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for modeling the influence of some operating variables of the lab scale thickener perform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Aghajani Shahrivar Alireza Soltani Goharrizi Ataallah +3 位作者 Ebrahimzadeh Gheshlaghi Majid Sarafi Amir Razmirad Mohammad Abdollahi Had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5期717-724,共8页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and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CCRD)for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ome operating variab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l...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and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CCRD)for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ome operating variab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lab scale thickener for dewatering of tailing in the flotation circuit.Four thickener operating variables,namely feed flowrate,solid percent,flocculant dosage and feedwell height were changed during the tests based on CCRD.The ranges of values of the thickener variables used in the design were a feed flowrate of 9–21 L/min,solid percent of 8%–20%,flocculant dosage of 1.25–4.25 g/t and feedwell height of 16–26 cm.A total of 30 thicken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lab scale thickener on flotation tailing obtained from the Sarcheshmeh copper mine,Iran.The underflow solid percent and bed height were expressed as functions of fou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ickener.Predicted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values(R2values of 0.992 and 0.997 for underflow solid percent and bed height,respectively).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RSM and CCRD could effciently be applied for the modeling of thickener for dewatering of flotation tai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MODELING THICKE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ON SHAPE AND SIZING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WING STRUCTURE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 杨伟 常楠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8年第2期94-100,共7页
An eff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shape/sizing design of composite wing structures is presented with satisfying weight-cutting results. After decoupling, a kind of two-layer cycl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suitabl... An eff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shape/sizing design of composite wing structures is presented with satisfying weight-cutting results. After decoupling, a kind of two-layer cycl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suitable for these integrated shape/sizing optimization is obtained. 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provide sample points, and approximation models for shape design variables. And the results of sizing optimization are construct- ed with the quadra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QRSM). The complex method based on QRSM is used to opti- mize the shape design variables and the criteria method i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sizing design variabl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mo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solving complex composite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has good efficiency in weight cu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tructures shape optimization WINGS sizing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肉桂精油工艺及成分的分析
3
作者 刘婷 朱慧 +5 位作者 才让东珠 成述儒 罗志皓 易雪娇 张涛 陈欢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提高肉桂精油提取率,本实验选用水蒸气蒸馏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分析4个因素(蒸馏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料液中氯化钠的体积分数)对肉桂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设计对肉桂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借助气相色谱-... 为提高肉桂精油提取率,本实验选用水蒸气蒸馏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分析4个因素(蒸馏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料液中氯化钠的体积分数)对肉桂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设计对肉桂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率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 2=0.98,方程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回归模型拟合性较好,肉桂精油最佳提取条件为:蒸馏时间3 h,料液比1∶13,浸泡时间40 min,氯化钠的体积分数3.6%,且在该条件下提取率约为3.30%;最佳工艺提取的肉桂精油共检测出75种成分,占总精油的87.32%,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精油 水蒸气蒸馏 提取率 响应面设计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钢外包薄层UHPC组合梁抗剪性价比分析
4
作者 范学明 周晓鹏 +1 位作者 叶小杭 赵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9,共10页
