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 wall degrading isoenzyme profiles of Trichoderma biocontrol strains show correlation with rDNA species
1
作者 Sanz L Hermosa M R +1 位作者 González F J Monte E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7-457,共1页
Species of the fungus Trichoderma, a genus of Hyphomycetes, are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but especially in soil.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hydrola... Species of the fungus Trichoderma, a genus of Hyphomycetes, are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but especially in soil.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hydrolases and i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Trichoderma antifungal syste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genes coding for a surprising variety of extracellular 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CWDE). Characteris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s at the species level is the first step in utiliz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fungi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One aim when isolating Trichoderma strains is to identify those which can be used in new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e past it was not uncommon that biocontrol strains were defined as T. harzianum Rifai, due to the limit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PCR-based molecular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 and discriminate among microorganisms.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ITS regions of the ribosomal DNA and gene fragments as those corresponding to tef1 gene have been helpful in the neotypification, descrip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ies in the genus Trichoderma. Another usefu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ichoderma strains is the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Isozyme polymorphisms evaluation of five putative extracellular lytic enzymes loci (β-1,3-glucanase, β-1,6-glucanase, cellulase, chitinase and protease an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efined molecular groups. CWDE groupings obtained from biocontrol strain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phylogenetic locat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Compiling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sequence information data into a common database would provide a useful resource that could be used to accurately name new haplotypes identified in the future and correctly place them within the genus Trichoder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降解同功酶 生物防治 菌株 木霉属 真菌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拟盘多毛孢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冰寒 梁珍 +2 位作者 刘玥 赵坤 李林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生长的影响:检测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损伤、子囊果的侵染、发酵和挥发性产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的... 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生长的影响:检测病原菌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损伤、子囊果的侵染、发酵和挥发性产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羊肚菌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对羊肚菌浸提液的利用情况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棕榈拟盘多毛孢攀附缠绕羊肚菌菌丝,导致其皱缩枯萎;与正常子实体相比,病原菌侵染的羊肚菌子囊果组织结构被破坏;病原菌发酵液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抑制率为7.6%;病原菌与羊肚菌共同培养至第6天时羊肚菌菌丝稀疏,气生菌丝较少;病原菌侵染的子实体SOD活性在第2天时最高,POD活性在第1天时最高,CAT活性在第2天时最低;在实验范围(72 h)内羊肚菌浸提液可促进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病原菌能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在第15天时,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第6天时,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在第12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棕榈拟盘多毛孢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棕榈拟盘多毛孢 菌丝皱缩 防御酶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抗N2对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3
作者 彭帅英 段超 +4 位作者 刘群 王倩 代于琪 郝利文 李昆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研究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生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由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引发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几丁质... 【目的】研究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生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由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引发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几丁质酶活性,研究农抗N2对2种病原真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麦角甾醇含量研究农抗N2对病原真菌细胞膜组分的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质与DNA含量,进一步探究农抗N2对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细胞壁与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经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其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在处理24h后显著提高,且酶活性与农抗N2浓度呈正相关。