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2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在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及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3
作者 张烘州 明伟伟 +3 位作者 安庆龙 陈明 戎斌 韩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车削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C11表面粗糙度的建模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表面粗糙度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了该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利用响应... 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车削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C11表面粗糙度的建模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表面粗糙度预测的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了该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表面粗糙度建立等值响应曲面,从而可以通过切削参数的优化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实现难加工材料钛合金高效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心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表面粗糙度 等值面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国庆 熊皓平 +2 位作者 阮晖 陈启和 徐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啤酒花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用单因子试验对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丙酮和水组成的复合体系是理想的提取溶剂。用析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啤酒花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用单因子试验对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丙酮和水组成的复合体系是理想的提取溶剂。用析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都对啤酒花多酚提取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丙酮浓度和提取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条件为:丙酮浓度为62%,提取温度为47℃,在此条件下啤酒花中多酚的最大提取量为47.40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多酚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淤泥质土固化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畅帅 徐日庆 +2 位作者 李雪刚 廖斌 王兴陈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选择掺入生石膏、生石灰、碳酸钠来消除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质土的不利影响。以生石膏、生石灰和碳酸钠的掺量作为3个影响因子,以固化淤泥质土7 d和90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安排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这3种... 选择掺入生石膏、生石灰、碳酸钠来消除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质土的不利影响。以生石膏、生石灰和碳酸钠的掺量作为3个影响因子,以固化淤泥质土7 d和90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响应值,采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安排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这3种外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子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分别考察各影响因子单独变化对强度响应值的影响以及3种添加剂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强度响应对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变化的敏感程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碳酸钠,情况则相反。7 d时,生石灰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而90 d时,则生石膏与碳酸钠的交互作用显著。最终得出在腐植酸掺量6%和水泥掺量15%前提下,3种外加剂在7 d和90 d的最佳配比。在最优配方的掺加下,对于7 d和90 d龄期固化淤泥质土的实际强度可以分别达到623、1 21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旋转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6
作者 陆珞 关键 +4 位作者 蔡恩博 徐蕊 徐春玲 徐海金 郑友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6-49,共4页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主要影响因素,金丝桃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金丝桃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9.80%,溶媒比23.17,超声提取时间86.56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短梗五加叶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金丝桃苷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磊 潘立卫 +5 位作者 倪长军 赵生生 王树东 胡永康 王安杰 蒋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CeO2-ZrO2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对该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反应温度、水醇比和甲醇气体空速为独立要因,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得到反应... 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CeO2-ZrO2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对该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反应温度、水醇比和甲醇气体空速为独立要因,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得到反应温度对两个响应值(甲醇转化率和重整气中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最为显著,甲醇气体空速对重整气中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最小。固定甲醇气体空速为300 h-1,利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实验方法对反应温度和水醇比进行优化,得出当反应温度在249~258℃、水醇比在1.76~2.00时,甲醇能全部转化,重整气中CO物质的量分数小于0.5%。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表明采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条件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因子设计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 甲醇水蒸气重整 氢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内生菌EJH-1抗菌作用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力军 陆兆新 +1 位作者 陈磊 孙德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首先采用P lackett-Burm an设计法,对影响金银花内生菌EJH 1抗菌作用发酵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发酵液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谷氨酸钠和KH2PO4。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RSM)(中心... 首先采用P lackett-Burm an设计法,对影响金银花内生菌EJH 1抗菌作用发酵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发酵液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谷氨酸钠和KH2PO4。