷涂层的致密度。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这种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蚀性能 ,可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技术 燃烧合成涂层技术 复合钢管 莫来石 静态法 防腐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b/Mo复合陶瓷的腐蚀方法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炳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4-56,66,共4页
采用几种不同的腐蚀工艺对烧结Al2O3-Nb或Al2O3-Mo复合陶瓷试样进行腐蚀,并应用扫描电镜对腐蚀后的试样进行观察。比较表明,在低于烧结温度约150℃下进行的热腐蚀能够清晰地揭示基质Al2O3的晶粒结构,并且与... 采用几种不同的腐蚀工艺对烧结Al2O3-Nb或Al2O3-Mo复合陶瓷试样进行腐蚀,并应用扫描电镜对腐蚀后的试样进行观察。比较表明,在低于烧结温度约150℃下进行的热腐蚀能够清晰地揭示基质Al2O3的晶粒结构,并且与化学的效果不同,保留了金属相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 腐蚀 工艺 晶粒结构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兵兵 袁根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2-766,共5页
为了改善激光直接刻蚀过程中形貌普遍较差的问题,采用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的方法,以Si C复相陶瓷和Al2O3陶瓷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有无水射流条件下的形貌差异以及不同成分陶瓷的形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射流流速对刻蚀深度和蚀除量... 为了改善激光直接刻蚀过程中形貌普遍较差的问题,采用水射流激光复合刻蚀的方法,以Si C复相陶瓷和Al2O3陶瓷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有无水射流条件下的形貌差异以及不同成分陶瓷的形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射流流速对刻蚀深度和蚀除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刻蚀时,大量熔渣附于刻蚀表面,刻蚀形貌较差,Si C复相陶瓷60%以上直接气化分解,熔渣较少,形貌稍好于Al2O3陶瓷;复合刻蚀时,刻蚀形貌有所变好,且水射流流速在24m/s时的形貌要好于16m/s时的;水射流流速越大,材料的刻蚀深度和蚀除量越小,流速每增大2m/s时,材料的蚀除量平均减少0.066mm3左右,相同流速下,Si C复相陶瓷的蚀除量比Al2O3陶瓷大0.4mm3左右。此研究对提高刻蚀形貌和分析不同陶瓷的刻蚀机理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复合刻蚀 SiC复相陶瓷 AL2O3陶瓷 水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