钢结构具有低碳环保、轻质高强和抗震性能卓越等多重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一些民用建筑;但是其固有的易发生屈曲、腐蚀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钢结构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关于钢结构防屈曲和防腐蚀的措施会大... 钢结构具有低碳环保、轻质高强和抗震性能卓越等多重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一些民用建筑;但是其固有的易发生屈曲、腐蚀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钢结构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关于钢结构防屈曲和防腐蚀的措施会大大提高结构的成本并对结构承载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基于最大堆积密度理论的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强的变形能力,并且在抗水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冻融性等耐久性方面有着优异的性能。如今UHPC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力学加固以及耐久加固之中。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将钢结构与UHPC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在发挥钢结构轻质高强优异特征的同时,极大地减缓了疲劳、腐蚀和失稳对钢结构的危害。该文研究了一种已经广泛投入使用的工字钢外包薄层UHPC新型组合梁,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样本数据库。同时利用雷达图法提出组合梁抗剪性能和抗剪性价比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蒙特卡罗法,共设计4种响应面对组合梁腹板尺寸参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抗剪性能与其性价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随着工字钢腹板厚度的增加,抗剪性能和性价比先增加后降低,并在某一特定厚度处达到峰值。该研究对于优化工字钢外包UHPC组合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梁 性价比 有限元仿真分析 雷达图法 响应面-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与MOPSO算法的水轮机叶轮优化设计
5
作者 刘铭滨 成思源 +1 位作者 李永健 杨雪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5,17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阻力型水轮机的效率并降低其对管道液体输送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叶轮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四个关键参数及其取值范围。接着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关键参数与效率和水头损失的... 为进一步提高阻力型水轮机的效率并降低其对管道液体输送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叶轮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四个关键参数及其取值范围。接着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关键参数与效率和水头损失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回归模型。最后运用MOPSO算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获得了叶轮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阻力型水轮机效率平均提高4.053%,水头损失平均降低0.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型水轮机 多目标优化 响应面法 MOPSO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痛清口含片辅料种类及配比研究
6
作者 张丽萍 谭劲 +1 位作者 何群 陈光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53-57,82,共6页
目的筛选牙痛清口含片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方法以软材质量、颗粒质量、片剂质量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牙痛清含片的制剂处方。结果所得优化处方为牙痛清口含片原料... 目的筛选牙痛清口含片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方法以软材质量、颗粒质量、片剂质量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牙痛清含片的制剂处方。结果所得优化处方为牙痛清口含片原料粉末72.0%,麦芽糖醇28%,以9.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70%乙醇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干燥至含水量<5.0%,加硬脂酸镁0.5%混匀后压片。所得口含片硬度、片重差异、溶化时间皆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有关规定。结论优化后的制剂处方可行且有效,为牙痛清口含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制剂处方依据,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痛清含片 延胡索 花椒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咽舒口服液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孙琳 金文丽 +4 位作者 王艳 谢静 王琼 方佳慧 贾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优选参麦咽舒口服液提取工艺并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苷、牛蒡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以加水量(8~12倍)、提取时间(1.5~2.5 h)、提取次数(1~3次)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含量、牛蒡苷含量、出膏率的... 优选参麦咽舒口服液提取工艺并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苷、牛蒡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以加水量(8~12倍)、提取时间(1.5~2.5 h)、提取次数(1~3次)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含量、牛蒡苷含量、出膏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建立HPLC法(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同步检测2种成分。结果显示,黄芩苷和牛蒡苷分别在0.0315~0.5040 mg/mL(r=0.9996)、0.0215~0.3430 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和牛蒡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1.04%,n=9)和101.3%(RSD=0.73%,n=9)。确定最优工艺为加12倍水、提取2次、每次2.0 h,验证试验显示综合评分(99.32)与预测值(98)偏差小于2%。本试验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控,工艺参数合理,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同类中药复方制剂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咽舒口服液 提取工艺优选 Box-Behnken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牛蒡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UV/O_(3)催化氧化RO浓水处理工艺参数
8
作者 朱晓岩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39-147,165,共10页
【目的】该研究将紫外(UV)与臭氧(O_(3))催化氧化工艺相耦合,以上海某化工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产生的二级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 【目的】该研究将紫外(UV)与臭氧(O_(3))催化氧化工艺相耦合,以上海某化工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产生的二级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RSM)分析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3种主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这3种因素对UV/O_(3)催化氧化耦合工艺的影响程度为:温度>初始pH>O_(3)投加量。对于COD_(Cr)去除率,各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强弱顺序为:温度与O_(3)投加量>初始pH与O_(3)投加量>温度与初始pH。对于UV_(254)去除率,各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强弱顺序为:温度与O_(3)投加量>温度与初始pH>初始pH与O_(3)投加量。在O_(3)催化剂为20mg/L,UV光照强度为50μW/cm^(2),反应时间为60min的反应条件下,温度为23.2℃、初始pH值为10.6、O_(3)投加量为14g/h时RO浓水处理效果最佳,COD_(Cr)、UV_(254)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3.27%、73.01%。【结论】通过模型验证,证实了box-behnken设计(BBD)响应面模型可有效优化UV/O_(3)催化氧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RO)浓水 响应面法 紫外(UV)/臭氧(O_(3)) 催化氧化 box-behnken设计(BBD)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optimization design on impeller of mixed-flow pump 被引量:1
