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三乙酯和纳米氧化物优化乙基纤维素包膜控释肥料控释性能
1
作者 张昊宇 申亚珍 赵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0-1678,共9页
【目的】乙基纤维素来源广泛且可降解,具备作为绿色控释包膜材料的潜力,但其作为控释肥料的包膜材料时,柔韧性和疏水性不足导致包膜肥料的控释期较短。本研究初步尝试了乙基纤维素的改性方法。【方法】选用塑化剂柠檬酸三乙酯(TEC)和价... 【目的】乙基纤维素来源广泛且可降解,具备作为绿色控释包膜材料的潜力,但其作为控释肥料的包膜材料时,柔韧性和疏水性不足导致包膜肥料的控释期较短。本研究初步尝试了乙基纤维素的改性方法。【方法】选用塑化剂柠檬酸三乙酯(TEC)和价格低廉且易获取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对乙基纤维素进行改性。分别制备未改性乙基纤维素(EC)、柠檬酸三乙酯改性乙基纤维素(EC+TEC)、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乙基纤维素(EC+SiO_(2))、纳米二氧化钛改性乙基纤维素(EC+TiO_(2))、柠檬酸三乙酯和纳米二氧化硅耦合改性乙基纤维素(EC+TEC+SiO_(2))和柠檬酸三乙酯和纳米二氧化钛耦合改性乙基纤维素(EC+TEC+TiO_(2))。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改性前后乙基纤维素的机械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包膜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热重分析仪测定热解温度及质量损失。同时,利用接触角仪和水蒸气渗透装置分别测量包膜材料的水接触角和水蒸气渗透率,并通过静水溶出法评估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最后,分析包膜材料性能变化对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与未改性乙基纤维素(EC)相比,使用柠檬酸三乙酯和纳米二氧化钛耦合改性乙基纤维素(EC+TEC+TiO_(2))可加工温度从16.7℃提升到32.9℃,疏水角从70.9°提升到78.6°,相应的水蒸气渗透性从2.86×10^(−3) g/(m·d)降低到1.86×10^(−3) g/(m·d),控释期从3天提升到14天。【结论】通过柠檬酸三乙酯和纳米二氧化钛耦合改性乙基纤维素,包膜的控释性能显著改善,但为了匹配作物整个生长季的养分需求,仍需进一步延长控释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料 生物降解 乙基纤维素 柠檬酸三乙酯 纳米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法强化处理纤维素乙醇废水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奇 胡豫娟 高大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
为提高纤维素乙醇废水厌氧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初始p H及反应温度对纤维素乙醇废水可生化性、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8~10,臭氧投加量为5 g/h,反应时间... 为提高纤维素乙醇废水厌氧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初始p H及反应温度对纤维素乙醇废水可生化性、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8~10,臭氧投加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30℃的最优条件下,出水COD为1 450 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35%左右;出水氨氮为220 mg/L左右,氨氮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出水BOD_5/COD由0.1提高到0.3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臭氧氧化 纤维素乙醇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昌宁 郝艳玲 刘瑾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39,共4页
在氧化醋酸酯淀粉(PM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物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及AG(AG),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降解复合薄膜,研究了CMC与SA的配比及AG的加入量对薄膜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 在氧化醋酸酯淀粉(PM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物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及AG(AG),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降解复合薄膜,研究了CMC与SA的配比及AG的加入量对薄膜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MC和SA可有效地改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当CMC与SA质量比为1∶1时膜的拉伸强度达20.84MPa,吸水率124.00%,AG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膜的耐水性,吸水率降至8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醋酸酯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 海藻酸钠 AG 生物降解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比对DN-PN-ANAMMOX工艺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陆明羽 殷记强 +4 位作者 姚凤根 李祥 黄勇 仇庆春 夏雨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6-1005,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硝化-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denitrification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DN-PN-ANAMMOX)工艺处理含有高浓度NH_(4)^(+)-N的中晚期渗滤液的脱氮能力,以当地垃圾填埋场的中晚期渗滤液为试...