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雨-干湿循环-荷载综合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刚 何斯华 +2 位作者 黎凯 黄红明 章泽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2,共9页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 为研究酸雨环境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水泥稳定碎石受酸雨、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试件进行中性化测试和微观检测,揭示不同酸度、干湿循环周期和荷载循环次数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周期的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强度会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加,并且在短期的酸雨侵蚀试验中,试件内部的中性化程度很低;在pH=3的酸雨环境中,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试件由外而内不断劣化,其强度随之降低;在同样的酸雨环境中,干湿循环和荷载循环综合作用对试件强度的削弱更为明显,而且两者作用的顺序不同亦会对试件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演化模型,通过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旧路改造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残余强度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湿循环 荷载循环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振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与煤矸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稷良 郭文彬 +2 位作者 宋庆凯 徐伟东 刘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765,共9页
为研究激振搅拌工艺对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准,对比分析普通搅拌与激振搅拌对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拌状态下增加激振工艺对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的提升... 为研究激振搅拌工艺对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准,对比分析普通搅拌与激振搅拌对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拌状态下增加激振工艺对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显著,在激振气压为0.4 MPa、激振干拌30 s后普通湿拌30 s条件下,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佳;激振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煤矸石混合料强度的平均提升幅度约为20%,对煤矸石混合料的强度提升更加显著,水泥剂量越少,提升幅度越大。SEM结果表明激振搅拌后混合料中的水化产物分布更加均匀,结构更加致密;经线性拟合计算,当水泥剂量为2.0%~7.0%(质量分数,下同)时,激振搅拌对于碎石混合料可节约8.9%~26.3%的水泥,对于煤矸石混合料可节约12.9%~30.8%水泥,且节约率与水泥剂量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材料 激振搅拌 水泥稳定碎石 煤矸石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小麦秸秆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秦佳铭 王欢 +1 位作者 王建棋 贾利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80-4490,共11页
为了研究改性小麦秸秆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小麦秸秆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分析了NaOH溶液浓度和改性时间对秸秆质量的影响。将改性后的秸秆纤维掺入水泥稳定碎石中,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 为了研究改性小麦秸秆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小麦秸秆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分析了NaOH溶液浓度和改性时间对秸秆质量的影响。将改性后的秸秆纤维掺入水泥稳定碎石中,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得到最佳纤维配比,在最佳纤维配比下进行干缩试验、冻融试验,结合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测试,观察改性前后小麦秸秆微观变化及秸秆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内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对小麦秸秆进行12 h的改性处理时,小麦秸秆的质量损失率较高,可减轻对水泥的缓凝作用;秸秆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纤维长度为20 mm、掺量为0.15%(质量分数)时强度最高,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不断提升。秸秆纤维水泥稳定碎石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其干缩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明显改善;ESEM分析表明改性后的小麦秸秆可以提升其与基体的黏结,阻止或延缓水泥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小麦秸秆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性能 干缩性能 抗冻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配类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 被引量:32
4
作者 曾梦澜 罗迪 +1 位作者 吴超凡 吴正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了悬浮密实和骨架密实两种集料级配类型各5个水泥用量共10种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各项材料参数,进而分析了材料在温度、湿度作用下的抗裂性能.分析结果显示,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 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了悬浮密实和骨架密实两种集料级配类型各5个水泥用量共10种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各项材料参数,进而分析了材料在温度、湿度作用下的抗裂性能.分析结果显示,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不开裂的极限降温幅度和极限失水率都是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水泥用量时,骨架密实型材料较悬浮密实型材料的极限降温幅度高19.9%~24.3%和极限失水率高3.6%~6.8%;骨架密实型材料的最佳水泥用量较悬浮密实型材料的最佳水泥用量低约2%,而最佳水泥用量时极限降温幅度高279%~294%和极限失水率高109%~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 密实类型 抗裂性能 极限降温幅度 极限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基层路用性能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栋 李立寒 崔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409,415,共6页
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将0~9.5mm炉渣集料按照不同比例替代天然石料制备了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收缩特性及抗冻性.... 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将0~9.5mm炉渣集料按照不同比例替代天然石料制备了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收缩特性及抗冻性.结果表明:炉渣集料掺量越高,混合料最佳含水率越大且最大干密度越小;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均低于水泥稳定碎石;炉渣集料增加了试件的长期干缩变形,但降低了试件对失水率的敏感性,炉渣集料掺量不超过30%将减小试件温缩变形及对温度的敏感性.综合考虑,炉渣集料替代水泥稳定碎石中天然石料的质量分数宜在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水泥稳定炉渣碎石 性能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亮 张捷 +1 位作者 金康康 彭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0-903,共4页
水稳定性是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中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水泥吸水水化,提高了混合料的早期强度与水稳定性;足够的养生时间对路面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施工完毕后水分的散失和水泥的凝结使该阶段再生基层强度及水稳定... 水稳定性是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中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水泥吸水水化,提高了混合料的早期强度与水稳定性;足够的养生时间对路面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施工完毕后水分的散失和水泥的凝结使该阶段再生基层强度及水稳定性得以增长;充足的新加细集料加上再生混合料中本身含有适量的粗集料,确保形成骨架密实结构和一定的内摩擦阻力,使再生混合料初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水泥 水稳定性 养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超 赵德强 +3 位作者 马倩 陈贵 黄娅 沈卫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1-2130,共10页