9
作者 ZHAO Binjuan LIAO Wenyan +3 位作者 XIE Yuntong HAN Luyao FU Yanxia HUANG Zhongfu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1-677,共7页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s of the mixed-flow pump,the impeller was firstly indirectly parameterized based on the 2D blade design theory.Secondly,the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s of the mixed-flow pump,the impeller was firstly indirectly parameterized based on the 2D blade design theory.Secondly,the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 was mathematically defined,and then calculated by Monte Carlo sampling method.Thirdly,the optimization on the mixed-flow pump′s impeller was decomposed into the optimal and robust sub-optimization problems,to maximize the pump head and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the fluctuation degree of them under varying working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Fourthly,using response surface model,a surrogat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rol variables of the shape of the impeller.Finally,based on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a two-loop iterative optimization process was designed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with good robustness.Comparing the original and optimized pump,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of the optimized pump has been improved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has been improved consequently,and the range of high efficient zone has also been widened.Besides,with the changing of working conditions,the change trend of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ized pump becomes gentler,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s more uniform,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varia-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decreases,and the operating stability of the pump is improved.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obust optimiz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 reasonable way to optimize the mixed-flow pump,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other fluid machin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flow pump multi-objective genetic optimization robust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2D blade design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Molten Salt Cleaning Process for Surface Roughness of Remanufactured 27SiMn Hydraulic Support Column
10
作者 XIN Benli SUN Yihang +5 位作者 JIA Xiujie LI Fangyi WANG Xing XIONG Sheng MA Mingliang ZHANG Baoca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3期460-466,共7页
During molten salt cleaning of remanufactured 27SiMn hydraulic support column,oxidation occurs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substrate.This results in a chang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metal substrate after cleaning,whic... During molten salt cleaning of remanufactured 27SiMn hydraulic support column,oxidation occurs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substrate.This results in a chang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metal substrate after cleaning,which affects subsequent remanufacturing process.To decrease the effect is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molten salt cleaning,explored the oxidation reaction that occurred during cleaning,and determined the key process parameters of cleaning that affecting oxidation reaction.By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and taking surface roughness variation of 27SiMn stee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molten salt cleaning as response variable to optimize the key process parameters,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molten salt for cleaning remanufactured 27SiMn hydraulic support column could b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cleaning paint dirt can protect metal substrate from oxid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and cleaning temperature and placement depth of metal substrate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oxidation reaction.When the cleaning temperature is 300℃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paint dirt and free surface of molten salt is 0.5 times the height of the parts,the surface roughness variation is minimal.Therefore,the cleaning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under such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roughness molten salt cleaning hydraulic support column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 REMAN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鲜切苹果保鲜的可食性复合保鲜膜配方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旭美 陈铭中 +4 位作者 孔繁灿 何誉 陈勇 李丽晓 邓如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154-162,共9页
