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形重建的开缝小腔体电磁脉冲屏蔽效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小锋 陈翔 张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9-1663,共5页
随着高功率电磁脉冲源的大量应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防护成为电磁兼容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评估屏蔽体的电磁脉冲屏蔽效能,在分析波形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缝腔体屏蔽效能的最小相位法传递函数重构及波形恢复流程图,通过仿真计... 随着高功率电磁脉冲源的大量应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防护成为电磁兼容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评估屏蔽体的电磁脉冲屏蔽效能,在分析波形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缝腔体屏蔽效能的最小相位法传递函数重构及波形恢复流程图,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获得小腔体的频域屏蔽效能及其传递函数,对腔体内的方波电磁脉冲进行重建,分析了开缝小腔体对方波电磁脉冲的屏蔽效果。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最小相位法的波形重建方法能够计算出电磁脉冲透过孔缝后的时域波形,计算得到的2种开缝屏蔽体的峰值屏蔽效能与屏蔽效能频域实测谱的低频屏蔽效能一致;利用该方法还能进行任意波形脉冲激励下的屏蔽体屏蔽效能计算,具有计算简单、预测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时域屏蔽效能 波形重建 最小相位系统 时域电磁仿真 开缝小腔体屏蔽效能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矩形腔屏蔽效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东 陈少昌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96,共4页
提高武器系统和设备对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意义重大,而屏蔽技术则是防护电磁干扰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屏蔽原理,建立了双层和带有分仓的孔缝矩形屏蔽腔的物理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了其屏蔽效能和腔体的谐振频率。结果表明:与单层屏... 提高武器系统和设备对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意义重大,而屏蔽技术则是防护电磁干扰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屏蔽原理,建立了双层和带有分仓的孔缝矩形屏蔽腔的物理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了其屏蔽效能和腔体的谐振频率。结果表明:与单层屏蔽腔相比,双层屏蔽腔有着更高的屏蔽效能;分仓可以提高其内部空间的屏蔽效能。这对屏蔽体的设计和提高设备对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双层屏蔽腔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箱体法材料电磁脉冲场屏蔽效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丽思 周星 潘晓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准确评价屏蔽材料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的屏蔽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屏蔽暗箱窗口法的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时域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带有测试窗口的屏蔽箱体置于GTEM室内,被测屏蔽材料安装在屏蔽箱的测试窗口上,利用置于腔体中心的单极子... 为准确评价屏蔽材料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中的屏蔽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屏蔽暗箱窗口法的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时域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带有测试窗口的屏蔽箱体置于GTEM室内,被测屏蔽材料安装在屏蔽箱的测试窗口上,利用置于腔体中心的单极子天线测量耦合进腔体的电磁脉冲电压波形,对测得的时域电压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了被测材料频域屏蔽效能曲线。与频域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可以有效减小局部增强效应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能够可靠评价强电磁脉冲作用下材料的屏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屏蔽效能 屏蔽腔体 窗口法 时域测试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腔内多导体传输线的瞬态电磁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春荣 王新政 韩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87,共4页
为提高系统抗强电磁脉冲毁伤能力,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和通用电路仿真器(SPICE)相结合的协同仿真方法,以圆柱腔内由单导线、双绞线、普通双线和同轴线组成的线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导线类型、导... 为提高系统抗强电磁脉冲毁伤能力,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和通用电路仿真器(SPICE)相结合的协同仿真方法,以圆柱腔内由单导线、双绞线、普通双线和同轴线组成的线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导线类型、导线间距、捆扎和RC滤波电路对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系数受腔体和传输线的双重影响,同轴线耦合系数较其他两类线缆降低约40 dB;线间相互屏蔽是捆扎降低耦合系数的主要原因;随着导线间距增大,耦合系数幅值增大;RC滤波电路是降低电磁耦合的有效手段。所得结论对电子系统进行抗电磁脉冲加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圆柱腔 多导体传输线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FDTD方法结合加窗技术分析屏蔽效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伟 张玉 +1 位作者 刘越东 梁昌洪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68-2170,2176,共4页
