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to the Evolution of Solidified Microstructure
1
作者 WEI Pengfei CHEN Yunbo +5 位作者 WEI Shizhong MAO Feng WANG Xiaodong CHEN Chong WANG Jinnan WANG Zidong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6-213,共18页
The performance of a material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its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hase. Discrete cellular automaton (CA) models are widelyused in materials science to simulate and predic... The performance of a material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its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hase. Discrete cellular automaton (CA) models are widelyused in materials science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microstructural growth. 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CA in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simulation,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recent advances. Summarizes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cellular automata in understand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solidification, explores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and adds to our existing knowledge of cellular automaton theory. Finally, the research trend in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using cellular automaton theory is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ar automata dendritic growth SIMUL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SOLI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 urban flood forecasting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and deep learning
2
作者 BAI Bing DONG Fei +1 位作者 LI Chuanqi WANG Wei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8,共12页
[Objective]Urban floods are occurring more frequently becaus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Accordingly,urban rainstorm and flood forecasting has become a priority in urban hydrology research.However,two-d... [Objective]Urban floods are occurring more frequently becaus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Accordingly,urban rainstorm and flood forecasting has become a priority in urban hydrology research.However,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s execute calculations slowly,hindering the rapid simulation and forecasting of urban floods.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speed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urban flood simulations and forecasting,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deep learning were combined to develop a more effective urban flood forecasting method.[Methods]Specifically,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urban flood process and address the need to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datasets in the deep learning process.Meanwhile,to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urban flood forecasting,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inundation depth.[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of forecasting the maximum inundation depth in flood-prone locations is less than 10%,and the Nash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forecasting inundation depth series in flood-prone locations is greater than 0.75.[Conclusion]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execute highly accurate simulations and quickly produce forecasts,illustrating its superiority as an urban flood forecasting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flooding flood-prone location cellular automata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apid forec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CA的铁路继电电路逻辑仿真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明 马亮 +1 位作者 郭进 于楫玉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21,共12页
针对现有继电电路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以及大规模电路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图论(GT)和元胞自动机(CA)的铁路继电电路逻辑功能仿真方法。首先,对继电电路进行形式化描述,并引入短电路概念以简化电路结构;其次,制定将继电电路... 针对现有继电电路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以及大规模电路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图论(GT)和元胞自动机(CA)的铁路继电电路逻辑功能仿真方法。首先,对继电电路进行形式化描述,并引入短电路概念以简化电路结构;其次,制定将继电电路转化为有向图的规则,并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设计有向图方向的判断规则,构建继电电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制定其演化规则;最后,通过实际继电电路的测试案例,展示电路的动态执行过程,并与预期执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4种测试场景下的仿真过程及结果与预期效果一致,基于GT-CA的铁路继电电路逻辑仿真方法具备准确实现铁路继电电路逻辑功能仿真的能力,可为铁路继电电路的设计校验和故障查找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继电电路 图论 元胞自动机 逻辑功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ACC汽车队列动态特性的混合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秀建 黄菁菁 王曦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8-1399,共12页