经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2种病原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含量在处理24h后显著下降,其麦角甾醇含量与农抗N2浓度呈负相关。在用高浓度N2处理120h后,2种病原真菌的麦角甾醇含量达到最低值,仅为未处理组的16.77%(指状青霉)和16.23%(意大利青霉)。经农抗N2处理的2种病原真菌,胞外蛋白质含量在处理24h后显著增加,并与农抗N2浓度呈正相关;胞外DNA含量在经农抗N2处理后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含量在高浓度农抗N2处理72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未处理组的1.98倍(指状青霉)与1.35倍(意大利青霉)。【结论】农抗N2能有效诱导病原真菌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与β-1,3-葡聚糖,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此外,农抗N2显著降低病原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含量,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综上,破坏真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完整性是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抗N2 指状青霉 意大利青霉 细胞壁降解酶 细胞膜完整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发病侵染下安托芬对谷子幼苗细胞壁组成物质与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桂欣 刘明庆 +4 位作者 卢娇娇 周延年 霍彦波 王梅 张治军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0-57,共8页
【目的】探明白发病侵染下安托芬对谷子幼苗细胞壁组成物质及降解酶活性的影响,为使用安托芬防控谷子白发病提供参考。【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拌种处理(O处理)、2%安托芬悬浮剂拌种... 【目的】探明白发病侵染下安托芬对谷子幼苗细胞壁组成物质及降解酶活性的影响,为使用安托芬防控谷子白发病提供参考。【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拌种处理(O处理)、2%安托芬悬浮剂拌种后再与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拌种处理(A+O处理)、35%甲霜灵粉剂拌种谷子后再与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拌种处理(J+O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谷子幼苗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及降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A+O处理谷子幼苗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分别为15.70%、16.83%、6.49%和46.51μg/g,分别较O处理显著增加56.53%、40.89%、32.86%和24.54%;果胶甲基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分别为271.62U/g、14.51U/g和138.79U/g,分别较O处理显著降低11.15%、31.36%和45.21%;谷子幼苗叶片羧甲基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为199.11U/g和694.82U/g,分别较O处理显著降低24.06%和17.93%。与CK相比,A+O处理谷子幼苗中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含量显著增加,而J+O处理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2%安托芬悬浮剂拌种后再与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拌种处理,能促进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积累和果胶合成,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PE、PG、PMG)、纤维素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菌丝入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 安托芬 甲霜灵 细胞壁组成物质 细胞壁降解酶 纤维素 果胶酶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洪敏 周炼 +3 位作者 姚世响 程佳燚 石丝 贺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56-262,共7页
细胞壁多糖是果实硬度的物质基础。硬度下降导致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贮藏寿命。该文旨在探究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μL/L香叶醇处理可延缓李果实硬度下降,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 细胞壁多糖是果实硬度的物质基础。硬度下降导致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贮藏寿命。该文旨在探究香叶醇对仙桃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多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μL/L香叶醇处理可延缓李果实硬度下降,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与对照组相比,香叶醇处理使李果实原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香叶醇处理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低于对照组。说明香叶醇通过抑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延缓了细胞壁多糖的降解。此外,香叶醇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总之,香叶醇可调节细胞壁多糖代谢,延缓李果实采后硬度下降,同时保持果实较好的糖酸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果实 香叶醇 细胞壁多糖 细胞壁降解酶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石莲花属‘碧桃’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主要致病物质的测定
6
作者 刘爽 张廷萍 +4 位作者 薛治峰 刘杨 王婧 钱亚新 秦世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子纯化法,从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品种‘碧桃’(Echeveria cv.‘Peach Pride’)疑似腐烂病的叶片组织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序列特征的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定...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子纯化法,从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品种‘碧桃’(Echeveria cv.‘Peach Pride’)疑似腐烂病的叶片组织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序列特征的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定尖孢镰刀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发现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具有一定的产毒素(镰刀菌酸)能力,说明细胞壁降解酶类和毒素是该病原菌侵入、定殖和致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 腐烂病 尖孢镰刀菌 细胞壁降解酶 镰刀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壁降解酶在球刺盘孢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梦军 杨成德 +3 位作者 李统华 OSEI Richard 蔡锋锋 马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110,共12页