强电磁脉冲透过孔缝耦合到金属屏蔽腔体内部,会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采用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加窗技术研究含孔缝金属腔体的屏蔽效能。并行方法能明显缩短相同时间步下腔体内采样电场收敛所需的仿真时间,结合加窗技术... 强电磁脉冲透过孔缝耦合到金属屏蔽腔体内部,会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采用三维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加窗技术研究含孔缝金属腔体的屏蔽效能。并行方法能明显缩短相同时间步下腔体内采样电场收敛所需的仿真时间,结合加窗技术对时域电场数据进行截断,能够减少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所需的时间步,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有助于快速高效地分析复杂系统中的电磁屏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 加窗技术 含孔缝金属腔体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内置矩形腔屏蔽效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荣 王新政 冯延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为提高导弹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采用有限积分法对弹体内置矩形腔体的屏蔽效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双层嵌套腔体屏蔽效能与单层腔体屏蔽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末制导雷达天线转动对壳体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嵌套在L频段可... 为提高导弹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采用有限积分法对弹体内置矩形腔体的屏蔽效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双层嵌套腔体屏蔽效能与单层腔体屏蔽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末制导雷达天线转动对壳体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嵌套在L频段可提高屏蔽效能30 dB左右,但在S频段嵌套腔体与内层腔体的屏蔽效能相当;当外层腔体与内层腔体上孔缝共振频率相近时,嵌套腔体屏蔽效能会急剧恶化;天线转动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与入射波频段相关。该研究对提高导弹电磁防护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系统 电磁脉冲防护 弹体 嵌套腔体 电磁耦合 有限积分法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端口波混沌腔体短迹线随机耦合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福林 韩继红 张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919,共8页
经典随机耦合模型在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效应进行预测时,边界条件设置在无穷远处,存在短迹线效应问题.采用设置辐射阻抗短迹线调制系数的方法,建立了二端口波混沌腔体短迹线随机耦合模型(Short-Orbit Random Coupling Model,SORCM),统... 经典随机耦合模型在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效应进行预测时,边界条件设置在无穷远处,存在短迹线效应问题.采用设置辐射阻抗短迹线调制系数的方法,建立了二端口波混沌腔体短迹线随机耦合模型(Short-Orbit Random Coupling Model,SORCM),统计分析了目标点处感应电压的均方根误差随短迹线最大长度的变化关系.在不同的频段范围内,将SORCM计算结果的统计特性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经典随机耦合模型相比,SORCM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结果,可用于复杂电子设备电磁脉冲效应的预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混沌腔体 电磁脉冲效应 SORCM 辐射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缝对金属腔体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美玲 蔡金良 +2 位作者 易早 秦风 邝向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4,共10页
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等强电磁脉冲易造成电子设备功能失效甚至损毁,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用金属腔体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是常用的强电磁脉冲抑制手段。基于电磁仿真计算,对含矩形孔缝金属腔体的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 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等强电磁脉冲易造成电子设备功能失效甚至损毁,在实际工程实施中用金属腔体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是常用的强电磁脉冲抑制手段。