为了促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本文通过磷石膏部分取代细集料制备了一种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材料,系统地分析了材料强度、水稳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泥剂量、磷石膏掺量和集料级配均对水泥-... 为了促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本文通过磷石膏部分取代细集料制备了一种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材料,系统地分析了材料强度、水稳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泥剂量、磷石膏掺量和集料级配均对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材料的强度有较大影响。适当将细集料的质量分数降低5%~10%,更有利于材料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磷石膏除了具有细集料的填充作用,还可以促进膨胀性钙矾石(AFt)晶体生长。磷石膏掺量为8%(质量分数)的水泥-磷石膏稳定碎石泡水养护7 d的强度保持率为73.4%,水稳性能良好,与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其7 d强度提高了26.7%,28 d干缩应变降低了40.3%。在贵州省某二级路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段检测的合格率为100%,验证了生产配合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磷石膏 碎石基层 水稳性能 抗压强度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中粉煤灰效应的解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潇 周明凯 +1 位作者 刘佳 刘占鳌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4-768,共5页
通过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中粉煤灰的填充与活性效应的解耦分析,探讨了这两种效应随材料组成与养生龄期变化的规律,并揭示出填充效应与活性效应在时空上的相互转换规律.结果表明:结合料填充系数显著影响粉煤灰的填充效应,当结合料填充... 通过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中粉煤灰的填充与活性效应的解耦分析,探讨了这两种效应随材料组成与养生龄期变化的规律,并揭示出填充效应与活性效应在时空上的相互转换规律.结果表明:结合料填充系数显著影响粉煤灰的填充效应,当结合料填充系数为1.0时,粉煤灰的填充效应表现得最为明显;粉煤灰的活性效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随养生龄期的增长,粉煤灰的填充效应变化不大,而活性效应则逐渐显现.可采用180 d作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设计龄期,在保证粉煤灰不超过最佳掺量的情况下,结合料填充系数宜取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粉煤灰效应 填充效应 活性效应 解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温缩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一琪 谭忆秋 +1 位作者 王开生 王兴隆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4-588,共5页
为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形成半柔性基层,采用DT80智能数据采集仪,通过电阻应变片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试件的温缩系数进行测定,并对其温缩机理进行探究.分析了养护龄期、乳化沥青用量(质... 为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形成半柔性基层,采用DT80智能数据采集仪,通过电阻应变片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试件的温缩系数进行测定,并对其温缩机理进行探究.分析了养护龄期、乳化沥青用量(质量分数,下同)和水泥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温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可有效提高其抗温缩性能;温缩系数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平均温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温缩系数达到最小值时,对应的水泥用量4.0%为最佳水泥用量,且乳化沥青用量不宜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 温缩系数 温缩机理 半柔性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劈裂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侯彦明 李国芬 李志刚 《森林工程》 2011年第5期68-70,共3页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以乳化沥青、水泥与水作为结合料,加入到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石中,在经过拌合、压实与养生,得到的符合抗压强度要求的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基层材料,对这种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性能在室内试验基础上...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以乳化沥青、水泥与水作为结合料,加入到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石中,在经过拌合、压实与养生,得到的符合抗压强度要求的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基层材料,对这种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性能在室内试验基础上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长,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劈裂强度在增长;劈裂强度随着乳化沥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粗级配时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较中值级配高;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有一定增长,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 稳定碎石混合料 劈裂强度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鹏 刘晨辉 李清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7,共4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合适的建议范围为0.06%~0.08%...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合适的建议范围为0.06%~0.08%.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了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与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各种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小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弯拉弹性模量,提高了其抗变形能力;在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小于0.1%的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各种强度有增加的趋势,而其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弯拉弹性模量是逐渐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性能 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合料填充系数的优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明凯 陈潇 +2 位作者 刘佳 范志勇 吴兵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研究了不同集料级配下,不同结合料填充系数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干缩应变以及干缩能抗裂指数的影响.据此,优选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合料填充系数的适宜范围(1.0~1.2).该范围随集料级配... 研究了不同集料级配下,不同结合料填充系数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干缩应变以及干缩能抗裂指数的影响.据此,优选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合料填充系数的适宜范围(1.0~1.2).该范围随集料级配变化的波动性较小,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结合料填充系数 级配 力学性能 抗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收缩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鸥明 王士珩 +2 位作者 白敏 刘烜 张连成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9-515,共7页
为了系统评价活性粉末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单掺及复掺比例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在单... 为了系统评价活性粉末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单掺及复掺比例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在单掺、复掺下均能通过填充效应及二次水化反应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特性和收缩特性,其中掺加粒化高炉矿渣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增长较快,复掺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特性与收缩特性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粉煤灰 粒化高炉矿渣 强度 收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增长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鸥明 韩森 孙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8,共5页
