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LR精密轨道的天文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明国 刘承志 +3 位作者 范存波 赵罡 李振伟 梁智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全球卫星激光测距服务系统(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标准点资料对Ajisai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残差均方根(RMS)优于3 cm,得到该星的精密轨道.进而对长春站40 cm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获得的Ajisai卫星的天文定位资料进... 利用全球卫星激光测距服务系统(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标准点资料对Ajisai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残差均方根(RMS)优于3 cm,得到该星的精密轨道.进而对长春站40 cm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获得的Ajisai卫星的天文定位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外符合精度约3″左右.单独利用天文定位数据进行轨道改进,内符合精度优于3″.改进轨道的x、y、z坐标3分量在观测数据覆盖范围内的精度在100 m之内.同样地对Jason-1卫星作数据分析,结果和Ajisai卫星精度相当.分析各个弧段的精度变化,发现定标星个数减少,会导致天文定位精度下降.据此提出可以把最少定标星比例作为评定数据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与定轨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钟差预报模型中周期项的选取方法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杰 周渭 +1 位作者 宣宗强 孙海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90,共9页
针对卫星钟差预报(SCB)中周期项选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卫星钟周期波动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正确的周期项选取方法,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的卫星钟差数据,比较分析了二次多项式加周期项模型与... 针对卫星钟差预报(SCB)中周期项选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卫星钟周期波动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正确的周期项选取方法,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的卫星钟差数据,比较分析了二次多项式加周期项模型与传统模型的预报精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周期项对传统模型的改善程度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按照提出方法得到的周期项更符合实际,将其应用于钟差预报时能获得更高的预报精度,大量仿真实验还表明卫星钟周期性波动相对较大时周期项对传统模型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时间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轨道确定的B样条逼近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叶志 黄勇 +2 位作者 胡小工 李培佳 曹建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0-381,共12页
动力学定轨是空间飞行器精密轨道确定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情况下,对飞行器进行精确的力学建模是困难的.基于函数逼近理论,给出了B样条逼近空间飞行器统计意义下的轨道确定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LEO(Low Earth Orbit)、MEO(M... 动力学定轨是空间飞行器精密轨道确定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情况下,对飞行器进行精确的力学建模是困难的.基于函数逼近理论,给出了B样条逼近空间飞行器统计意义下的轨道确定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LEO(Low Earth Orbit)、MEO(Medium Earth Orbit)和HEO(Highly Eccentric Orbit)卫星进行了轨道确定数值试验,计算结果证实方法精度可靠、解算稳定.B样条逼近轨道确定方法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既可以在协议天球坐标系下解算,又可以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下解算.B样条逼近可以直接计算飞行器位置和速度,不需要对动力学状态方程进行积分,也不需要计算状态转移矩阵,使得定轨计算量相对于动力学定轨大幅减少.方法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可以作为工程应用中空间飞行器轨道确定的一个常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发散规律的低轨卫星大气阻力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宏波 赵长印 +1 位作者 柳仲贵 张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60,共14页