基于电磁仿真计算,对含矩形孔缝金属腔体的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孔缝宽长比、腔体尺寸等因素对多种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宽带高功率微波、窄带高功率微波)作用下腔体内耦合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强电磁脉冲与含孔缝金属腔体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强电磁脉冲耦合信号差异明显,金属腔体对强电磁脉冲的响应是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与强电磁脉冲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腔体谐振模式、孔缝谐振频率在强电磁脉冲的带内时,腔体内部的耦合场会出现增强效应;特别地,腔体与孔缝间的相互作用还可造成腔体与缝隙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因此,在为电子设备设计金属屏蔽外壳时,应基于不同强电磁脉冲的频带范围,对腔体与孔缝的尺寸进行综合设计,抑制腔体、孔缝谐振及谐振频率偏移,提升其强电磁脉冲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腔体 强电磁脉冲 屏蔽效能 电磁耦合 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体复杂系统电磁脉冲耦合统计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璐瑶 马弘舸 闫二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44,共5页
以双腔体级联系统为实验对象,测量了系统的输出端感应电压,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随机拓扑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验证了随机拓扑模型的适用性;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脉冲参数及不同拓扑结构条件下多混沌腔体复杂... 以双腔体级联系统为实验对象,测量了系统的输出端感应电压,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随机拓扑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验证了随机拓扑模型的适用性;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脉冲参数及不同拓扑结构条件下多混沌腔体复杂系统的电磁耦合统计特性。研究表明,脉冲宽度和脉冲个数与概率峰值处的感应电压均存在一定的谐振特性,且脉冲频率越低,脉冲的耦合效率越高,采用串型的拓扑结构更加有利于系统的防护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拓扑模型 电磁脉冲 复杂系统 电磁耦合 统计特性 混沌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脉冲辐照下有孔矩形腔体电磁屏蔽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利 官伯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应用混合FDTD方法研究雷电脉冲照射下有孔矩形腔体的屏蔽机理,精确预测腔体的屏蔽效能,对高性能屏蔽腔体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雷电脉冲参数、腔体表面开有不同孔阵、不同腔体尺寸以及不同入射脉冲极化角的金属腔体的屏蔽效... 应用混合FDTD方法研究雷电脉冲照射下有孔矩形腔体的屏蔽机理,精确预测腔体的屏蔽效能,对高性能屏蔽腔体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雷电脉冲参数、腔体表面开有不同孔阵、不同腔体尺寸以及不同入射脉冲极化角的金属腔体的屏蔽效能,说明金属腔体在用作电磁防护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电磁脉冲 金属腔体 屏蔽效能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腔体内电磁脉冲模拟的三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雪松 李光荣 +2 位作者 赵振国 燕朝叙 张玲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2,共6页
X射线辐照飞行器等腔体在其内部产生的腔体内电磁脉冲,会干扰其内部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飞行器的运行和生存。介绍一种三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方法,用于模拟X射线辐照腔体在其内部产生的瞬态电磁脉冲响应。在这一数值方法中,时域有... X射线辐照飞行器等腔体在其内部产生的腔体内电磁脉冲,会干扰其内部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飞行器的运行和生存。介绍一种三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方法,用于模拟X射线辐照腔体在其内部产生的瞬态电磁脉冲响应。在这一数值方法中,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Particle-in-Cell方法用来求解瞬态电磁场的产生和带电粒子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有效电流分配方法用来计算瞬态电磁场产生的源项。该方法基于JASMIN并行框架实现,可模拟含数亿网格和数亿粒子的三维腔体结构的内电磁脉冲响应,且具备大规模并行的优势。用这一方法来模拟圆柱腔体在X射线辐照下的腔体内电磁脉冲响应,其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电磁脉冲 腔体内电磁脉冲 三维并行全电磁粒子方法 Particle-in-Cel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功率装置的圆柱腔体系统电磁脉冲研究
12
作者 陈竞晖 曾超 +1 位作者 王昆仑 周开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7-2273,共7页
通过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脉冲功率装置上开展圆柱腔体X射线辐照实验,研究了腔体系统电磁脉冲(腔体SGEMP)效应。应用一种网拍天线进行了圆柱腔体中电场的测量。此外,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和粒子模拟(PIC)的数值方法,... 通过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脉冲功率装置上开展圆柱腔体X射线辐照实验,研究了腔体系统电磁脉冲(腔体SGEMP)效应。应用一种网拍天线进行了圆柱腔体中电场的测量。此外,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和粒子模拟(PIC)的数值方法,进行了腔体内电磁场的计算。研究发现,腔体内的气体会显著降低电场强度,而电场强度也会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体系统电磁脉冲 脉冲功率装置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