为研究混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汽车队列的单车道混合交通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建模方法,区分人工驾驶车辆与CACC车辆跟驰策略,引入队列动态车间距与实际控制行为,构建具有固有动... 为研究混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汽车队列的单车道混合交通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建模方法,区分人工驾驶车辆与CACC车辆跟驰策略,引入队列动态车间距与实际控制行为,构建具有固有动态特性的混合交通流模型。该模型可以深入研究队形几何、跟驰控制策略、队列规模等队列特征对混合交通流特性的影响,以及队列的调整控制与交通流间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在满足队列内稳定性与弦稳定性的条件下,增加汽车队列渗透率、减小车头时距可显著提升混合交通流的峰值流量;随队列规模增大,峰值流量呈现非线性变化,交通流波动增强,均匀性降低;相较于自适应巡航控制队列,CACC队列对交通流干扰的抑制能力更强,能更有效改善混合交通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汽车 汽车队列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恩施市LUCC多情景模拟及生态安全评价
5
作者 刘勋 周迪 周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研究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 研究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分析。从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邻域因素中选取8种因子作为多情景模拟实验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以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数据,通过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与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模拟了土地利用变化,并在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低水平生态约束情景、顾及生态网络的高生态安全情景4种情景下,预测了203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从生态景观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干扰度和生态弹性4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4种情景下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显示:4种情景中,自然发展情景下恩施市新增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低水平生态约束情景下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恩施市中心地区乡镇控制了建设用地的粗放式扩张;耕地保护情景和低水平生态约束情景的土地生态安全区域各等级面积占比相差不大,且高于自然发展情景,低于顾及生态网络的高生态安全情景。可通过限制中心地区乡镇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周围地区的生态用地面积,并将其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纳入保护范畴,避免占用此类生态用地,从而有效提高土地生态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评价 多情景模拟 元胞自动机(ca) 马尔可夫模型 恩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river’s yielding behavior on pedestrian-vehicle conflicts at a two-lane roundabout using fuzzy cellular automata 被引量:2
6
作者 LI Chuan-yao LIU Shi-kun +1 位作者 XU Guang-ming CEN Xue-k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46-358,共13页
The roundabouts are widely used in China,some of which have central islands as scenic spots.The crosswalks connecting to the central islands,normally full of pedestrians,have negative impact on roundabout capability a... The roundabouts are widely used in China,some of which have central islands as scenic spots.The crosswalks connecting to the central islands,normally full of pedestrians,have negative impact on roundabout capability and pedestrian safety.Therefore,this study proposes a fuzzy cellular automata(FCA)model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impacts of pedestrian-vehicle conflicts at a two-lane roundabout.To reaso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individual drivers before crosswalks,membership functions in the fuzzy inference system were calibrated with field data conducted in Changsha,China.Using specific indicators of efficiency and safety performance,it was shown that circulating vehicles can move smoothly in low traffic flow,but the roundabout system is prone to the traffic congestion if traffic flow reaches to a certain level.Also,the high yielding rate of driver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raffic efficiency but can improve pedestrian safety.Furthermore,a pedestrian restriction measure was deduced for the roundabout crosswalk from the FCA model and national guideline of setting traffic l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NDABOUT pedestrian-vehicle conflicts fuzzy inference system fuzzy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pedestrian restriction mea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ratios of matrixeinclusion properties using movable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
7
作者 A.Yu.SMOLIN E.V.SHILKO +3 位作者 S.V.ASTAFUROV I.S.KONOVALENKO S.P.BUYAKOVA S.G.PSAKHI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8-34,共17页
