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颗粒表面处理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何占军 郭津 +1 位作者 刘晓龙 杨若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7,117,共8页
水泥稳定碎石易干缩、温缩等缺点常诱发并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入水稳碎石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改善水稳碎石的缩裂特性。由于橡胶与水泥石之间存在巨大模量差异,二者的界面过渡区薄弱... 水泥稳定碎石易干缩、温缩等缺点常诱发并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掺入水稳碎石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改善水稳碎石的缩裂特性。由于橡胶与水泥石之间存在巨大模量差异,二者的界面过渡区薄弱,降低了材料力学性能。为此,采用NaOH对橡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干缩、温缩和强度试验探究改性橡胶对水稳碎石缩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界面形态及化学组成。结果显示:加入改性橡胶粉的水稳碎石温缩和干缩均比掺加未改性橡胶颗粒进一步降低,而无侧限抗压强度则提高5%以上;表面处理橡胶与水泥石之间的裂缝间隙得到了明显改善,界面过渡区Ca/Si值下降、C—S—H生成量增加,橡胶颗粒被水泥石紧密包裹、界面结合紧密。结果表明:将橡胶粉表面改性后掺入水泥稳定碎石有效提高了其缩裂性能和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 表面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 干缩 温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研究
2
作者 杨贤 张庆龙 +3 位作者 吴初平 乔兰 郭旺 闫玉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3,共14页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性来反映压实期间的能量交换,利用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判断填料的压实程度。分别建立KECV与路基粉土压实度K的相关关系及KECV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相对密度D_(r)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最大正向动能增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填料也由松散逐渐致密;KECV与K的相关系数比E与K的相关系数大,KECV与D_(r)的相关系数比E与D_(r)的相关系数大,表明所提出的KECV指标在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压实质量控制 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 低液限粉土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变湿条件下早强水泥稳定碎石的断裂性能
3
作者 葛冬冬 刘定远 +3 位作者 吕松涛 姜向阳 薛艳华 于洋 《中外公路》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在大温差、低湿度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导致其早期强度增长缓慢,容易产生开裂。该文旨在探讨工程实际环境温度、湿度、养生龄期以及早强剂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断裂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际环境气温数据确定变温条... 在大温差、低湿度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导致其早期强度增长缓慢,容易产生开裂。该文旨在探讨工程实际环境温度、湿度、养生龄期以及早强剂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断裂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际环境气温数据确定变温条件,并以不同温度(变温和标准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95%、80%、65%)条件的组合设置4种养生条件。按照0%、10%以及15%的早强剂掺量制备3种试件,分别养生14 d和28 d。通过劈裂强度试验、四点弯曲弯拉强度试验、四点弯曲弯拉模量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对试件的断裂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变温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断裂性能包括强度、刚性和韧性均低于标准温度条件。其中劈裂断裂功下降幅度最大,为31.74%,弯拉模量最小,为8.60%;湿度越低,水泥稳定碎石断裂性能越差;掺早强剂可以缓解养生条件的负面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变温或者较低湿度会使水泥水化程度降低,而掺早强剂使其升高;通过相关性和可靠性分析,建议使用四点弯曲试验来测试水泥稳定碎石的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断裂性能 早强剂 变温变湿养生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伟军 金振洲 +3 位作者 杨建宇 刘于涵 姚钧天 贺智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了改善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以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碱激发锂渣制备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特性和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分析了再生骨料和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各项性... 为了改善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以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碱激发锂渣制备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特性和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分析了再生骨料和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逐渐升高;碱激发锂渣和再生骨料的最佳掺量为别为15%和40%,较纯40%再生骨料混合料,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7 d抗压强度、7 d劈裂强度、7 d弯拉强度分别提升了12.9%、8.8%、12.7%,7 d、28 d干缩系数分别降低了15.8%、28.1%,平均温缩系数下降了5.4%。灰色关联法分析表明,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平均温缩系数的关联度更高,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干缩系数的影响更显著。微观试验表明,碱激发锂渣参与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盐和钙矾石,优化了混合料的界面过渡区,使混合料的微观结构更加紧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再生骨料 碱激发锂渣 微观特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水泥路面骨料全再生水稳碎石强度增长规律及机理分析
5
作者 王家主 钟培鑫 张朋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文中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破碎方式的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与天然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增长规律.结果表面:再生集料强度与原始路面强度有关,全再生集料可以满足各公路等级的基层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受再生集料表面水泥砂浆的影响,... 文中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破碎方式的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与天然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增长规律.结果表面:再生集料强度与原始路面强度有关,全再生集料可以满足各公路等级的基层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受再生集料表面水泥砂浆的影响,且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在工程设计前应提前验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的级配和强度是否满足交通等级要求;采用就地破碎再生技术时,应延长养生时间以提高再生水稳基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破碎方式 水泥稳定碎石 再生集料 就地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质量控制研究
