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vity 3D modeling and correlative techniques based on cavity monitoring 被引量:25
1
作者 罗周全 刘晓明 +2 位作者 张保 鹿浩 李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639-644,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method for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and Tongkeng Mine in China,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cavity monitoring system(CMS) and mining software Surpac, the 3D cavity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exactly...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method for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and Tongkeng Mine in China,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cavity monitoring system(CMS) and mining software Surpac, the 3D cavity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exactly. A series of correlative techniques for calculating stope over-excavation and under-excavation, stope dilution and ore loss rates, and the blasting design of the pillar with complicated irregular boundaries were developed. These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in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and Tongkeng Mine successfully. Using these techniques, the dilution rates of stopes 52-2^#, 52-6^#, 52-8^#and 52-10^# of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are calculated to be 2.12%, 8.46%, 12-67% and 10.68%, respectively, and the ore loss rates of stopes 52-6^# and 5-8^# are 4.41% and 3.70%, severally.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ccomplished by the technique for a pillar of Tongkeng Mine with irregular boundary, the volume, total length of boreholes and the dynamite quantity of the pillar are computed to be 1.2 ×10^4 m^3, 2.98 km and 10.97 t, corresponding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3D modeling cavity monitoring system STOPE DILUTION loss rate pillar bl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空区探测的环境影响及误差分析与纠正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2 位作者 张保 李畅 鹿浩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阐明了采空区CMS精密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探测数据构建采空区三维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井下环境温度、湿度、目标反射率及探测位置等对CMS探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CMS扫描头水平调零后倾角存在的误差,利用多项式拟合... 阐明了采空区CMS精密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探测数据构建采空区三维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井下环境温度、湿度、目标反射率及探测位置等对CMS探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CMS扫描头水平调零后倾角存在的误差,利用多项式拟合法求得扫描头调整参数与支撑杆倾角及旋转角之间关系,并结合支撑杆上测点位置,提出了精确计算扫描头实际倾角的方法;对于CMS探测模型可能出现的点自相交等问题,提出了修正的方法。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矿山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 空区激光探测系统 SURPAC 误差分析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S的采场回采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占升 张建华 安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2,共4页
针对传统采场回采质量评价中相关数据难于获取,回采质量指标只能靠经验来推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MS的采场回采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CMS三维激光探测系统准确获取采场回采过程中的三维空间数据,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应用geomagi... 针对传统采场回采质量评价中相关数据难于获取,回采质量指标只能靠经验来推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MS的采场回采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CMS三维激光探测系统准确获取采场回采过程中的三维空间数据,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应用geomagic软件构建采场回采过程中的3D数据库,并通过引入矿体采空区复合三维模型,精确地得到了采场的超、欠挖量,进而获得采场回采过程中的贫化和损失等参数。将该方法应用到金厂沟梁金矿7181采场,得到其爆破后采场矿石的损失率为22.5%,贫化率为7.11%,为该采场的爆破参数优化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三维激光探测系统 (cms) 回采质量 三维建模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腔井两相介质界面光纤监测算法
4
作者 张昊 郑恭明 邹先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02-4108,共7页
盐穴造腔时调控腔体形态的关键因素是控制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深浅,而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准确监测又是其控制的前提条件。当前的两相介质界面监测技术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造腔井内两相介质监测的专用算法。利... 盐穴造腔时调控腔体形态的关键因素是控制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深浅,而阻溶剂与卤水界面的准确监测又是其控制的前提条件。当前的两相介质界面监测技术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针对造腔井内两相介质监测的专用算法。利用分布式光纤采集腔内垂直方向的温度数据,并对原始温度曲线分别进行局部加权回归分析和卡尔曼滤波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的曲线进行差分运算,识别出温差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初步确定两相介质的界面位置。然后,对初步定位区域内的温度曲线进行卷积平滑滤波处理,计算卷积平滑滤波曲线的加权变化率,找到温度变化率的最值点,最终确定两相介质交界面的具体位置。该算法通过实际工况下造腔两相介质界面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取的测量数据与中子测井法所得结果相比,其误差控制在了0.3 m的范围内。本文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纤监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溶腔造库 数据滤波 介质界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bry-Perot标准具的高精度波长实时监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林雨晴 夏滑 +4 位作者 张志荣 孙鹏帅 吴边 李哲 蔡永军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在采用腔衰荡、腔增强等高精度激光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气体测量时,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准确测定激光器波长对高灵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腔衰荡吸收光谱中常采用的分布式反馈(DFB... 