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可食性复合保鲜膜。由单因素实验制得复合膜,根据复合膜的性能及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获得最优的单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膜的工艺组合并验证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可食性复合保鲜膜。由单因素实验制得复合膜,根据复合膜的性能及其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获得最优的单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膜的工艺组合并验证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复合膜主要原料配方为:壳聚糖添加量0.98 g,海藻酸钠添加量1.55 g,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1.31 g。应用该复合保鲜膜进行鲜切苹果保鲜,得到处理样品的色差a值5.95、DPPH自由基清除率35.27%、ABTS自由基清除率34.43%,而对照样品的a值9.10、DPPH自由基清除率21.31%、ABTS自由基清除率27.62%。该可食性复合保鲜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为生态复合保鲜膜的研发与果蔬保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复合保鲜膜 保鲜 鲜切苹果 响应面法 色差a值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茯苓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进 彭浩 +2 位作者 解修超 乔伟 乔艳明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以茯苓菌核为原料,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茯苓多糖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及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料液比、pH值、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茯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 以茯苓菌核为原料,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茯苓多糖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及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料液比、pH值、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茯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3:1、pH6.8、微波功率548W、提取时间2.2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3.04%,与预测值3.06%的相对误差小于5%。该法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可靠,可为茯苓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多糖 微波辅助 BOX-BEHNKEN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置导流叶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3
作者 曾云 陈宓 +4 位作者 魏轲 李美求 李银银 李伟伟 董吉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旋风分离器内置导流叶片各个结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和BBD试验设计,采用二阶多项式基函数建立了Stairmand旋风分离器的叶片轴向位置、叶片长度及叶片偏转角度与分离效率及压降间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响... 为研究旋风分离器内置导流叶片各个结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和BBD试验设计,采用二阶多项式基函数建立了Stairmand旋风分离器的叶片轴向位置、叶片长度及叶片偏转角度与分离效率及压降间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响应目标的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表明相关性和回归模型效果较好。使用Design Expert软件处理数据后选择了最佳推荐点,对分离器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模型与原结构对比结果如下:优化模型的压降略有上升;颗粒直径在1~20μm范围内时,优化前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变化明显,尤其在1~15μm范围内时,优化前分离效率为6.8%~31.0%,优化后则达到了17.0%~54.0%,提升约20个百分点;而当粒径在15~40μm区间时,优化前后的分离效率变化不明显,尤其是在粒径20~40μm时,优化前的分离效率为71.0%~98.0%,而优化后的分离效率只有77%~99%,提升约10个百分点;优化后的模型性能符合“高效低阻”的设计目标。所得结论可为旋风分离器内置叶片的改进提供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FLUENT 结构优化 响应面法 BBD试验设计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大桥东锚碇筑岛围堰基于淤泥强度动态增长的设计方法
14
作者 张鸿 李冕 刘建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三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东锚碇为海中重力式锚碇,采用筑岛围堰方案施工。原筑岛围堰方案采用静态设计方法设计,采用“锁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钢箱围箍”的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针对原方案存在的材料利用率...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三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东锚碇为海中重力式锚碇,采用筑岛围堰方案施工。原筑岛围堰方案采用静态设计方法设计,采用“锁口钢管桩+工字型板桩+钢箱围箍”的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针对原方案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低、结构设计尺寸偏大、结构之间受力不协调等缺点,在分析淤泥强度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淤泥强度动态增长的筑岛围堰设计方法(动态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不同施工阶段围堰支撑处土体弹簧刚度和平行钢丝索围箍等效弹性支撑刚度,然后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各施工阶段自变量参数(钢管桩壁厚、钢管桩直径、围箍数量)与控制指标(钢管桩最大应力、桩顶最大位移、围箍最大应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围堰结构设计参数优化。采用该动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确定采用锁口钢管桩(直径2 000 mm、壁厚18 mm)+工字型板桩+平行钢丝索(7根,单根为184股?5 mm钢丝)柔性组合式筑岛围堰方案。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静、动态设计方法下钢管桩最大应力,并与现场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动态设计方法下,围堰结构受力更合理,各构件应力水平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海中锚碇 筑岛围堰 淤泥强度动态增长 平行钢丝索 响应面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围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粗糙面与组合目标宽带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5