Two class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classical metaleceramic composites with reinforcing hard inclusions as well as hard ceramics matrix with soft gel inclusions. Movable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 is use... Two class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classical metaleceramic composites with reinforcing hard inclusions as well as hard ceramics matrix with soft gel inclusions. Movable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 is used for model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such different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particle approach and may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method is the use of many-body forces of inter-element interaction within the formalism of simply deformable element approximation. It was shown that the strength of reinforcing particles and the width of particle-binder interphase boundaries had determining influence on the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eceramic composite. In particular, the increasing of strength of carbide inclusions may lead t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strength and ultimate strain of composite material. On the example of porous zirconia ceramics it was shown that the change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e surface leads to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and strength limit of the ceramic sample. The less is the pore size, the more is this effect. The increase i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pore surface of ceramics may reduce its fracture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S Metal CERAMICS ZIRCONIA CERAMICS Gel MODELING Movable cellular automata MANY-BODY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CA的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扩散趋势预测研究
8
作者 刘亚静 刘明月 +1 位作者 李京 周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对九段沙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信息提取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开展滨海地区互花米草入侵时空特征分析、入侵地区景观演变规律以及预测互花米草扩散趋势等研究对于沿海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 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对九段沙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信息提取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开展滨海地区互花米草入侵时空特征分析、入侵地区景观演变规律以及预测互花米草扩散趋势等研究对于沿海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邻域因子、生态属性和地理属性等相关变量因子,耦合人工神经网络(ANN)与元胞自动机(CA),基于2015-2019年间九段沙互花米草与其他湿地景观类型数据构建ANN-CA模型,采用3层BP神经网络,在不断训练与校正与验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2019年九段沙区域互花米草进行模拟,采用Lee-Sallee形状指数来对比模拟分类结果与实际分类结果在空间分布层面的相似度,并进行相应的模型校正,在此基础上预测2025年九段沙互花米草扩散与群落分布格局,为互花米草的扩张趋势、景观演变以及分布扩散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结果表明,1)1995-2025年间互花米草自从引种定居到不断扩张,所呈现的面积变化图近乎S型曲线,其中2015-2019年面积增长了847 hm^(2),2019-2025年面积增长了646 hm^(2),因此互花米草在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的动态扩散,分别为定居阶段、滞缓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以及缓慢增长阶段。2)2025年九段沙区域互花米草的扩张速率从趋势看已进入扩张的缓慢期,与前几年相比尽管有所增加,但趋势有所放缓。3)构建的ANN-CA模型能够较好地对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演变进行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ANN-ca 元胞自动机 九段沙 互花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元胞自动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覆盖 被引量:1
9
作者 滕志军 刘佳林 +1 位作者 付雨珊 皇甫泽南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针对传统群智能覆盖优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节点移动距离过大,不能控制小区域的K重覆盖等问题。将元胞自动机模型融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部署中,通过节点感知周围邻居的覆盖情况并结合可变搜索邻居,可提升覆盖率至100%。利用概率重构函... 针对传统群智能覆盖优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节点移动距离过大,不能控制小区域的K重覆盖等问题。将元胞自动机模型融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部署中,通过节点感知周围邻居的覆盖情况并结合可变搜索邻居,可提升覆盖率至100%。利用概率重构函数,可实现精准控制各个元胞子空间的K重覆盖。将系统状态作为目标函数,建立节点与邻居节点协同机制,大大降低节点的移动距离。利用能量均衡机制,均衡各个节点能量,避免最低能量节点限制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抛洒场景下覆盖率都能达到100%,节点移动距离大大降低,能量分布也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元胞自动机 K重覆盖 概率重构函数 群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马英豪 李建伟 +2 位作者 马弢 杨屹 张艳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8,共9页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冲发生器的实时仿真能够模拟一定辐射水平下核仪器的测试与标定过程。该核脉冲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测试需求更改信号发送的参数,包括脉冲计数率,脉冲幅度高斯分布中心值和核脉冲上升与下降时间等。采用线性移位寄存器、细胞自动机算法、反指数函数查表法和十二相加等算法,产生在幅值上符合高斯分布且时间上符合泊松分布的核信号参数,并生成随机分布和脉宽可调节的核信号。该发生器通过FPGA实现,利用高速DAC输出核脉冲信号,实现了安全的实验研究和多道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脉冲信号 细胞自动机 辐射防护 泊松分布 随机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大小交路列车运行仿真研究