在采用腔衰荡、腔增强等高精度激光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气体测量时,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准确测定激光器波长对高灵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腔衰荡吸收光谱中常采用的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为例,搭建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标准具的波长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F-P标准具产生干涉事件,调节激光器驱动电流进行波长扫描,同时启用参考波长计,得到波长和干涉光强的函数关系,在后续测量中通过此函数关系反演波长信息。实验中采用中心波长为1653 nm的DFB激光器,F-P系统对其实现了1653.66160 nm至1653.77718 nm波段内的波长测量。对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参考波长计的读数进行线性拟合,二者拟合度为0.9999,证明F-P波长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为进一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在激光器中心波长处进行了10 min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系统精度为±9.12×10^(-5)nm。本工作的开展对后续采用腔衰荡吸收光谱技术实现高精度大气背景及同位素气体测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吸收光谱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波长监测 干涉光强 腔衰荡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CM模型在双曲混凝土拱坝变形监控指标拟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云龙 王文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6,共4页
针对大坝观测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投影寻踪法(PPA)及云模型(CM)理论,提出了基于PPA-CM模型的大坝变形监控指标拟定方法。模型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大坝各变形测点权重,运用信息熵理论构建多测点变形熵,基于云模型理论计算多测... 针对大坝观测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投影寻踪法(PPA)及云模型(CM)理论,提出了基于PPA-CM模型的大坝变形监控指标拟定方法。模型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大坝各变形测点权重,运用信息熵理论构建多测点变形熵,基于云模型理论计算多测点变形熵的数字特征值,并依据云模型的3En规则,拟定了大坝变形测点的监控指标。结合实例,通过与小概率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法 云模型 PPA-cm模型 大坝变形 监控指标拟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CM-LOF的尾矿坝位移监测数据离群值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易思成 康喜明 +1 位作者 吴浩 胡少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8-215,共8页
为解决孤立森林(IF)算法在离群值识别过程中对于边界位置数据处理结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监测数据中异常值的检出率,在使用IF算法进行离群值初步识别的基础上,将IF量化计算后的异常得分引作变量,导入云模型(CM)逆向云发生器,... 为解决孤立森林(IF)算法在离群值识别过程中对于边界位置数据处理结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监测数据中异常值的检出率,在使用IF算法进行离群值初步识别的基础上,将IF量化计算后的异常得分引作变量,导入云模型(CM)逆向云发生器,根据逆向云变换所得的云数字特征值实现边界数据定位,进一步引入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对所定位的边界数据进行二次精确诊断,以某尾矿坝地表位移监测数据为例进行了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监测数据中真实异常值和边界部分随机误差,IF模型检出率为16.5%和22.2%,而IF-CM-LOF模型的检出率分别达到90%和61.1%,离群值诊断性能明显优于IF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离群值 监测数据 检出率 IF-cm-L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辨识的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运行状态监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结 陈换过 +1 位作者 肖志奇 解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状态监测系统误报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况辨识的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IC)选取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特征参数,运用k-均值聚类算... 针对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状态监测系统误报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况辨识的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IC)选取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特征参数,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主传动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划分,解决机组运行状态复杂多变导致运行工况不清的问题;接着提取状态监测系统(CMS)特征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CMS特征参量相对权重,提出主传动系统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与量化算法;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KDE)方法确定阈值,根据阈值与运行状态指标的关系实现主传动系统异常监测。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风场,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监测结果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状态监测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状态监测系统 工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采样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电容和等效串联电阻监测方法
9
作者 刘俊杰 祝令瑜 +3 位作者 孙启明 汲胜昌 张建军 王剑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38-5345,共8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电容器是MMC中子模块(sub-module,SM)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元件,承担直流支撑与储能工作。为保证MMC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必要对子模块电容器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电容器是MMC中子模块(sub-module,SM)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元件,承担直流支撑与储能工作。为保证MMC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必要对子模块电容器状态监测方法展开研究。基于MMC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在工频周期内对子模块电压进行多相位点采样,并结合系统控制侧开关信号、调制比与交流侧电流电压幅值、相位等信息构建电压电流状态方程,以求解电容值与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值等状态特征参量的子模块电容器状态监测方法。随后搭建单相七电平MMC系统仿真平台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子模块电容器C值监测误差绝对值小于0.03%,ESR值监测误差绝对值小于0.5%。实验结果表明C值监测误差绝对值小于1.5%,ESR值监测误差小于10%,满足子模块电容器状态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 电容 等效串联电阻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的舱室噪声监测点优化布置
10
作者 郭强 时胜国 何辉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8-1496,共9页