为明确球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occodes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CWDEs)在其侵染马铃薯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球刺盘孢离体和活体条件下产生的CWDEs种类及活性进行检测,并通过RT-qPCR测定了球刺盘孢侵染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的表达... 为明确球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occodes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CWDEs)在其侵染马铃薯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球刺盘孢离体和活体条件下产生的CWDEs种类及活性进行检测,并通过RT-qPCR测定了球刺盘孢侵染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定性测定发现,球刺盘孢能够产生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定量测定发现,球刺盘孢可产生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β-Glu)、PG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在活体条件下,球刺盘孢可在马铃薯茎秆内产生PG、PMG和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且酶活分别于接种后48、72 h和144 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50、77.61 U/mL和0.16 U/mg。分别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果胶诱导后的酶液接种至马铃薯茎秆可引起植物组织浸腐,与球刺盘孢引起的典型症状相似。除此之外,球刺盘孢的4个PGs基因均在其侵染后24 h和48 h显著共上调表达。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在球刺盘孢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刺盘孢 马铃薯 细胞壁降解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多糖单加氧酶在植物病害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进银 张莉 郭秀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1-14,23,共5页
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会分泌细胞壁降解酶来破坏植物细胞壁,以达到成功入侵寄主的目的。研究表明,病原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中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几丁质酶、酯酶均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和病原菌致病的过程,但... 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会分泌细胞壁降解酶来破坏植物细胞壁,以达到成功入侵寄主的目的。研究表明,病原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中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几丁质酶、酯酶均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和病原菌致病的过程,但是对于细胞壁降解酶中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在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较少。根据近年来辅助活性酶类以及属于辅助活性酶类中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辅助活性酶的分布、种类、功能以及裂解多糖单加氧酶植物病害中的作用研究,旨在为辅助活性酶类在植物病害中的功能研究和病害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多糖单加氧酶 细胞壁降解酶 辅助活性酶 真菌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格孢菌侵染采后甜瓜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表达及活性变化分析
9
作者 张郑啸 白羽嘉 +3 位作者 刘阳 唐铭泽 赛比海·伊马木 冯作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1-299,共9页
目的:探讨链格孢菌侵染采后甜瓜果实过程中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揭示链格孢菌的致病机理。方法:以伽师瓜和86-1甜瓜果实为实验材料,损伤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室温(25℃),相对湿度35%~40%贮藏,测定病斑... 目的:探讨链格孢菌侵染采后甜瓜果实过程中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揭示链格孢菌的致病机理。方法:以伽师瓜和86-1甜瓜果实为实验材料,损伤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室温(25℃),相对湿度35%~40%贮藏,测定病斑直径,观察病斑组织显微结构,测定果胶裂解酶(Pectin lyase,PL)、纤维素酶(Cellulase,Cx)、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CB)、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绝对定量方法对AaPL、AaCx、AaPG、AaCB表达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四种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与其对应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相同的侵染天数下,在86-1甜瓜果肉、果皮组织的病斑直径大于伽师瓜;观察病斑组织显微结构,对比两种甜瓜,链格孢菌在86-1甜瓜细胞中繁殖更快,对86-1甜瓜细胞结构的破坏能力更强;比较四种细胞壁降解酶在两种甜瓜上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天数下总体来说在86-1甜瓜接种组中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更高,在伽师瓜接种组中活性、表达量达到峰值的天数更晚。结论:在侵染过程中由于甜瓜自身抗病机制,使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在6~10 d有所波动;链格孢菌在86-1甜瓜中的侵染能力更强,也体现了伽师瓜对链格孢菌侵染的抵抗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甜瓜 细胞壁降解酶 基因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抑制采后龙眼果肉自溶及细胞壁物质降解 被引量:37
10
作者 赵云峰 林河通 +2 位作者 王静 林艺芬 陈艺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8-275,共8页
为了阐明热水处理抑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作用机理,研究热水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和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将"福眼"龙眼果实经50℃热水处理10 min,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贮藏于(1... 为了阐明热水处理抑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作用机理,研究热水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和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将"福眼"龙眼果实经50℃热水处理10 min,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贮藏于(15±1)℃条件下。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经热水处理,相同贮藏条件下的对照果实比,热处理可显著(P<0.05)抑制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指数的上升,降低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的活性,延缓水溶性果胶(water-soluble pectin,WSP)含量的上升和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的下降。因此认为,热处理可通过降低采后龙眼果实果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而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抑制果肉自溶的发生。研究结果为热处理技术在采后龙眼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果实 降解 龙眼 果肉自溶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处理对葡萄柚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邓佳 史正军 +2 位作者 王连春 吴海波 刘惠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0-458,共9页