6
作者 田立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以某高速公路8标段路基摊铺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确定摊铺混合料质量控制、振动拌和站关键设备改良以及摊铺离析和平整度是项目质量控制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原水进行净化降低氯离... 以某高速公路8标段路基摊铺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确定摊铺混合料质量控制、振动拌和站关键设备改良以及摊铺离析和平整度是项目质量控制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原水进行净化降低氯离子含量,对振动拌和设备关键部件进行改良以及增加摊铺机链轮箱反向螺旋叶片数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基层摊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摊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废胶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研究
7
作者 盛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和废胶粉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基于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块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胶粉掺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对7 d抗压强度、7 d弯拉强度和28 d干缩系数...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和废胶粉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基于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块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胶粉掺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对7 d抗压强度、7 d弯拉强度和28 d干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和弯拉强度,对干缩性能也有一定改善;胶粉则主要改善干缩性能,但对力学性能有减弱作用。综合性能最优时的配比为:8.58‰玄武岩纤维+12 mm玄武岩纤维+4.48%胶粉,且性能优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玄武岩纤维 水泥稳定碎石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8
作者 焦海楠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较多沥青路面建成时间长,已出现各种路面病害,如纵横缝、坑洞、车辙、凹陷。基于此,文章提出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首先,在施工前做好设备材料准备工作,进行施工放样及原路面评价。其次,在此基础上做好原道路... 较多沥青路面建成时间长,已出现各种路面病害,如纵横缝、坑洞、车辙、凹陷。基于此,文章提出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首先,在施工前做好设备材料准备工作,进行施工放样及原路面评价。其次,在此基础上做好原道路处理工作,摊铺新骨料,摆放和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规范进行碾压作业。最后,做好路面检测及养护工作。检测结果表明,新沥青路面各项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有效解决了原有路面病害问题,延长了路面寿命,该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就地冷再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用性能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
9
作者 滕天锦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25-28,33,共5页
以广东武深高速公路广东段项目为背景,旨在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以提高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对不同水泥剂量、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及施工过程中的延迟时间等参数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击实试验和无侧限... 以广东武深高速公路广东段项目为背景,旨在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以提高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对不同水泥剂量、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及施工过程中的延迟时间等参数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最佳水泥剂量为5.0%,含水率为5.4%,最大干密度为2.312 g/cm^(3),提出了现场施工时计算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剂量的拟合方程。通过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了混合料生产时的含水率和水泥剂量稳定,最佳产量为600 t/h。试验结果表明,延迟施工时间不应超过4 h,否则混合料的强度将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质量控制 路用性能 配合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老化程度的RAP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研究
10
作者 肖华 王洪奎 +2 位作者 朱啟昌 魏新园 李豪 《河南科技》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解决大量RAP资源化利用问题,提升RA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方法】对掺加不同老化程度的RA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随着RAP老化程度的降低,抵抗外界变形能力减弱,... 【目的】解决大量RAP资源化利用问题,提升RA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方法】对掺加不同老化程度的RA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随着RAP老化程度的降低,抵抗外界变形能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RAP的高温性能;老化程度相同的RAP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均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同时间下,随着RAP老化程度的降低和测试温度的提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呈下降趋势;随着RAP老化程度的降低,其抗冻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显著增强。【结论】不同老化程度的RA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高低温稳定性、抗冻性能、水稳定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材料性能指标合理选用不同老化程度的R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铣刨料 水泥稳定碎石 半刚性基层 老化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兰雪江 张翛 +1 位作者 王永宝 郝忠卿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再生集料的使用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用于集料占比大而强度要求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缺乏系统总结。