针对舱室噪声在线监测及声场预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的舱室内部声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根据研究频段范围确定所需声腔模态阶数,计算全部备选监测点位置处各阶声腔模态的声场分布,采用模态置信矩阵作为目标函数,... 针对舱室噪声在线监测及声场预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的舱室内部声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根据研究频段范围确定所需声腔模态阶数,计算全部备选监测点位置处各阶声腔模态的声场分布,采用模态置信矩阵作为目标函数,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对监测点位置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布置方案。从声腔模态采样的正交性及内外声场响应的角度与其他测点布置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表明:本文方法优化得到的测点布置方案采集声腔模态信息更全面,可有效提升舱室内声场的重建精度和基于舱室内声场监测的水下辐射噪声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点优化布置 舱室噪声在线监测 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 声腔模态 模态置信矩阵 水下辐射噪声预报 声场预报 声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的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2 位作者 杨承祥 张保 鹿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21-526,共6页
准确掌握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空间位置是进行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的关键。介绍了空区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avity monitoring system,CMS)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探测方法。结合冬瓜山铜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在采用CMS准确探测采空区的基础... 准确掌握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空间位置是进行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的关键。介绍了空区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avity monitoring system,CMS)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探测方法。结合冬瓜山铜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在采用CMS准确探测采空区的基础上,应用Surpac建立采空区三维模型和矿区地学三维模型,提出采用数据转换的耦合模式将Surpac与Phase2耦合构建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CMS,Surpac和Phase2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为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数字模拟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 建模 cms SURPAC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上覆构筑物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智恒 王李管 +2 位作者 贾明涛 彭南良 蒋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在最大限度科学回收地下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地表构筑物安全,以国内某大型矿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空区监测系统(CMS)结合DIMINE/FLAC3D建模技术,构建露天转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影响分析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为在最大限度科学回收地下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地表构筑物安全,以国内某大型矿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空区监测系统(CMS)结合DIMINE/FLAC3D建模技术,构建露天转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影响分析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露天转地下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构筑物水平位移、倾斜、曲率、沉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获得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结果,与矿山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该矿山开采1 650 m阶段后监测点最大倾斜指标为9 mm/m,接近允许值上限,因此,其最大合理开采深度为1 650 m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露天转地下开采 地表变形 三下开采 空区探测系统(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区实测的隐患资源回收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晓明 张伟 +3 位作者 刘为洲 罗周全 孙利娟 代碧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91,共4页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形成的大量采空区不仅危及矿山的安全,而且对资源的充分回收造成严重的困难。因此,以先进的空区探测系统为手段,开展以空区精密探测为基础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前沿研究课...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形成的大量采空区不仅危及矿山的安全,而且对资源的充分回收造成严重的困难。因此,以先进的空区探测系统为手段,开展以空区精密探测为基础的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前沿研究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地质建模等方法,以空区激光探测系统、矿业软件Surpac为主要工具,针对铜坑矿隐患资源回收具体工程实际,开展基于空区实测的复杂边界矿柱回采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准确的矿柱三维模型及爆破设计参数,为有效回收隐患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 空区 隐患资源 空区精密探测系统 爆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区激光探测系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2 位作者 孙利娟 张保 李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阐明了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井下环境温度、湿度、目标反射率及探测位置等环境因素对CMS探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紧密结合国内各矿山的自身特点,阐述了目前CMS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空区... 阐明了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井下环境温度、湿度、目标反射率及探测位置等环境因素对CMS探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紧密结合国内各矿山的自身特点,阐述了目前CMS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空区信息动态监测、露天塌陷坑探测、采场边界对比分析、顶板安全管理、采场回采贫化损失精确测定、复杂边界矿柱回采爆破设计及实测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等主要方面对CMS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MS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矿山空区动态监测及安全预警等相关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三维建模 空区激光探测系统 采场贫化损失率 矿柱爆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采场三维探测及回采指标可视化计算 被引量:15
15