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受到大气模型和大气阻力系数精度的制约,给一些高精度的空间和航天任务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沿迹方向误差发散规律的大气阻力系数计算新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低轨卫星轨道预报中沿迹误差发散的分析表达... 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受到大气模型和大气阻力系数精度的制约,给一些高精度的空间和航天任务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沿迹方向误差发散规律的大气阻力系数计算新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低轨卫星轨道预报中沿迹误差发散的分析表达式,定量描述初值误差和模型误差对沿迹误差的综合影响;提出利用定轨段的基本信息,优选预报段所采用的阻力系数,抑制沿迹误差的发散速率,从而降低沿迹方向预报误差的最大值,提高短期预报精度.以400 km附近的GRACE-A卫星的全弧段星载GPS高精度资料为基础,检验了方法的精度和成功率.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轨预报方法,新方法能提高24 h短期预报精度约45%,成功率约71%,总体有效率约86%;方法对低、中、高等3种太阳辐射水平均有效,对于中低等级的地磁扰动也有效,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数值 高层大气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基测角资料进行定轨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务深 甘庆波 +2 位作者 掌静 陆本魁 马静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92,共12页
利用观测得到的测角资料确定目标星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给出了最优化数学模型STSM,其次,利用测角资料进行多项式拟合,给出求解最优化模型STSM所必需的初始值计算方案,再次,对STSM目标函数的性态进行了详... 利用观测得到的测角资料确定目标星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给出了最优化数学模型STSM,其次,利用测角资料进行多项式拟合,给出求解最优化模型STSM所必需的初始值计算方案,再次,对STSM目标函数的性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据此给出了求解该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将上面的方法付诸实施,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精度和稀疏度的限制之下,根据方案使用天基测角数据确定目标星的轨道根数既可行又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长弧段的初轨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陆本魁 马静远 +1 位作者 夏益 张暘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根据单位矢量法测轨原理,在人造卫星初轨计算的单位矢量法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用于长弧段的初轨计算方法.该方法既适用于长弧段,也适用于短弧段;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和任意偏心率、任意轨道倾角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利于提高初轨... 根据单位矢量法测轨原理,在人造卫星初轨计算的单位矢量法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用于长弧段的初轨计算方法.该方法既适用于长弧段,也适用于短弧段;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和任意偏心率、任意轨道倾角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利于提高初轨测定精度;并改善整个计算收敛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与有摄初轨计算的单位矢量法相结合,为单位矢量法从初轨计算推广到轨道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弧段 初轨计算 单位矢量法 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矢量法的数学模型(MMUVM)及其简化形式(PUVM1)的迭代法的收敛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务深 陆本魁 马静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54,共12页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观测资料测定有摄初轨的单位矢量法(PUVM1),已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实际应用.为了对单位矢量法作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首先在考虑测量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单位矢量法所对应的数学模型MMUVM.它本质上就是一个非线性最优化问...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观测资料测定有摄初轨的单位矢量法(PUVM1),已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实际应用.为了对单位矢量法作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首先在考虑测量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单位矢量法所对应的数学模型MMUVM.它本质上就是一个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针对MMUVM,先分别使用多圈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目标函数,再利用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三对角二次插值模型的直接搜索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数值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MMUVM正确合理,所采用的直接搜索方法实用有效.其次,进一步指明了PUVM1和MMUVM之间关系,即:从本质上讲,PUVM1就是MMUVM的一种简化形式.从数学原理上,清楚地解释了利用PUVM1的准法化方程,只能使用单圈短弧段数据进行初始轨道确定,而不能使用长弧段多圈资料进行轨道确定或轨道改进的根本原因.最后,对PUVM1的迭代算法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验证实例,指出了PUVM1的迭代格式是条件收敛的,即: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收敛.