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咸新区中心绿廊典型植物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
1
作者 杨阳 赵蓥 韩慧英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西咸新区中心绿廊典型植物群落的景观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美景度评价体系,以指导其景观优化和养护管理。通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计算中心绿廊3个不同功能区共36个景观样地的美景度值,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对各样地植物... 本研究旨在评估西咸新区中心绿廊典型植物群落的景观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美景度评价体系,以指导其景观优化和养护管理。通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计算中心绿廊3个不同功能区共36个景观样地的美景度值,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对各样地植物景观美景度存在显著影响的景观因子,并通过模型拟合度检验、方差分析以及模型回归分析,建立中心绿廊植物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中心绿廊36个景观样地的SBE值范围为-0.1431~0.1389,其中数值小于0的景观样地有11个(占31%),数值大于0的景观样地有25个(占69%),而大于1的景观样地为0个,整体景观质量相对一般;(2)中心绿廊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为Y=-0.16+0.018X2+0.015X3+0.021X5,其中X2为植物丰富度、X3为景观协调性、X5为植物观赏性。研究表明,对中心绿廊植物景观美景度质量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是植物观赏性、植物丰富度以及景观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绿廊 植物群落 美景度评价法 植物景观质量 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九江市城市绿道规划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小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51,共8页
江西省九江市城市绿道规划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构建依托长江、庐山和鄱阳湖,以区域绿道、都市区绿道为骨架,以中心城区、社区绿道为补充的山水绿道格局。规划从市域绿道规划、都市区域绿道规划和中心城区域绿道规划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将现... 江西省九江市城市绿道规划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构建依托长江、庐山和鄱阳湖,以区域绿道、都市区绿道为骨架,以中心城区、社区绿道为补充的山水绿道格局。规划从市域绿道规划、都市区域绿道规划和中心城区域绿道规划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将现有绿道资源融入各个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力求打造九江城市特色,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景观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市域 都市区域 中心城区域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雨洪生态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示范项目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越 邓朝显 +2 位作者 甘旭 梁行行 张哲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38-44,62,共8页
以我国西北地区首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案例,在全面介绍其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作为该系统终端的雨洪调蓄枢纽单元—中心绿廊项目。对其设计工作原理及雨水消纳能力进行了阐... 以我国西北地区首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案例,在全面介绍其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作为该系统终端的雨洪调蓄枢纽单元—中心绿廊项目。对其设计工作原理及雨水消纳能力进行了阐述与定量评价,探讨了其雨洪综合管理效益及与传统人工调蓄池技术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心绿廊集径流总量、径流峰值、面源污染控制等功能于一身,在有效提升区域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兼具景观、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中心绿廊 雨洪调蓄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