11
作者 许得杰 钟苗苗 +2 位作者 巩亮 惠昌武 曾俊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运行加速度的影响,提出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通过模型标定,对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参数对线路运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大小交路列车不同开行比例下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能显著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列车追踪运行仿真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1时,通过能力较单一交路提高约33.33%;车底运用数量的增量随着大小交路周转时间比值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趋势;车底运用数量不变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2时通过能力最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编制及列车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行仿真 元胞自动机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12
作者 王宝杰 陈芳熔 +1 位作者 苌亮 梁国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53-6960,共8页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占用了既有公路设施,对主线行车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解析四车道公路封闭内侧车道养护作业下的交通流运行特征,提出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方法。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占用了既有公路设施,对主线行车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解析四车道公路封闭内侧车道养护作业下的交通流运行特征,提出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方法。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将主线公路设施划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6个交通场景;通过引入纵向安全距离模型和优化横向换道安全条件判定规则,对NaSch跟驰模型和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ymmetric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STCA)换道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利用MATLAB对养护作业区交通流运行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交通流密度达到每车道1550 pcu/h时,将合流起始点设置于距警告区终点1000 m处、限速值设置为60 km/h、上游过渡区长度设置为160 m,养护作业区交通运行安全与效率的指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ch模型 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Tca)模型 交通流 养护作业区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全距离优化的元胞自动机异质交通流模型
13
作者 王连震 曲嘉博 +1 位作者 姜楠 王宝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1,共6页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交通流中将会出现不同渗透率下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混行的复杂状态。基于此,将改进后的Gipps安全距离跟驰模型中的安全距离...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交通流中将会出现不同渗透率下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混行的复杂状态。基于此,将改进后的Gipps安全距离跟驰模型中的安全距离以及安全速度引入到Nasch模型中,提出了基于安全距离优化的元胞自动机异质交通流模型。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新模型和现有模型在抑制交通流拥堵方面的性能。数值模拟表明:改进的元胞自动机异质交通流模型对交通流拥堵度的缓解更有效,在密度为60 veh/km时,交通流拥堵度下降最高可达10%。同时,随着CAV渗透率增加,交通流整体平均速度增加,且纯CAV时的最大流量是纯HDV时最大流量的2.2倍。当交通流中车辆都为CAV的情况下,通过增加CAV反应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拥堵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元胞自动机 异质交通流 安全距离 安全速度 不同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AI应用的风险传播机制与控制研究——AI能力的双面效应
14
作者 谢卫红 喻娟 +2 位作者 陈淑敏 李忠顺 赵修仪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风险。现有研究缺乏对复杂的制造网络动态演化及AI双向调节作用的系统分析。本文整合复杂网络与元胞自动机方法,构建动态风险传导模型,量化AI能力对风险传播和恢复的...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风险。现有研究缺乏对复杂的制造网络动态演化及AI双向调节作用的系统分析。本文整合复杂网络与元胞自动机方法,构建动态风险传导模型,量化AI能力对风险传播和恢复的双面效应,并通过特斯拉、西门子、富士康等案例验证策略有效性。研究发现,AI能力通过增强节点交互效率加速风险传播,同时通过智能优化提升系统恢复效率,形成“传播加速-恢复增强”的动态平衡。研究还发现,运行状态特征对风险控制的影响超过了网络结构特征,AI能力可以通过优化运行状态的稳定性来降低风险。在高AI能力的条件下,采取针对性策略的风险显著低于随机策略。研究为制造业提供了平衡AI创新与风险管控的量化模型和实践路径,建议重点提升关键节点AI韧性、实施差异化网络保护,并建立跨组织风险协同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人工智能 风险传播与控制 元胞自动机 复杂网络 节点交互效率 智能优化 针对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犹豫心理与折返行为研究
15
作者 丁元春 程建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49,共8页
为研究犹豫心理和折返行为对紧急疏散的影响,探查普通折返与沿墙折返的效果,利用动、静态场相结合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员疏散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犹豫时间会对疏散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员密度小且疏散... 为研究犹豫心理和折返行为对紧急疏散的影响,探查普通折返与沿墙折返的效果,利用动、静态场相结合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员疏散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犹豫时间会对疏散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员密度小且疏散空间大的场所,普通折返的疏散效果略优于沿墙折返;折返行为是拖延疏散进程的主要原因;人员密度大,折返人数少时,沿墙折返疏散效果更佳且总体疏散用时更短,场地的宽窄对于整体疏散效果也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人员疏散策略制定和现场指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元胞自动机 犹豫心理 折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