作者 朱小敏 于泽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1,共5页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标介电常数等因素对复合散射系数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规律较为复杂。相比之下,粗糙面的相关长度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较为微弱。当目标是理想导体时,频率响应曲线近似呈现出准周期性的振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粗糙面 组合目标 宽带复合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散射特性 频率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胆汁制陈皮炮制工艺及饮片色度与成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乙庚 祝婧 +3 位作者 姚东 陈泣 王林艳 谌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胆汁制陈皮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确饮片色度与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辅料用量、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含量及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含量为... 目的研究胆汁制陈皮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确饮片色度与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辅料用量、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含量及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赋予相应权重,计算总评归一值,优选最佳炮制工艺;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饮片色度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构建色度-成分的回归方程。结果胆汁制陈皮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g陈皮用20g蛇胆汁浸渍完全后,蒸制15min,45℃干燥162min。饮片色度值L^(*)、b^(*)值与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牛磺胆酸钠4种成分含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a^(*)值仅与牛磺胆酸钠含量具有相关性;构建了L^(*)、b^(*)值与4种成分含量及a^(*)值与牛磺胆酸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胆汁制陈皮炮制工艺具有合理性、可行性,饮片色度与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制陈皮 炮制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层次分析-熵权法 色度 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秦 包强 +3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殷润良 王建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类成分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苯酞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倍量90%乙醇,每次提取130 min,提取2次;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5倍量65%乙醇,每次提取120 min,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饮片 苯酞类成分 酚酸类成分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纤维网格布强化混凝土配比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帆 许巍 +4 位作者 张俊 仇念源 卢杨 叶晖 王明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6,190,共10页
针对机轮磨耗、飞机尾喷等强外部作用对机场道面表层损坏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纤维网格布对道面混凝土表层进行强化。为设计出最优配合比,以飞机尾喷和紫外线照射作为环境作用,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耐磨耗试验和抗冻试验,对纤维网布尺寸、砂... 针对机轮磨耗、飞机尾喷等强外部作用对机场道面表层损坏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纤维网格布对道面混凝土表层进行强化。为设计出最优配合比,以飞机尾喷和紫外线照射作为环境作用,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耐磨耗试验和抗冻试验,对纤维网布尺寸、砂率和细度模数因素对强化混凝土耐磨耗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二次或三次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较为显著;纤维网格布尺寸对强化混凝土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细度模数,最后是砂率,尺寸和砂率、细度模数交互作用影响明显。当纤维网布尺寸为3 mm×3 mm,砂细度模数为2.8,砂率为0.28~0.31时,强化混凝土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表层强化 纤维网格布 响应面法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山陈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以凝 董琳琳 +3 位作者 彭金清 陆思 秦晓雪 陈卫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稠膏的相对密度、稀释剂总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水分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 目的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稠膏的相对密度、稀释剂总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水分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取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与稀释剂(甘露醇:糊精=1:3)按1:3的比例混匀,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约1 h,整粒,即得。结论通过CCD-RSM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复方山陈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山陈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堆石坝三维渗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一帆 孙新建 李国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0,共6页
为研究面板有裂缝时堆石坝渗透系数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以青海省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结合等效区块连续介质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堆石坝渗透系数敏感性分... 为研究面板有裂缝时堆石坝渗透系数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以青海省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结合等效区块连续介质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考虑混凝土面板裂缝的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堆石坝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部位渗透系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坝总渗流量Q和下游坡脚渗透坡降J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各分区渗透系数对Q、J的敏感程度不同,对大坝渗流特性影响显著的3个渗透系数为垫层渗透系数(K_(a))、主堆石区渗透系数(K_(c))、覆盖层Q_(3)^(a1)渗透系数(K_(e))。对于Q来说,各分区渗透系数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而对于J来说,K_(a)与K_(c)、K_(a)与K_(e)的交互作用呈现出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裂缝 敏感性 正交试验设计法 响应面法 非饱和渗流 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