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硝化-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denitrification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DN-PN-ANAMMOX)工艺处理含有高浓度NH_(4)^(+)-N的中晚期渗滤液的脱氮能力,以当地垃圾填埋场的中晚期渗滤液为试验用水,考察了在不同回流比下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氮素的去除以及各功能区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回流比由5调至9时,COD_(Cr)(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去除率由47%逐渐升至53%,其中前置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Blanket,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去除COD_(Cr)的占比为41%,为后续的PN-ANAMMOX工艺提供了低碳环境.然而在回流比调至9时,由于高回流比的稀释作用使得游离氨(free ammonia,FA)的质量浓度下降〔ρ(FA)<2 mg L〕,导致了其无法抑制PN区NO_(2)^(-)-N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活性,部分亚硝化工艺的稳定性下降且NO_(2)^(-)-N积累率降至50%以下,对后续的ANAMMOX区脱氮性能产生不利影响,ANAMMOX区氮去除速率随之降至4.29 kg(m^(3)·d).研究显示:采用具有回流的DN-PN-ANAMMOX工艺处理ρ(NH_(4)^(+)-N)高达1900 mg L的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回流比为8,ANAMMOX区的氮去除速率达到7.41 kg(m^(3)·d),出水ρ(TN)(8.83 mg L)更低;同时,在回流比为8时,Pseudomonas、Nitrosomonas和Candidatus_Kuenenia分别在DN-PN-ANAMMOX工艺的前置UASB、PN区及ANAMMOX区得到最优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回流比 中晚期渗滤液 部分亚硝化(PN)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氧化处理纤维素生物降解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郎明芳 吞海信雄 宫本武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二氧化氮和过碘酸化学氧化方法,在不同的低取代度条件下,有选择性地在纤维素葡萄糖残基的不同碳原子部位导入特定的取代基(羧基和二醛基),探讨不同的取代基对纤维素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将处理后所得的纤维素试料,...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二氧化氮和过碘酸化学氧化方法,在不同的低取代度条件下,有选择性地在纤维素葡萄糖残基的不同碳原子部位导入特定的取代基(羧基和二醛基),探讨不同的取代基对纤维素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将处理后所得的纤维素试料,通过土壤埋没,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自然降解,然后测定分子量的变化,定量分析纤维素在不同取代基、不同程度化学处理后,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在纤维囊葡萄糖残基C_6位轻度导入一定量(3%)的羧基,对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性能无不利影响,进一步导入羧基(含量15%),则其生物降解性能有明显提高;(2)在葡萄糖残基C_2,C_3位导入适量(10%左右)的二醛基,有利于纤维素生物降解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轻度氧化处理 生物降解性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CNs、聚丙烯酰胺对羧甲基纤维素钠膜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巩筱 唐亚丽 +2 位作者 卢立新 丘晓琳 王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为改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薄膜的机械性能,利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氧化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纤丝(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oxidized cellulose nanofibrils,TOCNs)增强CMC膜的拉... 为改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薄膜的机械性能,利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氧化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纤丝(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oxidized cellulose nanofibrils,TOCNs)增强CMC膜的拉伸强度,利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ationic polyacrylamide,CPAM)在水溶液中电解形成的阳离子与其他两者在水中形成的COO-之间的静电作用及化学反应增强其断裂伸长率,从而制备强度及韧性两者兼优的生物可降解薄膜。研究发现,按照m(CMC)∶m(TOCNs)∶m(CPAM)为50∶10∶1配比制备的复合膜较纯CMC膜拉伸强度增加约177%,断裂伸长率增加约36%,透光率、热稳定性均有提高,但阻氧性略有下降,结果表明,TOCNs的添加能明显提高CMC膜的拉伸强度、热稳定性,CPAM的加入能提高CMC膜的断裂伸长率和透光性,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能明显改善CMC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聚丙烯酰胺 增强 静电作用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