16
作者 吴志强 范智博 +2 位作者 郭警醒 张希帆 王艳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究城市干线交通系统连续路口协调控制方案对循环性交通拥堵的影响,规避不合理交通控制对出行的干扰,开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方法以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为研究场景,运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NaSch模... 目的探究城市干线交通系统连续路口协调控制方案对循环性交通拥堵的影响,规避不合理交通控制对出行的干扰,开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研究。方法以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为研究场景,运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NaSch模型,采用开放边界条件,模拟不同交通控制参数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分析交通系统入口进车概率、各路口信号周期时长、绿信比、绿时差和各路段长度对3条连续路段交通状态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3个连续路口的干线交通系统中,进车概率增加对上游路段影响更大,将其控制在0.6以下,可减少停滞车数量与堵车概率;上游路口信号周期时长较短能减轻下游路段交通压力,而下游对上游影响较小,上游路口绿信比过大影响相邻下游路段的交通状态;信号周期时长设为90 s、绿信比设为0.6较适宜,低于0.5会大幅增加停车等待概率;上游路口的绿时差可适当缓解下游拥堵;路段长度增加会使本路段排队车辆数增多,但对其他路段影响较小。结论在3个连续路口的城市干线交通系统中,降低进车概率,合理调控信号周期时长、绿信比和绿时差等参数,能减少路口交通排队,降低拥堵,这可为城市干线交通设计和连续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干线交通 连续路口 协调控制 元胞自动机 交通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行为研究
17
作者 赖元文 丘勋涛 +2 位作者 郭榕彬 王书易 张博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7,共11页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特性,并结合公交车在停靠站路段的行驶特征,对路段进行划分,分别构建自动驾驶公交车、常规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跟驰和换道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交通密度、公交车比例下的交通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对道路交通干扰较小,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换道和停靠行为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小于常规公交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公交停靠站 自动驾驶公交车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供应链网络中断风险传播趋势建模与仿真
18
作者 王红春 周子祥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4,33,共9页
当前供应链风险传播相关研究在企业状态设置及企业间状态影响关系的刻画层面存在局限,将供应链网络映射至元胞空间,补充考虑中断风险下节点企业运营能力的状态差异以及邻居间元胞状态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中断风险传播规则加以改进,构建一... 当前供应链风险传播相关研究在企业状态设置及企业间状态影响关系的刻画层面存在局限,将供应链网络映射至元胞空间,补充考虑中断风险下节点企业运营能力的状态差异以及邻居间元胞状态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中断风险传播规则加以改进,构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和SEIRD传染病模型的风险传播趋势仿真模型。根据多场景仿真及研究拓展的结果,分析了供应链网络中断风险传播进程推进的潜在原因,以及市场热度、市场竞争程度、风险预警及控制、政府宏观调控等对传播趋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元胞自动机 传染病模型 中断风险传播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发事故下人机混驾交通流的影响机理研究
19
作者 张文会 施鑫涛 周舸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72,共12页
考虑当前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工驾驶车辆(HDV)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构成的人机混驾交通流将是未来交通的主要组成方式。为探索偶发事故下CAV类人行驶策略以及感知信息能力对人机混驾交通流的影响机理,改进KKW(Kerner-Kleno... 考虑当前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工驾驶车辆(HDV)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构成的人机混驾交通流将是未来交通的主要组成方式。为探索偶发事故下CAV类人行驶策略以及感知信息能力对人机混驾交通流的影响机理,改进KKW(Kerner-Klenov-Wolf)模型框架下的元胞自动机规则,引入考虑CAV类人行驶策略的同步因子,针对不同跟驰模式构建HDV和CAV跟驰规则;基于事故场景车辆换道需求,构建考虑中间车道选择意愿的HDV和CAV多车道自由换道策略,建立考虑换道压力的CAV强制换道规则,分析不同换道压力参数的敏感性;经过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不同交通量、CAV渗透率、CAV事故信息感知范围、CAV类人行驶策略对人机混驾交通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V的增加可以有效缓解偶发事故后交通流的拥堵,限制拥堵时空范围,且CAV渗透率由0增加到1时,低交通量的平均速度和平均流量分别提高11.74%和6.32%,提升程度低于中、高交通量;在渗透率大于0.4的中、高交通量情形下,随着CAV事故信息感知范围的增加,合流区的拥堵空间逐渐分散,交通效率得到提高;CAV类人行驶策略由激进型过渡到保守型的过程中,人机混驾交通流的流量逐渐降低,排队缓行范围扩大,交通拥堵逐渐恶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车道速度波动趋势逐渐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 偶发事故 元胞自动机 人机混驾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模策略下考虑不耐烦心理的多速度行人疏散仿真
20
作者 张琦 徐凯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为分析不耐烦心理和建模策略对多速度等级行人疏散仿真结果的影响,以场域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采用间接算法思路实现多速度等级的表达,引入个体级实时的不耐烦水平处理同步更新模式下的冲突解决问题以及顺序更新模式下的更新顺序问题,... 为分析不耐烦心理和建模策略对多速度等级行人疏散仿真结果的影响,以场域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采用间接算法思路实现多速度等级的表达,引入个体级实时的不耐烦水平处理同步更新模式下的冲突解决问题以及顺序更新模式下的更新顺序问题,构建基于NetLogo的仿真环境,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更新策略与冲突解决策略下疏散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多速度等级方案与单速度等级方案相比,行人疏散时间延长;考虑不耐烦水平的方案和对照方案相比,高期望速度人群的疏散效率增加,因为其竞争力更强,但低期望速度人群的疏散效率显著降低,从而导致总体疏散时间的延长;顺序更新模式下多速度等级行人的平均即时速度普遍高于同步更新。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场所应急疏散管理中的人群行为建模与多速度场景仿真策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疏散 多速度等级 场域元胞自动机模型 不耐烦水平 疏散动力学 建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