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优选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梦迪 张舒彦 +4 位作者 郑淇 常春辉 李家豪 张运克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以3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为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含量;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基质:基质=0.99、药物:基质=0.55、滴距=6.00,综合评分为0.8452;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与相邻成分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27~1.962、0.140~0.840、0.7105~4.263μg(均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2.30%(RSD=1.65%,n=6)、101.28%(RSD=0.81%,n=6)、98.99%(RSD=0.65%,n=6);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017、0.0847、1.3829 mg·g^(-1)。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可用于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2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法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3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4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5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其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卫青 梁伟 +1 位作者 郭洪位 晏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7-2541,共5页
目的优化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以辅料(淀粉与糊精)与浸膏粉比例、辅料比例、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颗粒合格收率、溶化时间、吸湿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 目的优化复方产乳灵颗粒成型工艺,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以辅料(淀粉与糊精)与浸膏粉比例、辅料比例、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颗粒合格收率、溶化时间、吸湿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再建立吸湿率动力学模型,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最佳条件为辅料与浸膏粉比例0.8∶1,辅料比例0.8∶1,润湿剂体积分数72.0%,OD值为0.62。吸湿动力学模型满足指数模型,临界相对湿度为63.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为复方产乳灵颗粒的生产和储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产乳灵颗粒 成型工艺 吸湿性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云秀 东宝花 +4 位作者 敖明月 胡麟 胡昌江 陈志敏 余凌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优化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蒸制时间、蒸制次数、烘制温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性状,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 目的优化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蒸制时间、蒸制次数、烘制温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性状,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制工艺。结果最优工艺为蒸制时间70 min,蒸制次数7次,烘制温度90℃,OD值为0.841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可行,可用于黑豆黄酒共制女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黑豆 黄酒 炮制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评价
8
作者 邓萌萌 潘晓鹃 +1 位作者 董雨 周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36-3241,共6页
目的优化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油、聚丙烯酸树酯、三乙酸甘油酯、吐温-80用量为影响因素,成膜时间、成膜性、柔韧性、均匀度、黏稠度、表面有无气泡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 目的优化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油、聚丙烯酸树酯、三乙酸甘油酯、吐温-80用量为影响因素,成膜时间、成膜性、柔韧性、均匀度、黏稠度、表面有无气泡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HPLC法测定雪上一枝蒿甲素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聚丙烯酸树脂用量41.86%,三乙酸甘油酯用量2.99%,甘油用量5.78%,吐温-80用量2.96%,综合评分为8.93分。雪上一枝蒿甲素在0.017~0.54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3个水平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5%、98.81%、98.92%,RSD分别为0.80%、0.45%、1.0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痛消涂膜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痛消涂膜剂 制备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雪上一枝蒿甲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M优化焚烧底灰胶凝材料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心中 郇冬冬 +2 位作者 丘琛辉 张梦成 杨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6,173,共7页
为了将生活垃圾焚烧底灰(MSWI-BA)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试验法(RSM-CCD)研究了不同活性激发方式对经过预处理的MSWI-BA水泥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激发MSWI-BA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胶凝活性;采用RSM-CCD得... 为了将生活垃圾焚烧底灰(MSWI-BA)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试验法(RSM-CCD)研究了不同活性激发方式对经过预处理的MSWI-BA水泥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激发MSWI-BA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胶凝活性;采用RSM-CCD得到,掺10%MSWI-BA水泥胶砂试块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的28 d抗压强度计算值为46.04 MPa,实测值为46.15 MPa,二者符合较好,为MSWI-BA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MSWI-BA胶凝材料的安全性较好,重金属浸出性能满足GB 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底灰 响应曲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抗压强度 重金属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内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梅 史彤辉 +2 位作者 陈旭 张馨元 周长胜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根碱壳聚糖微球的最优制备方法,并对微球进行外观粒径表征和体内外研究。本研究建立了血根碱含量测定的HPLC法,运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血根碱壳聚糖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根碱壳聚糖微球的最优制备方法,并对微球进行外观粒径表征和体内外研究。本研究建立了血根碱含量测定的HPLC法,运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血根碱壳聚糖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外观形态,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粒径及其分布。采用动态透析法取不同时间点的血根碱原料药溶液和血根碱壳聚糖微球溶液,并考察两种溶液的体外释放度,最后进行药动学方程拟合。对不同组小鼠注射血根碱原料液和血根碱微球液,不同时间取组织血测定,观察体内分布及靶向性。结果表明:血根碱HPLC含量测定得曲线方程y=2.530 0x+43.323 1(R^(2)=0.999 8,线性范围为10.0~50.0μg/mL)。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得最优处方:血根碱投药量60 mg,壳聚糖用量70mg,乳化剂用量5%,戊二醇用量0.25mL、水油体积比3:10,醋酸浓度2%、搅拌速度500r/min和交联时间3.5h。观察到血根碱壳聚糖微球形态近似球形及表面较光滑,测定得平均粒径(8.17±0.16)μm,粒径分布为2~20μm。体外释放显示,血根碱壳聚糖微球较血根碱原料药释放缓慢,Ritger-Peppas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0.980 8)。血根碱微球在小鼠体内有明显缓释作用,在肺部和肝脏存在不同程度靶向性。血根碱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小鼠体内分布具有一定靶向性和缓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微球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体外释放 缓释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血红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11