【目的】研究采前、采后钙处理对葡萄柚果实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可为了解钙与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揭示钙对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为调控葡萄柚果实膳食纤维含量,提高果实质地品质提供理论... 【目的】研究采前、采后钙处理对葡萄柚果实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可为了解钙与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揭示钙对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为调控葡萄柚果实膳食纤维含量,提高果实质地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1年2月至11月在云南省玉溪市葡萄柚果园进行,供试品种为‘里约红’葡萄柚,该品种于2005年嫁接于当地砧木,株行距为3 m×3 m。试验由采前和采后钙处理两部分组成。采前钙处理在幼果初期、幼果末期、膨大初期、膨大末期、转色期,叶面喷施2%Ca Cl2;采后钙处理在果实成熟采后浸于2%Ca Cl2溶液5 min,室温贮藏。之后每15天取样一次,每次取10个果实,测定葡萄柚果肉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结果】随葡萄柚果实后熟软化,紧密结合型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解聚为松散结合型果胶(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型果胶),紧密结合型半纤维素(24%KOH可溶性半纤维素)解聚使其含量下降,而松散结合型半纤维素含量增加(4%KOH可溶性半纤维素)。果实PG、PME、Cx、α-L-Af和β-Gal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均随果实软化呈不同程度增加。PME活性在果实采收后表现出较高含量,而PG活性在果实贮藏前期急剧增加,其酶基因的表达量与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x、α-L-Af和β-Gal活性在贮藏中、后期上升较快,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亦明显增加。钙处理显著地降低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其中采后钙处理对α-L-Af和β-Gal活性和基因表达在贮藏中、后期的调控作用较显著,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外源钙处理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抑制了细胞壁物质的解聚,采后钙处理对细胞壁物质代谢的调控效果优于采前钙处理。外源钙处理抑制了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缓了果胶、半纤维素的解聚,从而达到调控果实膳食纤维含量、维持果实质地品质、延长果实货架期寿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 钙处理 细胞壁物质 细胞降解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及致病作用 被引量:49
12
作者 陈夕军 张红 +2 位作者 徐敬友 童蕴慧 纪兆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G活性较高,而PGTE和PMTE活性很低。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的最佳条件是:在pH5培养液中28℃下静置培养6 d。病菌接种水稻叶鞘后也能显著产生PG、Cx和PMG等胞壁降解酶,并且病斑外侧褪绿部酶活最高,平均为对照(健康部)的3.4倍;其次是褐色部,酶活总量平均为对照的2.9倍;病斑中央枯白部酶活较低,但明显高于对照。这一结果提示,在病菌侵染和扩展过程中胞壁降解酶起重要作用。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Cx)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对水稻叶鞘都具有显著地损伤细胞膜和浸渍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胞壁降解酶 产酶条件 致病作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组分分析、活性测定及其致病作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媚 杨迎青 +2 位作者 郑丽 李明海 周而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0-606,共7页
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对水稻叶片组织的致病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叶片浸解后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 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对水稻叶片组织的致病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叶片浸解后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细胞壁降解酶混合物中至少含有10种不同分子量的组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了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诱导底物,内切-β-1,4-葡聚糖酶(Cx)活性最高,其次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聚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以果胶为诱导底物,PG活性最强,PMG次之。通过比较不同底物对PG、Cx和PMG这三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效果,发现Cx用1.0%CMC的诱导效果最好,PG和PMG用1.0%果胶的诱导效果最好。Cx的最佳反应温度是30℃,PG和PM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Cx和PMG的反应时间定为40min较为合适,PG反应时间定为60min较为合适;当pH值达到5.0时PG酶活性最强,当pH值达到9.0时Cx酶活性最强,pH值为4.0~6.0时,PMG的酶活性达到最强。通过对酶处理后叶片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发现细胞壁降解酶的确对水稻叶片组织造成了损伤,并且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损伤程度也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酶组分分析 酶活性 浸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晓林 牛程旺 +2 位作者 李保华 李桂舫 王彩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通过对酶活性的分析,研究证实苹果树腐烂病菌在活体外和寄主体内均能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 通过对酶活性的分析,研究证实苹果树腐烂病菌在活体外和寄主体内均能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达到酶活性高峰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诱导酶液对苹果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浸解作用,其中木聚糖为碳源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破坏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发现,腐烂病菌在寄主体内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PMG和木聚糖酶在接种后最先被检测到活性显著升高,PMG酶活性于接种后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活性降低,而木聚糖酶和其他3种酶活性则随接种天数的增加活性不断增强;5种细胞壁降解酶中,Cx最大酶活性最低,而木聚糖酶活性最高,是其他酶最大活性的1.74~7.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致病作用 木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氯吡脲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圆圆 罗安伟 +5 位作者 李琳 苏苗 蔺志颖 宋俊奇 白俊青 方沂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73-278,共6页