本文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 再生集料的使用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用于集料占比大而强度要求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缺乏系统总结。本文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再生集料基本性能指标,总结了再生集料、水泥、龄期和外掺物等因素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再生集料性能较低,应进行表面处理并合理掺配,当掺量小于40%时,水泥稳定再生碎石各项性能降幅均较小,掺量较大时性能降低显著;再生集料替代粒径越大,干燥收缩性能越高,但强度、刚度和抗冲刷等性能降低;水泥掺量的增加提高了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刚度、抗冲刷和疲劳等性能,但其收缩性能降低,因此在满足基层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应适当减少水泥掺量以有效降低收缩;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和收缩等均在28 d龄期达到稳定,因此其应进行适当龄期的养护,以满足后续面层施工要求;添加适当的外掺物虽然降低了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和刚度,但提高了其收缩和疲劳性能,因此可缓解基层开裂。然而,不同粒径的再生集料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不明确,可将其作为今后研究的切入点,为其在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此外,不同来源的再生集料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性能的影响不同,今后研究应以吸水率和压碎值等作为修正系数控制指标,对其掺量与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性能模型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刚度 收缩 抗冲刷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养生期水化热影响的高海拔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层温度分布研究
12
作者 王争军 胡军伟 +1 位作者 柯文豪 雷宇 《公路工程》 2024年第1期144-150,183,共8页
为了揭示高海拔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温度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基于水化热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三维非稳态计算模型,分析了日最低气温、日温差、太阳辐射总量、风速、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及水泥剂量等因素对水泥稳定... 为了揭示高海拔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温度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基于水化热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三维非稳态计算模型,分析了日最低气温、日温差、太阳辐射总量、风速、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及水泥剂量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日最低气温、日温差、日太阳辐射总量及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及层中温度逐渐提高;随着风速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及层中温度逐渐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最低温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风速,层中最低温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水泥稳定碎石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温度场 水化热 灰色关联度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稳碎石材料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
13
作者 赵晓康 董侨 +1 位作者 董是 陈雪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8,共11页
为了探究水稳碎石(CSM)材料的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对其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CSM的二维半圆弯曲(SCB)数值试件,引入损伤因子模拟材料的局部损伤与愈合效应,进而构建细观尺... 为了探究水稳碎石(CSM)材料的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对其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CSM的二维半圆弯曲(SCB)数值试件,引入损伤因子模拟材料的局部损伤与愈合效应,进而构建细观尺度的损伤-愈合数值模型。其次,通过虚拟SCB疲劳试验实现不同程度的荷载损伤,基于愈合变量来表征损伤修复过程,模拟局部损伤愈合行为。然后,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开展不同损伤状态下的修复效果评估,分析初始损伤状态、愈合程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CSM材料的最佳修复时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愈合模型能够再现CSM材料在细观尺度上的损伤与愈合行为,初始损伤状态和愈合程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在70%~85%的疲劳寿命阶段,局部损伤修复对结构强度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基于对损伤修复效果的数值分析,推荐将70%~85%的疲劳寿命作为CSM材料的最佳修复时机,此外,选择强度优良、数量充足的愈合剂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局部损伤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稳碎石 损伤愈合 修复时机 离散元法 半圆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粉-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水损害行为研究
14
作者 张振 黄涛 +4 位作者 张明 吴少鹏 谢君 杨鑫馗 彭高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6期1218-1223,共6页
文中探讨了利用钢渣粉生产水泥稳定碎石的可行性.制备了钢渣粉-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和水损害行为.结果表明:当钢渣粉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时,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超过4 MPa,满足工程应用... 文中探讨了利用钢渣粉生产水泥稳定碎石的可行性.制备了钢渣粉-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研究了其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和水损害行为.结果表明:当钢渣粉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时,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超过4 MPa,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当钢渣粉掺量增加时,样品在12 d时的干燥收缩系数降低了32%,钢渣粉的添加抑制了干燥收缩;混合物中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钙矾石;钢渣粉的加入使试样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疏松,有利于水分的渗入,使试样在水损伤后产生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钢渣粉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绍山 《广东建材》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远超其他材料的水稳性,进而使得道路工程具备更强的耐久性。