这也就意味着:有的时候,尽管准法化方程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此时该迭代法却是发散的,无法迭代求出所要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天体力学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估计在星载GPS运动学定轨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作亚 卢秀山 彭军还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为得到高精度的星载GPS运动学定轨,必须利用观测精度高的相位观测值,但是相位观测值预处理后,仍然存在残余小周跳.在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LS法是最佳参数解算方法,但该方法不能解决资料的系统误差消除问题,LP估计是处理资料残差分布... 为得到高精度的星载GPS运动学定轨,必须利用观测精度高的相位观测值,但是相位观测值预处理后,仍然存在残余小周跳.在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LS法是最佳参数解算方法,但该方法不能解决资料的系统误差消除问题,LP估计是处理资料残差分布含有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LS、LP方法的有效条件和GPS数据预处理的特性,将LP估计方法引入星载GPS运动学定轨数据处理中,以CHAMP卫星资料为例,研究了LP估计在星载GPS运动学定轨中的应用及其精度分析.实践表明:在处理含有残余小周跳的相位观测值时,LP估计比LS更有效,提高了星载GPS运动学定轨精度,但随着残余周跳的进一步修复,LP估计相对于LS估计的优越性越来越弱,在资料完全没有系统误差,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LP估计不能很好地体现其优越性,精度反而低于LS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数据分析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影响的初轨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林 王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在二体问题意义下的短弧定轨,Laplace型方法是最主要最典型的一种初轨计算方法。若测角资料达到10^(-4)-10^(-5)精度(相当于2"-20"之间),那么要使定轨精度达到与其相应的程度,地球非球形引力位中的扁率项摄动应该考虑,在此前... 在二体问题意义下的短弧定轨,Laplace型方法是最主要最典型的一种初轨计算方法。若测角资料达到10^(-4)-10^(-5)精度(相当于2"-20"之间),那么要使定轨精度达到与其相应的程度,地球非球形引力位中的扁率项摄动应该考虑,在此前提下,同样可以采用相应的Laplace型定轨方法。即给出这种严格包含扁率摄动的初轨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具体计算过程以及计算实例。除采用多资料定轨方法外,这种方法也是提高初轨计算精度的一种途径,它同样可用于多资料的情况。这种方法对于大扁率主天体(即中心天体)的卫星定轨将更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扁率摄动 初轨 短弧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站短弧段光学观测的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晓刚 周海银 +1 位作者 王炯琦 娇媛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58,共14页
基于单站短弧段的目标跟踪预报技术是保证高精度光电经纬仪在非常规环境下正常跟踪捕获目标的重要途径.构建了基于非线性滤波器的跟踪预报算法,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为闭环跟踪提供引导数据,同时构建了基于非线性变换的目标预报算法,可以在... 基于单站短弧段的目标跟踪预报技术是保证高精度光电经纬仪在非常规环境下正常跟踪捕获目标的重要途径.构建了基于非线性滤波器的跟踪预报算法,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为闭环跟踪提供引导数据,同时构建了基于非线性变换的目标预报算法,可以在无有效观测数据情况下为经纬仪提供轨迹引导,保证目标不丢失.证明了非线性滤波在单站短弧段跟踪预报算法中比常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更有效.计算表明,本文设计的非线性滤波器可以作为光学跟踪设备的引导算法,引导精度同经纬仪的随机测量精度等量级,在设备系统误差达到50″时,预报60 s的精度可达到20″,仍然满足跟踪设备的视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站的运动对轨道确定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晶 马静远 +1 位作者 陆本魁 茅永兴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介绍了测站移动速度对四元素短弧初轨确定的影响.从测站速度矢量的影响因素着手,简化地对移动站的移动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以单位矢量方法中的3种方法为例,修改了轨道的条件方程,并做了大量的数据验算,最后给出了... 介绍了测站移动速度对四元素短弧初轨确定的影响.从测站速度矢量的影响因素着手,简化地对移动站的移动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以单位矢量方法中的3种方法为例,修改了轨道的条件方程,并做了大量的数据验算,最后给出了两圈外测数据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单圈定轨结果,就此初步分析了移动站的移动速度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及规律.这种在定轨方法中补充考虑移动站的移动速度影响的方法,计算模型简洁,容易理解,便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站 轨道 测站移动速度 定轨结果 测站速度矢量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轨道确定模型误差的深度加权核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晓刚 周海银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7,共13页
