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快速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姜艳彬 王海 +4 位作者 李颖 侯东军 杨红菊 金秀娥 于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研究,其可以快速的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成分,避免了常规检测中大量阴性样品造成的巨大工作量,并首次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出定量计算公式,且灵敏度比常规的PC... 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研究,其可以快速的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成分,避免了常规检测中大量阴性样品造成的巨大工作量,并首次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出定量计算公式,且灵敏度比常规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源成分 饲料 荧光定量PCR 快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犏牛及黄牛肉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雅萍 丁凤焕 +2 位作者 徐惊涛 童子保 罗晓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随机选取青海省果洛州同一放牧群体的1.5岁牦牛(♂)和犏牛(♂)各3头,与青海省湟中县1.5岁的3头黄牛(♂)做比较研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 随机选取青海省果洛州同一放牧群体的1.5岁牦牛(♂)和犏牛(♂)各3头,与青海省湟中县1.5岁的3头黄牛(♂)做比较研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牦牛、犏牛和黄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犏牛肉中含量最高,明显高于牦牛和黄牛肉(P<0.05)。②牦牛肉肌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三种牛肉中肌苷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犏牛与黄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黄牛 脂肪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嘉兴掼牛”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小烽 陈为玮 《体育科技》 2012年第4期32-35,43,共5页
"嘉兴掼牛"是浙江嘉兴回民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表演极具观赏性和惊险性,被誉为"中国式斗牛"。2010年5月,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人才、经费、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嘉兴掼牛"运动的发展受到... "嘉兴掼牛"是浙江嘉兴回民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表演极具观赏性和惊险性,被誉为"中国式斗牛"。2010年5月,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人才、经费、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嘉兴掼牛"运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充分发掘"嘉兴掼牛"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体育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好掼牛这一非物质文化形态,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进行、增强人民体质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嘉兴掼牛"传承与发展的思路,进而为"嘉兴掼牛"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掼牛 传承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茅台酒糟生物料对杂交牛屠宰性能及肌肉脂质代谢组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玉能 吴兴凤 +2 位作者 胡荣彬 王春梅 徐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68,共7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茅台湿酒糟生物料对杂交牛屠宰性能、肌内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肌内脂质代谢组学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健康杂交牛(贵州关岭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S0C)、试验1组(S1C)、试验2组(S2C)按牛... 为研究不同比例茅台湿酒糟生物料对杂交牛屠宰性能、肌内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肌内脂质代谢组学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健康杂交牛(贵州关岭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S0C)、试验1组(S1C)、试验2组(S2C)按牛体重分别饲喂添加酒糟生物料0、1.6%、3.2%的日粮。经过60 d试验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肉中脂肪和蛋白含量,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Q-Exactive Plus质谱仪进行脂质代谢组学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2C组杂交牛的背部肌肉厚显著提高50.6%(P <0.05),但对其他屠宰指标无显著影响。(2)添加酒糟生物料可提高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 0.05)。(3)从脂质亚类水平来看,与对照组相比,S1C组和S2C组脂质代谢组物中的脂肪酸(FA)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2.4%和16.7%(P <0.05);S2C组的鞘磷脂(SM)显著提高32.1%(P <0.05)而二糖脑苷脂(CerG2)含量显著降低50.8%(P <0.05);与S1C组相比,S2C组的FA和CerG2含量显著降低36.0%和53.8%(P <0.05)。从脂质分子水平来看,筛选确定了40种差异脂质分子,包括6种酰基肉碱(AcCa)、6种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6种磷脂酰乙醇胺(PE)、5种磷脂酰胆碱(PC)、5种磷脂酰丝氨酸(PS)等;其中,S1C组的优势脂质分子是LPC,S2C组的是AcCa。综上所述,饲喂茅台酒糟生物料可通过提高杂交牛的背部肌肉厚度,且通过改善肌内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脂肪中各种脂质代谢分子表达量,使肉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台酒糟生物料 屠宰性能 肌内脂肪 脂质代谢组学 杂交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胜 王建华 +5 位作者 高巨星 马国际 李会玲 陈莉 李宏 杨汉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实时PCR对陕西省7个地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原料)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调查。结果表明,235家反刍动物养殖场(户)合格率为98.72%,53家饲料生产企业合格率为96.22%,40家饲料经营企业合格率为100%;合... 实时PCR对陕西省7个地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原料)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调查。结果表明,235家反刍动物养殖场(户)合格率为98.72%,53家饲料生产企业合格率为96.22%,40家饲料经营企业合格率为100%;合计抽查328家饲料企业(场、户),总合格率为98.47%。400批次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8.75%。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64批次,合格率为98.6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36批次,合格率为100%。而其中不合格的5批次产品中2批次样品牛羊源性成分均检出,3批次样品仅检出牛源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源成分 饲料产品 检测及调查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的易混毛皮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红 弓太生 +3 位作者 赵国徽 姜苏杰 袁绪政 张文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文章对60组牛毛皮和60组马毛皮红外光谱数据采用spss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以100组数据为建模样本(牛毛皮和马毛皮各50组)采用spss进行了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典型判别函数和牛毛皮、马毛皮分类函数,并进行了回代验证;以20组数据验证样本(牛... 文章对60组牛毛皮和60组马毛皮红外光谱数据采用spss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以100组数据为建模样本(牛毛皮和马毛皮各50组)采用spss进行了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典型判别函数和牛毛皮、马毛皮分类函数,并进行了回代验证;以20组数据验证样本(牛毛皮和马毛皮各10组)对所建立典型判别函数和牛毛皮、马毛皮分类函数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能够有效降维,将原谱图2696个波长变量降至9个变量,新变量的累积贡献率可达到99.89%;建立的典型判别函数回代正确率达100%,验证正确率达100%;建立的牛毛皮、马毛皮分类函数回代聚类图聚类良好,验证聚类图聚类正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法 多类判别 材质鉴别 牛毛皮 马毛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