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RSM)(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抗菌物质发酵的谷氨酸钠和KH2PO4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模型方程3 D图及其等高线图研究发现,谷氨酸钠和KH2PO4分别在5.12 g.L-1和2.13 g.L-1的条件下,可获得抑菌圈直径的最大预期值20.27 mm。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吻合较好。优化后的培养基使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从起始Landy培养基的18.21 mm提高到20.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培养基优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骆健美 金志华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4·7H2O、KH2PO4、NaCl、CaCO3、种龄、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关键因素初始pH、发酵温度、KH2PO4、CaCO3、酵母抽提物、蛋白胨和种龄的最佳水平范围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拟合得到了响应曲面函数,但该函数的驻点是鞍点,因此不具有全局的最大、最小值。最后通过约束优化得到较佳的实验点,在该实验点条件下纳他霉素的产量比基本培养条件下提高了2倍,达到4.5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短短芽孢杆菌FM4B的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8
10
作者 芮广虎 胡雪芹 +1 位作者 殷坤 张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7-261,共5页
采用Plackett-Burman法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抗真菌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K2HPO4的质量浓度对抗真菌活性物质产量影响显著。再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3个主要因素进... 采用Plackett-Burman法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抗真菌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K2HPO4的质量浓度对抗真菌活性物质产量影响显著。再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3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6.1、蔗糖31.3、蛋白胨23.1、K2HPO40.825、MgSO4.7H2O 0.5。采用该法优化所得的培养基,其抑菌圈面积增加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Box-Behnken试验 响应曲面法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回归及料浆寻优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尹升华 郝硕 +3 位作者 邹龙 寇永渊 李希雯 ARMELLE Belib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95-1605,共11页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试验方案进行17组配比试验,构建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料浆质量分数、碎棒比(碎石与棒磨砂的质量比)和胶砂比(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比)单一或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目标规划法对充填料浆配合比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对单一因素的响应极敏感,对因素交互的响应具有显著性;在因素交互下,早期强度对料浆质量分数和胶砂比交互作用敏感,中期强度受碎棒比和胶砂比的交互作用影响大,料浆质量分数和碎棒比的交互作用对后期强度影响显著;考虑性价比的料浆最优配合比是料浆质量分数为77%,碎棒比为2.33,胶砂比为1:5,该配合比满足金川二矿区输送与充填强度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堆积密实度 抗压强度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 配比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肝菌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允祥 陆兆新 吕凤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8,共7页
在Plackett Burman设计实验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牛肝菌 (Boletussp .)ACCC 5 0 3 2 8发酵胞外多糖的培养基 5个关键组成成分酵母膏 (X1)、麦芽糖 (X2 )、(NH4 ) 2 SO4(X3)、FeSO4 (X4 )和CuSO4 ·5H2 O(X5)的最佳水平... 在Plackett Burman设计实验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牛肝菌 (Boletussp .)ACCC 5 0 3 2 8发酵胞外多糖的培养基 5个关键组成成分酵母膏 (X1)、麦芽糖 (X2 )、(NH4 ) 2 SO4(X3)、FeSO4 (X4 )和CuSO4 ·5H2 O(X5)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 ,在上述自变量取值分别为 :酵母膏 1 4 .2 g/L ,麦芽糖 2 2 .2g/L ,(NH4 ) 2 SO4 2 .7g/L ,FeSO4 66.9mg/L ,CuSO4 1 0 1 .5 9μg/L时 ,胞外多糖最大预测值为 75 2 .0 79μg/mL(发酵醪 ) ,此预测可信度不仅被统计分析所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胞外多糖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响应曲面法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颖 罗璇 +1 位作者 钟晓凌 王金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2期39-42,共4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红酵母(Rhodotorula sp.D)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用Plackett-Burman方法研究了酵母膏、硫酸铵和蔗糖等20个营养因素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酵母膏、硫酸铵和蔗糖(P<0.... 采用响应面法对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红酵母(Rhodotorula sp.D)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用Plackett-Burman方法研究了酵母膏、硫酸铵和蔗糖等20个营养因素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酵母膏、硫酸铵和蔗糖(P<0.05)。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这三个因素,得到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g.L-1)为:酵母膏4.173,(NH4)2SO413.594,蔗糖60.533,MgSO40.3,K2HPO40.10,核黄素0.004。在此条件下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最大产量为15.291 mg.L-1,较原始培养基提高了58.65%。本实验得到了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酵母 类胡萝卜素 培养基优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豆11S球蛋白提取工艺条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景华 李吕木 +1 位作者 张邦辉 吴胜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大豆抗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ris-HCl缓冲液是理想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大豆抗原蛋白提取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提取温... 