作者 罗周全 刘晓明 +3 位作者 张木毅 姚曙 曹胜祥 罗泽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32-1736,共5页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大规模采场回采指标难以准确获取的现状,综合运用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和大型矿床三维软件Surpac等数字化工具,结合凡口铅锌矿N3-4采场实际,研究一种新颖的大规模采场回采指标可视化计算方法。采用CMS探测三维采场空区...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大规模采场回采指标难以准确获取的现状,综合运用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和大型矿床三维软件Surpac等数字化工具,结合凡口铅锌矿N3-4采场实际,研究一种新颖的大规模采场回采指标可视化计算方法。采用CMS探测三维采场空区,以空区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Surpac构建采空区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取采场空区的三维形态和实际边界;运用采场设计资料,建立采场回采设计模型及矿岩边界模型,通过模型间的布尔运算,计算出采场存留矿量、回采总体积、采下废石量、采下充填体量、采下纯矿石量、回采总量及回采贫化率等,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大规模采场回采指标的可视化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获得的采场回采指标可靠,可用于矿山实际生产管理和回采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模型 回采指标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宋卫东 付建新 +1 位作者 杜建华 张朝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1-3787,共7页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在此基础上,应用3Dmine建立了采空区群的三维空间模型,经过进一步处理实现了与FLAC3D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群区域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对群区域内的群效应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群区域地表位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表最大位移面积和采空区水平面积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群效应使应力和位移较单个采空区时都有了较大增加,且增加幅度并不是单纯的叠加,这种效应加剧了采空区的危险等级,将CMS、3Dmine和FLAC3D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采空区群得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建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腔衰荡光谱方法探测痕量一氧化碳气体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兵 周泽义 +2 位作者 康鹏 刘安雯 胡水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974,共4页
基于通讯波段的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搭建了一套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衰荡光腔由一对反射率高于99.997%的高反镜组成,衰荡腔长约为130cm,空腔衰荡时间约为150μs。当光谱平均次数达到1 000次时,光谱仪灵敏度(最小可探测吸收系... 基于通讯波段的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搭建了一套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衰荡光腔由一对反射率高于99.997%的高反镜组成,衰荡腔长约为130cm,空腔衰荡时间约为150μs。当光谱平均次数达到1 000次时,光谱仪灵敏度(最小可探测吸收系数)达到5×10-12 cm-1。利用热隔绝的方式稳定衰荡腔长,并使用衰荡光腔自身作为光学标准具,来标定光谱的频率:利用反馈式光谱扫描程序步进改变激光器频率,使之与衰荡腔的纵模频率逐一匹配,从而实现所测得光谱的自动标定。通过测量一氧化碳分子在1.565μm附近的吸收光谱,测定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将光谱测量结果和标准样品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进行对比,对装置的定量精度进行了检验,表明其对一氧化碳的探测极限达4ppbv。利用该装置对实际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光谱 DFB半导体激光器 一氧化碳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采场大规模垮塌三维探测及可视化计算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2 位作者 孟稳权 张保 王国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3,共6页
运用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和大型矿床三维软件Surpac等数字化工具,结合冬瓜山铜矿深井采场垮塌区实际,研究一种新颖的大规模采场垮塌区综合信息可视化计算方法。采用CMS对采场垮塌区进行三维探测,获取垮塌区相关信息,并以垮塌区实测数... 运用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和大型矿床三维软件Surpac等数字化工具,结合冬瓜山铜矿深井采场垮塌区实际,研究一种新颖的大规模采场垮塌区综合信息可视化计算方法。采用CMS对采场垮塌区进行三维探测,获取垮塌区相关信息,并以垮塌区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Surpac构建起垮塌区三维可视化模型,准确获取采场垮塌区三维形态和实际边界;运用采场设计资料建立采场底部结构、回采设计单元及矿堆三维模型,通过模型间的布尔运算,准确计算垮塌区体积、顶板暴露面积及存留矿量等综合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大规模采场垮塌区综合信息的可视化计算;计算获得的采场垮塌区信息可靠,为矿山准确掌握垮塌区现状,制定治理及回收垮塌区周围矿体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空区探测系统 垮塌区 三维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隐患空区动力失稳过程仿真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徐纪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93-3799,共7页
在对华锡集团铜坑矿隐患空区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隐患空区三维信息获取方法准确获取空区的位置形态、体积、顶板面积及边界等信息。结合92号矿体周边采场分布特点,选取205-2,203-2,201-2和202-2这4条勘探线上的隐患空区为研究对象,在... 在对华锡集团铜坑矿隐患空区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隐患空区三维信息获取方法准确获取空区的位置形态、体积、顶板面积及边界等信息。结合92号矿体周边采场分布特点,选取205-2,203-2,201-2和202-2这4条勘探线上的隐患空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空间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分别结合国际矿业软件Surpac与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软件构建这4条勘探线上隐患空区数值计算模型,综合考虑矿区初始应力场和空区周边爆破动力扰动作用的影响,运用RFPA开展隐患空区动力失稳过程模拟仿真,模拟空区从形成到动力扰动作用下破坏过程的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动力扰动使空区应力集中加强,并加速空区裂纹扩展,尤其对间柱产生强烈冲击,致使裂纹贯通,矿柱破坏;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大范围隐患空区灾害预测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患空区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信息获取 动力失稳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对绝对辐射计锥腔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方伟 王玉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5-780,共6页
为了研究紫外辐照对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绝对辐射计锥腔吸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测量实验。用相当于太阳紫外辐照总量的汞灯照射绝对辐射计的锥腔,定期用可同时测量镜、漫反射率的全半球反射比吸收率测量装置测量其吸收率,监测... 为了研究紫外辐照对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绝对辐射计锥腔吸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测量实验。用相当于太阳紫外辐照总量的汞灯照射绝对辐射计的锥腔,定期用可同时测量镜、漫反射率的全半球反射比吸收率测量装置测量其吸收率,监测其随时间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监测仪在风云三号卫星上例行工作一年接收的紫外辐射量,使其吸收率下降0.002%,最大下降0.003%,该结果同国外星上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本实验反映出紫外辐照对绝对辐射计锥腔的吸收率是有影响的,可为将来的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优化、实验、测量和校正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监测仪 绝对辐射计 锥腔 紫外辐照 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