以‘秦美’猕猴桃果实为试材,于盛花期后28 d分别采用0(对照,清水)、5、10、20 mg/L 4个质量浓度的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溶液进行蘸果处理,蘸果时间3~5 s,研究采前CPPU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期间果... 以‘秦美’猕猴桃果实为试材,于盛花期后28 d分别采用0(对照,清水)、5、10、20 mg/L 4个质量浓度的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溶液进行蘸果处理,蘸果时间3~5 s,研究采前CPPU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加速了果实硬度、原果胶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下降,提高了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细胞壁降解活力。各处理组果实硬度与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和PG、Cx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原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0 mg/L CPPU处理组果实的β-Gal活力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CPPU处理提高了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促进了细胞壁的降解,加速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软化,降低了果实的耐贮藏性。为维持猕猴桃采后果实硬度,延长贮藏期,生产中不宜使用CPPU处理,或使用的质量浓度不宜超过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美’猕猴桃 氯吡脲 果实硬度 细胞壁降解 细胞壁降解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细胞壁代谢对采后冷害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孔祥佳 任思琪 +3 位作者 林河通 李旎 林毅雄 卓司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成熟度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采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美 张宁 +2 位作者 张宏宝 刘听利 张锦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将枸杞果实采后在室温下贮藏10 d,测定分析果实腐烂、细胞壁组分及果胶代谢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2 d,果实开始腐烂,8~10 d腐烂最快。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最后又上升的趋势;离子型果胶含量呈逐渐上升趋... 将枸杞果实采后在室温下贮藏10 d,测定分析果实腐烂、细胞壁组分及果胶代谢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2 d,果实开始腐烂,8~10 d腐烂最快。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最后又上升的趋势;离子型果胶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两者含量与果实腐烂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共价结合的果胶含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最后急剧降低的趋势,与果实腐烂指数呈负相关。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果实腐烂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ME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果实腐烂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G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最后又降低的趋势,与果实腐烂指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采后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纪淑娟 卜凤雅 +2 位作者 周倩 张春蕾 程顺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9-204,共6页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冷藏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的软化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冷藏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的软化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关系密切,其中,ISP含量和PG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Cx和β-Gal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CSP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冷藏期间,随果实硬度的逐渐下降,CSP含量逐渐降低,ISP含量变化幅度小,PG和β-Gal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种酶均在贮藏的后期活性急剧上升;在冷藏的30 d,果实的细胞壁组分和相关酶活性变化较小,果实硬度下降缓慢;与采后自然后熟的果实相比,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常温货架期间Cx活性和β-Gal活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PG活性高峰延晚出现,Cx活性高峰极显著降低,果胶甲酯酶(PE)活性未出现高峰。可见,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一定程度受到抑制,果实状态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冷藏 软化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微波处理对猕猴桃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明霞 韩建群 +3 位作者 王琦 何雨婷 郭艳明 董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8,共7页
采用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皖翠"猕猴桃果实,研究低强度微波处理对果实品质、果肉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5 W/5 min和65 W/3 min低强度微波处理可保持较高... 采用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皖翠"猕猴桃果实,研究低强度微波处理对果实品质、果肉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5 W/5 min和65 W/3 min低强度微波处理可保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延缓可溶性糖、有机酸和VC的降解,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纤维酶和β-半乳糖苷酶酶活性,有利于猕猴桃的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低强度微波 软化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钙处理对梨果实钙的形态和果胶及相关代谢酶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剑锋 程云清 彭抒昂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研究了黄花梨经浸钙处理后,果实钙形态转变及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力的变化,以及果实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浸钙处理的果实总钙含量显著提高,其硬度明显高于对照,且有利于细胞膜透性的保持;梨果实中的NaC... 研究了黄花梨经浸钙处理后,果实钙形态转变及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力的变化,以及果实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浸钙处理的果实总钙含量显著提高,其硬度明显高于对照,且有利于细胞膜透性的保持;梨果实中的NaCl溶性钙最多,其次是水溶性钙,醋酸溶性钙和HCl溶性钙含量较少。在果实贮藏21d时,水溶性钙含量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NaCl溶性钙则有一个下降的过程。浸钙处理后,除醋酸溶性钙外,果实中的水、NaCl和HCl溶性钙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浸钙处理明显抑制了果胶的降解进程与PG的活力,但对PME抑制作用不明显。浸钙处理能提高果实硬度可能与浸钙处理抑制了PG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细胞擘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