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大豆抗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ris-HCl缓冲液是理想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大豆抗原蛋白提取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提取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大豆抗原蛋白提取的理想工艺条件,即Tris-HCl缓冲液为溶剂,料液比1∶21.2(g∶mL),提取温度19.15℃,提取时间1.085h,在此条件下最大吸光度值为1.220,验证值为1.198,11S球蛋白提取得率为24.45%,较优化前提高了7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S球蛋白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响应面方法的协同优化算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响 李为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分析了响应面协同优化的计算结构 ,指出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即计算过程中存在选择响应面样本点及响应面更新的问题 ,这是两个相互耦合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将修正的置信域方法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序... 分析了响应面协同优化的计算结构 ,指出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即计算过程中存在选择响应面样本点及响应面更新的问题 ,这是两个相互耦合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将修正的置信域方法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序列响应面算法 ,系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仿真算例表明由该算法得到的结果有很高的精度与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优化 序列响应面 置信域方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辅助优化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彩云 康健 +1 位作者 刘晓娜 王朝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12 s、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19、乙醇体积分数42%、超声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粕 绿原酸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CCD/RSM)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车钩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常崇义 王成国 +1 位作者 王永菲 赵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0,共7页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遗传算法求解加约束条件的二次响应面最优解。以大秦线实际线路、列车编组以及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为优化计算的条件,结合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模型,运用所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响应面方法对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曲线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对求解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钩缓冲器 特性曲线优化 响应面方法 遗传算法 中心复合设计 显著性检验 约束凝聚处理 子区域 纵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培养基优化及其生长代谢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国 肖雅琴 陈宏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4-179,共6页
罗伊氏乳杆菌的MRS培养基是富培养基,简化培养基组分,优化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是微生物工业化培养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在传统MRS培养基基础上,首先对氮源进行单因素优化,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罗伊氏乳杆菌CG... 罗伊氏乳杆菌的MRS培养基是富培养基,简化培养基组分,优化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是微生物工业化培养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在传统MRS培养基基础上,首先对氮源进行单因素优化,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罗伊氏乳杆菌CG001生长的MRS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研究该菌的生长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酵母膏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硫酸锰质量浓度和温度是影响菌体质量浓度的4个关键因素;经响应面法分析确定该菌的最优培养条件为:酵母膏质量浓度20g/L,葡萄糖质量浓度20g/L,醋酸钠质量浓度7g/L,柠檬酸铵质量浓度1g/L,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3g/L,硫酸镁质量浓度0.2g/L,硫酸锰质量浓度为0.23g/L,吐温-80质量浓度1g/L,初始pH6.2,培养温度38.6℃,最终菌体质量浓度达0.984g/L,相对优化前提高1.102倍。发酵罐中菌体生长曲线呈S型,4~12h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之后趋于平衡,葡萄糖的代谢与菌体的生长速率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酸性电解水对鲜切苹果杀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晓霞 李燕 +1 位作者 王婷婷 宋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9,共7页
以微生物减菌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NaCl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增细胞李斯特菌的鲜切苹果杀菌效果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 以微生物减菌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NaCl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增细胞李斯特菌的鲜切苹果杀菌效果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鲜切苹果减菌工艺最优条件为:NaCl质量浓度4.5 g/L,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6.45 min,液料比6∶1(m L/g),在此条件下经处理后细菌总数由1.14×105CFU/g降为9.3×103CFU/g,减菌率可达91.84%。同时,该处理对鲜切苹果的p 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影响不大,且能较好地抑制维生素C的降解及其表面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响应曲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别藻蓝蛋白(holo-apcA)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孙林 陈华新 +2 位作者 姜鹏 李富超 唐东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3,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别藻蓝蛋白(holo-apc 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蛋白的表达量。以对重组别藻蓝蛋白α亚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影响较大的几种因素用于中心组合设计;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温度、培养基初... 采用响应面法对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别藻蓝蛋白(holo-apc 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蛋白的表达量。以对重组别藻蓝蛋白α亚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影响较大的几种因素用于中心组合设计;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和诱导时机对诱导结果影响显著;经Design Expert 8.0软件优化后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28℃,培养基初始p H 8.5,IPTG终浓度0.1 mmol/L,以及诱导时机3 h。最后验证试验得到的蛋白表达量在已有文献报道结果的基础上提高了70%-580%。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能够在有限的实验次数下,对影响生物过程的因子进行优化及对其交互作用进行评价,蛋白表达量达20.4 mg/L;IPTG用量由原来的1 mmol/L减少至现在的0.1 mmol/L,降低了发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别藻蓝蛋白α亚基 诱导表达 优化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