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以确保其... 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远超其他材料的水稳性,进而使得道路工程具备更强的耐久性。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以确保其可以切实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以及使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快速养生再生水稳碎石基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靳澍 张苏龙 叶新宇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当前,路面铣刨料(RAP)再生利用环节存在利用途径窄、利用层位偏下等问题,而且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需要封闭交通7 d进行保水养生,之后才能实施沥青面层施工作业,容易引发交通拥堵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开展... 当前,路面铣刨料(RAP)再生利用环节存在利用途径窄、利用层位偏下等问题,而且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需要封闭交通7 d进行保水养生,之后才能实施沥青面层施工作业,容易引发交通拥堵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开展高速公路快速养生再生水稳碎石基层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了铣刨料再生应用层位,同时在混合料中添加自主研发的免养生剂,实现基层施工完成1 d后即可开放交通、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为当前高速公路尤其是应急工程及改扩建工程项目水稳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再生水稳碎石基层 快速养生 铣刨料 免养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实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马建欣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及温缩试验与三分点加载疲劳试验,对比分析静压成型、振动成型与现场压实试件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疲劳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试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及疲劳特性优... 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及温缩试验与三分点加载疲劳试验,对比分析静压成型、振动成型与现场压实试件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疲劳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试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及疲劳特性优劣排序为现场压实>振动成型>静压成型;振动压实试件的力学性能、温缩系数和疲劳寿命与现场压实更为接近,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采用振动压实能够减小水泥掺量,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生产成本;振动压实试件测试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与疲劳特性,有一定的安全度,建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配合比设计阶段推广应用振动压实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压实方法 配合比设计 试验对比 成型方式 级配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微裂程度控制模型
18
作者 刘子龙 马士宾 +2 位作者 贺苗 梁栋 刘月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5,283,共9页
为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内部细观空隙特征变化对微裂程度的影响,借助CT无损检测技术提取微裂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空隙特征参数,采用灰熵关联度探讨水泥稳定碎石空隙参数与微裂程度关联性,建立空隙数量与微裂程度灰色关系模型。结果表明:... 为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内部细观空隙特征变化对微裂程度的影响,借助CT无损检测技术提取微裂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空隙特征参数,采用灰熵关联度探讨水泥稳定碎石空隙参数与微裂程度关联性,建立空隙数量与微裂程度灰色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延长振动时间,面空隙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微裂程度呈现先增长后降低趋势。微裂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相比未微裂试件空隙数量有所增加,且微裂作用对面积在0~0.1 mm^(2)范围内的空隙影响最为显著。圆度在0~0.2范围内空隙占比随振动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微裂后空隙分形维数均大于未微裂试件,且材料内部空隙形状趋于复杂化。空隙数量与微裂程度关联度最高。基于上述结果建立的微裂程度GM(1,2)预测模型可为水泥稳定碎石微裂技术细观层面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CT图像 微裂技术 空隙特征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世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220-222,共3页
以某高速公路3标段为研究背景,探讨了高速公路骨架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点。首先对水稳基层原材料质量要求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试验确定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通过振动压实试验和重型压实试验确定骨架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 以某高速公路3标段为研究背景,探讨了高速公路骨架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点。首先对水稳基层原材料质量要求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试验确定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通过振动压实试验和重型压实试验确定骨架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最后从混合料拌和、运输、碾压以及施工接缝处理等方面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振动压实 混合料拌和 基层施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裂嵌挤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20
作者 谷彦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为研究抗裂嵌挤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改善基层裂缝的同时提高基层稳定性,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特性,介绍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的指标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论文重点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 为研究抗裂嵌挤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改善基层裂缝的同时提高基层稳定性,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特性,介绍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的指标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论文重点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结合试验段施工评价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抗裂嵌挤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