为了评价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增长特性,通过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人,对水泥稳定碎石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都有影响,掺量越大早... 为了评价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增长特性,通过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人,对水泥稳定碎石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都有影响,掺量越大早期强度越低;掺加粉煤灰对长期强度有利,就提高长期强度而言,粉煤灰最佳掺量约为10%;由于7d抗压强度不足以反映掺粉煤灰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建议采用7~90d强度增长率作为评价其强度潜能,在实际工程中应适当降低其7d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最大干密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凯成 黄继业 周明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2-54,共3页
首先对襄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做了物理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初步设计。并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混合料中外掺10%,15%,20%的石屑(粒径4.75 mm 以下)进行击实,最终得到理想的最大... 首先对襄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做了物理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初步设计。并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混合料中外掺10%,15%,20%的石屑(粒径4.75 mm 以下)进行击实,最终得到理想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对以上具体试验的分析,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及原则,确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石屑掺量,对其它的路面基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最大干密度 重型击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旭 梁乃兴 +2 位作者 曾建民 梅迎军 于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86-1089,共4页
通过对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测定以及配合比设计,从室内无侧限抗压、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室内回弹模量、抗冻性及固化机理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测定以及配合比设计,从室内无侧限抗压、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室内回弹模量、抗冻性及固化机理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赤泥的混合料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未掺加的混合料,根据各室内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混合料中赤泥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赤泥 性能研究 基层 筑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3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与抗干缩开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潇 周明凯 沈卫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通过测量不同SO3含量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28 d劈裂强度、28 d抗压回弹模量、胀缩性能以及干缩抗裂指数,分析了SO3含量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与抗干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煤灰掺量为10%(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当SO3含量为5.... 通过测量不同SO3含量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28 d劈裂强度、28 d抗压回弹模量、胀缩性能以及干缩抗裂指数,分析了SO3含量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与抗干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煤灰掺量为10%(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当SO3含量为5.8%(质量分数)时,其能显著改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力学与抗干缩开裂性能,但当SO3含量为8.8%时,会使该材料的结构破坏、力学性能恶化.另外,对微膨胀补偿基层干缩的作用机理以及SO3在水泥粉煤灰结合料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干缩开裂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SO3 含量 微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洪洲 葛琦 +1 位作者 何兆益 黎皓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40,48,共6页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疲劳性能直接影响柔性路面的使用寿命。为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ATB-25和ATB-30两种类型的9种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疲劳试验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集料级配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疲劳性能直接影响柔性路面的使用寿命。为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ATB-25和ATB-30两种类型的9种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疲劳试验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集料级配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通过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建立灰关联分析方法得到的关键因素与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代表值之间的回归曲线关系。结果表明:在最佳沥青用量条件下,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2.36 mm筛孔通过率、4.75 mm筛孔通过率、0.30~1.18 mm及0~0.30 mm筛孔区间集料质量分数是影响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4个关键因素,当2.36 mm筛孔通过率为27%,4.75 mm筛孔通过率为34%,0~0.30 mm筛孔区间集料质量分数为11%,0.30~1.18 mm筛孔区间集料质量分数为9%时,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疲劳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稳定碎石 级配 灰关联分析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及超轴载下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敏江 方竹胜 +1 位作者 刘洪涛 焦守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研究较低掺量的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层材料完全满足重载交通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路用性能指标,分析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在重载交通下的适用性.方法运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中规... 目的研究较低掺量的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层材料完全满足重载交通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路用性能指标,分析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在重载交通下的适用性.方法运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中规定的试验方法,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静压和振动两种成型方法,在最佳含水量时制作试件.结果当水泥质量分数在3.5%以上时,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材料的基层强度可以达到重载交通路用性能要求.当轴载不大于140kN的情况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设计期内使用的要求.结论使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做道路基层时,推荐使用水泥质量分数为3.5%~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时奄裁交通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振动成型 室内试验 重载交通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泥岩半刚性基床结构动态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荆志东 刘俊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16-2121,共6页
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特性。由于红层泥岩属于软岩,工程稳定性差,以红层泥岩作为基床的填料,其刚度明显不足,所以为了... 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特性。由于红层泥岩属于软岩,工程稳定性差,以红层泥岩作为基床的填料,其刚度明显不足,所以为了弥补基床表层的不足,在其顶部添加一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为了验证这些措施的效果,以便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通过足尺动态模型试验,模拟在实际荷载条件下基床的动态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基床表层填料,静态变形明显降低,能够大幅降低动荷载作用时的动变形,减少了基床结构的永久变形,增强了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红层填料 基床表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动态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