作者 葛静微 罗均 +3 位作者 李小定 李瑾 王术娥 贺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4,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2min、酸酮比3%、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体积比5.66:1,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0.225g/100mL,与预测值0.230g/100mL相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酸性丙酮法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大黄渗漉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汪洁 李宁 +3 位作者 夏鹏飞 陈晖 刘峰林 赵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1-230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10倍量80%乙醇浸泡17 h,渗漉时料液比为1∶7。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非线性数学拟合,其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渗漉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隔震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龙晓鸿 杨斌斌 +2 位作者 樊剑 李俊 陈蓓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分析的重要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快速有效地得到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非常重要。本研究以一隔震连续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结构材料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试样样本对,基于O...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分析的重要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快速有效地得到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非常重要。本研究以一隔震连续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结构材料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试样样本对,基于OpenSees建模并对样本对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桥梁各构件响应值的响应面模型,并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计算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响应面模型精度较高、结果可靠,减小了复杂有限元计算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连续梁桥 地震易损性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真空干燥条件对苹果脆片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韩清华 李树君 +3 位作者 毛志怀 吴海华 杨炳南 马季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选择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初始含水率为自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法,建立了微波真空干燥苹果脆片感官质量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规律,获得较高感官质量的工艺条件理想取值区间:微... 选择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初始含水率为自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法,建立了微波真空干燥苹果脆片感官质量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规律,获得较高感官质量的工艺条件理想取值区间:微波功率10.612.7 W/g、真空度0.0830.094 MPa和初始含水率0.60.9。获得高品质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1.7 W/g、真空度0.089 MPa、初始含水率0.75,感官质量预测得分可达到9.51。通过试验验证,感官质量实测平均得分值为9.42,进一步证明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片 微波真空干燥 感官质量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葡萄枝蔓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星星 谢红旗 +2 位作者 李清明 曾建国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x2x3–0.001 178x12–0.000 042x22–0.002 998x32(r=0.936 1,P<0.01)。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后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2%,提取时间129.5 min,溶媒比8.8,共提取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蔓 白藜芦醇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操作平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2
16
作者 胡俊峰 徐贵阳 郝亚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6-1104,共9页
为了提高微操作平台的操作空间和动态性能,基于响应面法对一种新型微操作平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选取仿真试验点,根据试验点建立平台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应用软件ANSYS对平台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 为了提高微操作平台的操作空间和动态性能,基于响应面法对一种新型微操作平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选取仿真试验点,根据试验点建立平台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应用软件ANSYS对平台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位移放大倍数和最大应力的响应值。根据所得的仿真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显著性检验建立反映平台性能指标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最后,计算了反映响应面拟合度的评价指标,验证了所建响应面模型的精确性。以微操作平台的放大倍数和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强度为约束,建立了平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平台进行优化得到Pareto解集。从Pareto解集可知,固有频率与放大倍数之间是相互冲突的,故需权衡固有频率和放大倍数从Pareto解集选取最优解。比较优化前后平台的各性能指标可知,平台的固有频率增大了35.58%,放大倍数增大了2.33%,最大应力减小了38.97%,证明了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操作平台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尚荣 谭平 +2 位作者 杜永峰 周福霖 赵丽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48,共7页
考虑地震动和结构物理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建立地震动-层间隔震结构样本,对系统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建立层间隔震结构各子结构的响应面模型,在此... 考虑地震动和结构物理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建立地震动-层间隔震结构样本,对系统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建立层间隔震结构各子结构的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获得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计算量少、精度高,有效提高了易损性分析作为层间隔震结构性能评估的时效性,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层间隔震结构 蒙特卡洛模拟法 易损性分析 中心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8
作者 俞文婕 王添敏 +2 位作者 翟延君 张慧 邸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1424,共6页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溶剂种类、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提取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溶剂种类、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提取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提取时间,采用星点设计从而确定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提取溶剂为丙酮,提取次数为1次;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确定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62.6%丙酮,液料比70∶1,提取时间59 min,此条件下胡桃楸茎枝中总鞣质的得率为53.7 mg/g。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方法简便合理,可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茎枝 总鞣质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子燕 王其昂 +1 位作者 韩晖 曹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文章考虑地震地面运动和结构本身的物理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地震动-桥梁结构试验样本对,对系统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通过数值方法建立以柱端转角延性为输出的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获得结构的易损性... 文章考虑地震地面运动和结构本身的物理不确定性,以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地震动-桥梁结构试验样本对,对系统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通过数值方法建立以柱端转角延性为输出的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获得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算例表明,所建立的高精度响应面模型可以替代需要进行复杂非线性计算的结构模型,且计算量少、结果可靠,有效地提高了易损性分析作为一种震害评估手段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数值方法 蒙特卡罗模拟 结构地震易损性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新大黄牡丹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磊 张启立 +3 位作者 汪洁 夏琦 夏鹏飞 张延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优选新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桃仁等)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析因设计、最速上升试验的基础上,以浸膏得率与总蒽醌得率的权重和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新大黄牡丹汤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回流提取60 min,... 目的优选新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桃仁等)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析因设计、最速上升试验的基础上,以浸膏得率与总蒽醌得率的权重和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新大黄牡丹汤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回流提取60 min,提取溶剂为40%乙醇,料液比为1∶40。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简便可行,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大黄牡丹汤 提取工艺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