卫星动力学模型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动力学模型误差传递到轨道确定算法中构成部分形式未知的模型误差,并且与测量系统自身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耦合在一起形成定轨模型误差,严重影响轨道确定精度.详细推导了存在动力学模型误差的轨道... 卫星动力学模型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动力学模型误差传递到轨道确定算法中构成部分形式未知的模型误差,并且与测量系统自身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耦合在一起形成定轨模型误差,严重影响轨道确定精度.详细推导了存在动力学模型误差的轨道改进方程,对模型中能准确描述的部分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对不能准确描述的误差部分,建立了非参数模型.构建了部分线性轨道改进模型,利用二阶段估计法和核函数估计法对模型误差进行拟合估计,并在轨道改进中予以补偿.根据数据深度理论,建立了非参数模型误差的深度加权核估计方法,提高了模型误差估计的抗差性.最后结合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进行了轨道确定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误差是影响轨道确定精度的重要因素,核函数估计法可以有效估计定轨中的模型误差,窗宽是提高模型估计精度的重要变量,通过深度加权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核函数估计的抗差性,提高轨道确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与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的圆轨道跟踪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祥 吴连大 熊建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5-415,共11页
给出一种空间目标自动跟踪方法:圆轨道跟踪法.该方法在假设目标轨道为圆轨道的前提下计算目标轨道,而后在轨道平面中外推.和位置跟踪法比较表明:该方法不受空间目标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影响,有非常高的跟踪精度.即使采用低帧频CCD(1—2 HZ)... 给出一种空间目标自动跟踪方法:圆轨道跟踪法.该方法在假设目标轨道为圆轨道的前提下计算目标轨道,而后在轨道平面中外推.和位置跟踪法比较表明:该方法不受空间目标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影响,有非常高的跟踪精度.即使采用低帧频CCD(1—2 HZ),使用本方法,也能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跟踪;并能给出目标的多点CCD坐标,实现对空间目标的多点分区采样,提高空间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轨道跟踪法 低帧频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 位置跟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测高仪交叉点数据定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荣之 周凤歧 熊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7-323,共7页
从海洋测高卫星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用测高仪数据进行定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测高仪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及交叉点数据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JASON-1测高数据文件中所涉及的误差修正量和采用的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计算,分... 从海洋测高卫星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用测高仪数据进行定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测高仪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及交叉点数据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JASON-1测高数据文件中所涉及的误差修正量和采用的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计算,分析了单用测高仪数据和交叉点数据进行轨道确定所能达到的精度,为未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 其它诸多方面 天体力学 轨道确定与精度分析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探测器过渡轨道的短弧定轨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林 张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7,共8页
论述的短弧定轨,是指在无先验信息情况下又避开多变元迭代的初轨计算方法,它需要相应的动力学问题有一能反映短弧内达到一定精度的近似分析解.探测器进入月球引力作用范围后接近月球时可以处理成相对月球的受摄二体问题,而在地球附近,... 论述的短弧定轨,是指在无先验信息情况下又避开多变元迭代的初轨计算方法,它需要相应的动力学问题有一能反映短弧内达到一定精度的近似分析解.探测器进入月球引力作用范围后接近月球时可以处理成相对月球的受摄二体问题,而在地球附近,则可处理成相对地球的受摄二体问题,但在整个过渡段的力模型只能处理成一个受摄的限制性三体问题.而限制性三体问题无分析解,即使在月球引力作用范围外,对于大推力脉冲式的过渡方式,相对地球的变化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很大(超过Laplace极限),在考虑月球引力摄动时亦无法构造摄动分析解.就此问题,考虑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只包含J2项)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构造了探测器飞抵月球过渡轨道段的时间幂级数解,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受摄二体问题意义下的初轨计算方法,经数值验证,定轨方法有效,可供地面测控系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探测器 方法 N-体模拟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最小二乘法在初轨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务深 掌静 +1 位作者 马静远 陆本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在分析了UVM2方法条件方程特点的基础上,将总体最小二乘法(TLS)引入轨道计算中,避免了原算法中对活力公式的线性化处理.仿真和实测计算结果表明,将TLS应用于UVM2是有效的.
关键词 天体力学:初轨计算 单位矢量法 总体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稳健最小p范数估计的轨道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晓刚 李强 周海银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98,共14页
当测轨数据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时,传统的最小二乘(LSE)轨道确定方法将不是最优的.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定轨结果,一种可行的策略是采用基于最小p范数(Lp)的轨道确定方法.通过分析Lp估计的相关性质,得出普通Lp估计不具有良好的抗差性的结论.... 当测轨数据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时,传统的最小二乘(LSE)轨道确定方法将不是最优的.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定轨结果,一种可行的策略是采用基于最小p范数(Lp)的轨道确定方法.通过分析Lp估计的相关性质,得出普通Lp估计不具有良好的抗差性的结论.为抑制模型误差和异常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的稳健最小p范数估计方法,并证明了相关性质,得出了其崩溃点可以达到1/2的结论.最后,通过残差分析和矩估计法自适应估计相关参数,使得估计达到最大效率.以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为背景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观测数据存在系统误差或异常值时,或者当目标动力学模型存在误差或者天基观测平台存在系统误差时,即使观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LSE也不是最优的,在这种意义下自适应稳健Lp估计轨道确定方法比传统轨道确定方法更加稳健,定轨精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站非合作目标激光测距资料的定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建南 刘承志 +1 位作者 范存波 孙明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4-482,共9页
精密解算了非合作目标的单站激光测距数据.观测数据少、数据弧段分布不好是对非合作目标进行精密定轨的难点.通过定轨过程中对动力学模型的选择及求解参数的选取,使得轨道计算收敛.解算多组圈数的非合作目标数据,将轨道重叠弧段对比作... 精密解算了非合作目标的单站激光测距数据.观测数据少、数据弧段分布不好是对非合作目标进行精密定轨的难点.通过定轨过程中对动力学模型的选择及求解参数的选取,使得轨道计算收敛.解算多组圈数的非合作目标数据,将轨道重叠弧段对比作为评判定轨精度的指标;从多组圈数中提取出一圈的观测数据,对其余数据进行定轨处理,将定轨后的轨道结果与提取出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在同一时刻的距离偏差,使其作为精密定轨的外符合.结果表明:对非合作目标(4814)进行精密定轨,平均测距残差为1.01 m,在测距方向上,测量数据外符合的平均轨道精度为14.35 m,预报1 d的测距精度为24.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与定轨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长期资料改进双星轨道解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树林 傅燕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早期的地面观测积累了大量关于双星系统的观测资料.相对于近年来的各种观测数据,这些资料兼有精度低的缺陷和时间跨度长的优势.针对同时具有长期资料和依巴谷观测数据的较长周期的双星系统(如依巴谷星表的双星和多星附表中的G型双星系... 早期的地面观测积累了大量关于双星系统的观测资料.相对于近年来的各种观测数据,这些资料兼有精度低的缺陷和时间跨度长的优势.针对同时具有长期资料和依巴谷观测数据的较长周期的双星系统(如依巴谷星表的双星和多星附表中的G型双星系统),提出一种联合拟合方法,即首先通过拟合依巴谷的观测数据IAD寻求目标函数局部极小的轨道解,然后从中选出长期资料的最优解.结合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讨论了适用该方法的双星系统的轨道特征.作为应用实例,研究了文献中存在两种轨道解且仅有7次长期资料可以利用的系统73Leo,通过伴星质量的外符合分析,给出了具有较高可信度的轨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双星 天体力学 轨道计算和定轨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轨卫星激光资料检验地球引力场模型的精度
20
作者 汪宏波 赵长印 +2 位作者 张伟 旃进伟 喻圣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3-473,共11页
地球引力场模型是人造卫星轨道计算中最重要的动力学模型之一.近年来国际上空间重力卫星计划取得了极大成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引力场模型.从近地卫星轨道计算的角度检验了2种传统引力场模型(JGM3,EGM96)和4种新引力场模型(EIGENCHAM... 地球引力场模型是人造卫星轨道计算中最重要的动力学模型之一.近年来国际上空间重力卫星计划取得了极大成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引力场模型.从近地卫星轨道计算的角度检验了2种传统引力场模型(JGM3,EGM96)和4种新引力场模型(EIGENCHAMP05S,GGM03S,GOCE02S,EGM2008)的精度,利用4颗近地卫星的激光测距资料进行精密定轨预报,统计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定轨残差和预报误差.结果表明:(1)4种新引力场模型精度基本在同一水平,对于近地卫星定轨精度普遍优于9 cm,最高达到5cm,相对于JGM3和EGM96模型有明显改善;(2)以JGM3模型为基准,EGM96模型的精度有所提高,2000年以后的4种新模型的精度则普遍提高了12%~47%(定轨)和63%(预报).70阶之前定轨精度随着模型阶次增大而提高,70阶以后定轨精度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对于近地卫星轨道计算而言,70阶的引力场已经能够满足厘米级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方法 数值 引力 轨道计算和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